印尼位于东南亚地区,被誉为“万岛之国”,但实际上,印尼境内的岛屿数量已经高达17,508个,远远超过了“万”的数量级。因此,这个称号实至名归,充分体现了印尼丰富的海岛资源。
尽管印尼国土面积仅约191万平方公里,属于中等偏小的国家,但其人口却高达2.71亿,位列全球第四。尽管拥有众多岛屿,人口密度依旧非常大,现代人类的足迹遍布这些岛屿的各个角落,因此几乎找不到未被现代文明触及的原始居民。
因此,想要发现这些岛屿上的远古人类遗迹,考古学家只能通过地下发掘来寻找他们生存的遗迹,唯有借助现代考古手段,才能逐步揭开远古人类生活的秘密。
在印尼众多岛屿中,有一座岛屿尤为特殊——爪哇岛。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且资源丰富。爪哇岛面积虽只有13.8万平方公里,却承载着约1.41亿人口,几乎占据了印尼全国人口的一半。
现代人类热衷于居住在爪哇岛,事实上,远古人类同样青睐这片土地。考古发现显示,早在100多万年前,爪哇岛上就有一群爪哇猿人定居。
经过20多万年的繁衍生息,到约80万年前,爪哇岛已经布满了爪哇猿人的足迹。这个相对封闭的岛屿孕育了独立进化的爪哇猿人,成为研究人类起源谜题的重要线索。
爪哇猿人属于直立人类别,最初被发现时并未获得主流科学界的广泛认可。直到后来北京猿人的头骨被发现,才确认直立人在人体进化链中的关键地位。
随着爪哇猿人的地位被认可,越来越多古人类学家对爪哇岛产生浓厚兴趣。相比欧亚大陆上发现的古人类遗迹,这个相对独立的岛屿显得更具研究价值。
2007年,牛津大学的专家团队应印尼方面邀请,在爪哇岛最早发现爪哇猿人遗址的布兰塔斯河附近展开了考古挖掘。
这次发掘成功发现了远古人类生活的痕迹,尽管没有找到远古人类的骨骼化石,却发现了100多件带有古人类活动痕迹的贝壳。
专家们之所以断定这些贝壳与远古人类有关,而非自然形成,是因为贝壳上刻有类似“文字”的符号。这些符号虽与现代文字大相径庭,更像几何图形或抽象符号,有些与英文大写字母如A、M、W有些相似。
起初,专家们怀疑这些符号可能是自然因素导致的划痕,比如水流或岩石摩擦所致。
为进一步鉴定,研究团队邀请了法国波尔多大学远古雕刻专家德埃里克教授。他通过显微镜仔细观察后,确认这些刻痕是由锋利工具人工雕刻,且刻痕的力度和手法保持一致,显示出明显的计划性和技巧。
更有意思的是,刻痕在贝壳边缘的锯齿状转折处,出现了短暂停顿,再换方向继续雕刻,体现了刻画者的精细操作。
德埃里克推测,刻字时贝壳必须被牢牢固定,否则即使有锋利工具,也无法在光滑曲面上雕刻出如此规整流畅的线条。
既然这些符号确认为远古人类所刻,那么它们距今已有多久呢?
这一发现引发了巨大疑问:远古人类如何能在贝壳上刻字?这些符号究竟代表什么含义?
关于刻字所用的工具问题尤为复杂。贝壳主要成分是硬度较高的碳酸钙,要刻出规整的线条,需要非常锋利且坚硬的工具。
现代金属工具是在几千年前才被发明,而50万年前远古人类连简单工具的使用都极为有限,更不用说金属器具。
那么,当时有没有合适的工具呢?
答案是有的:鲨鱼牙齿。这种天然的锐利牙齿具备刻划贝壳的能力。
然而,捕杀鲨鱼即使在现代用原始工具也不易,更何况在50万年前。想要捕获鲨鱼,远古人类必须进行团队合作,分工明确,展现出早期文明的萌芽。
而语言和文字的出现正是人类文明形成的基石。语言让远古人类能够协调行动,分工合作,这些符号刻画的可能性,也暗示了50万年前或许就有了这种文明雏形。
至于贝壳上的刻字具体含义,目前仍是谜团。
已经过去15年,专家们仍未破解这些符号背后的意义。
象形文字相对容易理解,因为形象能直观传达意思,但这些几何符号缺乏对照,难以解码。
就像千年前的古人面对现代英语单词,没有翻译对照一样,无法理解其含义。
如果50万年前的远古人类真的有社会协作,这些符号极有可能代表某种有组织的记录,类似甲骨文可能是天文或数字记录。
但迄今为止,这种刻字的贝壳仅在爪哇岛的这一处被发现,缺少更多对比资料,令解读更为艰难。
总结来说,虽然这些刻字至今未被破解,专家们有两种主要观点:
一是这些符号仅是远古人类无意识的涂鸦,类似现代儿童的乱画。
但这种观点遭到质疑,因为在远古食物稀缺时期,花费大量精力在无意义的行为上显得不合理。
另一种看法是,这些刻字反映了一个独立出现的史前文明。尽管文明程度可能不高,但其已掌握社会分工、合作,甚至发明了语言和文字。
可惜,这一文明最终因某种原因消失,随后现代智人在约30万年前再度兴起,建立起现今人类文明。
你觉得这些贝壳上的刻字是有意义的符号呢,还是仅仅是专家口中的无意义涂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