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这就是我们的故事!地球太阳系宇宙宇宙大爆炸恒星行星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这组门卫大爷式的终极三问贯穿自古至今,无情地拷问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灵魂,以至于科学、哲学以及宗教都试图对此作出回答。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故事始于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经过漫长而复杂的演化后,最终在一颗名为地球的蓝色星球上孕育出人类文明。在《极简人类史》中,大卫·克里斯蒂安为我们简明地描绘了这幅美妙的历史画卷。

本文将基于《极简人类史》,梳理其中要点,为大家还原我们的故事。

最开始,宇宙极度炽热,粒子无法结合,乱得像锅粒子汤。随着宇宙不断膨胀,温度下降,质子得以捕获电子形成原子。那时的宇宙很朴素,几乎只有氢和氦。

正因如此,劳伦斯如是感叹道——你身体里的每一个原子都来自一颗爆炸了的恒星, 你左手的原子与右手的原子也许来自不同的恒星。 这实在是我所知道的物理学中最富诗意的东西:你的一切都是星尘。

46亿年前太阳诞生

大约46亿年前,银河系旋臂上的一片星云在引力作用下坍缩,形成一颗名为太阳的恒星。太阳诞生之初,周围环绕这一片尘埃气体云,即原行星盘。

初生的地球处于水深火热中,不仅本身酷热难耐,还要不断遭受小行星撞击。换个时髦一点的说法,那时的地球正经历至暗时刻。

35亿年前地球生命出现

地球海洋为化学反应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也许是无数次偶然造就的必然,一种新的复合体出现了,这就是生命。距今约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微小、简单、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它们不仅能通过新陈代谢从周围汲取能量,还能通过DNA自我复制进行繁殖。

有意思的是,DNA自我复制并非完全精准无误的,从而导致后代个体之间存在微妙差异,这是进化论所谓的自然选择的基础。也正是这种机制,造就了如今万物生长的大千世界。

实际上,自然在选择生命,生命也在改造自然。具备光合作用的藻类的出现,使地球大气中的含氧量不断上升。对于厌氧生物而言,这是一场灾难,但一些物种成功适应了含氧量日益丰富的大气,并利用氧原子的高能量驱动新陈代谢。于是,大约20亿年前,真核生物出现了。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进一步丰富了物种多样性,大大加快了自然选择的节奏。

到了大约6亿年前,第一批多细胞生物出现,这是生物圈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之一。数十亿真核细胞密切配合,共同构成一个生命体,生物复杂性显著提高。

然后,在大约5亿年前,由于某些因缘巧合,一些生物开始进军陆地。从那时起,千百万种大型生物先后在地球出现,它们繁荣兴旺,随后又消亡灭绝。

大约6500万年前,统治了地球数亿年的一代霸主恐龙突然灭绝。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是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地球终结了恐龙。这颗小行星为人类登上历史舞台铺平了道路。

摆脱了恐龙这块绊脚石,在灾难中幸存下来的哺乳动物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大有一片欣欣向荣的气派。大量新型哺乳动物开始在地球出现,其中包括灵长类动物。

大约700万年前,非洲的一些猿类开始双脚站立。这是第一批类人猿,可能是人类的直接祖先。约200万年前,非洲东部出现了另一个类人物种,名为能人。约50万年前,非洲又出现一个类人物种,名为直立人,并迁徙到世界其他区域。到了大约25万年前,我们人类,即现代智人出现在东非,人类终于闪亮登场。

25万年前-1万年前采集狩猎时代

最开始,整个人类社会依靠采集和狩猎生存,这一时期被称为采集狩猎时代或旧石器时代。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时代,也是迄今为止最长的时代。

采集狩猎时代的人类生活闲适,他们每天只需花几个小时寻找生活必需品,所花时间比农业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都要少得多。不过,那时生活也艰难,婴儿死亡率极高,人们寿命普遍很低,可能低于30岁。

当时,人类开始向世界各地迁徙,往往导致所到之处的大型动物快速灭绝。这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统治力与破坏力的一种表现。

人类与众不同的原因,不仅在于直立行走和使用工具,更重要的是语言符号的发明。语言符号使人类交流系统在效率、范围和准确性方面大大提高,使知识的积累速度远远超过流失速度。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增长,人类后代得以适应更多样的环境。

1万年前-公元1750年农耕时代

随着知识与技能的不断积累以及气候变化(上一个冰河时代结束),人类得以获取充足的资源,过上半定居的生活,最终发展出农业,进入农耕时代。

从生态学上讲,农业能比采集狩猎更有效率地获取自然界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与资源。农耕者比采集狩猎者更自觉地介入自然,农业放大了人类对自然环境、自身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在农耕时代,人类不再需要为了生存而跨过山和大海,村庄、城镇乃至国家开始孕育而出。储存粮食的增加使人类社会第一次有能力养活大量的非农业生产者,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社会分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的发展,同时等级制度也伴随而生。

公元1750年至今近现代

在人类史的三个主要时代中,近现代是最短暂和最动荡的时代。这个短暂时代的变革也比以往更为迅速和彻底,这一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人类历史中人口总和的20%都生活在这两个多世纪。

在这短短的两百多年里,人类已经获得毁灭自身以及深刻影响自然的能力。以至于一些学者声称,由于我们这个物种拥有独一无二的重塑世界的能力,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纪元——人类世。

回望过去138亿年,我们会发现,不论是宇宙历史还是人类历史,实际上都是多样性和复杂性不断增加以及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似乎在精妙设计之下悄然而自发的运行,没准只是某个大神文明的一场实验罢了。谁知道呢?

THE END
0.什么是数智纪元?数智纪元世界观系列1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空间技术发展的新纪元,人类文明的探索从此从地球走向宇宙。 于此同时,伴随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的探索也从物理空间走向了虚拟空间。越来越多的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新物种诞生。 这似乎是人类新一轮的“寒武纪”,数智纪元正在徐徐展开。 jvzquC41yy}/lrfpuj{/exr1r1727<
1.《末世独行:源能觉醒》第50章宇宙和平新纪元与地球文明的星际第50 章 宇宙和平新纪元与地球文明的星际使命 源能掠夺者被彻底消灭的消息传遍整个银河系,五十多个宇宙文明先后加入星际防御联盟,共同签署《银河系源能和平公约》,承诺放弃一切形式的源能武器研发,将源能技术用于文明发展与生态修复。为了纪念这场伟大的胜利,联盟决定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宇宙和平日”,在各个文明的jvzquC41o0weov3eqo5djjuvgt522=;2467558=798?559;1
2.地球纪元TXT下载,地球纪元全集,全本,完结,全文,完整版,地球纪元从第一个文字出现在人类文明之中开始,伟大的人类文明就开始了传承,并发展出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但这个宇宙不是为了人类而生的,人类文明注定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挑战,遭遇到一个又一个的危机。 第一卷,太阳危机:故事从某个平常的日子开始。在这一天,人们忽然发现,太阳黯淡下去了 第二卷,星辰之灾:当夜空之中的星辰jvzquC41ycv/vy:20ipo8iqyp5uz}62e5:15;g20jznn
3.《地球纪元》地球纪元[免费阅读]欢迎阅读小说《地球纪元》(www.janpn.org/book/diqiujiyuan.html),地球纪元简介:从第一个文字出现在人类文明之中开始,伟大的人类文明就开始了传承,并发展出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但这个宇宙不是为了人类而生的,人类文明注定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挑战,遭遇到一个又一个的jvzq<84fksovlr~wcp4kcwup0eun1
4.地球纪元最新章节,地球纪元5200,地球纪元全文阅读地球纪元加入书架,方便下次阅读 作者:彩虹之门 更新时间:2018-12-31 14:53:39 介绍: 从第一个文字出现在人类文明之中开始,伟大的人类文明就开始了传承,并发展出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但这个宇宙不是为了人类而生的,人类文明注定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挑战,遭遇到一个又一个的危机。 第一卷,太阳危机:故事从某个平jvzq<84yyy4qm|lg0eun1mnskwpj{~fp1
5.地球纪元全文阅读地球纪元的结局地球纪元最新章节列表但这个宇宙不是为了人类而生的,人类文明注定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挑战,遭遇到一个又一个的危机。第一卷,太阳危机:故事从某个平常的日子开始。在这一天,人们忽然发现,太阳黯淡下去了……第二卷,星辰之灾::当夜空之中的星辰一个接着一个消《地球纪元》小说推荐:宇宙职业选手、时空之头号玩家、我绑架了时间jvzquC41yy}/{niwmw4dqv472880
6.地球纪元最新章节地球纪元全文阅读无欲无求地球纪元作者:无欲 无求状态:连载中最新章节:后续的一点修改更新:2025-10-24 07:19:09从第一个文字出现在人类文明之中开始,伟大的人类文明就开始了传承,并展出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但这个宇宙不是为了人类而生的,人类文明注定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挑战,遭遇到一个又一个的危机。第一卷,太阳危机:故事从某个平常jvzquC41yy}/d|z90ipo8ftvkimg877;::11
7.地球纪元地球纪元全文阅读彩虹之门笔趣阁地球纪元作者:彩虹之门 状态:完结, 加入书架, 直达底部最后更新:2020-03-09 02:02:39最新章节:回首与展望(完本感言)从第一个文字出现在人类文明之中开始,伟大的人类文明就开始了传承,并发展出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但这个宇宙不是为了人类而生的,人类文明注定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地球jvzquC41yy}/dnvgig4de89951
8.地球纪元小说彩虹之门地球纪元最新章节地球纪元无弹窗手机阅读《地球纪元》无弹窗纯文字全文免费阅读 从第一个文字出现在人类文明之中开始,伟大的人类文明就开始了传承,并发展出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但这个宇宙不是为了人类而生的,人类文明注定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挑战,遭遇到一个又一个的危机。 小行星撞击,伽马射线暴,遭遇恶意外星文明,其余星体引力扰动导致地球轨道改变jvzquC41yy}/zknswik/nj4581987:4
9.地球纪元全文阅读地球纪元全集①:《地球纪元》是一本全本全本全本恐怖小说。更多好看的全本全本恐怖小说,请关注全本小说网全本全本全本恐怖小说”专栏或全本小说网排行榜。 ②:如果您发现免费小说地球纪元全文阅读章节有错误,请及时通知我们。您的热心是对全本小说网最大的支持。 ③:全本小说网是免费小说阅读网站,提供地球纪元,地球纪元全文阅读,地球jvzquC41yy}/f~vwcphfp7hqo1~jcxxjwq541<>871
10.地球纪元最新章节(彩虹之门),地球纪元无弹窗全文阅读–蚂蚁阅读第一百三十二章 超级外星文明 第一百三十三章 求救信号 新的篇章已经正式开启,求下月票~~ 第一百三十四章 黑名单 第一百三十五章 可怕的未来 第一百三十六章 空旷的宇宙 第一百三十七章 坠落 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到地球 第一百三十九章 A级权限 第一百四十章 只进不出 第一百四十一章 罗巴切夫斯基jvzq<84yyy4nc‚nvzv4dqv4ujq}dnrxv14?29=3jvor
11.《星际纪元:文明的碰撞与共生》小说在线阅读太美01创作的科幻小说《星际纪元:文明的碰撞与共生》,已更新30章,最新章节:第30章 宇宙的永恒蓝图。22世纪,地球濒于绝境,人类背水一战开启星际征程。舰长凌羽率队探索,与水蓝文明交好,和灵韵文明结盟。可冷酷的熵变帝国如暗影笼罩,欲将宇宙机械同化。凌羽与盟友能jvzquC41yy}/smro0eun1ktqm1716<9526:6
12.地球往事编年史三体wiki最全面的三体资料站对该条目进行修改时,请一并修改公元纪元、危机纪元、威慑纪元、威慑后、广播纪元、掩体纪元、银河纪元、647号宇宙时间线条目中的大事年表章节的有关部分,不同步修改将视为无效编辑并回滚。 ×地球往事编年史分为表格和时间轴两个版本,其中PC端展示表格版本,移动端展示时间轴版本。修改编年史内容时请同时修改两个版本以jvzquC41uctuk7mwkloxktn0eqs0r8667
13.重返地球:后纪元时代朱琨电子书在线阅读重返地球:后纪元时代,他们,已经重返火星,而下一个目的地,是地球。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是水猿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弑师之战。超级人工智能“宓妃”曾经播下的种子,如今却有了一个连她都没有预料到的结果。还在党同伐异,玩尽政治乃至战争的地球人类、火星人类、再生人类jvzquC41{wkew76850ipo8xqwtif1mf2fc;e;
14.刘慈欣|中国科普作家网在构造了一个丰满坚实的三体世界以后,他进一步让三体世界、地球,甚至还有更高级的文明,发生更加猛烈而意味深长的碰撞。在最不可思议的生存景象中蕴涵着触手可及的现实针对性,既是对地球文明自身的一种独特反省,又是在宇宙级别上的一种超越。 《超新星纪元》jvzquC41yy}/myhuyc4ptp3ep1}fd8|tkvksu8pgzwkxgw~kngo02>6554:3496;0jznn
15.第五太阳纪终结,人类文明新开端?其中每二十年又是一个小周期,从1992年到2012年这二十年是本次太阳纪的最后一个周期,又被叫做“地球更新期”,其间一切都将面临净化和更新,然后人类就将进入新纪元。不谋而合的是,中国唐代的《推背图》第五十二象里的“乾坤再造在角亢”(“角亢”是借传统上的东方青龙七宿寓指龙年),2012年也恰恰是龙年。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896;8548ftvkimg8igvcomu8>63:;5:>
16.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塑造新格局新闻频道从《三体》到《流浪地球》,从科幻文学到科幻影视,21世纪以来,优质国产科幻文艺作品由少到多,科幻创作者群体不断扩大,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式科幻叙事新话语逐渐形成,这些都说明“中国科幻新纪元”已经到来。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海报。资料图片 想象力插上翱翔之翼 jvzquC41pg}t0lhvx0ipo872455168781CXUK=rXViUq:lNYvs]NfLF9W4916;;0ujznn
17.张业忠黑色世界之消失之前专辑乐库频道以下是云天明用质子记录下的第一份内容:日志编号01:地球文明危机纪元公元20210619 日志标题名:《街角暗号》日志编号02:地球文明危机纪元公元20210621 日志标题名:《黑色世界》日志编号03:地球文明危机纪元公元20210708 日志标题名:《星星》日志编号04:地球文明危机纪元公元20210728 日志标题名:《东流水》日志编号05:地球jvzquC41yy}/m~lqw0ipo8fndws0kwkq1|lduƒh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