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在国博展出彭头山湖南省考古发现手工业作坊

当古老的文化遗产与传统国画艺术相互碰撞会绽放出怎样的光彩?近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南省文物局承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执行的“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给出了答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这个展览,首次用国画艺术全景再现湖南史前文明演进的宏大历程,通过湖南史前文明图卷、湖南史前文明部分考古文物、湖南史前考古大事记、考古现场及美术创作视频文件四个部分,勾勒出湖南乃至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的发展轨迹。如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名誉主席冯远所说:“湖南考古人用埋藏在湖湘大地里的文物,构建了湖南地区迄今50万年以来到王朝纪年之前的考古学文化年表,而湖南美术家则用丹青笔墨和艺术语言将这份弥足珍贵的湖南史前考古学文化年表以长140米、高1 . 8米的画卷生动而丰满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可谓是思接千万载,气势恢宏。”

陶钵支座组合 澧县八十垱遗址彭头山文化(距今约10000—7800年)

史前文明的考古拼图

湖南是中华远古文明最主要的发祥地之一,洞庭湖西北的澧阳平原又是湖南史前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从南岭到洞庭,湖南考古人的足迹遍布湖湘大地,通过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填补了湖南上古历史的空白,基本建立了湖南史前历史的时空框架。在澧阳平原方圆700平方公里的平川之上,已发现旧石器地点200余处、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时期遗存30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500多处,星罗棋布的史前遗址,完整演绎了一万年以来湖南史前文化谱系,为我们更好地研究中华文明史、塑造全民族历史认知提供了丰富的一手材料。

由湖南省文物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实施,以澧阳平原为核心的湖南史前社会文明化进程大型国画长卷创作项目《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由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当代中国画创作院院长康移风领衔,携邹力农、刘苏斌、吴金球、秦晓、陈正泉等知名画家历经两年创作完成,并邀请国内书法、绘画名家为作品题跋。

“《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首次以国画艺术的形式,再现湖南史前文明演进的宏大历程,全景式呈现了湖南先民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伟大历史进程中的进取姿态和所取得的文化成就,让玉蟾岩、福岩洞、彭头山、高庙、城头山、鸡叫城、孙家岗等沉睡在三湘大地的史前文化遗存,通过艺术复原,鲜活地呈现在公众面前。”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姜猛说。

石钺 澧县城头山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距今约5100—4600年)

艺术与考古的相互交融

走进展厅,观众仿佛穿越回数十万年前的古老岁月——长140米、高1.8米的画卷,通过艺术创作与考古研究相融合的7个篇章,生动勾勒出湖湘先民逐水而居、狩猎采集、驯化水稻、构筑信仰、营造城市的场景。“最早的湖湘先民:逐水而行与狩猎”描绘了距今约50万年前的湖湘大地上先民们在河漫滩上迁居游动,击石为器,获取生存物资的景象。“从山岗到平原:人类文化发展萌芽”描绘距今约10万年至1万年前的湖湘先民生活情景,陶器开始出现,骨器磨制技术趋于成熟,野生稻囊括进了食谱,先民的生存领地从山岗拓展到平原。“彭头山:稻作农业与定居”描绘了距今超过9000年的澧阳平原彭头山村落,稻作农业已成为当时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先民们在适宜稻作的低洼泽地边上立木建屋,开启定居生活。“高庙:绽放认知与信仰之光”描绘了距今七八千年间湖湘先民以其自由浪漫的心灵和对自然界的独特认知,创造出了一套神秘的信仰体系,并以其灵巧的双手,将这种信仰显像于他们特制的白色陶器之上。“城头山:稻作农业走向成熟和城的诞生”描绘了距今6500年前后湖南先民在城头山城内居住、丧葬、祭祀、制陶和城外稻田耕种的场景。“鸡叫城:澧阳平原上的古国气象”鲜活再现了距今4500年前后澧阳平原上鸡叫城的情景;宏大的方形中心城址、护城河外的多重环壕和宽广的网状水系、网状水系间众多的附属聚落与片片稻田,勾勒出一幅以稻作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原始邦国景象。“孙家岗:聆听华夏浪潮之声”描绘了距今4000年前后孙家岗聚落里陶器和玉器盛行的生活场景,艺术家的画笔传递出华夏文明在洞庭之滨融合滋长的声音。

为确保作品史料阐释的准确性和艺术创作高水准,艺术家们先后两次采风,行程数千公里,足迹遍布湖南省内重大考古遗址,对创作草图反复举行了10多次的研讨评审活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众考古中心主任张兴国表示,创作过程中对度的把握颇具难度,考古成果因为年代久远,有些可能缺乏实证,有些仅是器物的一部分,需要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力,这个过程会有一些难度。“尽可能在保持真实性的基础上,让他们的想象不要那么夸张”。比如玉蟾岩遗址出土了中国已知最早的陶制品,画作中呈现的陶器器形是根据出土陶片复原而来。

艺术家们怀揣挖掘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初心和讲好湖南史前社会文明化进程故事的使命,本着坚持“充分尊重考古发现、艺术还原史前文明”的创作原则,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融合、具象和意象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充沛情感和笔墨丹青精心勾勒了湖湘先祖在史前人类历史中从原始生活方式跃升至文明门槛的惊世传奇。

据介绍,该图卷曾于2023年12月在湖南首展,引起文化界、艺术界和考古界的广泛关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本次展出作品是主创艺术家团队用近一年时间再次补充、打磨、优化后的匠心之作,内容更为丰富、阐释更为深刻、表达更为完美。

展览中,对应《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的七个部分,精选了49组(91件)湖南史前文明考古文物(含石器、骨器、陶器、玉器等)进行同步展出,对每件文物进行了阐释,增加了展览的丰富性、生动性和知识性。

《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之“从山岗到平原:人类文化发展萌芽”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掠影(五)墨韵文脉《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湖南是中华远古文明最主要的发祥地之一,洞庭湖西北的澧阳平原是湖南史前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已在此区域发掘了彭头山、汤家岗、城头山、鸡叫城、孙家岗等十余处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址,建立起了湖南最完整的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 长120米、高1.8米的《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气势磅礴。现实主义jvzquC41yy}/onnrkct/ew47dshydh
1.“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1月21日,参观者在“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上参观。 当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南省文物局承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执行的“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首次用国画艺术全景再现湖南史前文明演进的宏大历程。《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由多位画家历经两年创作jvzq<84ep0iikwficvk/ew4rjqzppn|u146376531480exsvgpz`3:<89;8187xjvor
2.魏怀亮话《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史前画卷展湖湘,见史见作品选题精准锚定湖南史前文明这一关键主题,立意深邃而高远,旨在借艺术之笔,彰显湖南在中华文明演进历程中的重要地位与卓越贡献,从而激发人们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炽热热爱以及民族自豪感。 架构磅礴,以史为据 《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架构雄浑壮阔,由七大板块构成,分别从不同历史时期与文化维度,全方位展现湖南史前jvzquC41uf4djrsc0eun1zquj181295;73532;:234:04>>6;3:8ajqn0jznn
3.文化中国行丨万古湖湘开画卷史前文明颂长歌百米国画长卷《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首次用国画艺术全景再现湖南史前文明演进的宏大历程,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 1月21日,“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览由湖南省文旅厅主办、湖南省文物局承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执行,通过气势恢宏的《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jvzquC41o0|pe7hqo0io1mp1pkxu87247621;<5528497mvon
4.感受湘地史诗:万古长歌的艺术魅力长卷文化在这幅画中,湘地先民从定居于水边、逐步形成文化,再到最终创造出璀璨文明的历程跃然纸上。 《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现了中国绘画史上长卷表现形式的新探索。这幅作品不仅仅是艺术与考古的结合,更是文化与历史的交融,它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实现了对话,展现了如何让静态的文物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活”jvzquC41o0ypj~3eqo5b1A:295=29Bd343?68=741
5.在国博感受万古长歌中国日报2月20日电 (记者 姜东)2025年2月20日,观众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 该展览精心遴选了49组、91件考古文物,构建起湖南地区距今50万年到王朝纪年之前的考古学文化年表,勾勒出湖南乃至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的发展轨迹。 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77:?:68975a?9:8c?2c97224sr7r3jvor@h{to?pkxu
6.国博展出百米图卷再现湖南史前文明演进历程“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首次用国画艺术全景再现湖南史前文明演进历程。 参观者观看“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本次展览展出的《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由多位知名画家历经两年创作完成。作品长140米、高1.8米,由“最早的湖湘先民:jvzquC41jp4sgmsgv0io1v4eqpzfp}4868?578<713:79;=730nuou
7.“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在国博开幕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吕家佐)1月21日,“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首次用国画艺术全景再现湖南史前文明演进的宏大历程,让沉睡在湖湘大地上的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走进大众视野。 湖南是中华远古文明最主要的发祥地之一,澧阳平原又是湖南史前文化最发达的地区。通过大量jvzquC41yy}/utqkd0io1l4424;.2:2451<:9>590unuou
8.“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午间新闻 2025 播出:湖南卫视 / 芒果TV 主持人:万欣/ 何娟 / 段俊 / 刘佳颖 / 王昊旸 地区:国内 类型:湖南新闻 / 社会 / 时事 简介:湖南卫视《午间新闻》以时政新闻为主打,与下午六点半直播的《湖南新闻联播》相呼应,构筑主流媒体宣传湖南的双平台。jvzquC41yy}/opyx0eun1k4936?:;8745;>94:3jvor
9.万古长歌——一幅湖南史前社会文明化进程的生动图卷《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自2023年12月在湖南美术馆亮相以来,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热烈反响。经过1年的精心再创作与深度挖掘,这幅承载着湖南史前文明辉煌篇章的国画巨制,将于2025年1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以更加恢弘的姿态向世人展现湖南地区先民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伟大历程中的卓越贡献。本站将刊发相关领域专家对jvzq<84yyy4tcw~cowyfwv3eqo5b1lmgpnofz~fplkgp1;5471623>4;24
10.“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1月21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南省文物局承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执行的“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开幕式现场 展览开幕式上,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湖南省文物局局长姜猛简要介绍了“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大型国画长卷的内容和创作过程,并表示该展览生动呈现jvzq<84yyy4tcw~cowyfwv3eqo5b1;4424;02:741;6667mvon
11.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每日环球展览本次展览遴选91件考古文物,以《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为中心,构建湖南地区迄今50万年以来到王朝纪年之前的考古学文化年表,勾勒湖南乃至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的发展轨迹。展览分为「湖南史前文明图卷」「湖南史前文明部分考古文物」「湖南史前考古大事记」「考古现场及美术创作视频文件」4个部分。重点展品《万古jvzquC41ctz/klnv{0rz1n{gpvy0vsgi8|s
12.文化中国行丨20分钟了解湖南史前文明文艺湘军百米国画长卷《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首次用国画艺术全景再现湖南史前文明演进的宏大历程,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1月21日,“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由湖南省文旅厅主办、湖南省文物局承办、湖南省jvzquC41yy}/j~scpvuec‚3ep1tfy|4zjp532;:241885A;794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