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场景——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史前遗址评述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的新石器时代项目中,长江流域有二,浙江井头山遗址入选;黄河流域占三,河南双槐树和时庄遗址入选,在中国考古学百年之际,为诞生之地献上厚礼。但“中原”之大胜,并不会让我们重归“中原中心”的旧路,新发现揭示的是中华文明自孕育之初就呈现出的多元发展的鲜活场景。

浙江井头山遗址的发掘是近年来充满传奇的浙江史前考古为我们带来的又一次震撼。考古学家对深埋地下的早期遗址的热切执念打动各方,遂有在投资巨大的钢架围护下开创性的深度发掘,让中国考古学家第一次揭开5—8米厚的海相沉积,见证沧海桑田之变。

饱水的埋藏环境使有机物得以良好保存。木制品种类繁多,顶端有规整椭圆形卯孔以嵌入石斧的器柄,大小不一,状态如新,是成套的木作工具。编织物有芦苇和竹等制作的席、篮、筐、背篓、鱼罩和扇等,内容之丰富和保存状况之好更是罕见。

出土海洋软体动物贝壳、出土陶器组合

堆积成丘的泥蚶、海螺、牡蛎、缢蛏和文蛤贝壳以及大量海鱼的脊椎骨、牙齿和耳石等,提供了开发海洋资源的直接证据。鹿、猪、狗、圣水牛和水獭等动物骨骼又展示出陆生动物资源之丰富。储藏坑中橡子、麻栎果、桃核、果壳、松果、灵芝块和猕猴桃种子数量之多和样貌之新鲜,呈现植物类食物之富饶,让少量炭化米粒和水稻小穗轴等农作物驯化的证据都好像没那么重要了。

这些发现不仅以惊人的细节展现出8000多年前海边村落生活的生动场景,更引发对多个重大学术问题的思考。首先当然是中国文化的海洋性问题。多年前,距今7000多年的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带边架的独木舟的发现,已经激起热议。井头山作为中国大陆沿海时代最早的海洋贝丘遗址,无疑会让相关研究更加切实而深入,为南岛语族起源这样的国际热点问题的讨论确立新的基点。遗址居民在富饶环境中采取的广谱食物开发策略,自会触发对农业起源动因和过程的新思考。钱塘江以南狭小地区内在确立了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之后,又见井头山,再次提醒我们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文化因环境差异形成的多样性,长江流域尤其如此。

湖南华容七星墩遗址则令我们对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发展的认识更加丰满。湖北天门石家河古城无疑是整个区域的引领者,影响力北达南阳盆地,西南覆盖洞庭之野,直入澧阳平原。

七星墩遗址2020年发掘的城垣与池塘剖面

湖南七星墩遗址在距今5000年前后两湖地区掀起的筑城浪潮中乘势而起,成为有内外两圈城垣和壕沟、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中心聚落,并在距今4500年发展到鼎盛阶段,功能分区清晰,内城出现大型建筑。距今4000年外城虽废,内城扩大,出土石镞和玉器,更有铜矿石和疑似冶炼用具,其势未衰。

近年来,除了湖北石家河古城的印信台仪式遗迹和谭家岭瓮棺随葬玉器之外,湖南澧县鸡叫城和孙家岗遗址也连获重要发现,现在又有七星墩熠熠生辉,充分说明长江中游史前文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持久的发展韧性,足以在龙山时代各方逐鹿中原、夏王朝形成的过程中成为重要的参与者,而非被征服者或被“华夏化”者。

“中原”地区三项目入围,两项入选,大快人心,更令人感到扑面而来的“熔炉”热度。

河南巩义伊洛河与黄河交汇处的双槐树遗址是学界期待已久的重要发现。遗址兴起于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晚期,持续发展到仰韶晚期,面积达117万平方米,三重环壕和带围垣的大型建筑使其成为当时结构最复杂的都邑性聚落之一。围绕大型建筑、形成封闭空间的院落是首次发现。其中一号院落面积为1300平方米,内有面积达308平方米的大型建筑基址,诚如发掘者所言,开启了中国早期宫室建筑的先河,是二里头遗址的宫城和宫殿建筑模式的最早版本。

距今6000至5300年期间,中国史前各文化区的社会复杂化进程明显加速,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长江中下游的凌家滩文化和崧泽文化或出现大型仪式性建筑,或出现随葬品丰富的社会上层墓葬。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社会发展的显著标志则是大型聚落和大型建筑。距今5300年之后,庙底沟类型中心区衰落,引发人群移动,西部黄土高原地带进入动荡整合时期;东部地区社会则持续发展,良渚文化完成早期国家构建,大汶口文化高歌西进、屈家岭文化强势北上。

瓮城式结构(南向北俯拍)、大型版筑遗迹局部(东—西)

河南双槐树遗址的发现,首次展现了被周人称作“中国”的河洛地区面对公元前第六千纪之末的激变,在东西交汇的漩涡中维持社会发展,努力构建“古国”的成功实践。对位居核心的大型建筑的重视延续了庙底沟社会的传统,多间排房、陶器形态和彩陶纹样又属郑州大河村风格。牙雕家蚕和相关遗址瓮棺中丝绸遗迹的发现,反映了对蚕蜕变和羽化能力的信仰;瓮棺是否被刻意摆放成“北斗九星”之形、“麋鹿坑”和“猪坑”与房址的关系都是可以继续探讨的问题,但双槐树的领导者们无疑充分运用了意识形态方面的策略。

如此融合性和创造性的成功政治实践并未使以双槐树为核心的“河洛古国”度过仰韶晚期的动荡岁月,二里头文化的崛起是其衰落数百年后环嵩山地区龙山“古国”新一波融合创造的结果。中华文明形成故事之宏大瑰丽令任何以单一“直根系”为主旋律的讲述都显苍白无力。前赴后继的政治实践和多元互动是世界各大原生文明的共同道路。

河南淮阳时庄遗址是配合基本建设发掘中的意外收获。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其南部为面积约5600平方米的人工垫筑台地,外围有宽度超过30米的浅沟,东、西两侧有夯土围墙。已发掘的285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了29座仓储建筑遗迹,外侧涂抹细泥、下有粗颗粒黏土隔水层和细颗粒黏土防水层等防潮措施。废弃堆积中检测出粟、黍类作物的颖壳和用于仓储建筑的芦竹类、茅草类植物的植硅体;浮选出粟、黍和黍亚科种子。虽然参与现场考察的专家们对仓储建筑的具体结构尚有争议,但一致认为这是目前龙山时代仅见的一处粮食仓储聚落,意义重大。

时庄遗址发掘遗迹分布图

同在豫东的龙山时代淮阳平粮台遗址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我们已经提出其军事堡垒的特性比起号称在“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突出价值”的中轴线布局更应引起关注。同年参评的鲁西南龙山时代滕州西孟庄遗址也是被由方而圆的规矩寨墙和环壕围护的“防御功能得到反复加强的特殊聚落”。时庄遗址再次强化了我们对龙山时代聚落功能多样性的认识。这些难以独立生存的聚落明显是大规模政治组织的大范围政治、经济和军事部署的一部分。赵辉先生指出“中原龙山文化丛体”汇聚各方文化因素,“社会环境日益动荡、军事活动成为社会生活的经常内容”,这样严峻的政治环境,迫使龙山社会的领导者们实践更有效力的社会组织方式,激发出更具雄心的政治理想。河南龙山社会呈现出的特殊区域聚落形态,具有可与石峁城墙和陶寺大墓匹敌的“龙山价值”,是探索二里头文化成功构建早期王朝的关键所在。

需要强调的是,龙山社会的成功固然归功于其独创性,也得益于对各地区政治实践经验的融合。良渚古城池钟寺20万公斤稻谷遗迹、良渚文化墓葬中反映的用钺制度都展现了早期国家粮食储备和军事制度方面的建设成就。双槐树开启的本地区社会组织构建传统自然也得到了继承。河南二里头遗址高等级遗物都与宗教仪式有关,宗教权力在王朝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相信环嵩山龙山时代遗存中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相关发现,彰显了当时社会精英融会各方文化所做的努力。

山西夏县师村遗址距运城盐池仅7公里,是目前所见晋南和豫西地区内涵最丰富的仰韶文化早期聚落。发掘者认定的重要遗迹包括有“瓮城”结构的夯土围墙、夯土台基以及地面上建筑等。但从发布的图片看,“夯土”层边缘薄、中部厚,未见版筑间的分隔线,“夯土台”的“夯土块”形状不规则;房址保存状况不佳,应该都是居住面以下部分,由河南灵宝西坡和同在晋南的临汾桃园等庙底沟时期房址的情况看,半地穴房址也会采取沿地穴边缘挖槽、在槽内立柱的做法。这些初步推断都需要更多资料支持。

该遗址更引人注目的是遗物反映出的多元文化特征。我们倾向于使用严文明先生提出的仰韶文化“东庄类型”称呼晋南和豫西与以关中盆地为中心的半坡类型并立的遗存。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该类型成为黄土高原孕育的仰韶文化面向东部的窗口。山西师村遗址发现的鼎足就是与后岗一期文化密切交流的明确证据。

遗址出土的4枚石雕蚕蛹被赋予重要意义。距今7000多年前,辽西地区兴隆洼文化的白音长汗遗址即发现与蚕和蚕蛹相关的玉和石质遗物,安徽蚌埠双墩遗址碗底也有写实的蚕吐丝结网刻画图像。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6000多年的象牙器上有刻画的蚕形象。如牟永抗等先生所言,对蚕的关注和织丝技术的产生,可能与中国史前时代对昆虫蜕变和羽化的信仰相关。由目前材料看,这样的信仰在东部出现较早。

遗址发现的1件鸟首陶塑也颇值得关注。半坡类型彩陶以写实和抽象的鱼为主题,其晚期(史家类型)出现鱼鸟组合形象。至庙底沟时期,鱼鸟组合和各种形式的鸟形象成为彩陶主题。中国东部地区鸟崇拜起源甚早,鸟成为仰韶文化彩陶主题是否为与东部交流的结果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关系一直是热点问题,庙底沟类型晋南豫西起源说呼声颇高。我们通过对庙底沟类型彩陶鱼鸟组合图像的解读,寻得了半坡类型向庙底沟类型转变的丝丝入扣之轨迹。彩陶比例小且缺乏鱼主题的东庄类型显然难以完成这样的转变,但晋南和豫西地区在这一关键转变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师村遗址发现的价值所在。

长江下游史前文化在距今8000多年前就表现出“海洋性”;仰韶文化是西北高地“黄土的儿女”而非位居地理中心的引领者;“中原”腹地的社会发展起伏跌宕,最初的王朝是“撞击”与“熔合”的结果:新发现不断强化着中华文明探源的多元视角。

THE END
0.参观中国云南省元谋县元谋人博物馆及元谋猿人遗址公园(2024.1.13)元谋遗址是位于中国云南省元谋县的一处史前遗址,因其丰富的史前遗迹而著名。该遗址包括元谋人遗址和大那乌遗址,分别位于元谋盆地的不同位置。元谋人遗址位于元谋县老城乡上那蚌与大那乌村之间的丘陵地上,距离县城大约7公里。这个遗址的重要性在于它发现了中国最早的人类化石之一——元谋人化石,这些化石后来被正式定名jvzquC41yy}/onnrkct/ew4723?sws
1.人类起源争议:若我们是“外来者”,地球物种进化优势该何解?在全球多地,都发现了展现出与时代不符精密性的史前遗迹。比如旧石器时代的巨石建筑,部分石块重达数十吨,表面还雕刻着复杂图案;金字塔的石块拼接误差不足 0.5 毫米,且至今未发现清晰的技术传承链条。这些 “不合理” 的史前遗存,成为外来者假说的重要佐证,让人不禁怀疑远古时期是否存在超越当时文明水平的力量介入。 jvzquC41yy}/lrfpuj{/exr1r1;g9:=264g65j
2.[视频]天坑科考探秘:发现史前人类遗迹距今约五六千年[视频]天坑科考探秘:发现史前人类遗迹 距今约五六千年2011-01-17 02:16:26 [视频]护航高铁10月26日开通:安排开行动车组80对 今天正式售票2011-01-17 02:16:26 [视频]记者调查:入托难 难坏了农民工家长2011-01-17 02:16:26 [视频]记者调查:尝试新途径解决农民工子女入托难2011-01-17 02:16:26 [视频jvzquC41vx4de}{0eqs0496312703@4XKFKuuzpXEvpnE
3.陕西石峁遗址:“石破天惊”的中国最大史前城址位于陕西榆林神木市的石峁遗址,雄踞在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地南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遗址主体为距今约4000年的石砌城址,城内面积逾400万平方米,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史前城址。 近年来,石峁遗址的城门遗迹、宫殿区被逐一揭示,这里正在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越来越多的实物证据。石峁遗址考古队副队长jvzq<84mcqmv0lxup0io1ƒ|d1mmzf8piud532;7331z32;7332:`7>:;2:=/uqyon
4.[新闻袋袋裤]土耳其:卡拉汉山丘史前人类遗迹首次对外正式亮相[新闻袋袋裤]图书推荐:《大科学之友:如果我是科学家》 [新闻袋袋裤]加沙女孩:学习是我在战争中唯一的希望 [新闻袋袋裤]意大利:米兰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主题海报发布 [新闻袋袋裤]江苏南通:解锁自然奥秘 感受劳动乐趣 [新闻袋袋裤]湖北十堰:从军营到课堂 让思政教育“落地生花” [新闻袋袋裤]青海jvzq<84o0cvq0lhvx0ipo8{ugv|0fnyckn5D3?<3:1i84;f93cj8499f6c?79=864;gdf:8g795jpmjz0unuou
5.黄河改道与连云港五大文化遗产一、“藤花落”——毁于黄河改道的史前人类生活遗迹 公元2000年,国家公布了当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江苏省连云港市“藤花落遗址”榜上有名。[1]“藤花落”这个多少有些诗情画意的史前中国古代人类部落遗址名称,首次见著于考古史册中。 “藤花落”遗址,位于现今的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地处中云台山北麓的jvzquC41yy}/i€~qq0ipo8qwpyko1|m{u1tn€4422>2386752960qyon
6.垦丁鹅銮鼻意外发现重要历史遗迹4000年前宝藏重见天日中新网7月20日电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垦丁公园鹅銮鼻公园是人气景点,垦管处2017年改建卖店,包商施工时意外发现史前遗迹,台湾清华大学考古团队抢救挖掘有重大发现,出土大量墓葬,估计距今4000年前后。 垦管处2017年改建卖店,包商施工时意外发现史前遗迹。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记者潘欣中 摄 jvzquC41o0mny7hp146346591460exsvgpz`3<5527965A3jvo
7.地质遗迹,人类要解读什么CCTV.com记者:地质遗迹目前在世界各地呈现什么景观,各国关注度如何?作为“史前遗迹”,人类应如何认识和保护? 赵逊:人类对地质遗迹的保护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就近代对地质进行研究、保护地球遗迹而言,分为三个阶段:一,世界上各个国家分散建立国家公园,美国1872年率先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并逐渐制定了利于保护的jvzquC41yy}/elyx0eun1pjqitgqj‚4422:17:713263:=3ujvsm
8.平潭浪涌丨覆盖全球2.7亿人口!在平潭探寻千年文化起点!在平潭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博物馆内,“史前遗迹”展厅陈列着许多发掘于壳丘头遗址的文物,透过一件件朴拙、精巧的展品,远古人类的生活起居场景和古陶碎片像一幅幅久远而鲜活的画面,向世人展现它们一如往昔的模样;在“海丝遗珍”展厅,从平潭水域打捞出来的青花瓷让人叹为观止,这些色泽优雅、胎质匀实的景德镇外销jvzquC41yy}/r}sgv0io1j44249.2=4241ipp}jpva816?7450nuou
9.[新闻直播间]土耳其卡拉汉山丘史前人类遗迹首次对外正式亮相0:00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新闻直播间]土耳其 卡拉汉山丘史前人类遗迹首次对外正式亮相 选集 更多 《新闻直播间》 20251105 14:00 《新闻直播间》 20251105 13:38 《新闻直播间》 20251105 11:00 《新闻直播间》 20251105 10:00 《新闻直播间》 20251105 09:00 jvzq<84o0cvq0lhvx0ipo8{ugv|0fnyckn5D39;381legl>8d2hg4;99:8>geA5e:9h8fn6eh55jpmjz0u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