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贾琏当初娶的是薛宝钗而不是王熙凤会不会闹得夫妻反目财经头条

贾琏不可能娶薛宝钗,就算万般无奈娶了,早晚也会夫妻反目的。

贾琏是荣国公嫡长孙,一等将军嫡长子,自己现在身上有同知的官职,将来跑不了一个二等将军的世袭爵位。

薛宝钗,五品京官紫薇舍人的重孙女,三代皇家采办之后,父亲哥哥均无官职,母亲是伯爵孙女,但无诰命,王子腾和王夫人的外甥女。

除非是宁荣两府都穷得过不下去了,并且是欠了朝廷的巨额亏空,堵不上就会抄家灭族,而薛家愿意倾家荡产,贡献百万家资来给贾府堵窟窿。

只有在这种危急关头,贾琏才可能会娶薛宝钗。

贾琏娶薛宝钗,贾家体面尽失,夫妻俩出门都尴尬

那么薛宝钗就会顶替王熙凤的位置,负责荣国府内管家理事工作,当需要宝钗在权贵圈子里应酬的时候就会特别尴尬。

比如夫人甲问:“琏二奶奶,你父兄在何处高就?母亲是几品诰命?”

宝钗只能说:“我曾祖父是紫薇舍人,父亲哥哥都是‘皇商’,母亲不是命妇”。

然后大家就都会知道,贾琏娶了个乡绅的女儿,父亲哥哥都是有皇宫的“采办”资格的商人,母亲没有命妇身份,代表薛家父子都没有官职。

夫人乙又问:“你们家在京城还有什么亲戚吗?”

宝钗只能说:“我舅舅王子腾是九省检点,我姨妈王夫人是荣国府当家主母,我大表姐贾元春是宫里的女史官(这时候应该还没当贵妃)。”

然后,大家又知道了,荣国府的奢华富贵都是装的!传闻中他们府里内囊渐空、日暮西山,差点儿因为亏空国库抄家灭族都是真的。

如今贾家在政治上全靠上王家的势力庇护,在经济上需要靠长房袭爵的嫡子娶大富商户的女儿来敛财,靠女方的嫁妆和薛家的财产来支撑家族开支,而且这个薛家还是金陵一霸,倚财仗势,名声不好。

既然贾家的沦落到要里子彻底不要面子的地步,贾家也实在没有人在朝廷里位高权重当大官。那么,那些混的比贾家得意的宗室皇亲们自然是不会再搭理贾家,混的不如贾家的那些没落贵族,因为知道以后贾家不可能帮到他们,自然也都离的远远的。

说不定后面元春封为贵妃,京城里的王公贵族们都会以为是皇帝全看王子腾的面子,大家依然不会来巴结攀附贾家,而是会转而和王子腾结交。

那么《红楼梦》中秦可卿葬礼、贾母生日,以及平时出来打酱油的各种王侯伯子男,以及太妃命妇,包括王子腾的夫人都不会在书中出现。清虚观打醮,也不会有人给贾府送礼。

因为大家虽然都是没落勋贵,但是别人家还能支撑家业,至少儿女婚嫁都是贵族官宦人家,家里的基本开支和体面都能维持,至少比贾家还强一些。根本没必要巴结穷途末路的贾府,浪费感情和金钱不说,甚至还觉得十分没面子,就算不得已的人情往来,也是敷衍应付而已。

贾琏的小妾子女数量会严重超标,威胁到宝钗利益,她根本容不下

再来说说贾琏,他可是荣国府新生代的门面担当,外交担当。如果他娶了宝钗,估计他都根本不好意思出门了。京城全权圈子里的公子王孙们,只要当面提起他的岳丈家是“倚财仗势,横行乡里”的薛家,贾琏都会很尴尬,再加上薛蟠那个德行和素质,可能贾琏都不愿意出门了。

不出门在家干什么呢?今天收用一个丫鬟,明天和仆妇偷情,后天和父亲的通房小老婆们勾搭。宝钗为了表现自己的贤惠,可以容得下这些女人,很快贾琏的姬妾群体规模就和他爹贾赦有的一拼了,七八个都是少的。

这个生个儿子,那个生个女儿,宝钗不仅要累死累活打理贾府的大小事情,还要负责洋货贾琏的小老婆和庶子庶女们,她会很开心吗?

在书中宝钗表现出的宽和大度,随和温柔,其实都是因为没有什么人什么事威胁到她的切身利益而已,别忘了宝钗也是会沉下脸怒骂丫鬟,讽刺宝黛负荆请罪,会写《螃蟹咏》讽,会自嘲自己比不上薛宝琴的人。

贾琏的小妾多了,难免就会出现有野心的,比如袭人那种,有坏心的,比如赵姨娘那种,搅屎棍型的,比如秋桐那种,温柔娇媚的,比如尤二姐那种……当这些小妾都生儿育女,各自打着小算盘,在家里争权夺利。

随便哪个无中生有吹个枕头风,说说宝钗的坏话,或者做个圈套陷阱,贾琏作为丈夫,肯定要振一振夫纲去针对宝钗,那么他们家的后院肯定热闹的沸反盈天。

你们确定宝钗能应对的过来?还能一如既往的保持温柔宽容,用小恩小惠,送戒指、送二手衣服的手段去搞定这些贪得无厌,想要和她争宠爱,和她的子女争家产的小妾们?

就算宝钗能保持心态平衡,公正公道的做一个贤良淑德的好主母,献出自己的嫁妆讨丈夫和公婆欢心,宽和待人,施加恩惠,得到了姨妈王夫人和太婆婆贾母的支持,贾琏不敢随便对她怎样。

但是,贾府就像一个无底洞一样,薛家的财产也是在不断消耗的。一旦宝钗不能源源不断的供给贾府的开支,不能持续施恩惠给那些刁钻的恶奴,她一样会被所有人厌弃。

因为她的出身就摆在那里,贾府是因为实在过不下去了才会不顾体面的娶她,既然她不能持续的做贾家的提款机,那么她就会失去价值,根本也没人会护着她。尤其是丈夫贾琏,早就受够了这个天天教育他少喝酒取乐玩女人的妻子。在贾琏这种没什么文化的人眼里,宝钗简直比王熙凤还无趣一万倍。

薛宝钗嫁给贾琏时双输的联姻,只有王熙凤才是贾琏的真命天女

所以,不要只看到薛宝钗像个淑女贤妻的样子就以为她能量无穷大,是个香饽饽,圣母救世主,能拯救贾府,能拯救贾琏。

像宝钗这种端庄贤惠的姑娘在古代真的太多太多了,甚至可以说只要是大户人家的姑娘,爹娘教育的比较严格长大了之后,表面上看起来都是这样的。

而薛宝钗商户之女的出身决定了她永远也没资格嫁给贵族公子贾琏。而且她也不是真的温柔宽厚,贤良高雅,永远不会生气发脾气的工具人。她是一个世俗现实,有血有肉,目的性很强,也十分懂得维护自己利益的成熟理性女子。

如果贾府真的沦落到要靠让贾琏这个长房嫡子娶薛宝钗的地步,贾琏本人又没有什么学业前程,薛家和宝钗可能都不会同意这门婚事,因为商人的本性是趋利的。

没落商户家薛宝钗嫁入快要倒台的贾家,怎么看都是双输的局面,他们都不傻,干不出这种事来。

再说了凤姐管家理事,侍奉公婆,外交应酬样样出色,容貌如神仙妃子,身量苗条,体格风骚,不仅颜值和宝钗不相上下,还比丰满端庄的宝钗更有风情情趣,是贾琏喜欢的女人类型。

更重要的是,凤姐虽然不如宝钗有品位有文化,但人家就是投胎技术好,出身高贵。她是伯爵的长房嫡亲孙女,她的父亲应该是个男爵。论和王子腾、王夫人的亲戚都比薛宝钗要近,而且她还是贾蓉的“姑娘”,她的母亲很可能是宁国府的小姐。

以《红楼梦》中贾琏的身份,只有婚配王熙凤才算是真正的门当户对。京城的权贵亲友看着才像样,两口子各自脸上有光彩,贾府和王家也相得益彰,这才是真正的“联络有亲”“一荣俱荣”。

末了说一下,贾琏和凤姐的婚姻悲剧,根本也不是凤姐一个人的问题。贾琏虽然不能娶宝钗,但是京城里真正端庄娴雅、有文化有涵养的世家贵女有的是,贾家为啥没给贾琏娶呢?

除了家族联姻的利益关系之外,长辈们大概也考虑到贾琏真的太浪了,娶个温柔贤惠的老婆,根本压不住他,将来袭爵当家,家里还指不定荒唐淫乱成什么样,荣国府名声就真的臭了。

可以参考宁国府的贾珍,以及《金瓶梅》里的西门庆,而心比天高的薛宝钗未必能做得比吴月娘更好,因为吴月娘是个容易知足脚踏实地的女人。

THE END
0.官居几品德治5年攻略,人最基本的品德是哪五个字帝一应用其他进士需要通过再次考试才能获得进入翰林院做词臣和史官的资格,唯独一甲进士及第的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殿试一放榜,就直接进入翰林院: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修撰和编修能够参与国家的修史活动,故又称“史官”,这是极大的荣耀,足以写入墓碑的,一些做过史官的大官僚,往往在jvzq<84yyy4ek‚ncrr4dqv4hcs5t{ƒx1:368;:3jvor
1.宰相狄仁杰也仅为三品,唐朝一二品都是什么官,为何少有提及?|唐朝|但实际上也是确实如此的,综合上文来说,一品二品的官员除了将军们手握实权外,其他的一些多半是名望大于权利的,给他们一品二品的官职也只是为了他们的名声,而他们是不能来参与政事的,甚至手里没有什么实权。 而宰相虽然只是三品,但大小事务可以说是全权包揽了,唐朝的史官们大多会记载一些朝堂发生的大事,自然就少不了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1QKR62PPT9:75GSHD7mvon
2.明朝御史是几品御史,是中国古代一种官名。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国君置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问题三:明代的监察御史是几品官,为啥权利那么大?? 你好!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7244<64
3.明朝各个官职对应的品级都是几品?相当于现在什么职务?翰林院:明朝高级官员的培养与输出之地。 分别包括:学士(正五品),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从五品),侍读、侍讲(正六品),修撰(史官,从六品),编修(史官,正七品),检讨(史官,从七品),待诏(从九品)。 国子监:辅佐教育管理、祭祀礼仪、朝廷官方图书的出版。 jvzquC41mct/eqnpc0ipo8wgcf522:>79;e50qyon
4.历代官制名词简释袁氏家谱官网古代官吏的等级。两汉以俸禄“石”(d4n) 之多寡作为官吏的等级,如“万石”、“二千石”等。曹魏开始定官阶为九品,如相国为第一品,尚书令为第三品等。从第一品到第九品共九等,北魏时,开始在官 品中分正、从。从第四品起,正、从品又各分上、下阶,共为三十等;唐、宋文职与北魏同,武职自三品起即分上、jvzq<84yyy4zwjsuep4dqv4ddu70Cwsqwpif1Jspqwtdg7furAHpc{iKF?913/NF?4?9(yB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