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界的“五朵金花”历史区

在共和国建立之初的十几年间,史学界有五个重要的问题,被称为“五朵金花”。

他们分别是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和汉民族形成问题。其中讨论较早的,也是讨论最热烈的,应该算是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了社会形态的问题。大家都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的提出所谓“五种社会形态”的说法,但在他们的著作中,论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情况。在古代史研究中,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期,自然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史学为主流的学术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了。

在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期问题上,主要分为这么几派:西周封建说、战国封建说和魏晋封建说三种,而战国封建说的一个重要根据,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农具的大量出现。铁器的广泛使用是促使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的重要原因。

史学界“五朵金花”

在共和国建立之初的十几年间,史学界有五个重要的问题,被称为“五朵金花”。

他们分别是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和汉民族形成问题。其中讨论较早的,也是讨论最热烈的,应该算是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了社会形态的问题。大家都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的提出所谓“五种社会形态”的说法,但在他们的著作中,论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情况。在古代史研究中,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期,自然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史学为主流的学术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了。

在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期问题上,主要分为这么几派:西周封建说、战国封建说和魏晋封建说三种,而战国封建说的一个重要根据,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农具的大量出现。铁器的广泛使用是促使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的重要原因。

微博

全部回帖

封建社会说有八种,而不是三种。

封建社会说有八种,而不是三种。

资本主义萌芽是史学五朵金花之一,虽然资本主义萌芽没开出花,但是却催生了专门研究区域经济史,社会史的华南学派。以厦门大学傅衣凌,中山大学梁方仲,李龙潜,香港中文大学全汉昇等人为先驱,他们尝试将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的理论、方法与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现在华南学派的核心成员包括陈支平,李伯重,陈春声、刘志伟、郑振满、赵世瑜,周大鸣,科大卫、萧凤霞、蔡志祥,连瑞枝,谢湜、张侃、黄国信、吴滔、温春来等人。

资本主义萌芽是史学五朵金花之一,虽然资本主义萌芽没开出花,但是却催生了专门研究区域经济史,社会史的华南学派。以厦门大学傅衣凌,中山大学梁方仲,李龙潜,香港中文大学全汉昇等人为先驱,他们尝试将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的理论、方法与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现在华南学派的核心成员包括陈支平,李伯重,陈春声、刘志伟、郑振满、赵世瑜,周大鸣,科大卫、萧凤霞、蔡志祥,连瑞枝,谢湜、张侃、黄国信、吴滔、温春来等人。

THE END
0.中国古代史课程讲义.doc《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 ? 先秦部分参考书目《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徐旭生,科学出版社1961年版《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版 ? 《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91653;4322615;770unuo
1.学术史分期的当代意义毕:中国学术史的分期,看起来是一个技术问题,但不同的分期思路,其实都包含一些价值判断。上世纪50年代,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争论,曾是中国史学界最引人注目的问题。另外,这些年来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问题,也多次引起人们的争论。作为学术争论,我以为学术史的分期问题,虽然不可避免要涉及政治、文化,但我更倾向于把学术史分期的争论 jvzq<84|sd4d{xq0eqs0exsvgpz04958/3802?4eqpzfp}d37;?2:?3jvo
2.近40年来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研究述论30何新;古代社会史的重新认识——从近年出版的两部史著看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危机[J];读书;1986年11期 31沈长云;关于奴隶制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商讨[J];历史研究;1989年01期 32沈长云中国古代没有奴隶社会——对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的反思[J];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04期 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YY\a72436529>0jvs
3.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豆瓣)图书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 介绍、书评、论坛及推荐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48>92@>51
4.中国古代分期问题讨论集(豆瓣)下,对中国古代史分期問題开展了討論,写成了若于篇論文。我們把这 些論文刊印出来,目的在于对今后更深入地开展百家爭鳴、对中国古代 史分期問题作进一步的探討,起到一些促进作用。 参加这大中国古代史分期問題討論的,有本省大中学校历史教师和 业余研究者。虽然他們对中国古代史作过一些站研,或在某一問題上作 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8?83@>81
5.改革开放以来“十七年史学”研究评估《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吕振羽史论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郭沫若全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等;三是召开一些史学会议,继续讨论“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间论争的专题,如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会”“中国农民战争史学术讨论jvzquC41yy}/f||z{l/q{l0ep5o1;5371632;4e43>:;@2486?24A>0jvsm
6.秦汉史研究室该室代表性成果有《中国史稿》第2、3卷,《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中国历史大辞典•秦汉卷》《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尹湾汉墓简牍》《秦汉官僚制度》《张政烺文史论集》《出土简牍与秦汉社会》《今注本二十四史·史记》等。 于天宇 王天然 王彬 石洋 庄小霞 刘丽 宋艳萍 赵凯 曾磊 共有10条,共1jvzq<84nkunju~t0euyo0ls1duml1‚ou1snt{sx1
7.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学术随笔)理论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我国史学研究涌现出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胡绳等史学大家,在中国通史体系的确定与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开辟、中国近代社会性质、中华文明起源、中国古代史分期、中国封建经济形态、农民战争史、亚细亚生产方式、历史人物评价问题等诸多领域取得了开创性成果。不仅如此,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还将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p:4424703:5:1e:17<6/548889550jznn
8.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王思治先生还是青年学生时,便参与了中国史学界有关“五朵金花”的理论大讨论,有关中国古代史分期的研讨,他用力最多。他从奴隶劳动的社会影响、中国奴隶社会解体的基本途径等问题入手,深入解析了两汉奴隶制大量存在的史实,以证魏晋封建说。其中,多有与史学前辈翦伯赞先生的讨论,展现出他在史学方jvzq<84ksj4swl3gfw4dp8}yfv5bf9;2gg:52@>63c9ch?j5f9h94@8e4h9/j}r
9.中国古代历史分期有几个阶段?特征是什么?要完整的哈,还有时间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476年)和封建社会.其中封建社会可分为五个阶段:一、战国、秦、汉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阶段.三、隋唐五代时期jvzquC41sd4{wx~gdcth0lto1zlf/zzguvopp8vwguzjqw4245?:5@j:9g>35okee;jf9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