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婿难当,妹夫难做:扒一扒朱元璋那些命运悲惨的的公主和驸马们

前言: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学作品中,公主和驸马一向是最受欢迎的主角。最常见的故事是寒门学子多年苦读之后,不但一朝高中状元,还获得公主的青睐。从而得以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事实当然并非如此,一般来说除了王朝的开国阶段,驸马还能受到一定程度的重用以外,在王朝政局稳定之后,驸马几乎就成为了一个吉祥物。任何一个有志于建功立业的青年才俊,是绝不会希望迎娶公主成为驸马的,因为这几乎意味着他们政治生命的终结。

在明朝初年,为了巩固皇权,明太祖朱元璋一般都会选择开国勋贵的子女和自己的儿子、女儿联姻。相对来说,嫁出的女儿如泼出的水,公主和驸马之间的政治婚姻,其稳定性极端依赖于驸马家是否在朝中得势。今天笔者就来扒一扒朱元璋的女儿和女婿们,看看这些天皇贵胄的人生是否真的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美满精彩。

明朝公主冠服

朱元璋一共有16个女儿,其中第十女和第十三女早夭,因此洪武朝驸马都尉的人数一共是14人。根据洪武二十七年更定的制度,皇帝的女儿称公主,姐妹称长公主,姑母称大长公主。公主的夫君称驸马都尉,禄秩比从一品。公主及驸马都尉岁食禄米二千石。

为了给大家一个清晰的印象,我们先来捋一捋朱元璋的女儿和女婿都是谁。

撇开年纪最小没能在洪武年间成婚的宝庆公主,其他十三位公主的夫君,绝大多数都是开国勋贵之后。由此公主们的命运,也就牢牢地和夫家捆绑在了一起。

《明实录》是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记录从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起的历代史实。公主和驸马作为皇室的重要成员,其婚嫁和去世一般都会记录在册。但是朱元璋却有几个女儿莫名其妙就消失在了《明实录》之中,如果这不是史官的重大失职,就是这些公主的结局有难言之隐。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十一月,名不见经传的牛城迎娶朱元璋第三女崇宁公主。次年二月,驸马都尉牛城获赠公田米二千石。但此后不论是牛城还是崇宁公主就在《明实录》中的记载中消失不见,而《明史》对崇宁公主的记载更只有短短一句话:

崇宁公主,洪武十七年下嫁牛城,未几薨。—《明史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九》

从《明史》来看,崇宁公主下嫁不久就去世,但是《明太祖实录》却一字不提,其中必然有隐情。在清世宗雍正朝曾担任云贵总督的鄂尔泰所编纂的《云南通志》中,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

牛城,洪武间驸马,以罪谪戍云南金齿卫。随往。公主道卒,洪武帝闻汛,命械至金齿杀之。—《云南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齿卫位于云南都司所辖卫所的最西端,洪武十五年云南平定之后设置,洪武十八年正式设金齿卫指挥使司。结合《明史》和《明实录》来分析,笔者以为牛城在婚后不久就被派往成立不久的金齿卫,恐怕未必是获罪前往。朱元璋是有名的护犊子,驸马有罪发配边疆,何必让女儿一起跟着去受罪呢?牛城的金齿卫之行,恐怕还带着朱元璋对于云南政局的长远安排,因此才会安排公主随行。而崇宁公主半途去世,应该也并非是简单的病亡,这才会引起洪武皇帝的龙颜震怒,最终将牛驸马械送金齿之后处决。但可能此事说出来有损皇家颜面,因此《明太祖实录》才对此略而不提。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十二月,朱元璋第四女安庆公主下嫁同样毫无背景的欧阳伦。百度上一直称欧阳伦是进士,但是在洪武十四年之前,明朝只在洪武四年举行过一次科举考试。一来当年的进士榜中并没有欧阳伦的名字,二来欧阳伦如果是洪武四年甚至更早时代的进士,那他在洪武十四年时候的年纪也未免太大了,老朱如何会找一个大龄青年来做驸马呢?

电视剧《洪武大案》中的驸马欧阳伦

洪武三十年,欧阳伦因贩卖私茶,被朱元璋赐死。而安庆公主也就此消失了在史书的记载之中。从我们对崇宁公主的分析来看,安庆公主很有可能也是非正常死亡。

安庆公主是马皇后嫡女,按理朱元璋是不可能将她也一并赐死的,最大的可能就是公主在驸马死后殉葬。但是为了罪臣殉葬被认为有辱皇室尊严,故而《明实录》同样对其结局不予记载。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四月,朱元璋第五女汝宁公主嫁给了开国功臣吉安侯陆仲亨的儿子陆贤。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一案爆发,陆仲亨作为李善长党羽被处死。至此之后,驸马陆贤和汝宁公主就此消失在了史书的记载之中。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陆贤被处死,公主殉葬。

当然真正仔细的读者可能会指出《明仁宗实录》中记录了汝宁公主的消息,难道不能证明公主活到了仁宗朝么?笔者以为这只是一处《明仁宗实录》中的笔误。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朱棣在北征途中驾崩,皇太子朱高炽继位。9月13日仁宗大封宗室,当时朱高炽还在世的8位姑母也都得到了赏赐,她们分别是宁国、汝宁、怀庆、南康、永嘉、含山、汝阳、宝庆长公主。

但是,在11月13日仁宗为各位姑母进封号为大长公主之时,8位大长公主是宁国、大名、怀庆、南康、永嘉、含山、汝阳、宝庆大长公主。其中汝宁公主的名字换成了大名公主。在第二年五月仁宗驾崩之后,皇太子朱瞻基继位,7月13日再次封赏各位大长公主,名单如下:宁国、大名、南康、永嘉、含山、汝阳、宝庆七大长公主。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其中少了怀庆大长公主,确实,因为怀庆大长公主刚巧不巧在本月一日去世。

从以上梳理可以看出,永乐二十二年9月13日受到封赏的应该是大名公主,而非汝宁公主。

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七月,朱元璋第十五女汝阳公主嫁给了前军都督佥事谢彦的儿子谢达。谢彦是凤阳人,在朱元璋渡江攻占南京时投军,算得上是"老革命"了。洪武朝后期大批勋贵被清洗之后,已经升任前军都督佥事的谢彦开始受到朱元璋的重用。不但把女儿嫁给了谢彦的儿子谢达,洪武二十八年谢彦还作为正使前往西安册封秦世子朱尚炳为秦王。驸马都尉谢达本人则在洪武三十年作为朝廷特使前往四川告诫蜀王朱椿严格控制私茶交易。顺便提一句,另一位驸马欧阳伦应该也是这个时候被派往陕西告诫秦王。可惜欧阳驸马顶风作案,最终难逃杀身之祸。

代宗朱祁钰

永乐二年,驸马谢达去世,汝阳公主则继续默默无闻地活着。永乐二十二年十月和洪熙元年七月的两次封赏,汝阳公主都没有落下。谢达无子,朱棣命其侄子为嗣,赐名谢镛。宣德十年,公主为谢镛求取官职,获封孝陵卫百户。正统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又应公主的请求,以应天府江宁县民地三十三亩有奇增筑汝阳大长公主寿藏。可是到了景泰四年,谢镛之子谢琰向朝廷上奏称祖母坟茔无人看守。代宗命南京礼部移文应天府江宁县,拨民四户与之。可是汝阳公主什么时候去世的呢?《明英宗实录》没有记载。从公主及其家族的际遇来看,应该没有什么不能记录的难言之隐,笔者倾向于汝阳公主的去世时间确实是史官失职漏记。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三月,朱元璋第八女福清公主嫁给凤翔侯张龙之子张麟。福清公主的结局很史书上交待的很清楚,去世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享年48岁。但是她的夫君张麟何时去世,却是史书无载。

福清公主,母郑安妃。洪武十八年下嫁张麟,凤翔侯龙子也。麟未嗣侯卒。永乐十五年,主薨。—《明史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九》

凤翔侯张龙死于洪武三十年,一般来说张麟会有三年的守丧期。如果按照《明史》的说法,那张麟就应该死于建文年间,那《明实录》没有记载就比较合情合理了。

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三月,朱元璋第九女寿春公主嫁给颖国公傅友德的儿子傅忠。当时的傅友德刚刚进封国公,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朱元璋将最宠爱的女儿嫁给他的儿子,无疑有很明确的笼络之意。按制度公主每岁的庄田收入为一千五百石,但寿春公主的岁入达到八千石,可见老朱对公主和傅友德的器重。

但是仅仅两年之后的洪武二十一年,寿春公主便不幸去世。至于驸马傅忠,不知是否在洪武二十七年年底蓝宇案余波时,同父亲傅友德一同被赐死。亦或如野史所记,傅友德先杀子,再自杀。

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五月,朱元璋第十一女南康公主嫁给了东川侯胡海之子胡观。在洪武二十六年的蓝玉案之中,胡观的兄弟胡玉牵涉其中被处死(胡海已于洪武二十四年去世)。但胡观作为驸马都尉并没有受到株连,反而在七月还接收了他父亲胡海的禄田。

朱棣靖难期间,我们无法得知南康公主和驸马胡观的态度。但从朱棣登基后对胡驸马频频找茬来看,公主一家应该是支持建文帝朱允炆的。

姚广孝与朱棣

永乐元年,胡观被弹劾僣乘晋王所赐朱漆棕轿,属于踰礼僣分。永乐三年又被弹劾强取上元县民女子数十人,又娶娼妇为妾。永乐五年,胡观因"党比李景隆,怨望朝廷"的罪名被打入大牢。根据《明史》的记载,胡观在狱中自杀明志。

胡观的自尽自然极大地激怒了朱棣,因此其子胡忠一直遭到打压而无法出仕。直到近30年之后的明英宗宣德十年,胡忠才拿到一个孝陵卫指挥佥事的差事。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十月,南康公主去世,享年66岁。

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八月,朱元璋第十四女含山公主嫁给了默默无闻的尹清。这位尹驸马家中有什么来头,不知道。自己本身是否出色,不知道。在整个《明实录》中就出场了这么一次,再也没有下文。再查《明史》,有关尹清的记载如下:

建文初,清掌后府都督事,先主卒。—《明史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九》

从这个角度看,尹清也算是建文朝的红人。那么他的最终结局无非两种:第一死在了建文年间,第二朱棣称帝后遭清算。笔者更倾向于第一种,因为如果像胡观那样下狱,实录中至少也会带到一笔。

至于含山公主本人,则成为了明太祖所有公主中最长寿的一位,直到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九月才去世,享年82岁。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七月,大明王朝第一场公主的婚礼在南京城内隆重举行。朱元璋的长女临安公主,嫁给了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的儿子李祺。这场世纪婚礼,也成为了日后所有公主出嫁仪式的范本。

李祺这位朱元璋长婿,似乎在礼法上多有欠缺。成婚后不久,朱元璋因为生病好几天没有上朝,李善长父子二人竟然连一句问候都没有,遭到了言官的强烈弹劾。

临安公主墓出土文物

根据钱谦益的考证,李祺死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而李善长一案爆发之后,临安公主则徙宅于聚宝门外碧寺之南。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七月,临安公主去世,享年62岁。其子李茂则在永乐朝被封为指挥佥事。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十月,朱元璋次女(嫡长女)宁国公主,嫁给了开国功臣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梅殷。梅殷这个人,《明史》称赞他"精通经史,堪为儒宗"。和宁国公主之间应该也是伉俪情深,琴瑟和谐。

建文三年年底,梅殷受命率重兵出镇淮安,可他在朱棣兵临南京之时却置若罔闻,按兵不动,未免有负朱元璋临终前的托孤重任。

梅殷画像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十月,在上朝时被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挤入御河之中淹死。宁国公主认为此事是朱棣指使,入宫"牵衣大哭"。最终朱棣将谭深、赵曦二人处斩,举报有功的左军都督同知许成封永新伯,梅殷的两个儿子梅顺昌封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梅景福封旗手卫指挥使。

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八月,宁国公主去世,享年71岁。此时距离梅驸马去世,已经过去了近30年。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朱元璋第六女怀庆公主下嫁无名小子王宁。我们不知道王宁是什么出身,但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六年命他掌后军都督府事,说明这位王驸马还是很有能力的。

靖难战争中,王宁一直是朱棣的坚定支持者,为此还被朱允炆抄家下狱。朱棣登基后为了嘉奖他的功劳,封其为永春侯。但此后王宁卷入到皇太子朱高炽和汉王朱高煦的夺嫡之争中,渐渐被朱棣所冷落,甚至因罪被打入大牢。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九月,驸马都尉、永春侯王宁在狱中去世。

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七月,怀庆公主去世,享年58岁。此前王宁和公主之子王贞亮被封为羽林前卫指挥佥事,王宁获罪之后,永春侯的爵位也就此失传。宣德十年王贞亮之子王彝恳请袭爵,被英宗拒绝,只是让王彝袭父职仍为羽林前卫指挥佥事。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七月,朱元璋第七女大名公主,嫁给了在收复云南时殉国的骁骑右卫指挥佥事李英之子李坚。李坚作为将门之后,深受朱元璋器重。洪武二十五年奉命于巩昌卫训练军马,洪武二十六年掌前军都督府事。

靖难战争中,李驸马以左副将军的身份随长兴侯耿炳文一起北伐,前期还以战功获封滦城侯。滹沱河之战中,李坚被当时的燕军小卒,日后的阳武侯薛禄所俘虏。不知是否伤势过重,李坚在被押赴北平的途中不幸去世。

朱棣登基之后,李坚名列奸党。大名公主恐惧之下,将滦城侯的世券上缴,只求能保住儿子李庄的性命。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二月,大名公主去世,享年59岁。其子李庄则一直在南京"放浪诗酒",最终得以寿终正寝。

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十一月,朱元璋第十二女永嘉公主,嫁给了武定侯郭英的长子郭镇。对于郭镇的结局,《明史》中说"英卒,镇不得嗣。"看上去似乎郭镇比郭英活得久,但实际上通过方孝孺文集我们可以知道,郭镇其实死在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而郭英则死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

郭英在靖难战争中和朱棣有过直接对抗,他死后朱棣虽然没有清算郭家,但武定侯的爵位却一直空缺下来。直到朱棣去世之后,郭家迎来了翻身。郭英的孙女郭氏(非郭镇之女)被仁宗朱高炽册为贵妃,而郭贵妃的兄弟郭玹则被封为了武定侯。

郭贵妃画像

永嘉公主和郭镇有一个儿子郭珍,按理为郭英嫡长孙,理当袭爵。但胳膊拧不过大腿的永嘉公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爵位传到了郭家二房手上。仁宗去世后,郭贵妃被逼殉葬,永嘉公主本以为有机会翻盘。但是新皇帝宣宗,和他背后的皇太后张氏依然不同意公主的儿子袭爵。

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武定侯郭玹去世。永嘉公主的儿子郭珍和郭玹的儿子郭聪为了争夺爵位再次互相上奏。但郭珍却在前往北京的途中不幸去世,武定侯的爵位再次空缺。

对于自己子孙始终无法袭爵,永嘉公主悲愤无比,直到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她以80岁的高龄去世之时,此事依然是她心中的一根刺。好在两年后明英宗复辟,终于封郭珍之子,永嘉公主之孙郭昌为武定侯,算了圆了公主的一个梦。

宝庆公主,是朱元璋最小的女儿,在太祖去世时年仅三岁。百度上说朱元璋因为公主年幼,没有让她的生母张美人陪葬,这是完全错误的。

(永乐十一年春正月)己亥,册封皇妹为宝庆公主。主,太祖皇帝第十六女也。生而太祖崩,母张氏亦卒。主育于宫中,上与仁孝皇后抚育之极至。至是就第,上命皇太子送之,资妆视诸公主特厚。—《明太宗实录卷一百三十六》

从实录的隐晦表达来看,张美人明显是陪葬孝陵了。而朱棣登基后与皇后徐氏一起抚育年幼的妹妹直到她成年。二月,宝庆公主下嫁府军前卫千户赵辉。赵辉的父亲赵和以府军前卫千户的身份从征安南,在异国他乡为大明捐躯。赵辉子承父业,担任金川门的守卫工作。因为长得太帅被路过的朱棣一眼相中,竟然就此做了皇帝的妹夫,可谓是一步登天。

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正月,宝庆公主去世,享年39岁。《明宣宗实录》给出了"性行敦淑"的评价,皇太后(孝诚昭皇后张氏)、皇后(孝恭章皇后孙氏)赐祭,中外亲王、公主皆遣祭。而驸马赵辉则一直活到了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三月,生活奢侈,姬妾成群,以90岁的高龄去世,在明太祖的驸马中独占鳌头。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结语: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从明太祖的14位公主和她们的驸马来看,几乎没有一个家庭称得上幸福。其中要么像临安、汝宁公主那样夫家垮台。要么像怀庆、永嘉等公主那样夫家失势。要么像宁国、含山等公主那样夫君早逝,自己守寡多年。更惨的是像安庆、崇宁等公主等公主那样夫君获罪被杀,自己也不得好下场。这些天皇贵胄之中真正生活悠闲惬意而又得享高寿的,还真只有朱元璋最小的女婿、朱棣最小的妹夫赵辉。世间因果,真是奇特。

THE END
0.伎生何处攻略官妓线,十二生肖曩译佳佳人奇遇成每生游想涉空冥从今2,古代妓女都有哪些种类其中哪一种妓女最高级 3,伎生何处官妓家妓线属性要求 4,苏轼的红颜知己是琴操她是谁你了解她的生平吗 5,轩辕传奇泰山坐骑泰山怎么生啊技巧 6,宫妓官妓军妓相对来讲哪种职业更悲惨 7,有3个生肖是任务拿去的请问是主线还是小黄人还是什么 8,牧童遥指杏花村所指的杏花村在如今的哪里 9,如jvzq<84yyy4ek‚ncrr4dqv4fqe5yk}tpi1<:2A620jznn
1.《图书馆史话》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教育机构,通俗的讲相当于现在的大学,为了方便教学、更好的传播思想,书院都非常重视对各种书籍的收藏,而且还很重视藏书的管理和保护,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严格的藏书管理制度。古代书院藏书与官府藏书、私人藏书和寺院藏书一起构成了我国古代藏书四大体系,书院藏书独特之处也成为今天我们谈论中国图书jvzquC41yy}/jnqkd0tfv872455uupxj1kteg3jvo
2.《仁显王后的男人》偶之因,必之果,跨越300年的姻缘之旅逮捕、拷问、免职、发配、因病去世,阅读着自己即将到来的悲惨命运,金鹏道着实震惊了!回到1694时代,思考着实录里的记载和符咒的作用,安排好尹月和韩东,决定确认实录的记载,而也的确如记载一样,只是,并不是因病去世,而是闵岩的阴谋,下毒!因为知道了自己的命运,才免于一死的金鹏道,吓着送饭的女婢,也让想置他于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5>5597;148
3.唐代笔记小说中谶应故事研究.pdf说的比较,研究了谶应现象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发展与演进。付娜的《明代笔记 ⑤ 小说中的谶纬故事研究》以明代笔记小说中的谶纬故事为例,对小说中的谶纬类 型、叙事艺术、人物形象以及谶纬故事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涵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中着重分析了明代谶纬故事所蕴含的“命运观”“因果观”以及“鬼神观”三 方面以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126641A6332:82;<2296627xjvo
4.烈焰繁花,刹那芳华,且看古代才女们的传奇人生和大多数后世古典文学爱好者一样,景步航好奇这些千百年前古代才女们的人生究竟是怎样的。她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有过怎样的悲喜和爱恨?是否也和今天的我们一样,会遇见志趣相投的人,然后去做喜欢的事?她们常常被历史遗忘,却又被现代人惦念。 或许是同为女性,纵膈古今亦能灵犀相通。景步航怜惜这些才情斐然却命运坎jvzquC41yy}/lrfpuj{/exr1r1?g4=k57fk4;o
5.最终成就瞿宣颖史学家、掌故学家地位的地方,是北京|民国|瞿宣颖|北平史官 说瞿宣颖是“史官”,是因为他在北洋政府曾担任以下三个职位:政事堂(国务院)印铸局局长,国史编纂处处长,河北省通志馆馆长。担任过这三处的长官,能堪比古代的史官了。具体而言,瞿宣颖从史料的采集、编辑、教学,到校订、出版,都亲自干过,都管理过。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255=25988;7d24614lor;0nuou
6.《读取暴君生命值,我宫斗卷哭全员》小说在线阅读人人都说柳思妤的命运太过悲惨,可柳思妤却不以为然。她看着暴君所剩无几的寿命,目标明确:争圣宠,熬暴君,一年之后,即可安心养老。只是没想到自己晋升得太快,宫妃们纷纷与她成了好姐妹,太后也待她如亲母女。无奈之下,柳思妤的后宫养老计划只能提前。可这时,暴君却不乐意了。他揽过她的腰,卑微乞求道:“妤儿,jvzquC41yy}/smro0eun1ktqm1716;9954;2
7.别让电视剧骗了你!铁血仁君成化帝朱见深,明朝第三帝当之无愧比起汪直,纪氏的命运就悲惨多了,她生下皇子两年后突然暴毙。有人说是万贵妃下的毒手,说她自从儿子夭折后,但凡有后妃怀孕,都会被她灌药堕胎。但这话其实是清修明史时,一个老太监的 hearsay,清朝史官没考证就写进史书里。要知道皇子可是国本,万贵妃真敢毒害皇嗣,以明朝言官的脾气,恐怕连朱见深都保不住她。jvzquC41ygh/vxzvkcu/exr1ctzjeuj197776A=:6:?14;94:760
8.她的一生之三天意难测(师任堂:光的日记)剧评谢绝转载 谢绝引用 注明豆瓣抓取者均为非法转载师任堂 光的日记 她的一生第三篇 天意难测在做出这么多铺陈和解释之后,终于来到这里。以日记记录的内容来看,少女师任堂与李岒的相遇确实难忘,若能成其因缘,该是一段世间佳话,只可惜命运总是诡秘多变,不到最后一刻,不可能露出真容,师任堂与李岒无法实现的爱情就是jvzquC41oq|jg7iqwdgo0lto1tkwkn|1:5<43@51
9.功德与天命:秦汉时期皇权合法性观念的变迁大略说来,学界解释西汉时期君权神授观念之由微而著,主要有三类说法:一是归功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二是归因于统治者巩固皇权的需要;三是从历史书写的角度,强调史官描述所发挥的作用。这些看法远不足以说明皇权合法性观念的整体性变化。秦汉时期皇权合法性观念的转变,应该从战国至秦汉时期思想观念的内在演进中求解jvzq<84uz{q/jnsw0gjv0ls1kplp1:5361977?3jvo
10.月上高头对《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修订本)》的笔记(5)这一诏书使邓艾子孙摆脱了流放西域、沦为徒隶的悲惨命运,却没有在真正意义上给邓艾平反,终西晋一世,邓艾平反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背后的隐情值得我们思考。引自 第二章 魏晋嬗代史事考辨 2025-09-05 11:50:19 回应 司马氏集团 形成背景:尽管陈寅恪以为魏晋两代的统治阶级不同,万绳楠亦将曹爽与司马懿视为两个互相对立政治jvzquC41dqul0mtwdct/exr1rguqnn4429856><71ctoq}fvkqt05>6887:61
11.《王化与山险》——历史角落拾遗的意义(王化与山险)书评论文所针对的并不是某一个宏大事件或脍炙人口的故事本身,而是将由事件组成的史料记录中一些逻辑相关的细节串联起来,或佐证某些史实,或挖掘和还原未被呈现的内容,以尽可能将一个立体的古代社会勾画完整。江左少数民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命运是符合常识的,因为在近现代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其他文明体的类似案例比比皆是。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77:79A51
12.好看的古代言情小说点击排行榜保护全家,改变悲惨命运,她吸光男女主的气运不过分吧? * 【叮!男女主气运-1000,付府气运+1000】 付大人:“上个早朝,陛下怎么又给我升官了!” 付夫人:“去寺里上个香,大师说我身上紫光滔滔!” 程姨娘:“程家怎么突然成了皇商!” 大哥:“我好似突然长了脑子,考试的题目我都会!” 大姐:“怎么我刚退完婚,jvzquC41yy}/jxsizk{/exr1eczfixw{1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