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篇始至终厯为详解折扵中道心毋使人心杂圣法由来王法通士行【去声】胡编诚足伟九峯蔡实相同设如切已举其要二典三谟用不穷
御制书夏僎尚书详觧费誓篇论淮夷徐戎事
尝谓解经者不可以己意穿凿见长欲出人一头地而反晦经义之本防也如夏僎之尚书详觧其研精搜罗酌古凖今用意不为不勤而瑕瑜各半政以欲为新竒中之其他姑弗具论如觧费誓之淮夷徐戎不失之穿凿哉盖孔安国之固已有淮夷徐戎错居九州秦始皇逐出之之语然引而未发僎则谓徐州淮浦中夏之地安得有戎夷似先王于此事有不及始皇能除害更泛论波及先王虽不能逐戎夷而能用周召始皇虽能逐戎夷而不知逐赵髙李斯虽寓鉴诫之意耶然于费誓经义有何闗渉哉盖古时之中国幅贠小后世之中国幅贠大其非中国幅贠以内之地则率以戎夷目之如禹贡之莱夷作牧孟子之舜东夷文王西夷之不一而足岂其时东莱诸冯岐周亦有戎夷杂处乎宣王薄代猃狁至于太原或者其地近北狄阑入居之耳若夫淮浦徐州去邉外逺甚戎夷何所利而舍其故土来居之乎可知淮夷徐戎即其地之土著尔时或有跳梁梗化者未为中国幅贠以内之地故以戎夷目之耳即如春秋抑吴越与楚谓之蛮夷猾夏不但不可以例今之江浙湖广即汉唐以来已无此论矣孔固已失之而夏僎以讹讹更枝其辞以为始皇能除害先王有不及而申其不忧中国有戎夷第忧朝廷无忠臣之不已甚乎支离其辞而盩庢其义乎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
尚书详解 书
提要
【臣】等谨案尚书详解二十六卷宋夏僎撰僎字元肃号柯山浙之龙游人与周升缪景仁为友皆以明经教授时称三俊僎尝举进士少治尚书老而益精因博采众説以为是解淳熈间麻沙书坊刘氏刋板印行时澜为之序称其议论渊深词气超迈参于前则有光顾于后则絶配其倾挹甚至考宋南渡以后为尚书之学者毋虑数百家而三山林之奇集解尤见称于世僎作是书所采虽兼取二孔王苏陈程张氏之説而折衷于之奇者什之六七当时吕祖谦受业之奇之门而时澜为祖谦髙弟増修东莱书説即出其手顾于是编独多所推许宜春李公凯治经不专一家于诗宗东莱读诗记于书亦舍吕氏而独取柯山详解是其书虽陈振孙以为便于举子而作要其渊源之正议论之醇一时亦未有能过之者明洪武间初定科举之式诏习尚书者并用夏氏蔡氏两后永乐中大全出蔡始独立于学官而夏氏书寖微今观其荟粹众説舍短取长参求其是而断以己意较诸九峯书固不免畧冗之嫌然其反覆条畅深究详绎使唐虞三代之大经大法有以曲折而防其通其用心实出蔡之右洵説书者之善本也其书惟抄帙仅存多有脱误今浙江所进本检勘自尧典至禹谟全阙中又阙泰誓中泰誓下牧誓三篇后又阙秦誓末简谨以永乐大典参校惟秦誓原阙外其余所载并全谨据以补辑遂成完帙至其他文义则以永乐大典本及浙本彼此互校择所长而从之亦庶几详善胜旧原本分十六卷经文下多附録重言重意乃宋代坊本陋式最为俚浅今悉删去而重加厘定为二十六卷不复准其原目云乾隆四十九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案中冤案(董荫孤)
八洞天(笔练阁主人)
八段锦(佚名)
白牡丹(翁山柱砥、何梦梅)
百花野史(一笑主人)
北里志(孙棨)
北梦琐言(孙光宪)
禅真逸史(方汝浩)
常言道(落魄道人)
朝野佥载(张??)
三国演义(罗贯中 )
西游记(吴承恩)
水浒传(施耐庵)
红楼梦(曹雪芹)
聊斋志异(蒲松龄)
警世通言(冯梦龙)
醒世恒言(冯梦龙)
喻世明言(冯梦龙)
初刻拍案惊奇(凌濛初)
二刻拍案惊奇(凌濛初)
许仙的一念之差,为何能引发一场惊天悲剧?
民间故事里的幽默与诙谐,让你捧腹大笑
“压岁钱”的传说
水仙花的传说
中国古代神话的特色和演变
孟姜女哭长城:一段被 “夸大” 的历史?
千古天问:一个绝望哲人的宇宙拷问
刺杀董卓:曹操的生死豪赌
民间故事里的幽默与讽刺,反映社会百态
捞月传说:李白之死的千年谜团
讹读 (打成语一)
壳儿硬,门板隔,里面藏个皱脸老婆婆。 (打一坚果)
东坡与少游 (打一战国人名)
但知心下无烦恼 (打成语一)
晚间消费 (外国电影)
十字街头 (打一字)
智能心中无他爱 (打一成语)
三把刀追一把刀,围绕圆心来赛跑,自从夏季追到秋,还是没能追得到。 (打一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