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献中国史出版年度盘点学术历史学系专著

历史学科一直以来是社科文献出版社的强势出版学科。社科文献拥有一批具有学科知识素养、出版专业技能和学术守业情怀的文稿、组稿、营销编辑以及相关出版管理人员。在出版团队的努力下,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历史学专业图书,打造了诸如甲骨文、索·恩、鸣沙、启微、九色鹿、思想会、年轮、世间之盐等历史学专业品牌图书。

近年来社科文献在中国史专业不断扩大出版规模,2022年共出版相关图书百余种,覆盖古代史、近代史及各专业史领域,包括学术专著与译著、学术集刊与论文集、研究报告等;与国内各主要专业研究机构和高校一直以来都保持着紧密联系,出版了“北大史学丛书”“复旦历史学系青年学者书系”“中大史学丛书”等一系列丛书,助力中国史学科发展,推动学术普及;打造了“年轮”“九色鹿·译唐译宋”和“索恩·中国研究译丛”等新的图书品牌。

过去一年,社科文献致力于为作者、学者和读者搭建优质学科交流和学术分享平台,举办了多场新书分享活动,并策划举办了“鸣沙史学嘉年华”“启微读书室”“文献读书室”“万象讲谈”等学术交流活动。从新近出版图书出发,聚焦学术问题和学科发展趋势,分享学术著作的完成和学术研究的开展过程。

(以下书目按音序排序)

专著

(上下滑动浏览)

波斯锦与锁子甲:中古中国与萨珊文明

韩香 著

2022年8月出版

二战前后中国知识界的战争与和平观:基于报刊所见

朱大伟 著

2022年5月出版

国文的创生:清季文学教育与知识衍变

陆胤 著

2022年6月出版

后秦史

尹波涛 著

2022年6月出版

近代无锡农村的地权、租佃与经济发展(1840~1952)

张会芳 著

2022年5月出版

猛将还乡:洞庭东山的新江南史

赵世瑜 著

2022年2月出版

内亚渊源:北族名号研究

罗新 著

2022年12月出版

契丹王朝政治军事制度研究(修订版)

杨若薇 著

2022年4月出版

清末都市的政治文化与社会统合:天津的近代

[日]吉泽诚一郎 著

万鲁建 译

2022年8月出版

荣禄与晚清政局(典藏版)

马忠文 著

2022年5月出版

唐风拂槛:织物与时尚的审美游戏

[美]陈步云(BuYun Chen) 著

廖靖靖 译

2022年12月出版

天之子李世民:唐王朝的奠基者

[英]费子智(Charles Patrick Fitzgerald) 著

童岭 译

2022年3月出版

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史

[美]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 著

高远致 夏丽丽 译

2022年8月出版

信息与权力:宋代的文书行政

李全德 著

2022年5月出版

以公理争强权:顾维钧传

金光耀 著

2022年2月出版

中国古代史书叙事的风格:从班荀二体到范袁二家

朱露川 著

2022年3月出版

中国近代思想通史

耿云志 主编

王法周 等著

2022年7月出版

走过两遍的路:我研究中国历史的旅程

[美]柯文(Paul A. Cohen) 著

刘楠楠 译

2022年5月出版

集刊

(上下滑动浏览)

北大史学(第23辑):东亚思想与文化史专号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主办

赵世瑜 主编

2022年9月出版

城市史研究(第44辑)

任吉东 主编

任云兰 执行主编

2022年1月出版

近代史学刊(第27辑)

马敏 主编

2022年8月出版

考古学集刊(第26集)

朱岩石 主编

洪石 副主编

新华 特约编辑

2022年6月出版

民国研究(2020年秋季号/总第38辑)

朱庆葆 主编

2022年7月出版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2年上卷/总第26卷)

杨共乐 主编

2022年8月出版

包伟民 刘后滨 主编

2022年3月出版

新史学(第14卷):中古时代的知识、信仰与地域

魏斌 主编

2022年1月出版

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2021年第2辑/总第4辑)

高翔 主编

2022年4月出版

学术活动

//鸣沙史学嘉年华

历史感的获得|在水一方的行与思

历史感的获得|如何进入历史人物的世界

历史感的获得︱人文化成:知识、教育与社会重塑

//读书沙龙

东来西往:唐代的开放与交流

猛将还乡——洞庭东山的新江南史

生前身后名——天之子李世民及其传颂者

大唐的东西南北——唐史四手联弹

考试中国:1300年科举的前世今生

杨亮:歌咏盛世与宗唐复古

媒体书评

—— 光明日报

《寻常百姓家》:当代中国家庭生活史的“这一个”

—— 新华社

◆近代国文教育的多重维度——读陆胤《国文的创生:清季文学教育与知识衍变》

—— 光明日报

◆《寻常百姓家》:当代中国家庭生活史的“这一个”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11月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20种)

—— 中华读书报

◆ 深秋的夜,适合读这20本好书|第二届行读图书奖9-10月

—— 三联生活周刊

◆ 书讯 | 赵世瑜《猛将还乡:洞庭东山的新江南史》

——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赵世瑜:研究剩余的历史,是为剩余的人群代言

—— 燕京书评

◆ “凝固的浮云”拒绝遗忘

—— 党报旧闻

◆ 学术访谈 | 邱捷教授学术访谈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新书荐读 | 陆胤《国文的创生:清季文学教育与知识衍变》

—— 明清史研究资讯

◆ 历史文化学院程民生教授专著《宋代民众文化水平研究》出版

—— 博雅之声

◆ 清代厅制与边缘地带的行政治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胡恒副教授做客青年读书会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 书讯丨罗新:《内亚渊源: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出版

——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想了解更多历史学好书

进入天猫旗舰店购买

策划:张思莹

编辑:张思莹

审校:柳 杨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根深叶茂史苑繁荣理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新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最大变化是学科对象的变化。我国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学科对象作过长时间的学术讨论。20年前,我国史学界大多把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界点。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认为这样分期并不科学。因为,以社会形态作为划分历史时期的标准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p:4423>02A581e:17<6/52823<980jznn
1.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有什么联系?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有什么区别吗?从1500年至1900年,这段时期被称为世界近代史,这期间人类社会经历了重大变革,如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这些变革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互动。1900年以后,世界历史进入现代史阶段,即1900年至现在。至于中国历史的划分,1840年作为古代史与近代史的分界点,这一时期,鸦片战争爆发,中国 jvzquC41yy}/eqzcpi3gcw3eqo5og€x1eco.|jveyyhcpƒfpgsjcgk3jvo
2.纪念戴逸先生观点如何尚且不论,倒是给当时的老师添了很多麻烦。系里按照历史分期,1840年是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分界点。当时系里有古代史教研室和近代史教研室。因而老师要求要么写古代,要么写近代,一定要以1840年分期。我认为整个清王朝是一个整体,坚持写整个这段历史,给老师们添了很多麻烦。jvzquC41jdxc0qjdpg}t0ls1rcj0rjugt1i04976245148hqpvkovh7394820qyon
3.中国古代史是从哪年开始算起?#17636315724#:如何划分中国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 芮迫壮:中国古代史:1840年以前 中国近代史: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 中国现代史:1919年-1949年 中国当代史:1949年至今,也有将中国现代史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840年鸦片战争是古代史与近代史的分界点,标志着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变为半jvzquC41o0f/|z0ep5z{8~pxft3pny0jvsm
4.上海近代史的辉煌遮蔽了古代史的荣耀?6000年前的上海人已创造了过去常常听到人们说“千年历史看西安,百年历史看上海”,或许是上海近代史的辉煌遮蔽了上海古代史的荣耀,上海这片6340.5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大部分地区成陆很晚,因此很多人对本地的地下遗址、文化年代的印象并不深刻,而对上海古代史的研究和宣传也较为缺乏。 实际上,五个新城博物馆所呈现的考古实践已经证明jvzquC41yy}/loickn/exr1pg}t1mjvckr@kmB62:;:4
5.全套10册中国历史书籍历史书籍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历史当当宏光阁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讲谈社 中国的历史(十卷本)精装版 全套10册 中国历史书籍 历史书籍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书籍》。最新《讲谈社 中国的历史(十卷本)精装版 全套10册 中国历史书籍 历史书籍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书籍》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9662;<::B3jvor
6.2022年历史学研究发展报告2022年,历史学界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将学术研究与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中国文明历史、历史学学科基础理论与三大体系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等重大问题,不断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新中国史、世界史各领域研究引向深入。本文仅就其中代表性成果做一概要述论。 jvzquC41yy}/e|xp0et0utl|1d}ze87245621}7245622Bd779>67;3ujvsm
7.谭古丨这位苍南籍历史学家,是中国史学史和近代史开拓者之一该书也是他第一本公开发行之作,入编《中国八十年史学书目》。陈功甫除在中大开设古代史、史学史等课程外,还新设中国近三十年史课程,是国立中山大学首位开设近代史课程的教授,毫无疑问他也是中山大学近代史科的开创者。至此,他以研究近代史见长,近代史著不断问世,进入了近代史研究阶段。jvzquC41dnuh0|npc0ipo7hp1u5cnxla88719<>:2363|=tr0jznn
8.【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一选择必考!16个历史素养高频知识点考点十五:世界近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 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重要战役: 两次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绞肉机”(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 日德兰海战——一战期间最大规模的海战 索姆河战役——一战规模最大的陆战(使用坦克) 考点十六:世界现代史 1.俄国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1917 年11 月7 日彼得格勒起义(列宁jvzquC41ujko|qjp0j{bv~3eqo532;6132811;862498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