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涵悦《台州传统的古典美学与当地文化的现代精神的融合——以原创越剧<梦石传奇>为例》受邀参加台州置州1400周年暨台州文博70周年主题学术研讨会
摘要如下:
……
……
绪论 早期越剧沿革及“当代”概念阐释
第一章 新中国文化语境与“戏改”的发动
第一节 延安平剧改革到“五五指示”
第二节 新文艺语境中的地方戏
一、旧体系中的地方戏:因“地方”而位卑
二、为地方戏正名的“百花齐放”政策
三、“推陈出新”的东风
第三节 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
一、“人民新戏曲”构想的实践展览
二、以剧种为切入点,强化“戏改”政策的地方渗透
第二章 “戏改”之“改人”与越剧结构裂变
第一节 艺人改造:自我形象与越剧社会形象的蜕变
一、讲习班和群众批判: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观的普及之道
二、人民演员诞生与戏曲名角消亡
三、越剧社会形象蜕变
第二节 人才组织培养方式与越剧结构性失衡
一、政治进步:人才选择的前提
二、流派纷呈却行当失调与越剧剧种晚成
第三章 “改制”与越剧艺术生产的组织化
第一节 剧团国有化与越剧资源等级配置
一、示范性国营剧团和民营剧团
二、越剧艺术生产的等级分布
三、五六十年代越剧的“全国化”与当下市场萎缩
第二节 编导制与越剧艺术生产的专业分工
一、由路头戏走向剧本制
二、导演中心与名角中心的较量
第三节 男女合演与现代戏
一、与越剧剧种特色割裂的男女合演
二、终成鸡肋的现代戏
第四章 “改戏”与“人民”新越剧
第一节 “人民”语境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一、越剧舞台上的工农兵
二、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的“变脸”
第二节 亦俗亦雅的品格定位
一、世俗品格
二、雅化倾向
第三节 女子越剧
一、“去性别化”语境中的女性主体
二、悲情之美
余论“戏改”思维与当下越剧发展
一、重返市场:民营剧团渐兴国营剧团体制改革
二、类型化的剧目和明星化的演员:当下越剧振兴的两翼
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
后记
《都市文化语境中的上海越剧:1917-1949》在对上海都市文化环境的宏观把握前提下,通过越剧史的再次梳理,对1917年—1949年间越剧在上海的经营模式、生产方式、舞台表现、审美趣味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越剧都市化转型成功的原因及意义,越剧可以被看作是中国传统戏曲现代化转型的典范之一。
绪论一、研究缘起与意义二、文献综述三、研究方法及思路四、创新点第一章 都市上海第一节 近代都市的崛起第二节 上海都市文化的形成第三节 上海的戏曲市场第二章 再看越剧史第一节 来自乡野第二节 初进大上海第三节 雏凤清于老凤声第四节 更上层楼第三章因都市而兴的越剧——越剧的都市化转型第一节 适应上海演出市场第二节 满足上海观众的文化消费第三节 进人上海文化市场第四章 上海越剧都市化转型的文化解读第一节 转型的时空语境——战争、上海第二节 转型的推进——由器物到观念第三节 转型的核心——人的现代化结语一、上海越剧——传统戏曲现代化转型的典范之一二、女性戏曲——当代越剧发展的一种可能性参考文献附录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