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新考纲精练试题精析docx

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新考纲精练试题精析

一、选择题(共87题)

1、下列哪位学者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之父”?

A.陈旭麓

B.钱穆

C.陈寅恪

D.梁启超

答案:A.陈旭麓

解析:陈旭麓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对近代中国历史的研究有深远的影响,因此他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之父”。

2、下列哪项不是《资治通鉴》的编纂者?

A.司马光

B.班固

C.司马炎

D.范祖禹

答案:B.班固

解析:班固是中国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编纂了《汉书》,而非《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3、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答案:A.南昌起义

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特点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A.史学从汉代开始成为独立学科

B.唐代开始出现专门的历史著作

C.宋代是中国古代史学的鼎盛时期

D.明清时期史学研究进入新的阶段

答案:C

解析: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历史悠久,但史学成为独立学科并形成系统理论体系是在汉代;唐代开始出现专门的历史著作如《旧唐书》等;宋代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重要著作;明清时期史学研究确实进入了新的阶段,但并非鼎盛时期。

5、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古代史学著作?

A.《左传》

B.《史记》

C.《资治通鉴》

D.《红楼梦》

答案:D

解析:《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典小说,而非史学著作。《左传》、《史记》和《资治通鉴》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史学著作。

6、在历史文献整理方面,以下哪位学者对中国古代史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A.班固

B.郑樵

C.章学诚

D.王国维

答案:B

解析:班固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编撰了《汉书》;郑樵是南宋时期的学者,其著作《通志》对历史文献整理有重要贡献;章学诚生活在清代,他提出“六经皆史”的观点,强调史学的重要性;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学者,他在甲骨文的研究上成就斐然,但主要在古文字学领域,并非专攻史学。因此,B项郑樵符合题意。

7、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史研究范畴?

A.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与变法

B.宋元明清的政治经济制度

C.近代西方科技对中国的冲击

D.唐朝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答案:C

解析:近代西方科技对中国的冲击属于近代史范畴,而非中国古代史。古代史主要涵盖从远古至宋元明清的历史。

8、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下列哪项划分最为准确?

A.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

B.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

C.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D.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现代

答案:C

解析:准确的中国古代史分期应该是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因为中国近现代史通常是指从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阶段。

9、以下哪位学者是宋代史学大家,并著有《资治通鉴》?

A.司马迁

B.司马光

C.班固

D.司马相如

答案:B

解析: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他所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史事。司马迁、班固、司马相如分别是西汉、东汉及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

10、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重大事件,以下哪一项描述最准确地反映了该事件的影响?

A.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标志着中国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

D.标记了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A

解析:这一事件指的是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及其代表著作?

A.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鲁迅,《狂人日记》

C.陈独秀,《文学改良刍议》

D.胡适,《文学革命论》

答案:C

解析:《文学改良刍议》是胡适的代表作之一,但他并非代表作《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该书是陈独秀所著,旨在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THE END
0.2024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近现代史的五个时间段考研政治备考过程中,需要注意多做练习、熟记知识点等。为了让各位正在备考考研政治的考生高效复习,下面小编为大家归纳整理了“2024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近现代史的五个时间段”,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2024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近现代史的五个时间段 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间的近代史和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jvzquC41o0qpqujctp4dqv4mcqbp87245673=4384838@3jvor
1.中国近现代史易错点清单中考历史中国近现代史易错点清单 中国近代史 1.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2.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 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jvzq<84yyy4{jxsimcu/exr15i5f1;54229238:g8:ge6k;4f;l/uqyon
2.怎样理解中国近现代史如何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分期1. 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可以概括为: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 2. 这一主题和主线自19世纪中叶一直延续至21世纪初,贯穿了中国历史的这段发展时期。 3. 在此期间,中国人民经历了诸多斗争,包括反抗外国侵略、推翻封建统治、探索国家发展道路以及实现 jvzquC41yy}/eqzcpi3gcw3eqo5og€x1eco.dƒ|fsdgr0qyo
3.社会治理概念与内涵范文从概念上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实践教学”两个概念合成的,其中,第一个概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指的是国家明确规定的高校必须讲授的几门具体的课程,如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显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校思想政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572
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复习导航(期末疯狂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脉络。期末考试常以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和综合考查题五种形式出现。 本篇文章旨在帮助同学们高效复习,掌握重点知识点,提升应试能力。 🎯二、高频考点汇总 jvzquC41dnuh0lxfp0tfv87624e96@;694<0c{ykenk0fnyckny03==:76933
5.李细珠:大陆学界台湾近现代史研究的基本趋向从历史分期来看,中国近代史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开端,中国现代史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开端,那么台湾近现代史也是1840年以来的历史。本文略叙70年来大陆学界台湾近现代史研究的成就与贡献,发现问题与不足,揭示新的研究趋向,可为进一步开展台湾近现代史研究奠定一个良好的学术基础。由于清代台湾史具有整体性,故本jvzq<84lfu4dc|x0ep5og€zfv532;6231z32;6234>`7;>8288/uqyon
6.2022年江汉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708《中国史基础》考试大纲及本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历史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和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运用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基本要求如下: 1.熟悉:自上古至 1949 年间中国历史的基本进程与史实。 2.掌握:有关自上古至 1949 年间中国历史分期等重大学术争鸣的基本状况, 以及该时段内中国史相关学术研究的基本jvzq<84yyy4pmjt{cp4dqv4lkcthjjsfcz{f1lfpmcutj~rwa6<3;>:0jvsm
7.高三历史工作计划(通用14篇)比如对于世界史,可以按照国别史去认识,也可以按照世界史的阶段特征去复习;对中国史以通史的形式复习,按照历史分期去把握;在综合复习阶段,可以把中国历史放到世界史的大背景下去掌握,也可以以中国历史为线索去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夯实基础的同时,进行知识网络的系统归类,知识的.整理归纳。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mpppwqloiwjkcpyko1:;693=237mvon
8.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资料(可编辑).doc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朱栋霖 “现代文学”部分 绪论 一、中国历史的分期与中国文学的分期 (一)中国的历史分期 古代:1840年鸦片战争前,分远古、中古、近古 近代:1840年?1919年 现代:1919年-1949年 当代:1949年后 (二)中国文学分期的几个概念 中国文学:包含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文学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16:4@4827;2795362624;60ujzn
9.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大学按照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聚焦立德树人的指示精神,围绕 “如何上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如何提高学生的获得感”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人民大学特色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的 “3C”模式。 具体包括:调整了课程定位、授课形式、教jvzquC41ocxy0{ze0gjv0ls1u|qkuƒy1{liha|}1smrxa|}19;6459j2df>76jfdc8i::o66e2g:6nke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