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血腥残暴,为什么现在南美人不恨他们

南美洲绝大多数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只有巴西使用葡萄牙语,还有一些小国使用英语。这种语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西班牙人最早发现了这片新大陆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统治。除了巴西被葡萄牙殖民外,其他南美国家都成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 一般来说,殖民地一旦脱离宗主国,都会清算宗主国在当地的势力,并形成自己的民族意识,开始排斥宗主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影响。印度和南非就是很好的例子,它们在脱离英国殖民后,开展了对英国的清算,南非甚至将英国人的财产全部没收,导致他们变得一贫如洗;印尼在独立后更是对荷兰人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

然而,拉美与西班牙的关系并非总是平和的。在19世纪末,西班牙和拉美国家之间的矛盾出现了重大转折。1898年,美国为了夺取西班牙在美洲和亚洲的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向西班牙宣战,这场战争对拉美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拉美民族意识的转折点。在西班牙战败后,面对美国的入侵,拉美国家意识到自己已不再属于那个被打败的旧世界,而是面临新兴的美国世界。 20世纪初,拉美民族主义的核心思想逐渐转向反美主义,认为自己拥有欧洲传统和文化底蕴。因此,拉美各国开始同情和推崇西班牙和葡萄牙,而对美国的敌视情绪逐渐加深。古巴的国父何塞·马蒂便是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马蒂出生于西班牙移民家庭,但他成为了古巴独立运动的领导者,成为古巴民族主义的象征。尽管马蒂得到美国的支持,他在著作中多次批评美国,强调自己对西班牙的憎恨与对美国的厌恶。他曾说过:我是西班牙人的儿子,但这并不妨碍我憎恨西班牙人。我曾经憎恨西班牙人,但我更讨厌美国人。为了对抗美国人,我宁愿接受西班牙的遗产。 在19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美的评价基本上是负面的,但进入20世纪后,反美主义盛行,西班牙和葡萄牙逐渐获得了更多的同情和支持。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成为了拉美民族主义者的新对立面,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直到今天,这种现象仍然存在。比如,曾经坚定反美的委内瑞拉,在马杜罗领导下,开始寻求与美国的关系正常化。 从这些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主义实际上是一种现实需求,而非单纯的历史立场。拉美的民族主义,往往会根据现实需要来调整其情感指向。无论是对西班牙的仇恨,还是对西班牙的怀念,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合适的解释。这表明,民族主义不仅仅是历史的产物,更是当下政治利益的体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