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加那利群岛
加那利群岛(Canary Islands)位于非洲西北海岸外的大西洋中,是西班牙的一个自治区。其历史悠久且充满传奇色彩,融合了原住民文化、欧洲殖民扩张以及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起源与迁徙: 加那利群岛最早的居民被称为瓜切人(Guanches),他们是来自北非的柏柏尔人的后裔,可能早在公元前500年就抵达了群岛。严格来说,“瓜切人”特指特内里费岛上的原住民,但后来这个名字被用来泛指所有加那利群岛的土著居民。
独特的文明: 瓜切人拥有独特的文化和语言(瓜切语,已灭绝),其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与石器时代的人类相似。他们主要以牧业(饲养山羊、猪、狗等)和农业(种植大麦、小麦、豆类等)为生。他们居住在洞穴或石屋中,发展出独特的陶器和岩画艺术。
与世隔绝: 长期以来,由于海洋的阻隔,瓜切人与外界基本隔绝,没有航海技术,也未受到外界文明(如伊/斯兰)的影响。这种隔离使得他们的文化保持了相当的纯粹性。
加那利群岛风光
早期接触: 早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加那利群岛就已为人所知,被认为是“幸福岛”或“极乐岛”。中世纪时,阿拉伯人、诺曼人、葡萄牙人等欧洲探险家和商人曾陆续抵达群岛,进行贸易或掠夺。
葡萄牙与卡斯蒂利亚的争夺: 14世纪至15世纪,葡萄牙和卡斯蒂利亚王国(后来的西班牙)都对加那利群岛表现出浓厚兴趣。葡萄牙因其航海优势,曾试图控制群岛。
西班牙的征服: 最终,卡斯蒂利亚王国在与葡萄牙的竞争中占据上风,并于15世纪末对群岛展开了系统性的征服。
非主权征服: 最早的征服行动是由私人封建主(如诺曼底男爵让·德·贝当古)发起的,他们通过购买或武力逐渐控制了一些岛屿。
王室介入: 随着经济和战略重要性的凸显,卡斯蒂利亚王室(伊莎贝拉一世)逐渐接管了征服事务。
残酷的战争: 征服过程是漫长而残酷的,瓜切人进行了顽强抵抗,但最终不敌欧洲人的先进武器和疾病(如天花)。大加那利岛在1483年才彻底臣服,特内里费岛直到1496年才被完全征服。
瓜切人的命运: 大部分瓜切人在抵抗中被杀害或被贩卖为奴隶。剩余的瓜切人逐渐皈依天主教,并与西班牙殖民者通婚,最终被同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基本消亡,但其基因和文化遗产融入了现代加那利人的血脉。
加那利群岛
加那利群岛,毗邻西撒哈拉和摩洛哥
哥伦布航线的中转站: 1492年,哥伦布在他的第一次美洲航行中,曾在加那利群岛停靠补给,这使得群岛成为西班牙前往美洲新大陆的重要中转站和补给基地。
经济繁荣: 加那利群岛因此成为跨大西洋贸易的重要枢纽,主要经济活动包括:
甘蔗种植和制糖业: 曾是群岛的重要产业,糖产品出口到欧洲。
葡萄酒生产: 葡萄酒也一度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
补给贸易: 为往返美洲的船只提供淡水、食物和其他物资。
海盗威胁: 繁荣的贸易也吸引了海盗(如英国的弗朗西斯·德雷克)的袭击,群岛曾多次遭到掠夺。
加那利群岛在大西洋上的位置
跨大西洋贸易路线的变化: 随着蒸汽船的出现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以及其他补给港口的兴起,加那利群岛的战略重要性相对下降。
经济危机: 19世纪中期,葡萄蚜虫肆虐导致葡萄园遭到破坏,制糖业也受到美洲糖的冲击,使得群岛经济陷入困境。
胭脂虫产业: 曾短暂兴起以胭脂虫生产洋红染料的产业,但后来被人工合成染料取代。
农产品转型: 转而种植香蕉、番茄、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其中香蕉成为主要的出口产品,直到今天仍是加那利群岛的重要农产品。
移民潮: 贫困导致大量加那利居民移民到伊斯帕诺美洲(也就是西属美洲,特别是古巴、波多黎各和委内瑞拉),形成加那利侨民社群。
加那利群岛上的景点
旅游业的兴起: 从20世纪60年代起,加那利群岛凭借其宜人的气候(“永恒之春之岛”)、独特的海滩(包括黑沙滩)和火山地貌,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
基础设施建设: 兴建大量酒店、度假村、机场和高速公路,以适应旅游业的需求。
经济支柱: 旅游业迅速成为加那利群岛的第一大经济支柱,每年吸引数百万来自欧洲(尤其是英国、德国、北欧国家)的游客。
文化多元化: 旅游业也带来了人口的增长和文化的进一步多元化,除了西班牙语,英语和德语也在这里广泛使用。
自治地位: 1982年,加那利群岛成为西班牙的一个自治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移民问题: 近年来,加那利群岛也面临着来自非洲的非法移民潮的挑战。
拉斯帕尔马斯,加那利群岛自治区首府
加纳利海枣树
加那利群岛的历史是一部不断适应和转型的历史,从原住民文明到欧洲殖民,从大西洋贸易枢纽到现代旅游胜地,其命运与地理位置和全球历史进程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