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欧洲历史风云|读《透过地图看欧洲格局》变迁拿破仑

纵观世界文明历程,欧洲在近现代文明演进中一直占据着特殊地位。欧洲格局与欧洲资本主义起落相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欧洲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及文化变迁的基本规律,而且反映了欧洲国家之间的利益关联、战略互动及力量消长,这一过程可谓跌宕起伏,波谲云诡,集中展现了欧洲文明的演进。

在众多关于欧洲历史的论著中,卜庆华编著的《透过地图看欧洲格局:从拿破仑时代到冷战时期》可谓匠心独运、立意深远,称得上是近年来国内外史学界关于欧洲格局演变研究的一部难得佳作。

《透过地图看欧洲格局:从拿破仑时代到冷战时期》具有恢宏的气势和开阔的视野。作者以时间为经度,以空间为纬度,横贯欧洲大陆,纵论欧洲春秋,千里经纬,从拿破仑战争开始,直至冷战终结,将欧洲格局变迁尽收眼底。

全书“致广大而尽精微”,既有对历史史实的宏大叙事,又有对历史细节的详尽描述;既有对不同时段战争场景的形象再现,又有对不同国家与民族性格的精心刻画;既有对欧洲格局变迁中各种历史现象的介绍,又有对隐于欧洲格局变迁背后的历史规律的概括,这些都充分显示了作者的宏大视野。

全书共分八章,分别就拿破仑时代、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欧洲国际关系新格局、大陆联盟体系下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后的欧洲、“二战”中的欧洲战场、“二战”后的欧洲格局等部分展开论述,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轴。

和以往关于欧洲文明、欧洲历史、欧洲安全等著述全然不同,这本书通过系统展示欧洲不同历史时段的各种珍贵的幽默地图及漫画等,辅之以简洁而清晰的文字描述,以图象与文字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形象、生动且直观地再现了近现代欧洲格局变迁。这种尝试是以往欧洲历史论著中很少有过的,极具创意。

书中所选取的各种地图及漫画均为能代表欧洲不同历史时段的、描绘一些重要人物、事件和思想等的佳作,史料价值较高,不但极具观赏性与趣味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思想启发性与延展性。

这种集学术性与娱乐性于一体的历史表达方式可谓别具一格,表面上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能够从新的维度、侧面及层次别开局面,充分反映了欧洲格局变迁的复杂性与规律性。

此外,这本书通过收集并展示能够反映欧洲格局变迁的代表性地图及漫画,以图像表达的特殊方式再现欧洲格局变迁的脉络赓续和意境转移,避免了大多数历史学著述单纯以文字叙事为主却相对简单且枯燥的表达方式,将生动的图像与简约的文字相结合,让读者一看就懂,而且印象深刻。

这种新的尝试实际上是将史学表达与绘画印象相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社会史、新文化史、观念史的某些新理念与手法,丰富和充实了欧洲历史研究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作者并非专业历史研究者,但在叙事中坚持辩证唯物史观,在如何看待拿破仑战争、维也纳体系、1848年欧洲革命、大陆联盟体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美苏冷战等问题上都表达了鲜明且正确的政治立场与主张。

全书客观的历史表达不仅让读者充分领略了跌宕起伏的欧洲格局,也展示了欧洲格局变迁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观念等变化。因此,作为近年来欧洲历史研究的一部佳作,该书不仅值得欧洲历史研究者关注,也值得广大欧洲历史爱好者关注。

THE END
0.[宋念申]地图帝国主义:空间、殖民与地球规治16-17世纪,耶稣会士前赴后继来到东亚,亲历了诸多历史事件,为欧洲世界带回第一手的观察和理解。借鉴罗洪先《广舆图》而制作了《中国新地图集》的意大利耶稣会士卫匡国(Martino Martini),以《鞑靼战纪》(De Bel⁃lo Tartarica Historia)为题,记录了满族人入主中原的历史。此后欧洲人开始认定,存在不同的“鞑靼人”jvzq<84uqeopnxl{qn4swl3gfw4dp8xjz{p0hƒxjz1€{uq4g:f55g=3;9f0jvs
1.这张一战前的欧洲地图揭示了乌克兰问题的历史变迁乌经过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和奥地利、普鲁士的三次瓜分,到1795年波兰立陶宛联邦从欧洲地图上被抹去了,直到一战结束之后波兰和立陶宛两国才得以各自独立。波兰立陶宛联邦被瓜分之后,古罗斯旧地的乌克兰地区和白俄罗斯地区全部并入俄罗斯帝国的版图。 但此时乌克兰依旧不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它只是从波兰的一部分转为俄罗斯jvzquC41okr/pn|u0uooc7hqo0io1ƒmgpisjpp44248.2;23:1jpe6nm{csspj6687:787x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