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历史地图资料收集方法研究地理地形图

廖作民,徐汉卿,徐丽坤,张海静,陈慧萍,刘娟娟,舒亚敏

(湖北省地图院,湖北 武汉)

摘 要:总结和归纳了收集历史地图资料的方法。从收集历史地图的工作调研、方法步骤以及历史地图与现代地图的差异分析3个方面论述了收集历史地图资料的意义、资料的信息来源、获取渠道和选取重点,对历史与现代地图在诸多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

1 收集历史地图的工作调研

收集历史地图资料如何入手?作为测绘主管部门的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拥有的现代地图资料非常丰厚,而历史地图资料主要限于民国时期的地形图,大量历史地图资料流传于世,但公之于外的较少。项目开展伊始,笔者把工作重点放在了调研上,先后赴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档案馆、湖北省民政厅等大专院校、文化馆所及政府部门,以及重庆市勘测院、中国地图出版集团、中国科学院等外省相关单位进行调研,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从而掌握了历史地图资料的信息来源和获取渠道。历史地图资料信息主要来源于各朝代志书、志略、杂记、《四库全书》《湖广总志》《湖广通志》《湖北通志》《地图综要》、各类與地图册(集)和各地《與地图说》,以及外国传教士绘制的地图、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绘制的一些地形图等[3-7]。历史地图资料获取渠道主要包括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资料室、方志办、地理所、出版社、高校、党史研究室、研究院所等。有的专题历史地图保存于专业单位,如水利、民政等部门;有的被地图爱好者个人收藏,如北京的杨浪先生就有一些珍贵的历史地图原件;还有为数不少的历史地图流传于世界各地,如美国国会图书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等。

2 收集历史地图的方法步骤 2.1 收集渠道的确定

涉及湖北省范围的历史地图资料收集渠道主要包括4个方面:①通过全国各大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单位收集历史地图资料;②利用高校、研究院所、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国培训、讲学、访问的机会收集流失海外的历史地图资料;③通过全国测绘单位、地图出版单位及湖北省市(州)测绘主管部门及文化单位等收集历史地图资料;④通过民间和网络收集历史地图资料。

2.2 资料清单的获取

图书馆主要是通过网上检索与实地查阅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地图资料清单;博物馆、档案馆、资料馆及方志办等单位则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在相关部门收集查阅获取地图资料清单。获取的所有地图资料清单都将录入到湖北省地图资料清单管理系统中,即使清单上的资料因故没有收到,也先记录下它的资料信息渠道,以备今后其他项目需要时师出有名。

2.3 地图资料的选取

在获取的地图资料清单上,根据需要选取地图资料。湖北历代疆界、政区、城池、水系、山川等地理要素的变迁极为复杂频繁,因此历史地图资料的选取需遵循的原则为:历史序列不断档,绘制精致为优选,内容完整为优选,反映全面为优选,有据可证为优选。采用先普选后专选的方式,普选是为了摸清历史地图资料的家底,为后续各项研究做铺垫、打基础;专选是要围绕政府重要决策、社会关注热点等选择有专题特色的历史地图。例如,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而湖北长江经济带又处于长江流域的中心位置,在选取历史地图资料时,应将目光聚焦在

2.3 地图资料的选取

在获取的地图资料清单上,根据需要选取地图资料。湖北历代疆界、政区、城池、水系、山川等地理要素的变迁极为复杂频繁,因此历史地图资料的选取需遵循的原则为:历史序列不断档,绘制精致为优选,内容完整为优选,反映全面为优选,有据可证为优选。采用先普选后专选的方式,普选是为了摸清历史地图资料的家底,为后续各项研究做铺垫、打基础;专选是要围绕政府重要决策、社会关注热点等选择有专题特色的历史地图。例如,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而湖北长江经济带又处于长江流域的中心位置,在选取历史地图资料时,应将目光聚焦在与湖北长江沿岸相关的历史地图上,如清朝的《长江图说》、民国的《长江水道图》等,通过对这些专题历史地图的解读和展示,挖掘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时代变迁特点,进行新老对比与分析,表现湖北长江经济带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4 地图资料的收集

首先采取广泛撒网、全面收集的方式收集历史地图资料,然后在对一定数量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定的规律性,捕捉其他资料信息。许多资料信息都是从某卷书中、某本图集中、某个人的对话中、某个网站上体现出来,及时记录这些信息,举一反三,逐渐扩大收集范围,不断丰富资料内容。经过1 a多的工作实践,笔者总结出历史地图资料主要来源于实地查阅收集、通过网络收集、通过专家收集和通过民间收集,其中实地查阅收集最为频繁。随着汇集的资料越来越多,收集资料的重心也逐渐由广度到深度、由普通向专题方向转移,更多地考虑应用需求。据查,仅湖北省图书馆现有存档记录的志书就有390余种,在这些志书中,多有反映各朝代省、府、州县的城池图、政区图、八景图、学府书院图等,这些历史地图对开展城池变迁、政区沿革、旅游资源、文化教育等专题研究,具有珍贵的应用价值,因此被列为重点收集范畴。

3 历史地图与现代地图的差异分析

同为地图,历史地图与现代地图有其共性,如忠实记录地面变化,具有一览性和直观性等;但又有许多不同,无论是存放的外部环境还是地图本身的内部构成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3.1 分布区域

湖北省范围的历史地图资料分散于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大量历史地图很少公诸于世,获取资料途径较难把握,即使手中掌握了一些历史地图资料,但由于战乱和过去信息条件的局限等因素,仍有大量资料不知沉睡在哪里,难以检索。现代地图资料相对集中,特别是湖北省测绘主管部门汇集了大量湖北地区的现代地图成果。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世界各地的现代地图资料都公诸于众,极易检索查询。

3.2 获取手段

历史地图资料年代久远,成品包括手绘本、抄本、碑刻舆地图等,许多都是善本、孤本,尤其珍贵,因此获取原件的机会微乎其微,多半是影印件。有些地图原件因资料陈旧,脏痕、折痕较多,对设备要求较高;有些不能触碰的地图,必须使用高拍仪或高档相机拍摄;有些地图幅面太大,但又不能拿出存放地到外面扫描,只能采用分块扫描再拼接的方式,增加了工作量;甚至有些珍贵地图因破损严重、纸张发脆,已不能提供给用户了。而现代地图不论是手工制图成果还是数字化成果,都保存完好,档案记录清晰,获取技术和手段方便快捷。

3.3 技术处理

历史地图因成图时间久远和保存条件有限,大多数存在泛黄、破损、虫蛀、污渍和残缺等现象,需利用数字影像处理技术对地图资料进行必要的修整处理,其图文制作过程类似于文物修复、整理,且还要“修旧如旧”,即尽量按照历史的真实情况表现古旧地图,使修复和还原出来的地图能最大程度地表现历史原貌。现代地图都较新,纸质地图采用扫描仪和照相系统成像,技术处理过程也较简捷,数字地图产品更可直接表现原貌。

3.4 文字解读

历史地图上承载的文字是文言文、繁写体、竖行且无标点符号,阅读方向大多为从右至左;许多图集、图册、书籍等翻页顺序也是从后至前,导致现代人阅读困难,尤其是年轻人不习惯和难理解。现代地图上承载的文字是白话文、简体字、横行且标点符号考究,阅读方向为从左至右,成书翻页顺序为从前至后,通俗易懂。

3.5 数学基础

原始地图就像图画一样,将山川、道路、树木如实地画出,是外出狩猎、出门劳作或旅行的指南[8],具有相互位置的比较借鉴,却不具备可量测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不断观察、理解、描述、概括所发现的世界,地理学家、地图学家们很早就开始研究地图与数学的关联性,使得地图逐渐具备了可量测性,具有了数学基础。现代地图是集数学基础、地图语言、制图综合于一体的产物。

3.6 分幅编号

采用多幅历史地图表现较大区域时,需要有序的分幅编号,除了编号大小的排列是从右至左外,一般历史地图分幅方法与现代地图的差异不大。二者分幅编号差异大的是地形图,如民国时期的地形图,都是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分幅与编号原则,仅有图框外的接合表可反映各图之间的衔接关系。现代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科学地反映了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之间的关系和相同比例尺地形图之间的拼接关系,充分考虑了地图的快速检索、发放、保管和使用的便捷性,我国8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具有统一的分幅与编号标准 [9],极大地提高了地形图的使用效率。

4 结 语

地图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社会文化的载体,在各个时期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湖北省位于中国的腹心地带,地理上九省通衢,政治上风云际会,军事上兵家必争,经济上商贾云集,国家每一次大的变动,都会在湖北省留下极深的印记,这些印记都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历史地图上。湖北省历史地图资料的收集工作,是对湖北省地图资料的全面总结,是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举措,为社会发展研究储备了宝贵的基础资料。相应地,对收集历史地图资料相关工作的研究探索也无止境。

参考文献

[1]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Z].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2] 陈潮.图情六十年[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299-351

[3] 李孝聪.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文古地图叙录[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4] 中华舆图志编制及数字展示项目组.中华舆图志[C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1

[5] 曹光辉.重庆历史地图集(第一卷 古地图)[Z].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

[6] 武汉历史地图集编篡委员会.武汉历史地图集[Z].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8

[7] 王自强.中国古地图辑录湖北省辑[Z].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2003

[8] 徐汉卿,廖小韵.系列世界地图的故事[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13

[9] 何宗宜,宋鹰.普通地图编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9-36

[10] 徐汉卿,徐丽坤,陈慧萍,等.湖北省地图整理应用专项工作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2017,15(4):12-13

第一作者简介:廖作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图整理应用工作。

地理空间信息 2017年第10期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历史地图app下载安装版本:v4.1.0 安卓演变完整版 大小:36.04M 更新:2025-07-21 03:18 语言:中文 等级: 平台:Android 厂商:陈勇 中文名:历史地图 历史地图app是古地图查询软件,历史地图手机版采用非常独特的设计,为用户提供古今地图大对比,用户通过软件可以很清晰直白的了解到古代地图,学习到中国古代地图知识,有兴趣的朋友来下载吧!jvzq<84yyy434?:0eqs0uxkv14766;60jvsm
1.总结一下那些网络历史地图大佬们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历史地图的绘制是需要许多人一起完成的,也需要资金推动,所以我比较赞同这种有组织商业化的行为,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矛盾和争议。 布哈林 也是混知乎的大佬 @布哈林。这位老师是外语老师、外语翻译出生,所以擅长世界史疆域变迁,和史图馆与历史9课都有合作。他的风格也非常有特色,卫星图加高对比色块,基本上一眼就能看出来,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283:85;17828B:7:a718B<9:;760|mvon
2.直播通历史:我给嬴政讲世界地图小说同好作品推荐直播通历史:我给嬴政讲世界地图 沐北斗 大类:都市言情小类:都市异能字数:6791字阅读:246218次 更新:21年09月05日状态:正在拼命码字.. 简介:咸阳皇宫,嬴政大手一挥,曰:天下尽归秦矣!洛尘的直播间投影而出,他拿出一张世界地图讲解起来,陛下,您知道天竺的孔雀王朝吗?您知道古罗马帝国吗?天下之大,大秦占不.. jvzquC41d0lbnxt0eqs0nxtma3e22;<859e20qyon
3.[读书我的2021]航天员刘伯明分享《历史:地图上的世界简史》[读书 我的2021]航天员刘伯明分享《历史:地图上的世界简史》2022-01-03 00:43:58 [读书 我的2021]视频连线航天员刘伯明2022-01-03 00:41:58 [读书 我的2021]航天员刘伯明太空听书 分享硬核书单2022-01-03 00:41:58 [读书 我的2021]图书馆里的青春时光2022-01-03 00:39:58 [读书 我的2021]书友提问jvzquC41vx4de}{0eqs0x8{31XOEGqzQ8L?oW;9Njq
4.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豆瓣)【BBC纪录片】地图:权力 掠夺和占有 地图专家、《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作者杰里·布罗顿(Jerry Brotton)教授向我们揭示地图的奥秘——地图是如何制成的?制图方法如何发展?地图又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地图不仅仅是帮助我们从甲地到乙地的工具,更是伟大历史时刻的缩影,是政治权力的强大手段。地图可以给人们美好的愿景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48>28B=31
5.汇集12万多条数据,绘制433幅专题地图杨煜达教授团队刷新对中国4月20日上午,“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世界地球日”院士专家研讨会暨《中国千年区域极端旱涝地图集》新书发布会于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举行。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杨煜达教授团队历时十余年,聚焦公元1000年至2020年的极端旱涝灾害事件,汇集12万多条数据,绘制433幅专题地图,编绘《中国千年jvzquC41pg}t0ozfcp4ff~3ep1814=4272<0e;>63c752=531rghg7mvo
6.宋念申做客新人文讲座诠释现代地图全球史视野下的“尼布楚条约3月16日下午,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宋念申做客新人文讲座,以“‘尼布楚条约’与现代地图的全球史”为题,在六教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从地理、地图学的角度,分析“尼布楚条约”对俄国、法国、中国、朝鲜和日本等欧亚大帝国之间的知识与权力互动,梳理出由此串联起来的跨欧亚历史之网,jvzquC41yy}/t€}{0vyjppmwc0kew7hp1ktgq8638359;<90jvs
7.专家学者齐聚川大深挖地图文献为成渝协同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智力支持《GIS 可视化表达的城市:组团、轴线与关键点》,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霍仁龙《近代英帝国在中国藏南地区的地图测绘与中印边界演变研究》,河南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张保见《〈西康省三十万分一图〉述评》,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博士李卫朋《嘉陵江川东北片区清代水旱灾遗存调查及其量化研究》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2/:5/465eql2kmv€rv‚z538>87@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