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地图
但对于它的前世今生
你又了解多少呢?
今天我来带着大家
一起了解纸质地图的演变史
纸质地图
最早的世界地图——《古巴比伦地图》
15世纪托勒密所绘的世界地图,用于宣誓主权
中国已知最早的纸质地图,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左右。从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7幅地图,作者名不详,地图名不知,是个“无名氏”。这7幅兄弟图均用黑线绘制在4块大小基本相同的松木板上,清晰完整地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所属的行政区域、地理概貌和经济概况。
所以,与西方最古老的古巴比伦世界地图认识世界的作用不同的是,在中国,古代地图主要是军用地图,用于行政、军事、国家管理、领土主权等,相比于地理事物的精准定位,更侧重于事物间的位置联系以及地形情况。
在西晋时期,出现了地图学界的伯乐——裴秀。他领导和组织编制了《禹贡地域图》18篇,这是中国和全世界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裴秀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
《禹贡地域图》
在《禹贡地域图》序中,还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成为我国清代以前地图制图学理论的基础,一直影响着中国传统的制图学。
制图六体:
一为"分率",反映面积长宽之比例,即比例尺;
二为"准望",确定地貌、地物彼此间方位关系;
三为"道里",确定两地之间道路的距离;
四为"高下",即相对高程;
五为"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
六为"迂直",即实地高低起伏与图上距离换算。
17世纪末,中国与俄国发生边境冲突。在1708年,康熙帝下令组织传教士们带领满汉官员,分赴中国各地测绘。历经了十年时间,才最终测绘完成《康熙皇舆全览图》。这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部实测省级地图集,也是世界上第一次运用制图学方法进行全国性测量的地图。
《康熙皇舆全览图》
在清代,中国古代地图绘制水平站在了金字塔顶端,达到了高峰。
当然,中国古代地图还有长沙马王堆的三幅地图:城邑图、地形图、驻军图,南宋禹迹图,郑和航海图等,家族庞大,在此仅以典型说明。
总的来说,地图的古代前世就是纯手绘纸质地图,精确度不高,普及率很低。使用对象是王侯将相、军事家、航海家等,作用是认识世界、军事航海、国土管理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