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有什么必读的名著(共7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西厢记
王实甫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5楔子。作者王实甫,名德信,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人。他一生写作了14部剧本,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子夜
茅盾
《子夜》的写作意图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有关。当时大致有三个论点:一是认为中国社会依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工人、农民是革命的主力,革命领导权必须掌握在共产党手中;二是认为中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反帝、但封建的任务应该有中国资产阶级来担任;三是认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可以在既反对共产党所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也反对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夹缝中取得生存与发展,从而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政权。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在仍作为一种人们启蒙的文学领域无疑迫切需要一部划时代的正确分析中国现状和出路的作品的出现。
高中有哪些议论文
1、《生命·生活·书》
2、《仅靠功夫深,铁棒难成绣花针》
3、《给我一片天》
4、《我的天空》
5、《你是我心中最美丽的色彩》
6、《我的太阳》
7、《为真诚疗伤》
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9、《历史的流年》
10、《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11、《近墨者未必黑》
12、《我“炫”故我在》
13、《做自己的老师》
14、《期待的目光》
15、《烛光里的微笑》
16、《比梦更美》
17、《让美梦成真》
18、《真我的风采》
19、《想象一种向日葵般的'生活》
20、《眼泪的重量》
21、《分时容易见时难》
22、《昨天·今天·明天》
23、《妈妈的味道》
24、《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25、《站起来,为梦拼搏现在》
26、《命运可以随时转弯》
27、《让自己奔跑起来》
28、《夜是月的歌》
29、《生命的颜色》
30、《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徐汇区高中有哪些
一、上海市徐汇中学
上海市徐汇中学,前身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天主教耶稣会创办的徐汇公学,又名圣依纳爵公学,创始人为耶稣会士南格禄。1931年改名徐汇中学,实行初高中“三三制”。1953年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
二、上海市南洋中学
上海市南洋中学创建于18,是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新式中学,被民国著名教育家吴稚晖誉为“中国之伊顿”,有着悠久历史渊源和深厚人文底蕴。1956年学校改为公立学校,1959年被确定为重点中学,被评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
三、上海市第四中学
上海市第四中学创建于1867年,地处上海市徐汇区,拥有两个校区,占地29426平方米,学校主教学楼“启明楼”建成于19。第四中学是一所具有“崇德、启明”优良传统的百年老校和勇于创新改革的实验基地,是徐汇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区重点高中)。
四、上海市零陵中学
上海市零陵中学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是一所公立完中。学校以“优质初中、特色高中”为办学目标,积极构筑教师、学生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为学校亲笔题写校名。
五、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
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是第一批由上海市政府兴办的公办完全中学,为徐汇区实验性示范性学校。学校占地16.5亩,原仅有教学大楼一幢,一九九零年建造了一幢以教学实验和图书阅览为主要用途的新大楼,一九九五年又建成一幢五层高的教学综合楼,位于原教学大楼西侧。
1.《杀死一只知更鸟》(哈波李)
该书1960年一问世就受到了读者的喜爱和好评,曾荣获“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是美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书中的故事和角色都来自于作者对自己家和邻居家的观察感悟,其中有一段故事就是发生在当年10岁的作者身上。该书的畅销绝非一时之热:虽然故事的主题是qiang奸和种族不平等,但是书中的语言幽默风趣,文字温暖人心。该书完美塑造了阿提克斯芬奇(Atticus Finch)这一爸爸形象,成为许多读者心目中的英雄和正直律师的代表。书评界对该书的评价很高,有评论者称,《杀死一只知更鸟》极可能是在美国宗教相关书籍中阅读量人数最多的一本书,而书中的主角阿提克斯芬奇则是小说史上宗族英雄主义人物不朽的代表。
2.《审判》(弗兰兹卡夫卡)
《审判》是卡夫卡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突然被捕,自知无罪但却申诉无果,最终被残忍杀害的故事。该书形象描述了一个无权无势的普通人在官僚制度、不公司法机构压迫下的噩梦。卡夫卡的小说大多不完整,《审判》也是一样,不过该书有一个结尾章节。《审判》的不完整体现在故事叙述的不一致和不连接上,比如时间的不一致。卡夫卡被视为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对存在主义等流派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3.《麦田里的守望者》(J.D.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于1951年问世,原本目标群体是成年人,但却意外受到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与追捧,因为书中主要描写的是青少年的苦闷彷徨、孤独愤世。该书现在每年在全球都能卖出25万册。《麦田里的守望者》被翻译成了几乎所有主要语言,书中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Holden Caulfield)更是成为青少年反叛的标杆人物。《时代》报将该书列为1923年以来的100佳英语小说,《现代文库》将该书列为20世纪100佳英语小说。该小说描写了复杂的社会问题如个人认同、社会关系、归属感和异化疏远等。
4.《卡拉马佐夫兄弟们》(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兄弟们》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最后一篇长篇小说,由陀思妥耶夫斯基花费两年时间完成。整部小说有两个层次:从表面上看这是一桩弑父案,而受害人的几个儿子在某种程度上有串谋之嫌;但深层次上,这是一幕关于人精神的戏剧,讲述了一个信仰、猜忌、理智与自由意志间的道德角斗。这部小说写作于19世纪俄罗斯的斯塔拉亚罗萨,而整个故事也发生于这座小镇。这部小说通常被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
5.《哈姆雷特》(威廉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故事的背景设立在丹麦王国。该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的故事。戏剧中生动刻画了真假两种疯狂、极度的悲伤和无法抑制的愤怒,表达了复仇、luan伦、背叛和道德败坏等主题。作为莎士比亚笔下最长的一部戏剧,《哈姆雷特》被看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悲剧。此外,《哈姆雷特》还是全球表演最多的戏剧,并激发了歌德、狄更斯、乔伊斯和默多克等作家。《哈姆雷特》是世界上除《灰姑娘》之外被翻拍次数最多的作品。
6.《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令人心碎又心酸的小说,既有强烈而真挚的爱情,又有不忠与嫉妒。小说讲述的是美丽而叛逆的安娜与迷人军官亚伦强森之间的爱情故事。从安娜反抗无感情的包办婚姻、与社会伪善作斗争的那一刻起,悲剧就开始了。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俄罗斯,描绘了当时城市与乡村生活的巨大差异。该小说是文学世界里评价极高的一部作品,无数读者曾为勇敢而高尚的安娜而着迷,为婚姻不幸的安娜而惋惜,为安娜与军官的悲剧爱情而悲叹。
7.《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8.《圣诞颂歌》(查尔斯狄更斯)
《圣诞颂歌》是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三部圣诞小说之一,主要讲的是一个吝啬鬼的故事以及吝啬鬼在夜幕中见到“鬼”之后的巨大变化。该小说对英格兰圣诞传统的恢复有着很大影响。小说不仅为人民描绘了欢乐、温馨、灯光闪烁的圣诞夜,也向人们展示了绝望、冷酷、黑暗、悲伤的圣诞夜。小说中的吝啬鬼就是冬天的象征,但是他那颗重复纯真的心又象征着冬天后面总是美好的春天和夏天。
高中书籍
《宋词三百首》
索书号:I222.844/435=3
推荐理由
词是中国文学的重要形式、宋代是我国词创作取得巨大成就的时期,前人说过“一代有一代文学”,那么词就是_能代表宋文学的种类。词又称长短句、曲子词等,它大约起源于唐代中期。成熟于北宋。词的发展与音乐有密切的关和调可以会乐而歌唱,音乐的影响成了决定词的体式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围城》
作 者:钱钟书
索书号:I247.5/317=6
推荐理由
《围城》一书是钱钟书“锱铢积累”而写成的,小说没有明确的故事线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琐碎的见识和经历”拼凑”成的琐碎的情节。就一般而言,情节琐碎的书必然要有好的言语表达才能成为一本成功的作品。钱钟书的《围城》果真是把语言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因此,读《围城》不能像读一般小说那样只注重情节而忽视语言了,如果那样的话(忽略其言语),《围城》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围城》里面的精言妙语是这部小说的最成功之处,也是最值得赏析的地方。
《红楼梦》
作 者:(清)曹雪芹,(清)高鹗
索书号:I242.4/4
推荐理由
红楼梦以封建贵族青年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中心线索,通过贾、薛等家族由兴到衰的发展历史,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十八世纪中叶广阔的社会现实,集中地表现了封建社会种种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本质,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无论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小说不朽的丰碑。其涉及面之广,从朝廷庙堂之高到乡间野店的江湖之远,无论政治、经济、艺术、医学、民俗、饮食、诗词创作、建筑等等无所不包;其思想之深刻;其描绘之细腻、之丰富,也是前所未有的。
《古文观止》
作 者:(清)吴楚材
索书号:H194.1/1539
推荐理由
中国古代文学典籍浩如烟海,体裁丰富多样,其中又以散文和诗歌为最;自最早的卜辞、诸子百家、《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汉魏骈文、唐宋散文……至明清两代,古文充分体现了“文以载道”这一文学的社会功能,亦描绘出我国文学历史发展的一条清晰的轨迹。 历代美文名篇的选集不胜枚举,其中以清吴楚材、吴调侯所编的《古文观止》流传最广,为其所选的古文果然令人“叹为观止”。
读书的名言
1、矢志向学,敢于胜利。
2、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3、学海无涯,心存高远。
4、百倍其功,终必有成。
5、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6、进学致和,行方思远。
7、书是逆境中的慰藉。
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0、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1、书籍是前人的经验。
12、不学自知,不问自晓。
1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4、熟能生巧,巧能生精。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最新的人教版高中名著并不是“美学人生”
1、《老人与海》
2、《茶馆》
3、《哈姆雷特》
4、《欧也妮.葛朗台》
5、《边城》
6、《女神》
7、《家》
8、《雷雨》
9、《呐喊》
10、《红楼梦》
11、《三国演义》
高中必读名著书目
1.《论语》
2.《三国演义》
3.《红楼梦》
4.《呐喊》
5.《边城》
6.《四世同堂》
7.《红岩》
8.《平凡的世界》
9.《雷雨》
10.《欧也妮·葛朗台》
11.《巴黎圣母院》
12.《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读后感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 你尽可以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圣地亚哥说。读完这本书让我更直观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背后的真正含义。
合上这本书,我的心依然沉浸在汹涌澎湃的大海中。它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坚持,什么是顽强。 每一次,圣地亚哥的这句话,在我面对困难时,给予我莫大的勇气。
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中,一只小小的渔船正驶向远方,那正是圣地亚哥的船,它像一头金色的狮子,毫不畏惧地冲向翻腾的巨浪……
海风掠过大海,弥漫着一股血腥味,圣地亚哥掌控着船,拖着一架巨大的鱼骨,在茫茫大海中返航。这一次,圣地亚哥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鱼。这条大鱼引来了许多凶猛的鲨鱼,刚刚制服大鱼的圣地亚哥筋疲力尽,但是圣地亚哥为了保护辛辛苦苦捕来的鱼,与鲨鱼们斗了两天两夜,始终没有退缩。最后,大鱼只剩下一架残骨。
虽说最终的结果还是失败,但他在我的心中永远是英雄。一位英雄,就是不怕一切困难,顽强不屈。圣地亚哥在经历了84次挫败后继续出海打鱼,与大鱼周旋,与鲨鱼搏斗,可以说,他的经历谁都没有经历到过。可就这样一次次的挫折,磨炼了老人顽强的意志力,造就了一个不败的神话。
前几天,在新闻当中,我又看到了霍金,他与圣地亚哥有几分相似。霍金拥有异乎常人的头脑,17岁就考上了剑桥大学,21岁时得知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后,消沉过一段时间。医生当时预测他最多只能活两年,但两年后情况并没有比想象的糟糕。霍金充满了斗志,胸怀显得更款管,克服了重重困难,反而继续为人类的科学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他的眼中,重要的是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而是他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面对磨难,我们不仅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即使最后没有成功。,既然努力过了,就不会有遗憾。这正是挫折搭成了一座通向强者的桥。人的一生当中,只要我们秉持一颗不屈的心,总有一天我们会踏上成功的道路,人生也会更加精彩!
教育部规2113定的中学生必读的三十本中外名著1
初中部5261分:
1、《西游记》吴承恩4102
2、《水浒》施1653耐庵
3、《朝花夕拾》鲁迅
4、《骆驼祥子》老舍
5、《繁星?春水》冰心
6、《鲁滨孙漂流记》(英)笛福
7、《格列佛游记》(英)斯威夫特
8、《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9、《童年》(俄)高尔基
1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奥斯特洛夫斯基
教育部规定的中学生必读的三十本中外名著2
高中部分:
11、《论语》
12、《三国演义》罗贯中
13、《红楼梦》曹雪芹
14、《呐喊》鲁迅
15、《女神》郭沫若
16、《子夜》茅盾
17、《家》巴金
18、《雷雨》曹禺
19、《围城》钱钟书
20、《谈美书简》朱光潜
21、《哈姆莱特》莎士比亚
22、《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23、《歌德谈话录》艾克曼
24、《巴黎圣母院》雨果
25、《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
26、《匹克威克外传》狄更斯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写的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这部小说是以中世纪的巴黎为背景,揭示了禁欲主义压抑下的人性的扭曲。
故事发生在十五世纪的法国巴黎,爱斯美拉达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女子,她白天靠卖唱为生,晚上就和乞丐王国的穷苦人住在一起,爱斯美拉达倾国倾城的容貌,却给她带来了杀身之祸。当奇丑无比的卡西莫多因劫持爱斯美拉达被绑在广场上的转盘上示众,惨遭鞭打,口渴难忍时,爱斯美拉达却不计前嫌的给他喂水,卡西莫多爱上了这个善良的姑娘。爱斯美拉达爱上了曾经救过她的弗比斯,在和他幽会时,邪恶无比的教主克洛德刺伤了弗比斯,但法庭确认为,爱斯美拉达是凶手,在她被送往绞刑的路上,卡西莫多救下了她,并把她藏于圣母院。国王的卫队开始进攻圣母院抓回爱斯美拉达,最终,爱斯美拉达被绞死了,而卡西莫多把真正的凶手——克洛德从圣母院顶层扔了下去,自己却在爱斯美拉达的遗体旁自尽。
这部小说使用对比的手法,爱斯美拉达和卡西莫多,是在于美与丑的对比;卡西莫多和克罗德,是善良和邪恶的对照;弗比斯和卡西莫多,是虚情假意和坚贞不渝的对照。卡西莫多虽然丑,但却心地善良。克罗德虽然受人爱戴,但他却有一颗虚伪、邪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