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第一个“日不落帝国”的崛起和衰落

“日不落帝国”,常被用来形容一个时期的英帝国。然而,最早发明这个名称并且第一个被世人以此称呼的国家,并不是英国,而是西班牙。那么,如今国力进不了世界前五的西班牙,当年是如何崛起,又是为何衰落的呢?

(西班牙征服美洲)

◆“西班牙”的由来

西班牙王国,简称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亦称比利牛斯半岛),西邻葡萄牙,北濒比斯开湾,东北部与法国及安道尔接壤,东南濒临地中海,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北非的摩洛哥相望。国土面积50.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859万(2024年1月)。

(西班牙)

‌古希腊人最早把西南欧的半岛称为伊比利亚(Iberia)。这个名称可能源于伊比鲁斯河(Iberus),即现在的埃布罗河(Ebro)。于是,古希腊人把当地的土著称为伊比利亚人。腓尼基人来到后,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发现了很多兔子,便把当地命名为兔子岛,发音为Hispania。后来,‌古罗马人就将这片区域称为Hispania‌,即西班牙。

(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盆地的壁画艺术)

伊比利亚人的起源不详,其语言则属于非印欧语系。伊比利亚人曾开创了独特的文明,在农作物栽培和金属加工技艺方面都颇具声望,特别是他们有自己的铸币和文字体系。

公元前1100年,腓尼基人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建立了第一个城市加迪斯。公元前9世纪,希腊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东部的地中海沿岸建立了殖民地。

公元前6世纪,来自北非的迦太基人与希腊人相争,夺取了这一地区的部分统治权。同一时期,凯尔特人从中欧到达伊比利亚半岛,与土著的伊比利亚人通婚而逐渐融合成了塞尔梯贝里亚人。

◆古罗马统治500年

公元前3世纪,古罗马与迦太基围绕地中海霸权打了三次布匿战争(布匿:源于古罗马对迦太基的称呼Punici)。迦太基人一度占领了西班牙的大部分土地,建造了卡塔赫纳(“新迦太基”)等一些著名城市。罗马人最终打败了迦太基人,占领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

(布匿战争)

公元前19年,罗马彻底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使它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奥古斯都大帝在半岛建造了二十多个城市。时隔两千年,这些城市依然能展示古罗马时代的辉煌。在古罗马统治的500年间,伊比利亚半岛人接受了基督教,并逐渐罗马化。

◆西哥特王国时期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日尔曼人的分支西哥特人、苏维汇人,汪达尔人等纷纷来到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一系列王国。410年,西哥特人在亚拉里克(Alaric)的带领下围攻罗马城,并在城内奴隶的配合下打开城门,掠夺而去。418年,亚拉里克一世宣布建立西哥特王国,领土包括罗马帝国境内的高卢西南部和伊比利亚半岛即西班牙,定都图卢兹。

(亚拉里克一世)

507年,西哥特王国与法兰克王国爆发了战争。在武耶战役中,西哥特战败,图卢兹西哥特王国失去了高卢南部领土,迁都到了西班牙中部的托莱多,开启了托莱多西哥特王国时代。

589年5月8日,西哥特国王里卡雷德一世在第三次托莱多宗教会议上宣布放弃基督教阿里乌派(Arianism)信仰而改信罗马天主教,结束了西哥特王国内部的教派纠纷,促进了哥特人与西班牙-罗马人的融合。

◆穆斯林统治800年

711年,柏柏尔人塔里克・伊本・齐亚德率领摩尔人的穆斯林大军,从北非对岸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在瓜达莱特战役中击败西哥特国王罗德里克,建立了倭马亚哈里发统治下的阿尔-安达卢斯。从此,伊比利亚半岛被穆斯林统治800年,而天主教王族也进行了800年的“收复失地”运动。这段历史被称为摩尔人时期或安达卢西亚时期。

(塔里克・伊本・齐亚德)

西班牙贵族佩拉约在半岛东部建立了阿斯图里亚斯王国,许多基督徒都逃亡北部。722年,基督教军队在科法敦加战役中击败穆斯林军队,标志着基督教西班牙国家对抗摩尔人政权的“收复失地运动”的开始。

1035年,在伊比利亚半岛中部和东北部分别成立了卡斯蒂利亚王国和阿拉贡王国。到了1250年,基督教王国几乎收复了全部被穆斯林占领的领土,只有伊比利亚南部的格拉纳达王国仍为独立的穆斯林王国。

15世纪,卡斯蒂利亚王国和阿拉贡王国成为最强大的两个王国。1469年,卡斯蒂利亚王位继承人伊莎贝尔一世(1451—1504)与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二世(1452—1516)结婚。

(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二世)

1474年,卡斯蒂利亚国王恩里克四世去世,引发了王位继承战争。在贵族们的支持下,伊莎贝拉成功继位。

1479年,费尔南多二世继承阿拉贡王位。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两个王国正式合并,形成了统一的西班牙王国,夫妻两人则并称“天主教双王”。

(伊莎贝拉一世)

1492年,西班牙军队攻陷穆斯林最后的堡垒格拉纳达,标志着“收复失地运动”的最终胜利。由此,穆斯林在伊比利亚半岛的800年统治宣告结束。

伊莎贝拉女王开启了西班牙崛起的进程。她在政治上、思想上奠定了西班牙统一的基础,使西班牙走向世界的中心并成为“日不落帝国”。

◆殖民统治美洲大陆

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正在兴起,对东方的贸易需求与日俱增。对于百废待兴的西班牙来说,开展与东方贸易更是成了振兴经济的主要途径。

但在当时,亚欧之间的“丝绸之路”已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把控,通往东方的陆路已严重受阻。在此背景下,开辟通往东方的海上通道,成为西班牙的优先课题。

1485年,伊莎贝拉女王接见了遭到英国、葡萄牙拒绝的意大利热那亚人哥伦布。她听取了哥伦布的航海计划,欣然答应支持他。

(伊莎贝拉女王会见哥伦布)

1492年,伊莎贝拉女王再次接见了哥伦布。在大部分人反对的情况下,她变卖了自己的首饰,以西班牙王室名义资助哥伦布出海探险,去寻找通往东方的贸易航线。伊莎贝拉女王的决策,对日后的西班牙、欧洲、美洲乃至世界的走向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当然,哥伦布一辈子也没有找到东方,但却误打误撞的来到了美洲大陆,这被欧洲人称为“地理大发现”。10月12日,哥伦布率队登陆巴哈马群岛的华特林岛,受到了当地土著人的朴实欢迎。哥伦布一度以为自己登陆的是印度,所以把这些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哥伦布在《航海日志》中写道:“这些人根本不会摆弄武器……用上50人就能征服他们,并使他们做我们想要他们做的任何事……”

1493年,哥伦布回到西班牙。新航路的开辟轰动了整个欧洲。

这个“意外发现”,让伊莎贝拉女王喜出望外。随后,西班牙便抢占了先机,开始组织船队远洋航行,走上了殖民扩张之路。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西班牙迅速建立了一个横跨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庞大帝国。

今天,西班牙王国的国庆节,正是哥伦布第一次登上美洲的日子,即10月12日。

西班牙陆续在加勒比海和美洲沿岸设立据点并向内陆推进,在那里占领大片土地并进行诸多探险活动。

公元1494年,在天主教教皇的斡旋之下,两个航海大国西班牙与葡萄牙签订了《托尔德西拉斯条约》,以佛得角以西370里格的地方划定了“教皇子午线”,葡萄牙占据线东,西班牙占据线西,包括美洲大陆,但巴西归葡萄牙。

(教皇子午线)

◆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1492年,哥伦布在伊斯帕尼奥拉岛(西班牙岛)上建立了第一个前进哨站和殖民地——纳维达德城堡‌。从此,西班牙殖民者如入无人之境,在美洲开始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圈地运动。

1496年,哥伦布的弟弟在海地建立了圣多明各城,成为西班牙在美洲的第一个永久性定居点。1508年,西班牙占领波多黎各,1509年占领牙买加,1512年在巴拿马达连建立殖民地,1511—1515年征服了古巴。西印度群岛纷纷沦陷。

1513年9月,西班牙殖民探险者巴尔沃亚横越巴拿马地峡,进行了首次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探险,并宣称大西洋和所有毗连的土地为西班牙王室所有。

(西班牙征服美洲)

1519年、1521年和1533年,西班牙分别征服了玛雅、阿兹特克、印加这3个南美洲的古文明帝国。

西班牙人在美洲殖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财富。1520年,西班牙在墨西哥发现了丰富的银矿并大量开采,为西班牙带来了大量现金。

1519—1522年,西班牙支持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船队实现环球航行。1535年,西班牙人入侵秘鲁,建立利马城,并以此作为控制南美其他地区的基地。

(麦哲伦环球航行船只)

西班牙继续北上探索了北美西岸地区,将之命名为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这个名称来自16世纪的西班牙骑士小说《Esplendor de la Califórnia》),然后逐步深入北美内陆。

16世纪,西班牙在美洲获取的金银,相当于当时150多年间全球金银总开采量的80%。巨额财富的流入,使得西班牙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和名副其实的海洋霸主。

1571年5月,西班牙殖民者攻破马尼拉,开始了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

有了丰富的资金,西班牙建立了强大的海陆军,在欧洲称霸海洋和主宰欧陆战场。

16世纪中叶,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亦为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查理五世)踌躇满志地说:“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这就是“日不落帝国”的由来。

(卡洛斯一世/查理五世)

‌西班牙殖民者凭借武力征服和疫病的助力,在美洲建立了从今天加利福尼亚到合恩角的广袤殖民地(除巴西、牙买加、圭亚那等外)。鼎盛时期,西班牙帝国的版图达到3000万平方公里。

◆“日落”:成也白银,败也白银

据西班牙官方留下的数据,在1503年—1660年期间的近150多年期间,西班牙从美洲开采取回的白银达到1.86万吨,黄金也有200多吨。这里还不包括贵族私自运入的金银。

然而,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的。对于西班牙来说,维持如此庞大的帝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来自美洲的大量白银,在给西班牙带来富裕的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西班牙人来到美洲,还造成了一个预想不到后果。他们把天花、麻疹等疫病带到了美洲,几乎摧毁了毫无免疫力的美洲土著人口。西班牙人在美洲建立了大量种植园,但天花的发生造成了劳工的严重短缺。

怎么办?西班牙人把目光投向了罪恶的大西洋三角黑奴贸易。西班牙与葡萄牙一道,成为最早进行黑奴三角贸易的国家。

(欧洲人贩卖黑奴)

大量流入的金银并没有改变人民的生活,而是富了贵族。于是,西班牙在变得最富的同时,西班牙大众却变得最穷。16世纪风靡一时的流浪汉小说,正是当时西班牙农民被逼无奈的真实写照。

西班牙的贵族们并没有把钱投向民族工业,而是热衷于进口奢侈品。一位西班牙贵族说:“只要我们有钱,就让伦敦随心所欲地生产那些纤维吧,让荷兰生产钱币和条纹布,……。这只能使所有的国家都在训练为马德里所雇佣的熟练工人,而马德里才是议会中的女王,整个世界都在为她服务,但她不为任何人服务。”如此下去,只能使平民的购买力不断萎缩。因此,西班牙虽然成为最有钱的国家,同时也成为实体经济严重萎缩的国家。

(16世纪西班牙宫廷的奢华)

17世纪伊始,西班牙帝国开始走向衰落。其原因,既有如上自身的内因,也有来自其他竞争对手的外因。

西班牙先是与最先开启“大航海时代”的葡萄牙竞争,后来又遇到强大对手英格兰和荷兰。

1588年8月,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击败,其海上霸主的神话破灭。1639年,西班牙海军在英吉利海峡被荷兰海军击败,荷兰取代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

(特拉法尔加海战)

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西班牙大败。10月,通过签订《巴黎和约》,西班牙放弃了在古巴的权利,由美军占领;西班牙将波多黎各和关岛让给美国;西班牙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将菲律宾群岛让给美国。‌‌此战给了西班牙这个老牌帝国最后的、也是最致命的一击。美国则由此在北美和加勒比海确立了霸权,并在太平洋上拥有了通往远东的岛链。

(圣地亚哥市西班牙军队向美军投降)

(左上:古罗马建筑/左下:穆斯林塞维利亚王宫/右: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

如今的西班牙,早已当年的雄风不再。但曲折起伏、内涵丰富的历史,给这个国家留下了多元文化的深刻印记。雄浑的古罗马建筑,精雕细琢的穆斯林王宫,各民族融和而成的西班牙人,以及说着西班牙语的20个国家……,这些都在述说着西班牙走过的那段漫长的历程。

THE END
0.征服(豆瓣)《征服:西班牙帝国的崛起》从西班牙统一开始,到西班牙完成对美洲大陆的征服为止,从文明碰撞的角度,按时间顺序描写这半个世纪大洋两岸,尤其是美洲大陆的风云变换。以科尔蒂斯和皮萨罗这两位西班牙征服者中的代表人物为主角,展示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大历史,揭示兴亡背后的秘密。 征服的创作者 ··· 京虎子 作者 目录 ·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7;;19>91
1.2月人文社科联合书单专家的窘境:付费知识与意见市场书单新浪财经《西班牙征服的七个神话(增订版)》 [英]马修·雷斯托尔著,李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历史有多少是来自胜者的吹嘘和信手拈来的杜撰?马修·雷斯托尔以七个神话对西班牙征服美洲的传统观念提出挑战,揭示了自哥伦布首次横跨大西洋(5.970,-0.12,-1.97%)以来的五个世纪里,这段征服历史是如何被建构与呈现的,又是如何被歪曲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4/97/4:5eql2ko{ogm{69685;<3ujvsm
2.带你一次性搞懂世界历史——西班牙篇提起西班牙这个国家,对于大多数的国人来说,第一时间的反应是足球,第二反应就是斗牛,但很少有人能在第一时间把它和“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大帝国”给联想在一起。 对比前几期给大家介绍的英、法、德、意、俄这几个欧洲国家来说,如今的西班牙无论是在欧洲政坛上,还是在国际话语权上,都被显得有些默默无闻、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3986719?68:;29a725;95;;640|mvon
3.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情境化作业)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改善了美洲居民的生活条件24.(24-25高二下·湖北武汉·阶段练习)【大航海浪潮冲击下的中国】材料 马尼拉大帆船主要是指16世纪后期至18世纪,航行于菲律宾马尼拉与墨西哥之间的一种木制货运帆船,西班牙在征服美洲后,又在亚洲的菲律宾建立殖民地,把他们渴求的中国丝绸等商品,从马尼拉运往美洲各地,开辟的一条“太平洋丝绸jvzquC41yy}/|}m0eun1|thv1;42=:9644ivvq
4.人类历史就这么娓娓道来。读《枪炮、病菌与钢铁》,探究现代世界不历史上的这次遭遇是:独立的印加帝国的末代皇帝阿塔瓦尔帕在自己的整个军队的护卫下,在秘鲁城市卡哈马卡被弗兰西斯科·皮萨罗和他率领的一小撮西班牙入侵者俘虏。我们可以确定一些近似因素的锁链,正是这些因素使皮萨罗得以俘虏阿塔瓦尔帕,并在欧洲人对美洲印第安人的征服中发生了作用。这些因素包括西班牙的病菌、马匹、文化、jvzquC41o0nvzrz0eqs0c{ykenk05;;14
5.物种大交换丈量世界史在环境史学家看来,哥伦布1492年抵达美洲后,不仅引发了跨大西洋的经济、物资、思想以及制度交换,更带来一种生态环境上的交流,具体包括各种物种、疾病(微生物)、生态体系的移植、复制与传播,史称“哥伦布大交换”。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艾弗瑞·克罗斯比1972年在其著作《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中首次jvzq<84yyy4djjsilkgoi}nogu4dqv4423;02=46;;>59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