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征服美洲:是血腥掠夺还是吊民伐罪|文史宴阿兹特克科尔特斯

提起西班牙对美洲的殖民,大家总会想到罪恶的殖民主义篇章,砸烂神庙,破坏文字,奴役美洲原住民,可谓是吃人不吐骨头,然而,历史并不总是这样非黑即白的对立,西班牙人最开始进攻阿兹特克帝国的故事,与东方神话中的武王伐纣,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

故事的开始,更像是昭昭天命之师吊民伐罪。

在1521年的历史篇章中,西班牙军队的铁蹄踏破了特诺奇蒂特兰——未来的墨西哥城,宣告了辉煌一时的阿兹特克帝国的终结。这座沉睡在特斯科科湖心的神秘都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虽隐藏于水波之下,却拥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与壮丽景色,以及一个骇人听闻的阴暗秘密。

特诺奇蒂特兰,一座运河环绕、浮动花园点缀的水上奇迹,其高塔、支柱与砖石建筑宛如梦境般从水面升起,见证了阿兹特克人的智慧与工艺巅峰。

贝尔纳尔·迪亚斯·德尔卡斯蒂略在其著作中深情描绘,这座城市之大,人口之众,远超同时期的马德里,堪称那个时代最为壮观的都市景象。而其中心的大神庙——世界的轴心,承载着阿兹特克人信仰的核心,上下联通着十三层天堂与九层地狱,展现了他们对宇宙秩序的独特理解。

然而,在这座色彩斑斓、整洁有序的城市背后,隐藏着一个血与泪的残酷现实。阿兹特克人深信,唯有通过活人祭祀,方能维持太阳神的怒火,确保光明的延续。那些骇人听闻的仪式,无数颗鲜活心脏的跳动与陨落,成为了这座城市无法抹去的污点。

阿兹特克人相信太阳神 Huitzilopochtli 正在与黑暗进行持续的战争。为了让太阳每天升起(打败月亮和星星),必须通过残酷的活人祭祀来喂养 Huitzilopochtli。在恐怖的仪式中,战俘的一颗仍在跳动的心脏会被挖出,献给诸神,然后从大神庙的台阶上滚下来。受害者剩下的食物被牧师吃掉了。

1487年的献祭盛况,更是将这一悲剧推向了极致,八万生灵的消逝,是阿兹特克信仰下的极致残忍。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即将席卷而来,其震撼程度,堪比古代东方的武王伐纣,书写着一段传奇与征服的史诗。

当西班牙人埃尔南·科尔特斯率领着他那支不足千人的队伍,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时,他们或许未曾预料到,自己将成为改写历史的英雄。

但科尔特斯,这位充满野心与智谋的征服者,深知单凭一己之力难以撼动阿兹特克帝国的根基。于是,他巧妙地运用策略,联合了墨西哥地区几乎所有对阿兹特克帝国心怀不满的部落,编织起一张庞大的反抗之网。

这些部落,长久以来饱受阿兹特克人的压迫与剥削,他们对大神庙下的无尽牺牲与暴政深恶痛绝。在科尔特斯的号召下,他们仿佛找到了复仇的火焰,纷纷响应,誓要推翻阿兹特克的暴政,夺回属于自己的自由与尊严。

他们看着科尔特斯麾下,身披着铠甲,佩戴铁剑的军队,更是惊叹不已,他们愿意相信,这是一支带着昭昭天命而来的部队,替他们维持正义。饱受人祭之苦的部落们,不会想到他们今后会面对怎样的灾难,现在,他们只想在科尔特斯的领导下,推翻这个吞噬生灵的神明。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联盟之战,各个部落的勇士们,带着对胜利的渴望与对自由的向往,汇聚在科尔特斯的麾下。他们如同古代东方武王伐纣时的诸侯联军,虽然装备简陋,却拥有着不屈不挠的斗志与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在为期 93 天的围攻中,特诺奇蒂特兰城被夷为平地。大神庙的倒塌摧毁了阿兹特克人的决心,从精神上终结了他们野蛮的偶像崇拜。如今,只有它的地基可见。

阿兹特克帝国消失了,但墨西哥城的辉煌并未就此沉寂。在这片废墟之上,西班牙人利用拆下的圣殿之石,筑起了一座新的信仰象征——大都会大教堂,它以基督之名,续写着这座城市的辉煌篇章。

历史的尘埃虽已落定,但特诺奇蒂特兰的故事,却如同特斯科科湖面上的涟漪,永远在人们心中荡漾。

THE END
0.征服(豆瓣)《征服:西班牙帝国的崛起》从西班牙统一开始,到西班牙完成对美洲大陆的征服为止,从文明碰撞的角度,按时间顺序描写这半个世纪大洋两岸,尤其是美洲大陆的风云变换。以科尔蒂斯和皮萨罗这两位西班牙征服者中的代表人物为主角,展示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大历史,揭示兴亡背后的秘密。 征服的创作者 ··· 京虎子 作者 目录 ·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7;;19>91
1.2月人文社科联合书单专家的窘境:付费知识与意见市场书单新浪财经《西班牙征服的七个神话(增订版)》 [英]马修·雷斯托尔著,李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历史有多少是来自胜者的吹嘘和信手拈来的杜撰?马修·雷斯托尔以七个神话对西班牙征服美洲的传统观念提出挑战,揭示了自哥伦布首次横跨大西洋(5.970,-0.12,-1.97%)以来的五个世纪里,这段征服历史是如何被建构与呈现的,又是如何被歪曲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4/97/4:5eql2ko{ogm{69685;<3ujvsm
2.带你一次性搞懂世界历史——西班牙篇提起西班牙这个国家,对于大多数的国人来说,第一时间的反应是足球,第二反应就是斗牛,但很少有人能在第一时间把它和“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大帝国”给联想在一起。 对比前几期给大家介绍的英、法、德、意、俄这几个欧洲国家来说,如今的西班牙无论是在欧洲政坛上,还是在国际话语权上,都被显得有些默默无闻、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3986719?68:;29a725;95;;640|mvon
3.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情境化作业)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改善了美洲居民的生活条件24.(24-25高二下·湖北武汉·阶段练习)【大航海浪潮冲击下的中国】材料 马尼拉大帆船主要是指16世纪后期至18世纪,航行于菲律宾马尼拉与墨西哥之间的一种木制货运帆船,西班牙在征服美洲后,又在亚洲的菲律宾建立殖民地,把他们渴求的中国丝绸等商品,从马尼拉运往美洲各地,开辟的一条“太平洋丝绸jvzquC41yy}/|}m0eun1|thv1;42=:9644ivvq
4.人类历史就这么娓娓道来。读《枪炮、病菌与钢铁》,探究现代世界不历史上的这次遭遇是:独立的印加帝国的末代皇帝阿塔瓦尔帕在自己的整个军队的护卫下,在秘鲁城市卡哈马卡被弗兰西斯科·皮萨罗和他率领的一小撮西班牙入侵者俘虏。我们可以确定一些近似因素的锁链,正是这些因素使皮萨罗得以俘虏阿塔瓦尔帕,并在欧洲人对美洲印第安人的征服中发生了作用。这些因素包括西班牙的病菌、马匹、文化、jvzquC41o0nvzrz0eqs0c{ykenk05;;14
5.物种大交换丈量世界史在环境史学家看来,哥伦布1492年抵达美洲后,不仅引发了跨大西洋的经济、物资、思想以及制度交换,更带来一种生态环境上的交流,具体包括各种物种、疾病(微生物)、生态体系的移植、复制与传播,史称“哥伦布大交换”。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艾弗瑞·克罗斯比1972年在其著作《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中首次jvzq<84yyy4djjsilkgoi}nogu4dqv4423;02=46;;>59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