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会保持每段原意不变,适当增加细节描述,同时避免整体字数变化太大。以下是改写版本:
---
在当今的美洲大陆,除了美国、加拿大这两个英语国家和若干较小的国家外,其余大部分地区统称为拉丁美洲。这一称呼源于历史原因,因为这些地方大多曾是讲拉丁语族语言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西班牙人在征服美洲的过程中,派出了一支仅有168人的远征队,却在1532年击败了数十万的印加军队,最终摧毁了印加帝国。那么,关于这一事件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印加帝国的覆灭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从客观角度来看,在欧洲人踏上美洲之前,印加帝国在当地历史中确实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是美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帝国之一。印加文明起源于南美安第斯山脉地区,被国际学术界誉为世界五大原生文明之一,与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新月沃土文明(包括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以及中美洲的玛雅文明齐名。具体来说,印加帝国起步于12世纪,源于秘鲁库斯科地区的一个小城邦——库斯科王国。到了15世纪,库斯科逐渐崛起,自1438年起,雄主帕查库特克带领帝国不断向外扩张,将版图扩大至涵盖今秘鲁和厄瓜多尔部分地区的辽阔疆域。库斯科王国由此转变为印加帝国,而帕查库特克因其对美洲格局的深远影响,被印加人尊称为“世界震撼者”。
之后,印加帝国不断向南扩展,征服了现今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的大片土地。到1528年,印加帝国与西班牙人首次接触时,其领土已达约18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600万。这样的规模使得印加帝国无疑是当时美洲最为强盛的政治实体。然而,令人不禁疑惑的是,这样一个庞大且人口众多的帝国,竟然被不到200名的西班牙远征队击败,这其中到底隐藏了什么原因?
实际上,在与西班牙人真正交锋前,印加帝国还处于扩张的阶段。当时的皇帝瓦伊纳·卡纳克亲自率军攻打位于今日厄瓜多尔境内的卡兰克部落。卡兰克人依靠坚固的堡垒防御,给印加军队制造了极大困扰。瓦伊纳采用了佯败战术,诱使卡兰克人出动大军,随后利用伏兵将其主力歼灭,成功征服了卡兰克人的聚居地。
然而,在击败卡兰克人不久,瓦伊纳却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附近的一处湖泊中沐浴后突发高烧,短时间内便离世。在他临终前,还对随行的子女和官员预言,称自己从太阳神那里得到启示:未来会有一批当地人未曾见过的“新人”到来,占据印加大片领土。当时正值1527年。巧合的是,瓦伊纳的太子尼南·库尤奇也在不久后染上了类似病症,随即去世。这一系列事件使印加帝国陷入了继承危机。
随着瓦伊纳和太子的相继去世,他的另外两位儿子迅速展开了对王位的激烈争夺。年长的瓦斯卡尔,当时36岁,留守库斯科稳固政权;而年仅27岁的阿塔瓦尔帕,则随父王征战厄瓜多尔,积累了军中威望。两人各执一方,最终爆发了内战。虽然瓦斯卡尔曾一度俘虏阿塔瓦尔帕,但后者成功越狱,逃往厄瓜多尔北部的基图,组建了3万人的军队(实际上印加帝国的总兵力也就在3万人左右),并在两名经验丰富的将领带领下,向库斯科发动进攻。
前文提到,瓦伊纳和太子尼南相继发烧去世,且瓦伊纳曾预言“新人”入侵。实际上,这并非神秘的宗教启示,而是基于现实的预见。因为在瓦伊纳去世前,西班牙人已抵达美洲。自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后,西班牙人于次年在加勒比海的伊莎贝拉岛建立了殖民地,并迅速向大陆扩张。1521年,西班牙人摧毁了另一美洲古文明——阿兹特克帝国。随后,西班牙人向太平洋东岸推进,接近印加帝国边界,展开一系列征服行动。瓦伊纳在临终前,已对西班牙人的威胁有所了解。
现代历史学家研究表明,瓦伊纳和太子尼南的死或许与西班牙人的到来直接相关。推测他们不是死于普通感冒,而是感染了天花。天花是欧洲人带到美洲的传染病,美洲原住民没有免疫力,病死率极高。研究发现,在瓦伊纳去世前后,印加帝国内部爆发了大规模天花疫情,造成大量平民和士兵死亡,严重削弱了国家实力。
因此,当皮萨罗率领西班牙远征队抵达卡拉马卡时,西班牙人在美洲已不算陌生,而皮萨罗此行更是经过精心准备。事实上,四年前他曾首次访问印加帝国,这次是第三次来到美洲,且已从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那里获得征服印加的官方授权。虽然远征队人数只有168人,皮萨罗却确信凭借先进武器和战略,可以击败庞大的印加帝国。他的自信来源于对美洲军事实力的深刻了解。
关注桃花石杂谈的朋友或许知道,美洲原住民在接触欧洲人前,几乎没有金属武器,主要使用木制和石制武器,如流星锤、抛石器和狼牙棒。此外,由于美洲大陆缺乏马匹等驮兽,骑兵从未出现过。相比之下,皮萨罗的远征队虽人数不多,却装备了大量马匹,带来了美洲人前所未见的骑兵。除此之外,他们穿戴金属盔甲,使用锋利的刀剑,而当地木石武器对金属盔甲几乎无效。更为关键的是,他们携带了当时最先进的火器,包括四门火炮和十二支火绳枪,这些武器的破坏力远超美洲土著的想象。
在与阿塔瓦尔帕正式见面之前,皮萨罗还与分布在秘鲁和厄瓜多尔境内的多个土著部落建立了联系。这些部落多是近期被印加征服,对印加怀有敌意,迅速成为皮萨罗的盟友。因此,当皮萨罗抵达卡拉马卡时,不仅仅是168名西班牙士兵,还带来了大量当地盟军。
基于充分的准备,皮萨罗抵达卡拉马卡当天就派遣使者会见阿塔瓦尔帕。使者宣称西班牙人来到美洲是为了传播基督教福音,旨在拯救当地人民。然而,阿塔瓦尔帕回应称其探子曾报告,西班牙人在海岸杀害大量印加臣民,且奴役许多人。对此,使者坚决否认。作为对外交使节,阿塔瓦尔帕对使者礼遇有加,提供了食物,并同意翌日再次会面。会谈中一个关键细节是,印加皇帝对西班牙骑兵骑的马极为好奇,因为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种大型动物。
约定会面后,皮萨罗连夜部署兵力,在会面地点附近布设伏兵。第二天,阿塔瓦尔帕如约带领约6000人前往会场,但对欧洲武力一无所知,未做防备,这6000人中大多数未携带武器。会面开始后,西班牙一名教士和翻译迎接阿塔瓦尔帕,教士随后要求他向西班牙王室称臣并缴纳贡品,遭到阿塔瓦尔帕拒绝。随即,皮萨罗下令进攻。
战斗伊始,西班牙人利用火炮猛烈轰击印加军阵,随后火绳枪齐射。印加人被突如其来的火力震慑,士气大减。西班牙骑兵随即发起冲锋,在混乱的人群中大肆屠杀。绝大多数印加人缺乏武器,更不知如何对抗穿戴金属盔甲的西班牙职业士兵。这场“战斗”实际上是屠杀。现代研究估计,约2000名印加人死亡,而西班牙人仅有一人受伤。
随后,阿塔瓦尔帕被俘,皮萨罗利用其影响力瓦解印加军心,进一步笼络其他土著部落。1533年2月,另一支由150名士兵和50匹马组成的西班牙远征队与皮萨罗会师。此时西班牙军队人数超过300人,加上众多当地盟友,成为库斯科印加主力无法抵挡的强敌。西班牙人迅速向库斯科推进,接连取得胜利。8月29日,皮萨罗在认为阿塔瓦尔帕已无利用价值后,将其处死。11月15日,正值与阿塔瓦尔帕首次会面整整一周年,皮萨罗军队攻占库斯科,宣告印加帝国终结。
虽然四年后,印加残余军队趁西班牙内讧之机,在南部比尔卡班巴重建新印加国,继续抵抗外侵,但印加人无法弥补与西班牙人之间巨大的军事科技差距,也难以抵御天花等瘟疫带来的灾难。历经三十多年战争,新印加国终被西班牙人摧毁,印加故地纳入秘鲁总督区,成为西班牙殖民帝国的一部分。至此,美洲最后一个主要本土文明消失,拉丁美洲的文化和历史进程正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