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宗教的信息量实在过于庞大,本人的讲述所涉及的宗教理论和历史知识,也只是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理论和最为浅薄的历史脉络,但宗教神话历史之间相互参杂,同一事件背后往往有很多版本,每个版本背后还有无数复杂的人物和历史事件,如果在讲述中有表达错误和不恰当的地方,还请您不要过多地与导游现场争辩,请您背后给我指出来我好加以改正。
西方三大宗教按照诞生时间先后,分别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几大宗教之间持续了数千年的血泪冲突,往往给我们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他们的信仰好像不共戴天。但实际上这三个相爱相杀数千年的宗教他们所信仰和崇拜的神都是同一个神。作为一神论最古老的宗教犹太教,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当时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希伯来人,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最终编写出来了希伯来圣经,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圣经旧约。根据旧约的描述,上帝是创造并主宰宇宙的唯一的神。神在创世之初用五天时间创造了天地万物,并在第六天用尘土创造了第一个男人亚当。之后又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第一个女人夏娃,亚当和夏娃结为夫妻后一起生活在伊甸园。后来这两口子经不住蛇的诱惑,偷吃了善恶树上的禁果,所以被神逐出了伊甸园。被放逐的亚当夏娃后代人类,因为杀戮成性越来越堕落,于是上帝决定发起对世间人类罪恶的审判,用大洪水侵袭地球上一切的生灵,只有一个叫诺亚的人在上帝的指引下,建造了巨大的方舟,带领着家人和各种动物躲过了这场巨大的灾难,此后人类的历史才得以重新开始。但诺亚的后人们很快又忘记了大洪水的教训,他们的欲望再次膨胀,开始合力修建通往天界的巴别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混乱了人类的语言,使他们之间相互无法沟通。此后人类便被分化为不同的种族,流落到世界各地。诺亚有一个后代叫亚伯拉罕,他是第一个能够听从上帝感召的人,也就是人类的第一个先知,上帝告诉亚伯拉罕自己不忍心希伯来人受苦,所以许给他们一块新的土地叫迦南,那里到处流淌着牛奶和蜜,是希伯来人的应许之地。于是亚伯拉罕在上帝的指引下,带领着族人经过漫长的迁徙,最终来到了迦南这块地方,也就是今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所生活的这片土地。亚伯拉罕有一个非常勇猛的孙子叫雅各,他因为曾经和天使角斗了整整一个通宵而被赐名为以色列,此后他的族人也被称为以色列人,雅克有12名子女也就成为了以后以色列的12个部落的祖先。
雅各最小的一个儿子叫约瑟,他因为太受父亲的偏爱,而遭兄弟们的记恨,被兄弟们一顿忽悠卖到了埃及当了奴隶。不过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约瑟凭借会解梦的能力完成了从奴隶到宰相的逆袭,直接混成了埃及的二把手。后来迦南这地区出现了饥荒,以色列人也跑到了埃及避难。约瑟不计前嫌和兄弟们相认,并把他们安置在尼罗河下游居住。最初以色列人和埃及人相处的还算融洽,但随着埃及新王朝的建立以色列人的命运急转直下。可能是因为以色列人太多威胁到了埃及法老的统治,也可能是因为在希克索斯人统治埃及期间,曾经得到过以色列人的支持,所以新任埃及法老上台后,便把以色列人贬为奴隶,直接把他们赶到荒凉的沙漠上去修金字塔,结果这一修就是四百年。直到另外一位叫摩西的民族领袖再度出现,摩西教导以色列人重拾对上帝的信仰,并开始计划带领大家回到之前应许之地迦南,这就是出埃及记的故事由来。
在整个出走埃及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传说故事,比如上帝连续降下十大天灾给埃及进行惩戒,最终迫使埃及法老同意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另外在面对埃及追兵时摩西直接劈开红海,让以色列人穿海而过,从而逃过了埃及人的追杀。渡过红海之后,摩西在西乃山上得到了上帝手写的十戒石碑,并教导以色列人要诫命、典章和律例,由此和上帝达成了契约。大概意思就是以色列人作为上帝的天选之子必须要尊上帝为唯一的神,并遵守和神之间的契约,上帝则会被以色列人提供庇护,这就是著名的摩西十诫。摩西十诫确认了以色列人和上帝之间的契约关系,成为了以色列人整个信仰体系的根基,犹太教也因此而诞生。需要说明的是犹太教其实是一个非常封闭和保守的教派,他们坚持认为自己是上帝的天选之子,所以并不欢迎外族人进入到自己的宗教,正是这种统一而强烈的民族信仰让他们在此之后的数千年的颠沛流离中免于灭亡,但这也成为他们和其他民族玩不到一块儿去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历经磨难回到迦南之后,以色列人的历史也并非一帆风顺,雅各12名子女的后代逐渐发展为12个部落,最终在扫罗的领导下,成立了以色列联合王国,扫罗王战败自杀后,他的女婿大卫成为了以色列的王,大卫王也就是扑克牌里的黑桃K,他曾因击败巨人歌莉娅而一战成名,也曾因遭受扫罗王的猜忌追杀而一度流浪。公元前11世纪左右,以色列人在大卫王的统领下攻占耶路撒冷,并在此建立了统一的以色列联合王国。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继位后在耶路撒冷建立了第一圣殿,并把装有摩西十戒的约柜搬到了这里供奉,从此耶路撒冷成为了犹太教的圣城。但以色列联合王国在所罗门王死后很快陷入了分裂与战争,其中北面的10个部落相互联合建立了以色列王国,南面延续大卫王血统的两个部落则联合建立了犹大王国。后来北面的以色列王国被亚述帝国灭亡,这10个部落的民族历史也就不好再追溯了。而南边的犹大王国则向亚述帝国表示臣服,这两个部族在免于灭亡的同时也成为了延续以色列民族历史的载体,也就是后来的犹太人。亚述帝国倒闭之后,犹大王国先后两次被崛起的新巴比伦王国征服,不仅第一圣殿被烧了个精光,大批以色列人也被卖到巴比伦充当奴隶,史称巴比伦之囚。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以色列人,开始在五经十戒等典籍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当时流传的各种民族传说共同编纂成集,记录了以上这些亦真亦幻的历史,最终形成了后来被基督教称为旧约的希伯来圣经。直到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击败后,以色列人才得以重新被解放,他们在波斯王的支持下重返迦南,并修建了规模更为宏大的圣殿,这就是传说中的第二圣殿。此后以色列人也被称作为犹太人。尽管第二圣殿让耶路撒冷再次成为犹太人的宇宙中心,但在此后的数千年里,他们再也没能成为完整的自主国家。 亚历山大击败波斯之后,犹太人开始被希腊人统治。直到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攻占耶路撒冷犹太人又成为了罗马的臣民。公元1世纪犹太人发动反叛罗马人的起义史称犹太罗马战争,结果遭到了镇压。好不容易盖起来的第二圣殿也被烧得只剩下圣殿西侧护土墙的一部分,这就是今天耶路撒冷的哭墙。公元2世纪拒绝被罗马化的犹太人再度爆发了起义,罗马皇帝哈德良集结重兵进行镇压,并彻底铲平的耶路撒冷,在这场耗时三年多的战争中,哈德良皇帝被彻底激怒,不肯做出丝毫让步和妥协誓要斩草除根,为了彻底从地图上抹去这个棘手而又倔强的民族,他将此地改名为巴勒斯坦,并放逐了整个犹太民族。此后,犹太人便开始了近两千年的流浪生活,犹太教也结束了以圣殿为中心的组织形式,开始进入拉比犹太教时期。
流落到各地的犹太人因为无法拥有大量的土地,并且长期被限制就业,逐渐变成了典型的商业民族。然而一旦这些外来者的财富超过了原住民,那么新的矛盾和冲突自然也就接踵而至,特别是每当有战乱和灾难来临的时候,这种矛盾变得进一步激化。比如十字军东征的时候,犹太人被当作和阿拉伯人一样的异教徒惨遭屠杀、再比如蒙古西征的时候,欧洲人声称是犹太人带来的灾难、还有黑死病爆发的时候,欧洲人也认为是犹太人在搞事情、在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更是对数百万犹太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和驱逐。尽管二战后,犹太人得以重返故土并建立了以色列国,但他们的复国之路并非没有争议,在他们离开的1000多年里,阿拉伯人已经在久居数代人了,无论出于双方现实生计还是宗教情怀,双方都视此地为自己的家乡而互不相让。所以在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阿拉伯人便跟犹太人开战了,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到1982年,双方先后爆发了五次中东战争,小的冲突更是不计其数,比如现在就开始了新的一轮冲突。最终耶路撒冷完全落入到以色列人手中,整个巴勒斯坦的地区也是被以色列人越占越多。
由于犹太教的排外性以及多灾多难的民族历史,目前世界上仅有1600多万犹太人,他们大多居住在以色列和美国。另外并非所有的犹太人都信教,但如果要信的话一般也会选择犹太教,以上就是整个犹太教的粗略历史经过。
下面我们继续讲另一个对欧美影响巨大的宗教~基督教,其实基督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希伯来圣经中的一个预言,作为犹太教的宗教圣典希伯来圣经曾经预言过,未来会有一个拥有大卫王血统的救世主弥赛亚降临,并带领大家走向光明。然后到了公元大概30年左右,果然出现了一个叫耶稣的犹太人开始在巴勒斯坦进行传道,相传他的母亲玛丽亚受到神的感召而无染受孕,后来在耶路撒冷附近的伯利恒生下了耶稣。耶稣诞生的时候天降异象,一颗巨大耀眼的新星出现在伯利恒上空,受到启示的牧羊人和占星师纷纷前来献礼朝拜。弥赛亚降临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伯利城,当时罗马帝国傀儡政权的大希律王在听到圣婴降临的传闻后十分震怒,直接下令处死了伯利城所有两岁以内的婴儿,而耶稣的父亲约瑟在天使的感召下,带着妻子玛丽亚和刚出生的耶稣前往埃及避难,直到希律王死后才得以重返故乡。长大后的耶稣四处漂泊,广施神迹。一边救人治病,一边以上帝之子的身份进行传道。耶稣认为,无论出身如何,只要相信上帝并真心忏悔,就能和上帝一起签署契约,并获得救赎。同时还宣扬平等、博爱的宗教理念,给于信众以帮助和安慰。相对于传统犹太教的封闭和排外,耶稣的传道很快受到了人们的欢迎,追随者也越来越多。在传道的过程中,耶稣从众多追随者中挑选了12个门徒,并带领他们前往耶路撒冷。到达耶路撒冷之后的耶稣受到了相当热烈的拥戴和欢迎,但这也引起了犹太教长老的强烈不满。对于他们来说,耶稣的言行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犹太教是不欢迎外族人加入的,耶稣作为犹太人,却公然把教义擅自修改,并且竟然宣称自己是上帝之子。在他们眼中耶稣不仅不是预言中的救世主弥赛亚,简直就是犹太教的叛徒和敌人。随着耶稣的追随者越来越多,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也越发激烈。后来犹太长老们便开始密谋杀死耶稣,已经预知到一切的耶稣在和12门徒共进最后晚餐的时候说道,我已经被出卖了而叛徒就坐在你们中间。出卖耶稣的人就是犹大,他为了30个银币把耶稣的行迹告诉了犹太教的长老们,犹太教会的人很快便抓到了耶稣,并把它送给了罗马人,最终被十分残忍的钉死在了十字架上。耶稣在三天后死而复生,他把门徒们又召集到一座山上,进行了最后的传道,并让门徒们把他的言行继续传播下去,然后耶稣重返天界。耶稣的故事到此暂时得以完结,但基督教的故事却刚刚开始,因为这个时候还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基督教,基督其实就是救世主的意思,所以相信耶稣是救世主的一部分犹太人,就成了最早的一批犹太基督徒。在当时很多人的眼中,他们只能算是犹太教的一个小小分支。后来在传统犹太教和罗马帝国的双重打压下,这些早期的基督徒被迫开始前往地中海沿岸的广大地区进行传教,他们在传教的同时,把耶稣的言行收集整理,加以各种传说故事编纂成集,形成基督教的宗教盛典。因为耶稣是用自己的死为世人赎罪,所以信奉耶稣的人才能得到救赎,这是上帝和世人的新契约,所以这部分内容被称为新约。而犹太教希伯来圣经里记载的故事和律法,被基督徒们认为是上帝和世人的旧契约,所以被称为旧约,新约和旧约加在一起共同组成基督教的圣经。虽然在此后的很长时间里,基督教一度被罗马帝国定义为邪教,但由于基督教宣扬的是普世观念,并且十分欢迎新教徒的加入,所以这个脱胎于犹太教的新宗教很快在西方世界开枝散叶、不断壮大。到了公元4世纪,历史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曾经辉煌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在匈奴人入侵而引起的民族大迁移运动中江河日下、危机四伏,罗马皇帝也看到了基督教在安抚人心、维护统治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颁布了米兰敕令,给于国民宗教信仰的自由,此后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日益扩大,并在随后的半个世纪内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国教。同时为了解决基督教数百年来形成的各种分歧,进一步统一教会体制和教义,罗马皇帝们多次召集境内的大主教们进行大公会议,就基督教内部长期存在的各种纷争进行讨论,确立的一些影响深远的宗教法规和现今被普遍接纳的传统教义,并且进一步完善了基督教正典纲领的主要内容,这才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基督教圣经。王权加身的基督教自然和当初不可同日而语,很快就由罗马帝国的辽阔版图传遍了欧洲大地,一跃成为欧洲第一大宗教。需要说明的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基督教,属于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是对信奉耶稣为救世主的各种教派的统称。但在当时罗马帝国对宗教的官方命名中,并没有基督教这一说法。罗马国教的官方称谓是普世教会,也被称为大公教会,他们的信徒则被称作普世基督徒。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任皇帝狄奥多西在临终前将罗马帝国分给了两个儿子,东西分治后的罗马帝国也逐渐形成了以罗马城和君士坦丁堡两个宗教中心,在此后的数百年里,由于双方在政治、文化对教义解释等各方面的分歧越来越大,最终在公元1054年彻底翻脸,彼此开除了对方的教籍,相约老死不相往来。此后西罗马自成罗马普世教会。明朝万历年间罗马普世教会的教徒利玛窦到中国传教,礼部尚书徐光启从周礼中的“志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这句话中取天主二字,成为了罗马普世教会在中国的官方冠名,所以罗马普世教会就成为了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天主教名字的由来。而君士坦丁堡教会也不甘示弱,同时改了名字叫正宗普世教会,因为东罗马的缘故又被称作为东罗马正宗普世教会,简称东正教东。东罗马灭亡后,莫斯科公国的伊凡三世娶到了东罗马的末代公主苏菲亚,此后便以东罗马和东正教继承者的身份四处扩张,发展成为后来的俄罗斯帝国。东正教不仅没有随着东罗马的灭亡而消失,反而因为有了俄罗斯帝国的这个强势依靠而变得更加强大。而西边的天主教的发展同样风生水起,在黑暗的中世纪里,整个西欧没有一个说话算数的老大,教会就是真正的老大。谁不服就按教义直接烧死谁,甚至世俗皇帝们也都需要经过教皇的加冕才能够得到世人的承认。由于天主教宣称教堂是上帝和人对话的唯一媒介,加上当时人们的识字率不高,所以圣经的解释权就完全被掌握在教会的神职人员手中,进而导致天主教会的影响力急剧扩大,以至于发展到了腐败的地步。他们通过不断抬高税收、高价贩卖赎罪券等行为进行敛财,从而累积了大量财富。然而在欧洲度过了近千年的黑暗中世纪后,天主教同样也迎来了各种危机,十字军东征、蒙古入侵、黑死病爆发等一系列事件,让人们陷入了空前的信仰动摇和绝望,最终在来自德意志的神学家马丁路德,在1517年提出的95条论纲,公开批判教会的腐败和赎罪券的不合理之处,路德指出基督信徒不需要通过教会和上帝沟通,只要心中有信仰便可以通过自行阅读圣经,从而得到上帝的启示和救赎,最终路德的追随者们逐渐和原来的天主教会分离,进而形成了新的基督教派。他们在欧洲被称为反抗教、抗议教,我们之所以把它称作新教,大概是因为反抗教、抗议教这种称谓多少听起来有点歪门邪道的意思。由于不同地区的宗教改革者也会根据各自理解而发展出了不同的宗教教义,所以后来新教也延伸出了数十个不同的分支,但习惯上我们会把这些改革后的宗教统称为新教。当然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因为欧洲自古以来讲究的是君权神授,世俗王权的合法性往往是和天主教联系在一起的,进而随着宗教改革在各国的推进,王权的合法性也慢慢地被瓦解,其中神圣罗马帝国在宗教改革之后就因为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尖锐对立而爆发内战,最终引发了全欧洲的混战史称三十年战争。正是这场持续了近三十年的战争,推动了欧洲各民族国家的形成,也揭开了欧洲近代史的开端。之后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新教也随着欧洲各国的殖民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天主教主要集中在欧洲南部和美洲,东正教主要集中在东欧、中亚和俄罗斯,而新教大多集中在北欧、非洲和北美洲,中国的大部分基督教也都属于新教,这几的教派都信奉基督耶稣,自称为基督徒。耶稣出生和复活的日子就是西方国家很重要的圣诞节、复活节。
下面我们再讲一下伊斯兰教,公元476年,欧洲在西罗马灭亡之后进入到黑暗的中世纪,基督教东西两个教派也在共同信仰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公元570年,另外一个对全球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也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出生了,他的名字叫穆罕默德。我们前面讲犹太教的时候说过,根据希伯来圣经记载亚伯拉罕是人类第一个和上帝沟通的先知。亚伯拉罕有一个儿子叫以撒,是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还有一个儿子叫以实玛利,是阿拉伯人的祖先。所以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从根本上讲属于同根同源的亲兄弟。
作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枢纽,整个阿拉伯世界在伊斯兰教诞生以前,主要信仰以多神论为主的原始宗教。他们有着相似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但是却一直没有建立起强大而统一的国家,所以经常不是被西边的罗马帝国占据,就是被东边的波斯帝国统治,用现代的话讲就是并没有太多存在感。但穆罕默德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整个阿拉伯世界,根据伊斯兰教古兰经的记载,穆罕默德因为父母双亡,由祖父和伯父先后抚养长大。童年时就替人牧羊,12岁开始随伯父往来于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经商。25岁迎娶麦加城有名的富商女儿赫蒂彻,婚后的穆罕默德经常到麦加郊区的山洞隐居潜行。在公元610年的一个夜晚,当40岁的穆罕默德在山洞潜修冥想时,遇到了真主派来的天使向他传达启示,此后穆罕默德不断受到启示,并开始在周边地区传播真主的教诲。当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道时,并没有得到太多人的响应,反而遭到了麦加富商和奴隶主贵族们的反对和迫害。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带领着自己的信徒离开麦加移居麦迪娜,这在伊斯兰教历史被称为途志,这一年也因此成为了伊斯兰历的开始。在到达麦迪娜之后,穆罕默德宣讲的教义开始受到广泛欢迎,其追随者也变得越来越多。他们根据穆罕默德的口述,将穆罕默德接受真主启示的记载收集整理,最终形成了伊斯兰教的圣典古兰经,伊斯兰教信奉唯一的造物主安拉。认可犹太教的亚伯拉罕和摩西,也认可基督教的耶稣。但伊斯兰教认为他们都是真主在不同时期派往人类的先知,而穆罕默德是真主派来的最后一位先知。但就这一点来说,如果后来创立拜上帝会教的洪秀全知道这事一定会痛哭流涕,直呼内行。
据说,穆罕默德也曾经在耶路撒冷圣殿山上,夜行时和真主进行过对话,还在耶路撒冷遇到过之前的一众先知,所以伊斯兰教和耶路撒冷也就此结缘。此后穆罕默德在伊斯兰教的基础上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并以圣战的名义很快统一了几乎整个阿拉伯半岛,这也为此后阿拉伯世界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穆罕默德去世后,新生的伊斯兰教内部也产生了分歧,最终形成了主张血统论的什叶派和主张信仰论的逊尼派。尽管这两个派系之间纷争不断,但并不影响整个阿拉伯世界在此后的数百年中横扫欧亚非大陆。
公元638年,穆斯林攻占耶路撒冷,并在当年犹太人的圣殿山上,兴建了金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从此之后耶路撒冷也成为了穆斯林心中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之外的第三大圣地。故事讲到这里,耶路撒冷正式成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三大宗教的圣城,所以你明白了为什么耶路撒冷这么一个弹丸之地能成为这三大宗教数千年来争相抢夺的对象。此后,阿拉伯帝国在伊斯兰教的加持下一路开挂,他们向东征服了中亚内陆的广大地区,直到在帕米尔高原遇到大唐的军队才停下了脚步;向南攻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大小诸国;向北不断和东罗马帝国进行交战,多次逼近君士坦丁堡;向西征服了北非,并跨海远征到西班牙,一度和法兰克王国进行交战,并在9世纪前期达到鼎盛。
在早期穆斯林王朝的统治下,耶路撒冷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重建,也允许犹太和基督教徒返回圣城朝拜,几大宗教在耶路撒冷暂时还能和平相处。但到了公元一千年左右,来自埃及的穆斯林国王哈基姆,统治耶路撒冷之后开始推行强烈的宗教排外政策,不仅不允许犹太和基督教徒前来朝圣,还拆除了圣城内的所有教堂,甚至大肆祸害犹太和基督教徒,这样一来自然引起了欧洲基督教国家的强大不满,最终在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下,引发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宗教战争。从公元1096至1291年,西方基督教国家先后发起了九针对穆斯林国家的十字军东征,正是这场持续了近两百年的大规模东征,让基督世界和伊斯兰世界的矛盾层层加码,直到今天都无法调和。也就是在十字军东征的过程中,产生了欧洲历史上著名的三大骑士团,这就是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到了13世纪中叶,兵锋正盛的蒙古铁骑开始横扫欧亚大陆,并于1258年摧毁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巴格达,对整个伊斯兰世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14世纪之后奥斯曼帝国开始崛起,他们接过了伊斯兰教的衣钵,并在公元1453年彻底毁灭了东罗马帝国。此后将伊斯兰教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到巴尔干半岛,直到今天伊斯兰教依然是世界公认的第二大宗教,也被认为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宗教。其中伊斯兰教什叶派主要分布在伊朗、伊拉克等国家,信徒都认为自己是穆罕默德的后代或者是伊斯兰教的精英。而逊尼派则广泛分布在西亚或北非的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他们认可穆罕默德,但也认为自己是需要信仰真主安拉和古兰经。这两大派系之间的不断纷争,也是两伊战争爆发和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总结一下,作为一神论的经典代表,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除了在宗教理念和教义等方面的不同,他们信奉和崇拜的造物主其实都是同一个神,只是对神的称谓不同。作为一神论宗教的本源犹太教,认为摩西颁布了是上帝和人类的最终契约,他们并不承认耶稣和穆罕默德的先知地位,更不认可耶稣是上帝之子的说法,所以直到今天虔诚地等待救世主弥赛亚的降临。基督教认可犹太教的希伯来圣经,但认为希伯来圣经只是上帝和人类之间旧的契约,所以将希伯来圣经称为旧约,而耶稣的言行代表上帝和人类建立的新契约,所以称之为新约,新约和旧约加在一起共同组成了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认为穆罕默德、摩西和耶稣都是真主在不同时期派往人间的先知,但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位先知,他的言行代表了真主和人类最后的沟通和契约,这也是三大宗教冲突和矛盾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