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历史上,因种种原因,君主被处死的事件极为罕见。自古以来,欧洲各国似乎有一种不成文的约定:君主即使面临极大的危机或矛盾,也很少被公开处决。正因如此,历史上被处死的君主屈指可数。
在英国历史中,只有一位君主遭遇了如此命运,并且他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位被处决的君主,他就是斯图亚特王朝的查理一世。查理一世生于1600年,是斯图亚特王朝的第二位国王。当时,英格兰王国与苏格兰王国各自独立,前者由都铎王朝统治,后者则由斯图亚特王朝掌权。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的去世让历史走向了分水岭。她在临终前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将英格兰的王位传给了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从而实现了两国的联合,形成了一个共主邦联。詹姆斯六世因此成为英格兰的詹姆斯一世,成为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统一君主。
1625年,詹姆斯一世去世,查理一世继承了王位。查理一世是詹姆斯一世的次子,然而他的哥哥早在1612年因病去世,因此查理成为了继承人。查理一世即位后,基本延续了父亲的治国方针。詹姆斯一世的治国理念倾向于专制,崇尚君权神授,极少尊重议会的权力。他认为君主的权力高于一切,因此与议会的矛盾日益加剧,到了查理一世统治时期,矛盾已经到达白热化阶段。
此外,查理一世的宗教政策也使他成为民众不满的焦点。尽管他本人信仰新教的英格兰国教,他却任用了许多天主教教士,这让臣民们担心英格兰可能重新与罗马教廷建立联系,这对英格兰的发展十分不利。尽管民间的不满情绪高涨,查理一世依然坚持自己的宗教政策,并利用专制权力打压一切反对的声音。
1642年,查理一世与议会及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爆发了严重冲突,史称英国内战。这场内战持续了五年之久,虽然双方多次交战,且战况反复,但最终在1647年,议会军战胜了保王党,俘获了查理一世。英国议会随后拟定了一个立宪法案,旨在削弱君主的权力,期望查理一世能够接受。然而,查理依然顽固不化,他逃往苏格兰,试图借助当地的势力反抗议会的决策。这一举动激怒了英国民众,导致了第二次英国内战的爆发。最终,查理一世再次失败,被议会认定为叛国罪犯,并列出了他的罪状。1649年,查理一世在伦敦的断头台上被公开处决,时年49岁。他在位24年,是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处决的君主,也是整个欧洲历史上的首位。
查理一世死后,克伦威尔领导的议会决定废除君主制,尝试通过建立共和政体来治理国家。此时,英国模仿荷兰的政治制度,试图实行共和制。荷兰在1581年通过独立战争脱离西班牙的统治,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共和制度。尽管英国社会制度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依旧维持着封建主义的结构,然而由于没有君主,英格兰便成了一个名义上的共和国家,元首被称为“护国公”,国号也改为“英格兰共和国”。
然而,英格兰共和国的政权仅持续到1660年,因种种社会和政治问题,该政权最终被推翻。查理一世的长子查理二世回到了英国,恢复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制度。
查理一世的家庭背景同样充满了历史色彩。他的父亲是詹姆斯一世,母亲是詹姆斯一世唯一的妻子,丹麦奥尔登堡王朝的安妮公主。查理一世与妻子玛丽公主的婚姻也极具历史意义,她是法国波旁王朝创始国王亨利四世的女儿。两人共育有九个子女,其中五个子女活到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