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常**(实名认证)
IP属地:河北
下载本文档
第1课人类的形成
学习目标:
1、知道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代表、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知道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特点。
3、理解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及后果。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南方古猿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更替
难点是科学地看待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课堂导入: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人类起源神话,比如我们中国流传女婿造人说,而
西方盛行所谓的上帝造人说。这些都终归是神话传说,没有科学根据,那么科学的
人类人类起源论是什么?我们学习了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就清楚了。
一、人类的出现
1、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发展而来的,其特点
是、使用天然石块、木块做工具,还属于,其生活地点是。
2、正在形成中的人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最终与猿类分道扬
镶,出现了完全形成的人,人类大约是在前形成。
3、我们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四个进化阶段?我们中国的元谋人,北京人,
丁村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哪个进化阶段?
4、当今世界上的黄、白和黑种人这三大人种是在什么进化阶段出现的?形成的原
因是?
二、氏族社会:
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分为氏族和氏族两个时期。
其共同点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公有制。不同点
是:。
2、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出现了制
和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合作探究:
1、课本第三页动脑筋。
2、第五页活动与探究。
精讲点拨:
1、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为古猿学习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大脑发育提供了
可能,是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而火的使用是古猿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
之后产生的,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并非决定性变化。
2、氏族社会的解体可利用图示去理解:
达标检测:
1、广袤富饶的非洲大陆是黑人的故乡,也是人类的发祥地,约300万年前,生活在
这里的早期人类是:
A、印尼爪哇人B、南方古猿C、尼安德特人I)、克罗马农人
2、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
A、原始人群B、氏族社会C、奴隶社会D、封建社会
3、人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A、使用天然工具B、能直立行走
C、会制造工具D、能采集果实
4、世界三大人种不包括:
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C、棕色人种D、黑色人种
5、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B、进化阶段不同
C、体貌特征不同1)、封建社会生活习俗不同
6、材料一:人类的生产工具十分原始,物质匮乏,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
存。
材料二:人们不再杀死战俘,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以便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
(1)材料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哪一阶段?
(2)材料二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那一阶段?为什么不再杀死战俘?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BABCA原始社会早期;父系氏族后期;为了增加劳动人手,保存了
劳动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
拓展提升:
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有?
(1)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2)手工业的进步(3)男子主要从事犁耕农业和畜牧业
经济中占主导地位(4)婚姻关系相对稳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A、(1)(2)B、(3)(4)C、(1)(2)(3)D、(1)(2)(3)
(4)
课外作业:
选做题:神创造了人,是对人类起源的错误解释,但这类传说为什么能流传至今?
多种渠道查阅资料,得出结论。
知识梳理:
母系氏族:血缘妇女主导知其母不知其父公有
父系:血缘男子主导既知其母又知其父公有
奴隶社会:私有制奴隶制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学习目标:
1、知道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各自文明遗存。
2、理解人类早期文明——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
3、理解应用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与今天。
4、理解文明成果是广大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是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遗存;
难点是为什么说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等折射出上古时代的阶级关系。
课堂导入:
有个谜语:在早晨有四条腿,到中午成两条腿,到傍晚乂成为三条腿,这是什么?
相传这个谜语源自希腊神话中的狮身人面怪物,他在路边用这个谜语刁难路人,猜
不出者即被吃掉。有谁知道这个狮身人面像坐落在哪里?
自主学习:
一、金字塔的国度:
1、约公元前3000前,在韭洲东北部流域一个统一的国家建
立起来,这是人类最早的古文明之-«
2、古埃及的统治者俗称法老,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________是权力的象
征。最大的一个陵墓是。
3、看课本第7页金字塔图文以及第8页“修建金字塔”图文,你能想到的描述金
字塔的词语有哪些?这两组图文对比,你对金字塔有何感想?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1、新月沃地指的是亚洲西部一个狭长肥沃地带,在沃地东部依两条河流形成农业区,
叫,在世纪,王国的统治者统一了两河流
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制国家。
2、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有何影
响?=,
3、阅读第9页楷体字及第10页俗语,想想,这部法典,是维护哪些人的利益的?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亚洲南部,由于河的滋养,约年开始出现国家。后来雅利
安人侵入古代印度,把当地居民变为奴隶,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制度,史
称O其影响是,。
3、通过课本10页楷体字,说出种姓制度的几个等级及其顺序。再结合11页表格,
说说这儿个等级的身份和职责。
4、12页“练一练”
合作探究:
1、11页“动脑筋”
2、12页”活动与探究”(同时结合8/9/10页的地图)。
精讲点拨:
1、金字塔是法老动用全国奴隶大兴土木而建,目的是延续生前的权威。因此,金字
塔也折射出古埃及的奴隶制阶级关系。
2、种姓制度是维护奴隶主统治阶级的利益,特别是婆罗门阶层的特权地位,是古代
印度社会的主要特征。种姓制度的不平等激化了当时社会矛盾,也为之后宣扬众生
平等的佛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结合地图,新月沃地不能等同于历史上的两河流域,后者只是前者东面的一部分,
其余部分在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一带。
达标检测:
1、古代非洲被称为“尼罗河的馈赠”的是:
A、古中国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
2、观察右图:这一文物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闻名的重要遗产。它记载的是:
A、伊利亚特的内容B、一千零一夜C、古兰经D、《汉谟拉比法典》
3、乐山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古代西亚奴隶社会的情况,你认为应该选取的
素材是: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C、种姓制度D、论语
4、假如春秋时期楚国国王导印度去旅游,他发现自己竟属于:
A、第一等级婆罗门B、第二等级刹帝利C、第三等级吠舍D、第四等级
首陀罗
5、今天的伊拉克仍然暴力不断。他所在的两河流域曾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出
现在该流域的文明古国是:A、古中国B、古印度C、古埃及1)、古巴比
6、下列国家中,推行过种姓制度的有:
A、古中国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
7、印度奴隶社会种姓制度所反映出的实质是:
A、社会成员分工不同B、四个等级间权力义务的多少
C、严格的等级关系1)、等级间的种族差异
8、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利益受到保护的见证是:
A、推行等级制度B、修建规模宏大的金字塔C、汉谟拉比法典D、把佛教
定为国教
9、古代埃及法老权力的象征是:
A、狮身人面像B、空中花园C、木乃伊D、金字塔
10、在印度的种姓制度中被征服者属于
A、婆罗门B、刹帝利C、首陀罗D、吠舍
11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等:①吠舍②婆罗门③首陀罗④刹帝利。从
高到低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D、④②③①
12、识读下面的历史文物回答问题:
图A图B
①图A、B的名称各是什么?它们是哪•文明古国的名胜古迹?
②图A的用途是什么?图B上的浮雕人物是谁?
③图A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问题
④图B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参考答案:CDBBBBCCDDB
12、金字塔象征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是象
征权力的太阳神和国王汉谟拉比/反映了古代埃及的阶级关系/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
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拓展提升:
“法老权力的强大,统治阶级的奢侈,建筑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一般人民所遭受的残
酷奴役,都可由金字塔的建造反映出来。”
一引自《世界通史•上古部分》
请回答:
①“法老”指的是谁?
②金字塔的建造如何反映出“一般人民所遭受的残酷奴役”?试举例说明。
③除了金字塔外,古代埃及“建筑技术的高度发展”还有何表现?
课外作业:
选作:由于古代埃及金字塔的工程浩大、规模宏伟,很多人怀疑五千年前的人类是
否有这种建筑能力。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查阅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知识梳理: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学习目标:
1、知道古代希腊的两个文明中心发源地。
2、能理解应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
3、理解运用布匿战争和罗马的兴衰。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帝国的兴衰
难点是对罗马帝国兴衰的理解
课堂导入:
第二课我们学习的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说的是上古东方四大文明古国
都依大河而生息,那西方的古代文明是什么?远古时代它们是依傍什么而发展的?
自主学习:
一、雅典城邦的繁荣:(结合地图)
1、希腊早期文明起始于及其周边地区,所以我们称希腊文明为海洋文明。
中心在和e希腊建立的最具代表性的奴隶制城邦有
和o
2、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到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当
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也发展到顶峰,其最高权力机构
是。
3、雅典的民主政治对H后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它也
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
4、16页“动脑筋”
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前509年,建立,从此开始了不断的扩张。它和迦太基进行了三次
战争,公元前2世纪,打败了迦太基人,夺得霸权,史称―战争。年,
建立了罗马帝国。
2、罗马帝国在2世纪时达到鼎盛,之后面临危机,于395年分裂为
两部分。公元476年,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封建社
会开始。
合作探究:
1、斯巴达与雅典有哪些不同?
2、第19页“活动与探究”
精讲点拨:
1、古代希腊的历史是欧洲文明史的开端,古希腊对欧洲乃至世界都有广泛深刻的
影响,因此,古希腊被看成是以欧洲为代表的整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2、罗马在当今是意大利的一座城市的名称,而在奴隶制时代则是一个由这个城市
发展起来进而统治了整个意大利半岛的政权名称。
3、罗马由共和国变为帝国,两者的政权形式虽不同,但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奴
隶制贵族专政。
达标检测:
1、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
A、古代希腊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
2、与古代希腊文明发展有关的最重要的地理因素是:
A、河流B、山川C、海洋D、森林
3、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所建立的最重要的城邦是:
⑴雅典⑵巴比伦⑶马其顿⑷斯巴达
A、(1)(3)B、(2)(4)C、⑵⑶D、(1)(4)
4、下列古代国家中男性公民普遍参政的是
A、雅典B、斯巴达C、波斯D、巴比伦
5、为争夺地中海霸权,同迦太基人进行三次布匿战争的是:
A、古中国B、古印度C、古埃及D、古罗马
6、下列历史人物与古罗马无关的是:
①伯利克里②汉谟拉比③屋大维④亚历山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有这样一组描述:他第一个在罗马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他还结
束了罗马共和国。他是:A、汉尼拔B、凯撒C、屋大维D、伯利克里
8、下列文明中的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文明的是:
A、古巴比伦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希腊
9、下列标题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主题的是:
A、金字塔的国度B、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C、种姓制度的产生D、新月沃
地孕育的古国
10、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民主政治,具有这些特征的国家是
A、埃及B、巴比伦C、雅典D、斯巴达
11、点燃北京2008年奥运会圣火的火种采自古代奥林匹克运动
的发祥地(如右图).这个发祥地在
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代希腊D.古代罗马
12、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获得高度发展并臻于极
盛。所有公民都获得了各级官职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且担任公职
的公民开始得到货币津贴,公民都有平等权利来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伯里克
利曾演讲:“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
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匕都是平等的……”普鲁塔
克的《伯里克利传》也说:“没有谁像伯里克利那样,能够在严厉时做到适可而止,
在温和之中不失威严,他那招人嫉妒的权力,曾被称为专制独裁,如今看来,都是
政体中的中流砥柱”
(1)结合材料分析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内容有哪些?
(2)据材料结合所学评价伯利克里的民主政治制度。
参考答案:ACDADCCDBCC
12、(1)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参与国家的管理,决定国家的重大问题决
策,任公职的公民享有津贴。(2)雅典的民主宣扬全体公民共享政治权利和义务,实
际上重要的官职有贵族担任,妇女、奴隶和外邦人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雅典的
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
拓展提升: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取得地中海霸权,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诺战争。帝国强盛
时地垮亚、非、欧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内湖。境内交通发达、经济繁荣。帝国同北
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流入帝国,受到上层贵族的青睐。
①从材料反映的信息判断此帝国名称是什么?其西部强国是哪一个?
②帝国的初期相当于我国的哪•个朝代?
③中国同该国的贸易通道是什么?今天我国同西方国家的贸易通道叫什么?说说它
的起点和终点城市。
课外作业:
选做:联系过去所学知识,把古代雅典公民参政的民主政治同历史上的专制制度进
行比较,指出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知识梳理:
爱琴文明
希腊全盛伯里克利
公元前15世
文明时期时代
纪一前12世
西方文
腊明之源
城:
罗公元
马纪一
斯巴达崇尚武力
源于罗马城邦
公元前2世纪,罗马称霸地中海
罗马
罗马帝西罗马帝国(476年灭1
文明
国2世标志西欧奴隶制上占历,
罗马帝国
纪全盛
公元前27年
地跨亚
建立屋大维东罗马帝国(1453年灭
欧非
亡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第一单元学情分析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古猿属于完全形成的人B、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
决定意义的•步
C、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D、早期智人的出现,现在人种的
差异显现出来
2、下列关于母系氏族时期社会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只知其母不知其父B、妇女占主导C、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D、财产共有共
同劳动平均分配
3、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的标志是:
A、金字塔B、木乃伊C、种姓制度D、汉谟拉比法典
4、周杰伦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刻
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年”请推算:
A、三千七百B、两千八百C、一千八百D、一千七百
5、世界上首先出现统一国家的大河流域是:
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黄河流域I)、印度河流域
6、这里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摇篮,这里是指:
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希腊D、古罗马
7、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古代奴隶制民主政治特征的是:
A、金字塔B、木乃伊C、种姓制度1)、雅典伯利克里统治
8、进入古代印度后建立种姓制度的是什么人:
A、西亚苏美尔人B、中亚雅利安人C、东亚蒙古人D、非洲埃及人
9、如果你是古代印度的商人,你属于哪一种性: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
10、雅典在公元前594年进行了著名的改革,建立了民主政治,领导人是:
A、梭伦B、伯利克里C、屋大维D、凯撒
11、下列对雅典民主政治高峰时的描述,错误的是:
A、文化发达B、经济繁荣C、教育兴盛D、全体居民有权参政
12、根据下列第一组的内在联系,选择能使第二组成立的答案:
一组:伯利克里——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二组:()——罗马帝国的建立
A、亚历山大B、斯巴达克C、凯撒D、屋大维
13、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国都位于大河流域,主要是因为:
A、古代水里资源丰富B、鱼是当时的主要食物C、生产力水平低下D、船是
主要交通工具
14、古代世界奥林匹克赛会发源于:
A、故希腊B、古罗马C、古代波斯D、古巴比伦
15、斯巴达与雅典的共同点是:
A、手工业发达B、广泛使用奴隶C、尚武善战D、公民参政
二、材料题:
16、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他们(奴隶)容易捕获。这桩买卖的最主要最发财的中心是……提洛岛,
这里一天之内可以进出几万奴隶。……原因是,迦太基……被摧毁之后,罗马人变
得非常富裕,役使大量奴隶。海盗看出用这种方式赚钱是多么容易。于是海盗在各
地兴起,自己去袭击和贩卖奴隶。”
材料二:“每一个罗马人……都会自己买奴隶,许多人拥有一两万或更多的奴隶
材料三:有人将工具分为三种:会说话的工具、半哑巴工具和哑巴工具。会说话的
包括奴隶,半哑巴的包括牛,哑巴的包括车子等。……当今,农活是由锁着链条的
脚、受过刑罚的手和烙上印记的脸来干的。
⑵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⑶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17、读右图回答:(15分)
⑴图中的雕像,人们称它为什么?
⑵它长近70米,高约22米,坐落在哪里?
⑶它是哪个国家早期文明的标志之一?还有什么象征意义?
18、阅读下列材料:(10分)
工具可以分成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奴隶是有生命的工具……奴隶不仅是主人的奴
隶,而且完全属于主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⑴他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⑵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什么问题?
19、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同意,就把不属于自己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志剃
掉,那理发师的手应该砍掉。
材料二:雅利安人的部落侵入印度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在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
的等级,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⑴材料一是哪国法典的内容?这部法典是谁制定的?
⑵此法典制定的目的是什么?它在世界上有什么地位?
⑶材料二所说的是种什么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判断当时印度商人属于哪个等级?
这一制度对该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试说明古希腊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奴隶制城邦的异同。(15分)
第一单元教情学情分析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CCAAACDBCADDCAB
⑵奴隶的数量很多。
⑶奴隶的地位极低,处境悲惨。
17、⑴狮身人面像⑵哈夫拉金字塔旁
⑶古代埃及;国王权力和尊严的象征。
18、⑴奴隶是奴隶主会说话的工具。
⑵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在奴隶社会中,奴隶的地位极端低下。
19、⑴古代巴比伦:汉谟拉比
⑵目的是维护私有制,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
成文法典。
⑶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商人属于吠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给后来
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20、⑴相同点:都是古代希腊最强大的奴隶制城邦,兴起于前8世纪。
⑵不同点:a:斯巴达以农业为主,雅典以工商业为主。B:斯巴达尚武,实行严格
的军事化管理;雅典民主政治盛行,文化繁荣,重视教育。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同其他亚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关系
掌握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
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
位,而且具有博大的胸怀,能够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使得自身更加繁盛,才
会对世界各地的人们产生巨大吸引力
教学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木内容作用及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伊斯兰教的形成过
程同时也是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24页“导入框”图文,设问:
1、日本这场刺杀大贵族权臣的宫廷政变发生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2、发动这场政变的主要人物是哪两位?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1、教师演示课件,指出:我国从汉朝开始便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外商路四通八达,
交往密切而友好。到了唐朝更是空前繁荣,还出现了六次东渡到达日本的鉴真和尚。
他在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对H本的历史进步起了重大作用。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
的邻邦,它的自然特点:由许多岛屿组成,国土有限,资源匮乏。日本各岛在1世
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后来,奴隶制国家大和兴起。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
世纪统一了日本。
2、教师设问:统一后的日本,还是奴隶制国家,日本是什么时候、怎样过渡到封建
社会的呢?(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继续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
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自主学习:
大化改新:
背景:六七世纪时----------------------------------------------------------
意义-----------------------------------------------------------------------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背景-------------
建立:622年,---------离开麦加,在------------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年,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
合作探究:
1、组织学生谈谈自己对“大化改新”的看法。进行小组讨论:日本效仿中国改革取
得了成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2、思考: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精讲点拨:
1、总结“大化改新”的作用:
A.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进行了
改革。
B.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
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C.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指导学生在书上标注伊斯兰教所起的作用。(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
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
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
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达标检测:
1、大和统一日本是在()
A1世纪B2世纪C5世纪D7世纪
2、大化改新是日本在位的天皇是()
A明治B孝德C裕仁D德仁
3、下列事件是在阿拉伯的统一过程中起了加速作用的是()
A出走麦地那B确定伊斯兰教历
C征服麦加D穆罕默德病逝
A.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B.穆罕默德病逝
C.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D.穆罕默德出家隐修
5、组织学生完成《世界历史填充图册》第6页各题
6、日本有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A大化改新B商鞅变法
C明治维新D1861年农奴制改革
7、阅读下列材料:
6-7世纪时,日本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秩序混乱。日本皇室和部分曾留学中国的
士大夫决心参照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实行改革,以振兴国家。
(1)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何时进行的什么改革?
(2)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这次改革为什么要参照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试概述隋唐时期中日交
往的史实。在改革的过程中,曾留学中国的日本士大夫发挥了重要作用。假如你是
当时的一位日本留学生,你会怎么做?
参考答案:1.C2.B3C4C5见图册6A
7(1)七世纪中期大化改新(2)见课本(3)原因:隋唐时期,中国封建
社会处于繁盛阶段,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对周边国家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日
本大批留学生回国后,深感日本的落后和中国的繁盛,从而产生改革变法的要求,
充当了大化改新的推动力量。史实: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日本多次派遣唐使.
遣隋使来中国等。(4)提示: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回国后,积极学
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等。
拓展提升:
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
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现在日本的生活中还保留了中国唐朝的哪些习俗?(中日交
往是从汉朝开始的。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
界领先地位,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日本当时频频派遣留学
生来到长安,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
精华。日本人今天的和服、文字、家具等等,还保留着中国唐朝的习俗。)
课外作业:
必做题:课本上的动脑筋.练一练.
选做题:回忆中国古代史的有关内容,再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资料•,回来后进行资
料的整理,完成活动与探究。
知识梳理: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古代日本
1、五世纪大和统一日本
2、大化改新
3、七世纪日本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阿拉伯国家
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2.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创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3.632年,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学习目标:
1.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
地位.
2.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讲述君上坦丁堡的故事,探讨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学习重点:
西欧封建等级制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庭帝国
的灭亡。
学习难点:
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庭帝国
衰落的原因
课堂导入:
日耳曼人在灭亡了西罗马帝国之后,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了哪些重要国家?西欧封
建制度是如何确立的?西欧城市是如何兴起的等等问题,就是这一节课我们要来学
习的?
自主学习:
1.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推行土地分封制度的改革,史称“..........”
从而西欧形成.............制。
(2)8世纪中期,通过"---------------"I罗马教会获得了意大利中部的
大片土地,由此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2.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国家———........................等,斗争的方式...............,典
型代表----------------------------------------------,影响-----------------
3.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395年,1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帝国有叫------------------。首都在
灭亡原因-------------------------------------------------------------------
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西欧封建社会流行的一条常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2)西欧的天主教会是怎样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的?
(3)为什么说西欧的天主教会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4)拜占庭帝国的希望与衰败的原因及给后人留下的经验教训?
精讲点拨:
1.明确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社会历史结束,封建制度才逐渐形成和
发展起来,到9世纪开始确立。而中国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进入了封建社会,比欧
洲早约1000年。
2.查里.马特的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等级制度,国王把土地分封给大封
建主,大建主把土地分封给小封建主。逐级分封的结果,形成了以国王为首,贵族
依公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之次序互为主从的封建等级,国王是最大的封建
主,权力也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内,甚至无权管辖一个不直接隶属他的小封建主。正
如西欧封建社会流行的一则规矩所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3.理解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
起着瓦解作用。政治方面,那些拥有自由和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
它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贵族。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
产阶级的前身。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
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达标检测:
1.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
其中最强大的是............o后来在它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
..........、意大利等国。
2.8世纪前期,法兰克国家经过----------------改革后,在封建贵
族内部形成严格的-------------------。
3.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4.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的-----------制度结
束,...........也衰落了。10世纪重新兴起,著名的有意大利的
.........,等
5.东罗马帝国定都..............................。
6.13世纪末------------国家在西亚兴起,15世纪中期,他们攻
陷---------------------,------------------------------灭亡
7、探索题:
"当任何人……和国王的最高领主发生附庸关系时,他或她必须跪在领主之前说:’
大人,现在为了某某采邑……我成为你的亲近附庸……拥护您,保卫您,反对一切
人……
"下面是附庸对其主应履行的义务……依领主的召唤,必须去服军役……必须去勘
测土地……必须做在法院成员地位上应该做的•切其他事务。"
(1)以上材料是哪一地区封建社会的写照?
(2)该地区封建制度确立于何时?此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3)读了材料后,请你说说这一地区封建社会的情况。
参考答案
1.日尔曼人法兰克王国法兰西2.查理.马特封建等级制3.教
皇4.奴隶城市威尼斯5.君士坦丁堡6.奥斯曼土耳其君士坦
丁堡拜占庭帝国7.(1)西欧(2)9世纪唐朝(3)土地是主要的财富,
国王和大封建主层层向自己的臣属分封土地,受封土地的人要效忠封建主,为他作
战。这样,社会上出现许多大大小小的封建主,他们主要以剥削农奴为生。大大小
小的封建庄园遍布西欧各地,庄园里自己自足。
拓展提升:
想•想:他们谁说的更有道理?
我国宋代的城市比西欧同时期的城
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市民阶
层也庞大得多,所以更为先进。
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西欧
市民阶级力量强大得多,而且从中产生
了后来的资产阶级,孕育了西欧的资本
主义萌芽和资产阶级文化。
课外作业:
必做题:课本动脑筋及练-练
选做题查阅有关资料,写一篇历史小短文,描述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某一著名城市的
发展简况。
知识梳理:
中古欧洲社会
一、西欧封建社会
1查理.马特改革一严格的等级制度形成
2.城市的重新兴起f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3.基督教会扩展势力一国王接受基督教并赐赠地产一权力至高无上的教廷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第二单元教情学情分析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四分五裂,人们渴望统一
B.落后的奴隶制度严重的阻碍着日本社会的发展
C.改革派积极提倡D.孝德天皇掌握了政权
表的是
革派代
功的改
取得成
廷政变
发动宫
在日本
期,
纪中
7世
2.
级的利
地主阶
B.
利益
阶级的
奴隶主
A.
级的利
资产阶
D.
级的利
农民阶
C.
先后顺
发生的
史事件
下列历
3.
德病
罕默
②穆
城下
临麦加
默德兵
①穆罕
地那
出走麦
领信徒
默德带
③穆罕
家隐修
默德出
④穆罕
①②③
②D.
①④
.③
②①C
④③
②B.
③①
A.④
是因为
主要
志,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