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知道黑奴贸易!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却忽略了尘埃里藏着的真实心跳?在这里,我会用显微镜般的考据剖开历史褶皱,从名臣奏疏里的一声叹息,到市井巷陌的半块残砖,带你看见史笔未载的「古今密码」。关注「鉴古知今阁」,让我们在泛黄典籍与现实灯火间架起桥梁 —— 真相,往往藏在被遗忘的细节里。

提起 “奴隶贸易”,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横渡大西洋的黑奴船,可很少有人知道,在 16 到 19 世纪的地中海,还有一场被刻意掩盖的 “白奴贸易”:上百万白人被北非海盗扛上船,拖进露天奴隶市场,年轻女子被像牲口一样挑选,甚至有 “三个白人女子换一匹战马” 的明码标价。这些金发蓝眼的受害者,有的成了阿拉伯富商的后宫玩物,有的在纺织厂被鞭打至死,而这段历史,却长期在欧洲史书中被集体沉默。

一、北非海盗的 “全职生意”:从抢船到掳人,谁都不放过

盘踞在阿尔及尔、突尼斯、的黎波里的巴巴里海盗,是这场贸易的主导者。他们表面上归奥斯曼帝国管辖,实则是独立的 “人贩子团伙”,手里的桨帆快船配备火炮,速度快、载量大,出航一次就能 “捞” 回一整船人。

别以为只有倒霉的水手会遭殃。海盗们出海从不挑对象:意大利渔村的渔民刚收起渔网,就被捆着扔上船;西班牙沿岸的商人带着货物赶路,转眼就成了俘虏;甚至连妇女抱着的婴儿、白发苍苍的老人,只要被撞见,就会被一并打包。1544 年,海盗头目哈伊雷丁・巴巴罗萨率舰队突袭意大利伊斯基亚岛,这座仅相当于一个小区规模的小岛,一夜之间被掳走 4000 人,连猫都没剩下几只;1551 年,继任者德拉古特更狠,攻陷马耳他戈佐岛,掳走 5000 到 6000 人,几乎让岛上原住民灭绝。

这些被掳的白人,不会被丢进海里,而是被运往北非港口的奴隶市场。阿尔及尔的露天广场上,奴隶们一字排开,双手被绑在身后,买主围着他们转圈,伸手摸胳膊、捏腰腹,像挑选牲口一样验货。“这姑娘金发蓝眼,没生过娃,要价一匹战马!” 贩子在高台上吆喝,而旁边年老的白人男子,价格还不及女子的一半。

二、白人女子的噩梦:洗澡、改信、进后宫,反抗就是鞭打

年轻白人女子是市场上的 “硬通货”,她们的命运比男子更悲惨。一旦被买下,第一步就是被拖进洗澡屋,强行清洗后换上单薄的衣物;第二步是被押进教堂,在枪口下被迫改信伊斯兰教,否则就会被断食;第三步,就是被送进阿拉伯富商、摩尔领主或奥斯曼贵人的后院,成了没有人身自由的后宫玩物。

有的贵族还会举办 “货比宴”,让买来的白人女子穿上华服走台步,谁赢得眼缘,就被直接带走。这些女子不仅要满足主人的欲望,还要承担生育任务,一旦反抗,就会遭遇灌药、吊打、烧灼的 “训练”。有位被赎回的白人女子回忆:“每天早上醒来都要先看主人的脸色,稍有不慎,鞭子就会抽到背上,没人会管你的哭喊,因为你只是一件商品。”

就算长得不够 “出众”,也逃不过苦役。年老或面容普通的白人女子,会被打发去纺织厂、厨房或面包房,每天从天亮干到天黑,机械地织布、揉面,稍微放慢速度就会被鞭打。更荒谬的是,有些女子为了活下去,被迫变得 “机灵”,甚至被提拔成后宫管理者,负责管束其他女奴,可等她们被赎回家乡,却会被唾弃 “失了贞操”—— 被奴役的痛苦没人看见,被强暴的责任反倒要自己承担。

三、欧洲的 “沉默”:交贡金、凑赎金,却对同胞的苦难装聋作哑

难道欧洲国家不管自己的国民吗?其实他们管,只是管得 “心有余而力不足”。大航海时代的欧洲,商船遍布地中海,可护航力量却十分薄弱,巴巴里海盗又跟北非当地政府勾结,背后还有奥斯曼帝国默许,欧洲国家只能每年乖乖交 “贡金”,换自己的船员不被抓。

对于已经被掳走的人,欧洲的教堂、家族或地方政府会成立 “赎身会”,凑钱跟海盗谈判。可赎金的价格悬殊:白人男子能换回,年轻女子却因为 “值钱”,常常被漫天要价,谈崩了就会被彻底沦为买主的财产。英国小男孩托马斯・佩洛被抓到摩洛哥后,侥幸成了苏丹侍卫,二十年后才逃回来,他在回忆录里写道:“我们像没人认领的影子,欧洲的国王们忙着打宗教战争,没人真的在乎我们的死活。”

从 16 世纪到 18 世纪中叶,被巴巴里海盗掳走的白人奴隶,数量在 100 万到 125 万之间,这个数字还不包括被当场杀死或在路上病死的人。阿尔及尔最繁盛时,奴隶数量甚至接近当地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而冰岛、荷兰的渔村,也都留下过海盗袭击的痕迹,“冰岛白奴” 还曾成为北非市场上的热门标签。

四、被掩盖的历史:不是没记录,是不敢承认

这场持续三百年的白奴贸易,直到 19 世纪初才慢慢瓦解 —— 不是因为欧洲人的良知觉醒,而是因为欧洲海军力量崛起,终于能护航反击,巴巴里海盗集团才逐渐消失。可这段历史,却长期在欧洲史书中被 “失语”。

为什么?因为黑奴贸易可以推给殖民主义的罪恶,可白奴贸易揭的是欧洲人 “也曾沦为玩物” 的伤疤。当欧洲后来痛骂黑奴制度时,很少有人提起上百万白人被奴役的往事,仿佛只要不承认,这段屈辱就不存在。那些被掳走的白人女子、被改信的孩子、被累死的苦役,他们的名字没人记得,他们的苦难也成了人类文明史里最讽刺的空白页。

如今再翻开那些泛黄的奴隶市场记录、幸存者回忆录,我们才发现:奴隶贸易的罪恶,从不管肤色是黑是白;而历史的真相,也不该因为 “不好看” 就被掩盖。上百万白人的苦难,和黑奴的苦难一样,都是人类文明不能遗忘的教训。

THE END
0.建筑三观关于建筑的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第二卷我如何阅读从史书上可见,欧洲的封建社会经历了三个时期:5~10世纪的形成时期(被称为“黑暗时期”);11~15世纪的成熟时期(有的学者也把它归入黑暗时期);16~18世纪的转型时期。在转型时期,出现了“民族国家”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法国路易十四(1638—1715)和奥地利哈普斯堡王朝的马丽·特里莎(1717—1780)统治时期都可以算在jvzquC41hctrknsqxgr/exr1tggeg{4932<19@:456>::>7638
1.不为历史而历史以及其他——《全球通史》读后很杂的记(全球通史缺少了系统性史书的欧洲,因“祸”得福,少了成文规则、繁文缛节的羁绊,有的只是内心驱动下对社会、自然的改造。比较而言,中国的史书虽然也可以看成是行事准则,但是并不具有如圣经那样的普世意义,它的约束力较弱,人们畏惧的还是皇帝的金口玉言,任何人都不得触逆龙鳞。《圣经》则得到了包括上至教皇、皇帝,中至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27;65A4
2.司马迁的历史世界(1)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好看却难读的书。 《史记》之好看,大家都知道。书中写了那么多精彩的故事,还写了让人一读难忘的人物。沈从文1952年的一封家书中,如此反映了《史记》的迷人之处:在四川农村里参加土改工作队的一个难眠之夜,他从垃圾堆中翻出了一本残破不全的《史记》选本,在灯下读了李广、窦婴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363585;14;:6@;a32;3:;=3734tj}rn
3.“阅书无数”的编辑们“618”都买了什么书?|江南|翻译|宇宙|沈石溪|我最喜欢葛剑雄先生的《如何看待历史书》。他将中国古代的巫文化与文字、史书联系起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客观、辩证的看待历史书的视角。 而女儿最喜欢李长声先生的《从茶道看日本》。读到兴致处,她骄傲地告诉我:“日本的《三国志》和茶,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随后,她又问,“你知道日本人为什么特别喜欢白居易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K9IQW4T=274794R;0jvsm
4.豆瓣高分|历史好书15种全文采用“史书文体”, 共分为七卷。 前三卷述成吉思汗至元亡的历史, 后四卷专言伊尔汗国历史。 10.《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 : 1848-1918》 近现代欧洲衰落与均势格局消亡背后的国际关系史。 11.《英德对抗的兴起,1860-1914》 《英德对抗的兴起,1860—1914》是首部将英德关系作为整体进行全面研究的论著,也是保罗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41273385917=:3@:56a7199:44:920|mvon
5.欧洲史英文原版EuropeAHistory欧洲的历史英文版Norman《欧洲史 英文原版 Europe A History 欧洲的历史 英文版 Norman Davies 世界史书 诺曼戴维斯 现货正版进口英语书籍 欧罗巴》,作者:欧洲史 英文原版 Europe A History 欧洲的历史 英文版 Norman Davies 世界史书 诺曼戴维斯 现货正版进口英语书籍 欧罗巴Norman Davies 著,jvzq<84rtqjve}3o0fgoimfpi0ipo8646967;B=70jznn
6.欧洲各国人性格特点比如战争吧,古代希腊的三部史书,都是描写战争的,一部是有“历史之父”之称的希罗多德写的《历史》,讲希腊和波斯人的战争;第二部是《荷马史诗》,讲的是特洛伊战争;还有一部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昔底德写的,也是谈战争。为什么都谈战争?因为战争把一切浓缩了,使好的更好,坏的更坏,这就是刀锋体验。有jvzquC41o0jpwkfp0eun1wtvg1794:9599=0
7.简洁但是清晰的欧洲史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的书评。 不同于一般史书的长篇,这本书真的好简短~把欧洲上下二千多年的历史,用了薄薄的一本书就说完了。也不同于一般史书是按时间顺序纪录历史的发展,这本书是先概述整个历史,让人有个全面的认知之后,再从我jvzquC41o0jpwkfp0eun1ktqm1xfxrjy18914@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