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集刊已成为交流传播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在推动学科建设、学术建设和话语体系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本期书单,文献君盘点了2023上半年已出版的22本历史学集刊。它们是优秀研究成果的展示窗口,对于正确分析、客观对待国家民族的历史文明以及贡献智慧经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
北京史学 2022年秋季刊(总第16辑)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编
高福美 执行主编
2023年7月出版/定价128.00元
《北京史学》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组织筹划,是一本汇集北京史研究相关论文的学术著作,为北京史研究的学者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本辑选题主要侧重于社会史、政治史、经济史等方面。共收录13篇论文,作者主要来自高校和科研单位。本辑设特稿、制度变迁、政治探究、社会经济、史事考证五个栏目,涉及区域关系、城市治理、人口变迁、政权互动、经济发展等领域,大量利用中英文档案和地方文献资料,扎实推进了北京史及区域史的研究。
02
中医典籍与文化
(2022年第二辑 总第5期)
王振国 主编
张树剑 执行主编
黄永远 陈琦 特约主编
2023年7月出版/定价98.00元
《中医典籍与文化》(2022年第二辑总第5期)主题为“朝鲜半岛医学的历史与实践”。本辑包括五个栏目:疾病、身体与医疗;医籍、医家与医论;本草、药物与消费;学术书评;学界动态,共收录来自韩国及中国学者有关疾病、医疗的学术文章15篇。具体内容涉及罗末丽初僧人的疾病与死亡;高丽时期的对民医疗;朝鲜后期以来的医学典籍和医学人物,以及韩国学者对中国医家理论来源的解读;朝鲜实学与中国本草知识的传播;朝鲜药丸高丽清心丸与中国的关系;日据时期朝鲜的汉药业;对《鼠疫帝国的诞生》《医药文化史》《医疗与帝国:从全球史看现代医学的诞生(1600~1960)》三部学术著作的评述;等等。本辑作者皆为该领域的资深专家,且具有国际视野,学术观点新颖,这对于读者了解该领域学术前沿动态非常有帮助。
03
北大史学(第25辑)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主办
赵世瑜 主编
2023年7月出版/定价89.00元
本书为《北大史学》第25辑,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史”专号。本书执行主编为北大历史系陈侃理。因本书的组稿人为秦汉史学者,故本书全部文章集中于先秦至隋朝时期,并以秦汉史居多数。作者中有不少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自身培养出来的青年学者。如董涛、焦天然、胡鸿、陈侃理等人,本书的整体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本集刊为北大历史系主办,每辑以专号的形式出版,主题比较集中。
04
中国边疆学(第十七辑)
邢广程 主编
2023年6月出版/定价198.00元
《中国边疆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编辑出版,坚持首发原则,以推动中国边境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为己任。本期为《中国边疆学》第十七辑。本辑选入有关边疆研究论文近30篇,包括边疆治理、东北边疆、北部边疆、西北边疆、西南边疆、海疆与海洋研究等方面,另有研究述评对学术发展进行介绍,学术观点新颖,所引文献资料丰富,代表了目前我国边疆史、边疆学研究的前沿和方向。
05
徽学(第十八辑)
周晓光 主编
2023年6月出版/定价128.00元
《徽学》创刊于2000年,是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集刊,主要刊发海内外高水平徽学研究成果。本刊注重徽学研究的原创性成果,讲求学术性、理论性、前沿性,开设“文书与文献”“宗族与社会”“徽商与经济”“学术与文化”“理论与综述”“比较及其他”等专栏。本书为第十八辑,分为“特稿”“宗族与社会”“徽商与经济”“学术与文化”“文书与文献”“学术述评”,共16篇文章,时间主要集中在明清时期,涉及徽商与国际贸易、地方宗族发展、清代官场、徽学医家、儒学等多样的社会面相,对徽州方志、地方识字文献等历史文献进行了挖掘和整理。
06
淮扬文化研究(第五辑)
周新国 主编
2023年6月出版/定价98.00元
淮扬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漕运、河运枢纽和盐业中心,是封建时代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域之一。淮扬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尤其是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加速了南北文化的传播和交融,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淮扬文化。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全面系统考察淮扬文化及大运河文化的形成、发展、成因和特色,是为了发掘淮扬文化和大运河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为当代淮扬文化和大运河文化的现代传承和发展,尤其是为构建大运河文化带提供更多的历史借鉴和参考。本书从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角度开展淮扬文化和大运河文化研究,深入探讨扬州学派与太谷学派研究、淮扬历史文化研究、淮扬区域社会研究、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研究等主要内容。
07
(总第20辑)
魏明孔 戴建兵 主编
隋福民 执行主编
2023年6月出版/定价98.00元
《中国经济史评论》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主办,内容涉及经济史理论与方法、中国经济史、世界经济史、中外比较经济史诸方面,以及中外经济史论著评论与国外经济史理论评介,专题研究成果述评与国内外经济史研究前沿或研究动态的报道,等等。本集刊鼓励经济史学者在研究中挖掘新资料、运用新方法、提出新问题,深入剖析历史上诸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注重对经济史重大问题的理论探讨与经济史前沿问题的研究。本辑为2023年第2辑,收录里耶秦简中的剩余祭品买卖问题、清代戎幕幕僚的经济问题、抗战时期重庆周边县镇的发展、民国时期上海公所善堂的变化与传承、全球背景下国际冰蛋辛迪加、近代中日火柴业的博弈等相关主题的论文。
08
中国与域外(第五辑)
冯立君 主编
胡耀飞 执行主编
2023年6月出版/定价88.00元
《中国与域外》所涵盖的研究领域,既包括历史“中国”与“域外”关系,也包含介乎中国和域外之间的某些边地、族群(人群)、政治体。本集刊的办刊宗旨推动中国古代史、中外交流史的研究,建设一流成果发布平台。与其他刊物相比,本刊集中在内陆欧亚史,立足中国古代史本位,兼顾亚洲史、中外交流史、“丝绸之路”文化研究,覆盖领域较宽,助推中国史、世界史交叉研究,辐射学者更多。本书稿是本集刊的第五辑,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学术集刊,主编为冯立君研究员。
09
四库学(第十一辑)
陈晓华 主编
2023年5月出版/定价79.00元
《四库学》系连续性出版物,每年两辑,已经出版十辑。该书系第十一辑,共收录了11篇文章,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四库记忆遗产研究、四库体系研究、四库目录研究、四库学理研究、四库书目。具体内容涉及四库记忆遗产价值研究、口述史在《四库全书》流传保护中的作用、唐前期关内道南部粮仓设置、《四库全书总目》中“前七子”概念使用、文渊阁四库本《大明会典》刊误、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经典释文》考论、《四库全书》春秋类中的礼学思想、《四库全书》中“注语”内容及其价值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10
南开日本研究
(2023年第1辑,总第28辑)
刘岳兵 主编
2023年5月出版/定价89.00元
《南开日本研究》前身为《日本研究论集》,创办于1996年,由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办,迄今已出版27辑,是中国知网等的收录集刊。
集刊以日本历史、日本政治、日本外交、日本经济、日本社会文化等为主要内容。本辑设置4个栏目,共有13篇文章。其中特设“纪念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成立20周年”栏目,收录宋成有、米庆余、王振锁、周振宏、王美平等学者回忆与纪念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的文章。“历史与文化”栏目,收入文章主题分别为七七事变前日本军权膨胀与失控问题、民初湖北政府的对日借款问题、二战后日本就业制度的相关政策问题、日本皇位继承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女性作家的日本书写问题等。“史海钩沉与翻译”栏目,收入两篇史料文献。书稿最后收入书评一篇。
11
包伟民 刘后滨 主编
2023年5月出版/定价79.00元
唐宋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继周秦之变以后再次经历重大社会与文化变迁的时期,魏晋以来相承之旧局面,赵宋以降之新文化都在此时期发生转变与定型。唐朝以其富强,振作九代之衰,宋代以其文明,道济天下之溺;唐宋并称,既有时间上的相继,又有文化上的相异。唐、宋的时代特色及其历史定位,要求唐宋历史的研究突破原先单一的唐史研究、宋史研究画地为牢各自为战的旧局面,构建“唐宋史观”的新思路,树立“唐宋史研究”的新框架,在更为宏观的历史视野中观察、理解中古史上的唐宋之变。中国人民大学唐宋史研究中心的成立,以及《唐宋历史评论》的创办,正是这种唐宋史研究新思路的践行与推动。
《唐宋历史评论》以关于唐宋历史的专题研究与评论为特色。主要刊发问题导向的关于唐宋历史专题研究论文,以及以梳理唐宋研究学术史为目的的专题述评和书评。文章类别包括论文、书评、序跋、读史札记等。
12
中国公共史学集刊 第五集
姜萌 主编
2023年4月出版/定价128.00元
《中国公共史学集刊》由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理论研究所组织策划,致力于在中国历史学界推进公共史学的发展,提倡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推动历史学在注重基础研究之同时,努力走向人民大众,让历史学成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的基础之一;既刊发有关公共史学理论探索的论文,也刊发实践经验介绍和相关评论、调查等稿件。本书编辑主旨取法《禹贡》与《食货》,不以取文,不过分追求成果形式。设置开篇的话、工作坊传真、专题研究、实践者说、名家访谈、调查分析、资料整理、学术编年等版块。本辑的主题是“口述历史”。
13
全球史(第2辑)
李雪涛 主编
2023年4月出版/定价128.00元
《全球史》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组织策划,原名《全球史与中国》,从2021年起由我社出版。该书专事刊布全球史与中国研究领域的新探索、新观点和新成果,尤其关注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经贸科技交往、语言接触和观念知识迁移等问题。希冀打破民族国家的界限,以整体观的大视野,将历史研究的对象置于广阔的相互关系情景之中予以理解和考察,突破以往人类认识的各种中心主义偏见。《全球史》所涉及的内容,实际上是对大航海以来中国人与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人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所形成的互动情况的考察。本书收录的文章除了通史性、区域性全球史与中国的研究成果,还包括贸易史、移民史、传教史、语言交流史、知识迁移史、科技史、疾病史、概念史、翻译史、留学史等内容。正是通过对全球史与中国的研究,才能看到今天的中华文明是与不同文化交流的结果,并揭示出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
14
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研究 第4辑
付海晏 主编
2023年4月出版/定价98.00元
自2013年开始,华中师范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开始在大数据历史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大数据历史专业开设了诸多较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其中《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系列讲座系高等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举办,每年邀请10余位海内外在量化历史研究、数字人文研究方面素有专场的资深教授、新锐青年学者做专题讲座,本次书稿就是部分学者研究成果、演讲稿的结集成果,今后将每年出版一本,力争将《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研究》系列专辑打造为一个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品牌。本辑为第4辑。
15
唐廷枢研究(第3辑)
林广志 主编
2023年4月出版/定价98.00元
本集刊每年出版一本,本书是第3辑,以唐廷枢为代表的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影响和突出贡献的人物群体,香山(包括珠海、中山、澳门、上海等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历史地理,澳门与香山历史文化,澳门、香山与中国近代化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挖掘唐廷枢等近代历史人物的宝贵精神遗产,为国家建构与发展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做出应有的贡献。本辑收入唐廷枢、郑观应、徐润、唐廷桂、唐廷庚、杨梅南等相关专题论文9篇,选登《唐廷枢年谱长编》样稿1篇,另有学术动态1则。
16
区域史研究 2022年第2辑(总第8辑)
温春来 主编
冯筱才 执行主编
2023年3月出版/定价99.00元
《区域史研究》是由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的一批志同道合的学者共同创办的学术集刊,旨在为区域史研究者提供一个分享最新研究、交流最新思想的平台。自施坚雅打破王朝国家历史叙述的范式,提出从区域的脉络解释中国历史结构的理论起,区域史研究成为学者们试图加深理解国家历史乃至全球历史的重要研究取向之一。其核心问题,是历史上人们的互动如何形成在某个视角下有意义的“区域”。本集刊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能够展现区域史研究的当前动向、思考认识与最新成果。
17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十九辑)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编
2023年3月出版/定价98.00元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年刊,面向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促进和推动国内世界近现代史研究而提供的一个学术交流的园地,辟有史学理论研究、全球史研究、国际关系史、地区国别史、博士生论坛、争鸣、书评、史学资料、研究综述等栏目,对于推动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书为第十九辑,收入17篇文章,分为“第一届跨国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选登、拉丁美洲史专论、地区国别史、史学史料、博士生论坛、书评六个栏目。
18
民国研究 2021年春季号 总第39辑
朱庆葆 主编
2023年2月出版/定价98.00元
《民国研究》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专刊,主要刊载关于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相关史实与理论的研究文章。现为CSSCI来源集刊。本书为第39辑,共收录了17篇文章,栏目有“民国政治”“民国经济”“民国教育”“学术综述”“书评”等栏目,内容涉及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教育等诸多方面。
19
社会史研究(第14辑)
行龙 主编
2023年1月出版/定价128.00元
《社会史研究》是由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辑刊。本书为第14辑,分为四个栏目,“专题论文”内容涉及刘大鹏的生平、明代的“降虏人”问题、近代中国的林业及资源保护问题、上海四明公所助葬体系的构建、中国近代护士及医疗护理的发展等;“学术评论”讨论地域社会秩序与地方史志的编史学,探究中国宗族系谱理论研究的内涵与价值;“书评”评论的著作为沈爱娣的《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和白瑞德的《爪牙: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读史札记”评析了四种稀见的清代山西地方史料。
20
新史学(第十六卷)
王笛 主编
2023年1月出版/定价98.00元
《新史学》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组织策划,着眼于从方法论角度把握史学发展的前沿,努力探索史学创新的道路。本书是第16卷,主题为“历史的尘埃:微观历史专辑”,聚焦于“微观史”,分为四个主题:“历史尘埃下的个人”“小人物的生存之道”“信仰的力量”“争夺城市空间的搏斗”,共计11篇文章,其中不乏名家作品,如罗新《崔巨伦其人》、孙江《边疆即中心——一个小人物的辛亥政治变局》、王笛《王先生来信——巴黎和会大博弈下的小插曲》。
21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22年下卷,总第27卷)
杨共乐 主编
2023年1月出版/定价128.00元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是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常设中国古代史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外国史学研究、历史文献学研究、当代史学评论等栏目,已被收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书为总第27卷,设立“区域国别与世界历史研究”“中国古代史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历史文献学研究”“外国史学研究”“现代史学家研究”“书刊春秋”七个栏目,反映了当前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学术关注及前沿成果。
22
南开史学 2022年第2期(总第34期)
江沛 主编
2023年1月出版/定价118.00元
《南开史学》由南开大学历史系创办,以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为主,以考古学与文物研究为辅,以刊发原创性、前沿性论文为主,兼以书评和读史札记。本刊强调以“南开史学”为主要特色,突出“实学”的研究风格,以社会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带动研究领域及题目的变革,具有鲜明的南开特点。本书为总第34期,设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研究、新见史料、读史札记、书评六个栏目。
购买社科文献好书~
策划:张思莹
编辑:丁曼泽
审校:柳 杨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