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玉浙江师范大学教师个人主页系统

主要任职 : 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世界古代史专业委员会理事、副秘书长

曾获荣誉 : 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2024)

性别 : 男

毕业院校 : 德国海德堡大学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岗

所在单位 : 人文学院

学科 : 历史学 汉语言文学 人文教育

办公地点 : 浙江师范大学校内丽泽小院8幢421室

Email : bc39f7cbccd03acce2e87580c9d810446ad882814cfd813d56224ff686e664f5c72a8ac7e60ea178cde9178715c0a14c8db51a7d43c61eda74bfc3da9214c06e2f543665f6b1ba1dc4f2bd31b1a325692f83e6f08f11eb541a96ae8f0409a1dc25735fe439d1981fb1c0fc42c461a2311a055c5bab828b22bdf4466946338073

邮箱 : bc39f7cbccd03acce2e87580c9d810446ad882814cfd813d56224ff686e664f5c72a8ac7e60ea178cde9178715c0a14c8db51a7d43c61eda74bfc3da9214c06e2f543665f6b1ba1dc4f2bd31b1a325692f83e6f08f11eb541a96ae8f0409a1dc25735fe439d1981fb1c0fc42c461a2311a055c5bab828b22bdf4466946338073

【个人简况】

刘昌玉,男,1984年8月生,山东青岛人。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世界古代史(亚述学)。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2024)、中国历史研究院“兰台青年学者计划”(202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浙江省级青年人才(2022)、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2020)、之江青年社科学者(2019)、钱江人才计划(2016)、浙江省重视教科研先进个人(2017)、金华市“优秀青年社科工作者”(2019)、浙江师范大学“最美教师”(2020)、浙江师范大学“砺行”奖教金(2020)、浙江师范大学“名师培育计划”(2019)。兼任CDLI(楔形文字数字图书馆)特约研究员;IAA(国际亚述学协会)会员;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世界古代史专业委员会理事、副秘书长;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协会理事;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驻访学者;西北大学叙利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科研成果】

【项目】

(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早期两河流域契约文书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23JZD040),2023-2027(在研);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对外关系研究”(20BSS011),2020-2023(结项,等级:优秀);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赋税制度研究”(17CSS007),2017-2019(结项,等级:优秀);

(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公元前2-1千纪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经济契约的整理与研究”(20&ZD239),子课题“新巴比伦时期经济契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020-2025(在研);

(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2年度重大招标项目“世界古代早期国家形态比较研究”(22VLS012),子课题“古代两河流域早期国家形态研究”,2022-2027(在研);

(6)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古代两河流域政治婚姻史研究”(19JHQ054),2019-2021(结项);

(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古叙利亚文明史研究”(19JZD043),子课题“古叙利亚文明的肇始与早期发展”,2020-2024(在研);

(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丝绸之路前的西亚两河流域跨区域贸易与文化交流研究”(2017M612039),2017-2018(结项);

(9)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哈佛大学藏乌尔帝国楔文赋税泥板释译与研究”(17NDJC276YB),2016-2019(结项);

(10)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C类项目“丝绸之路视域下的古代两河流域对外贸易商路研究”(QJC1602002),2016-2018(结项);

(11)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项目青年重点项目“‘一带一路’与古代西亚的商路研究”(2016QN025),2017-2019(结项)。

【科研获奖】

(1)浙江省第二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2)(著作《古代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赋税制度研究》)

(2)浙江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精品文库(2022)(著作《从“上海”到下海:早期两河流域商路初探》)

(3)浙江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精品文库(2022)(著作《古代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赋税制度研究》)

(4)金华市第二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奖(2017)(论文《麦鲁哈与上古印度洋——波斯湾海上贸易》)

(5)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17)

(6)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优秀奖(2017)

【著作】

(1) Changyu Liu,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ive Practices and Written Documentation in Mesopotamia during the Ur III Period (c. 2112-2004 BC): A Case Study of Puzriš-Dagan in the Reign of Amar-Suen, Kārum - Emporion - Forum: Beiträge zur Wirtschafts-, Rechts- und Sozialgeschichte des östlichen Mittelmeerraums und Altvorderasiens 3 (KEF 3), Münster: Ugarit-Verlag, 2017.

(2) Changyu Liu, The Ur III Administrative Texts from Puzrish-Dagan Kept in the Harvard Museum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 Harvard Semitic Studies 68 (HSS 68), Leiden: Brill, 2021.

(3) 刘昌玉:《战争、外交与贸易: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对外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5年。

(4) 刘昌玉:《无爱之盟:古代两河流域政治婚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

(5) 刘昌玉:《古代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赋税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

(6) [美]马克·范·德·米罗普著,刘昌玉译:《希腊前的哲学:古代巴比伦对真理的追求》,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年。(译著)

(7) 刘昌玉:《从“上海”到下海:早期两河流域商路初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主要论文】

1) 刘昌玉:《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对外交往》,《历史研究》2024年第8期。(CSSCI)

2) 刘昌玉:《政治区域划分与乌尔第三王朝的国家治理》,《世界历史》2023年第2期。(CSSCI)

3) 刘昌玉:《两河流域文明的起源、演变及其特质》,《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2022年第2辑(总第6辑)。

4) Changyu Liu, "Prosopography of individuals delivering animals to Puzriš-Dagan in Ur III Mesopotamia". Akkadica, Vol. 142 (2021), 113-142. (A&HCI)

5) Changyu Liu, "The Female Fat-tailed Sheep in Palaeography and the Administration of Drehem during the Ur III Period". Archiv Orientalni 90/1 (2022), 1-19. (A&HCI)

6) Changyu Liu, "Twenty-Three Ur III Texts from Detroit Institute of Arts". Bulletin of the John Rylands Library 98/2 (2022), 1-47. (A&HCI)

7) Changyu Liu, John P. Nielsen, "Cuneiform Tablets in the Logan Museum of Anthropology, Beloit College". Akkadica 140 (2019), 73-102. (A&HCI)

8) Changyu Liu, "An Edition of Twelve Ur III Administrative Cuneiform Tablets from United States Collections". Archiv Orientalni 87/1 (2019), 1-25. (A&HCI)

9) Changyu Liu, Camille Lecompte, "The Cuneiform Tablet Collection of Truman State University". Akkadica 134/1 (2013), 85-101. (A&HCI)

10) Changyu Liu, "An Ur III tablet from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Aula Orientalis 32/1 (2014), 175-176. (A&HCI)

11) Changyu Liu, "Cuneiform Texts in Lithuania". Aula Orientalis 33/2 (2015), 215-219. (A&HCI)

12) Changyu Liu, Enrique Jiménez, "Cuneiform Texts at the University of Wyoming". Akkadica 137/2 (2016), 195-202. (A&HCI)

14) 刘昌玉、韩牧哲:《数字人文与楔形文字材料研究的新趋向》,《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3期。(CSSCI)

15) 刘昌玉、徐圣:《“附庸”与“行省”:亚述帝国前期对叙利亚地区统治政策探析》,《中东研究》2024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文摘》2025年第1期转摘)(CSSCI集刊)

16) 刘昌玉:《“文明”与“交往”:青铜时代叙利亚文明的特征》,《史学月刊》2022年第8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文摘》2022年第4期转摘)(CSSCI)

17) 刘昌玉:《排斥还是认同: 库提人、 阿摩利人与古代两河流域文化》,《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11期转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21年第10期转载)(CSSCI)

18) 刘昌玉:《从印度到东非:古代两河流域文献中的“麦鲁哈”地名变迁探析》,《史林》2021年第6期。(CSSCI)

19) 刘昌玉:《乌尔第三王朝行省制度探析》,《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7年第3期转载)(CSSCI)

20) 刘昌玉:《税制与乌尔第三王朝的国家治理》,《古代文明》2021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5期论点摘要)(CSSCI)

21) 刘昌玉:《政治婚姻与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的治理》,《社会科学》2018年第8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8年第11期转载)(CSSCI)

22) 刘昌玉、朱方云:《古叙利亚埃卜拉城的考古发掘与埃卜拉学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考古学》2022年第1期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2期转摘)  (CSSCI)

23) 刘昌玉、卞晓宇:《丝绸之路开辟前亚洲西端青金石商路探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7期论点摘要)

24)刘昌玉、徐圣:《边疆观的演变与古代两河流域的国家治理》,《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8期转摘)

25)刘昌玉:《<乌尔那穆地籍>译注》,《古代文明》2017年第1期。(CSSCI)

26)刘昌玉:《丝绸之路开辟前以两河流域为中心的跨区域贸易探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CSSCI)

27)刘昌玉:《乌尔第三王朝对外战争的演变及其特征》,《史学集刊》2024年第2期。(CSSCI)

【教学成果】

【课程·项目】

(1)【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一流课程)“西方古典文明”(2020)。

(2)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亚洲古文字书写技能虚拟仿真实验”(2021)。

(3)【省级一流研究生课程】浙江省优秀研究生课程(线上线下结合)“世界上古中古史”(2021)。

(4)【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西方古典文明”(2018)。

(5)【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世界古代史”(2022)。

(6)【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浙江省“十三五”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亚洲古文字书写技能虚拟仿真实验”(2021)。

(7)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西方古典文明”(2021)。

(8)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第二批新形态教材建设项目“西方古典文明”(2019)。

(9)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首批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重点教材建设立项项目“西方古典文明”(2022)。

(10)浙江省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 “ ‘以本为本,卓越拔尖’的历史学(师范)一流专业建设”(2021)。

【教学获奖】

(1)2019年12月,浙江省本科院校“互联网+教学”优秀案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特等奖。

(2)2023年5月,第三届“诚之杯”长三角历史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3)2021年5月,浙江师范大学第十一届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

(4)2019年6月,浙江师范大学第十届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

【教材&教学论文】

(1)《西方古典文明》,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年。(浙江省新形态教材)

(2)《<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上古史新增知识点解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年第2期。

(3)《微视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3年第5期。

(4)《5G技术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场景探析》,《中学历史教学》2020年第8期。

(5)《“新文科”背景下的历史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回顾与展望》,《教学督导通讯》2020年第4期。

(6)《在线教学探索与体会》,《教学督导通讯》2020年第3期。

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指导本科生、研究生获得长三角历史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战疫情•敢担当”专项课题、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项目、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服务省域战略助力共同富裕建设”专项课题、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教育实践项目、丽泽学术提升计划等多项。其中21级硕士生徐圣获CSC(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奖学金资助赴德国慕尼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级硕士生朱方云获浙江师范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THE END
0.校长如何当好教育强国建设“开路先锋”总结学校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宝贵经验,全面把握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制定学校发展行动纲领,解决好办学治校的历史演变“在何方”、学理基础“为什么”、时代意蕴“怎么做”等视域拓展问题。让学校成为办学治校问题的会诊所、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验田、优质学校的生源地、师生成长的孵化器。主要jvzq<84yyy4k{k3ep1xnvƒll{d532;9251z32;9254=`4:6339915;3jvor
1.寒冬雅趣:四季度艺术类图书盘点艺术写作过程中,他查阅上百种中外文献、资料,走访国内外大学和相关研究机构,旁征博引,力图在对近代中国视觉文化历史进行广泛而细致研究的同时,对中国自身的历史经验进行抽象化和理论化,将中国近代视觉文化的发生、演变,理解为现代性世界历史转型的内在部分,以期与西方理论进行对话。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s314634864525d699226344>>8:86/j}rn
2.广发投资策略:关注长三角“区域+产业”辐射新浪财经● 长三角一体化制度解构:历史演变、政策要点 1)长三角区域战略大致经历了经济区规划、自发合作的开放、一体化探索三个阶段;2)“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应重点关注11个签约合作项目。 ● 长三角一体化政策共振:“开放”与“创新”主线 1)“开放”主线:上海自贸区增设扩容、建设杭州大湾区;“创新”主线:深化上海科创中心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tvxhm1jzl8723;3136761fud/rmths€lc9;:34=50|mvon
3.课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 王勇军 ● 2.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发展(一) 王勇军 ● 2.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发展(二) 王勇军 第三章 世界的物质性 ● 3.1 物质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变革 王勇军 ● 3.2 运动、时间和空间 王勇军 ● 3.3 意识的产生与本质 王勇军 jvzquC41jkmig{3uocxugmz0ep5dq~wug1<389g3hel3;j>g82j1h;;;5h
4.史上最可怕最震撼的46亿年世界历史!看完我跪了就拿这套书中已出版的五本来说,侧重地球环境演变史,已涵盖了约44亿年的地球史。其余待出的八本则集中在地球最近这1亿年的故事。 第二是容量大。 毕竟将46亿年的地球史尽收囊中,这就已经意味着超越一般历史书籍的超大时间跨度。 作者们从太阳系和地球的形成一直讲到现在,帮助读者对整个太阳系、地球以及生命的jvzquC41dnuh0lxfp0tfv8ZHx7?uqA4ctvodnn4fgvgjn|4335=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