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北大学生打造游戏:在鲜活的近现代史中感悟青春

最近,喜欢现代文学史的大二学生杨叶偶然刷到了一个互动视频文字游戏《破晓以后》。出于好奇心点开以后,她忍不住花了几个晚上去尝试所有可能的结果。“主角跟随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向达,前往敦煌考察的结局,让人热泪盈眶。”杨叶说,“校园生活有很多幽默的细节,主角在大城市的经历也非常丰富,我读过的小说、传记、历史一篇篇在眼前浮现。”

这个长达4小时的互动游戏,由37名北京大学学生组成的团队创作,有“爱国、进步、民主、科学”4条主线,在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引领下,展开不同的剧情分支。玩家可以体验到百年前的北大校园生活、研究所学术日常、大都市打工经历、乡野探险创作等剧情,内容横跨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的近现代历史。游戏在5月10日上线,截至5月26日,总播放量超过121万。

《破晓以后》最初的灵感,来源于总负责人、2022级本科生林予诺在2024年年底和主创朋友们的一次交谈——以互动视频游戏的形式,做一个关联北大的“人生模拟器”。项目启动后,在北大融媒体中心的指导下,团队经过60余天的紧张工作,终于完成了这个项目。参与剧情统筹的2022级本科生庄然回忆,上传后大家围在电脑前,看着界面从“审核中”变成了“发布成功”,不禁爆发出欢呼,围上前去试玩。

在视频下有一则高赞评论:无论是校园生活还是离开校园后的种种抉择,我作为现代的年轻人居然都能共情当时的快乐和纠结,让我思绪万千。

从课本上的知识点,变成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

“我们都是北大学生,想讲一些关于北大的故事。”林予诺说,“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北大孕育了一辈辈的大师学者。他们如何探索救国道路,如何在困苦中坚持乐观生活,我们希望可以讲出他们的故事,让教科书上简略的历史‘活’起来。”

邀请哪些人物登台呢?学生团队开了三四次会,挖掘近代史上与北大、与五四运动相关的历史人物。“怎样选择既有趣、又合乎主题的人物原型,困扰了我们一段时间。”林予诺说。

确定历史人物后,同学们就分头去查资料,从人物的年谱、文集、研究文献中,获得故事线创作的基础,厘清人物生平。查找资料的过程,让他们对这些大师更加熟悉和亲切,像从坐在台下听课,变成了“登门拜访”。

游戏编剧、2022级本科生王毅博,对创作刘半农剧情线的经历非常难忘。“此前没有深入了解过刘半农,最开始两三天,我对要写一个什么故事完全没有想法。”后来,他查阅了刘半农的年谱和去世前最后半年的日记,以及他和好友如钱玄同、傅斯年的往来书信,“看到他们之间鲜活的情感,如不同的称呼、开的玩笑,在这些有趣动人的细节中,故事一点点成型”。

刘半农在动身去内蒙古调查方言前的最后一天,还在日记里写,调查的路上要用白话写一本新的日记,回来后再继续写这本文言日记。但正是这次调查让他患病、去世,这让王毅博为之震动。筹建“民间文艺组”未果这段历史,年谱、百科大多说得简略,但刘半农与傅斯年的往来信札,清晰地勾勒出脉络。这启发王毅博以之作为转折点,串联起主控(玩家操控的游戏第一视角——记者注)的求学生活与之后参与建设语音乐律实验室的经历,构建出一条完整的故事线。

“时间线和大事件是故事线的骨骼,点点滴滴的细节就是它的血肉。它们可能寂寞地散落在历史的各个角落,但让书本上那些去今已远的名字,变成言笑犹在眼前的形象。”王毅博说。

游戏编剧、2024级本科生林霖起初是丁西林线的编剧,但因剧情变动,她改为参与沈从文的编剧工作。林霖很忐忑,自己对沈从文的了解并不深入,印象仅来源于文学史课本上的只言片语和《边城》。

“起初,我只想着完成编剧工作,抱着找素材、找灵感的想法,疯狂补看《沈从文研究资料》《沈从文全集》。但渐渐地,我理解、共情于沈从文,甚至忘记了功利性的查找目的,沉浸于文本。”林霖说。和大家讨论主控的人生走向时,她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情感和经验投射其中,“主控的很多困惑也是我的困惑,主控和沈从文的交流也像是我和沈从文的对话”。

林霖觉得,在搜集各类资料的时候,沈从文从一个生硬的文学史概念,变成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人。沈从文有柔甚至弱的时候,也有韧和刚的一面。“情感和经验是流动的,面对历史中复杂的个体经历,愿意感受就是一种最大的享受,这种享受大概就是我最重要的收获了。”

“五四运动、现代文学、近现代史……在课程上学到、在书本上读到时,总感觉它们与我们相隔甚远。但翻到当年的旧报刊、旧书籍,就仿佛和游戏里的教授学者们同在一片天空下,那种感受是非比寻常的。”林予诺说。

衔接当下年轻人的困惑与历史人物的生命轨迹

查阅了充分的资料后,如何将大师们的经历和精神更好地注入游戏?

2023级直博生章旻辰参与了编剧统筹工作。他认为,从玩家的视角与心理出发,作适度发挥改编,平衡好叙事与史实,对大家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很高兴看到,大家的创作,不只是历史的“复原”与“重建”,还将当下年轻人内心的困惑与思考,与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命轨迹衔接。

负责协策和编剧的2022级本科生王思允介绍,剧本成型以后,北大融媒体中心的齐思贤老师,中文系的樊迎春、季剑青等老师,也协助学生进行了内容审核与校对工作,确保史实准确和学术严谨。

大师精神是气质,剧情是骨架,还需要血肉、神经、毛发,使这部作品充实鲜活地站起来行走——还有许多学生参与了美术、音乐和剪辑的工作,这些任务工作量都很大。最初只有七八个人的学生团队,在今年2月初第一次开会讨论,3月开始正式创作。后来,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林予诺介绍,大多数成员是大三学生,学业压力不小,因此不断邀请更多同学加入,发展成现在37人的规模。

大家发挥才能,同时苦中作乐。配乐同学给每个主线人物制作了专属的背景音乐,2020级本科生田雪昀和陈子儒熬夜用软件编写曲子,田雪昀戏称选择用什么乐器效果就像在挑食材,自己像“深夜的厨师”。在一段随青年远征军上战场前的剧情里,配音同学们一遍遍练习《西南联大校歌》,“游戏里响起‘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历史的声音仿佛从20世纪的西南联大跨越千山万水,与如今身处燕园的我们共振。”配音统筹、2021级本科生张欣怡说。

游戏剪辑、2021级本科生章彩菱没有参加前期剧本筹备,她第一次看到第一版“全剧本”,“就被前辈们在时代中的精神与个人魅力所捕获”。参加编剧和后期工作的2022级本科生刘文彬说:“游戏外,我们一群伙伴一起奋战60天,让游戏落地了,还火了,非常感动。”

这片土地上的年轻人都生长在“五四”的延长线上

《破晓以后》虽然从北大中文系出发,但没有局限于校园或学术,而是延伸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能让更多不是北大学生的玩家被其内容打动,联系自己的生活并产生思考。创作者们也不时刷新评论区,关注玩家们的反馈。

当玩家不仅分享自己解锁的结局,还认真撰写长评、交流游戏带来的思考与感受,并围绕游戏展开深入讨论时,游戏编剧、2023级本科生荣灵睿说:“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被观众看到了、抓住了。”

在评论区,王毅博看到一名对语言学感兴趣的北大医学部同学的留言:“第一次就选择了赵元任线。”“玩家对语言学和赵元任的热情,对这条故事线的喜爱,让我有找到知音的感动。还有一些人表示玩了这条线以后,觉得赵元任、刘半农更有趣了,对他们的人生经历更好奇,更想去了解了。”王毅博说。

游戏编剧、2023级本科生孙颢城对一名高中生的评论印象深刻,“他说在玩沈从文线的时候,感到五四精神和文艺复兴一样,都有人本主义的内核,都要求人热爱生活,相信人性美”。孙颢城想,是啊,那些振臂高呼、为国奔走的青年,如果不是因为足够热爱生活,又怎么会为了改变社会而热血沸腾呢?“这条评论也提醒我,莫忘对生活的热情,其实创作者和玩家是双向鼓励的。”

张欣怡也关注到一名玩家的评论。玩家说,历史的发展离不开风云人物,也离不开芸芸众生,他就是那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并没有考上出色的大学,但在即将毕业的今天,他也在思考自我价值等诸多问题。他写道:“如我般普通,也应该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去成长,去为国家作出微薄贡献。今年我考上了一个小县城的公务员,还未入职。玩完这个小游戏,我希望在未来的人生里也像当年报国的先烈一样,燃尽自己。”

张欣怡说,游戏从“五四”出发,从北大开始,但同学们从一开始就并不想做一个只是在“北大”范围内的游戏。正如编剧在第一幕所写的“去更广大的生活中追寻”,这片土地上的年轻人都生长在“五四”的延长线上,无论身在何处、从事何种事业,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践行五四精神。

“这个视频是互动游戏的形式,需要玩家不断作出选择。而我们的一生,也是在一个又一个选择中,不断去寻找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追寻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可以多一些目光向下、脚步向前的力量,挣脱更多功利性的枷锁,有勇气作出发自内心的选择。”张欣怡说。

THE END
0.中国现代史领域巨擘魏宏运(组图)新闻中心在湖光辉映、风景秀丽的南开大学,有一批蜚声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兢兢业业地为国家民族无私地奉献着,有的已届耄耋之年仍无怨无悔,笔耕不辍,著名历史学家魏宏运就是其中的代表。 志在拓荒 魏宏运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发端于早年的革命生涯。 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329:/2731:86856<6:::290yivvq
1.论传统武术、现代搏击和军警格斗之间的关系和异同由于对传统武术、现代搏击、军警格斗都有所了解,身边也有不少亲朋好友算是习武之人,偶有切磋。所以总是有人问我传统武术、现代搏击和军警格斗到底谁厉害?李连杰、成龙、李小龙、甄子丹、泰森之间谁能打过谁?泰拳、空手道、跆拳道、巴西柔道、俄罗斯桑搏还是中国功夫,谁是武术老大?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jvzquC41yy}/onnrkct/ew45d:izgt;
2.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真题练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课程代码:037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jvzq<84yyy4ip|kfz|q/q{l1|kqbqsncqy{0nrskcp€igwyk16650qyon
3.师德教育学习资料(二)丨“四史”学习教育资料汇编要了解近代中国经历的屈辱历史,汲取历史教训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就要了解近代中国所经历的屈辱历史,深刻汲取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欺负的教训,增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在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jvzq<84yyy4qvmx|z0io1‚~y|1ptuƒ4uful0497427921952294tj}rn
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af课前调查问卷你的声音,对我们超级重要!开始答题吧,gogogo! * 1. 你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整体兴趣程度如何? A. 非常感兴趣 B. 比较感兴趣 C. 一般 D. 不太感兴趣 E. 完全不感兴趣 * 2. 你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时,最常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可多选)【多选题】 A. 时间线复杂,难以梳理 B. 历史事件与现实jvzquC41yy}/ys}0ep5wo8yMdeZrE7furz
5.考研指导:2010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要点新浪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唯一带有“历史课”色彩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其在考查时要求考生准确认知其相关知识点,如历史人物、事件、会议、著作及重要的时间、地点等。这是其客观题的重要命题指向。具体而言: 第一,认清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国情。所谓基本国情,包括各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jvzquC41gf{/ursc0eun0ls1mcuzcw4422?.2A2471766?737;71a;3ujvsm
6.角木蛟2023年读书写作总结首先说真实,这种第一人称的信件让人感觉非常真实,其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细节丰富,情感真挚,极为真实可信,让我不断产生这是非虚构作品的错觉。我甚至觉得作者是真的拿到了一批信件。这种效果可以说是极为成功的,我对作者非常佩服。再说感人,第一人称信件的形式使人能够高度代入到写信者身上,让人身临其境,感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5367558
7.李辉源李云雀张俊:祛除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关键词]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唯物史观;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项目编号: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当代社会思潮传播的新特点与有效引导研究”(编号CSZ20050),2020年成都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红医文化融入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以成都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编jvzquC41krkse|hu0e}ow7jfw0io1rshq1714=43:;;/j}r
8.近现代史纲要(多选)近现代史纲要(多选)1、早期的维新思想代表人物有( ABCD ) A、王韬 B、薛福成 C、马建忠 D、郑观应 E、林则徐 2、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和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俄国得到的“好处”有(ABC) A、俄国公使可进驻北京 B、对库页岛进行行政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773<>535
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通用25篇)1、课程组经过研讨,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讲授中注意避免与中学课程的简单重复,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属性,注重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讲授的理论性。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系统地学过中国近现代历史,对有关的历史事实、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是,对历史发展的脉络,对历史发展的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5Ecwlvwcthqwl|wq5ykwigvknvk8icpizvcwlqpi€vqh67:9840qyon
10.河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现代史河南事业单位考试网【导读】华图河南事业单位考试网同步河南华图发布:河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现代史,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河南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汇总】,备考河南事业单位考试,为你推荐事业单位备考用书,面授课程。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事业单位微信公众号(hnsydw666),微信号:(huatuhn123) 。 jvzquC41jc4iwjyw0eun1;5451662>4749<16;3jvor
11.闻黎明:近年来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管窥小组讨论作者:闻黎明 文章来源:日本《近邻》2008年11月号 点击数:282 更新时间:2009-8-24 中国思想史研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数量可观的专著和论文,可谓源源不断。作为中国思想史构成部分之一的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也是这样,尤其是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视野也越来越开阔,不仅许多空白得以填补,一些薄jvzquC41o0jpwkfp0eun1pwqwr5uqyne1:952>981
12.考研政治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题考察全解析考研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系统性学习历史事件和人物。 结合历年真题,练习大题回答,学会归纳总结。 关注时政热点,提高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以上的解析和复习策略,考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扎实掌握核心知识点,轻松应对考研政治大题部分。 jvzquC41mcuzcw3mqqrfc{s0eqs0497726641:=426;1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