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肉简史原来汉代也曾经是爱吃烧烤的朝代齐齐哈尔古代

夏季正浓,各地的烧烤摊、烤肉店生意火爆起来了,大抵是烧烤带有无可比拟的天然社交属性,三五好友相聚,谈笑风生中,一盘盘的肉没多久就吃的干干净净。不止是现代,早在汉代烧烤(现分类为烤串和烤肉,以前统称为烧烤)就火出圈了。很多人认为烧烤是从西域流传到中原的,其实恰恰相反......

烧烤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数十万年前乃至百十万年前的史前时期。原始人类发明了火后,烤肉就成为了重要食物,但那时候只是简单的烤熟而已,谈不上烧烤的程度,考古发现周王膳单上有脍也有炙,炙肉在《诗经》上也被反复吟诵,周人对烤肉有一种特有的偏好。

其实古人早先没有“烧烤”食物的说法。“烧烤”食物的“烧烤”其实出现得比较晚,一般认为“烧”作为烧烤的意思完善于宋代,而“烤”更晚。通常北方叫“烤”, 南方叫“烧”。所以古代对烧烤一般称为“炙”。

春秋战国到秦代,烧烤仍然流行。当然,一般是在贵族和中上层社会中流行,因当时一要有烧烤的物件,一般是铜制,普通百姓无力筹办;其次能把整块肉烤着来吃的绝不是普通老百姓能舍得的,吃烧烤在古代属于贵族上流社会的一种高端party,彼时也没有烤肉店大排档一类,来了老弟的招呼基本不会存在。到汉代及汉以后,上层社会仍流行以烤肉佐酒的习惯。而且汉代人烤肉的方法极其丰富,有炉盘(类似现在韩式烤肉)、羌炙(三分熟)、貊炙(烤全羊)、炮豚(叫花猪)以及燔炙(烤串)。因其操作方便,省时易熟,在汉代大为流行。刘邦吃过烤鹿肝、牛肝,当了皇上,天天都少不了这东西。关羽刮骨疗毒,不住地饮酒,不住地吃烤肉,谈笑自若...这么算来烧烤也算经历了各朝代的更迭变换了。

古代烤肉炉

齐齐哈尔烤肉炉

古代的烧烤以何肉为原料,在画面上难以揣度出来,更多描述的器具和肉炙品种,那时不限于羊肉和猪肉,还有黄雀、牛心、鹅肉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遣册上记录的烤肉多达八种,有牛炙、牛胁炙、牛乘炙、犬胁炙、犬肝炙、豕炙、鹿炙、鸡炙,奇怪的是唯独没有羊炙。

当然在现代社会烧烤这一美味多以牛肉为主,技法更已炉火纯青,不再只为糊口,在口味和肉质口感上要求更高。在这一点上,齐齐哈尔烤肉当之无愧的可以说上一说,“齐齐哈尔”源自达斡尔语,是“边疆”或“天然牧场”之意,西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接壤,地理优势造就了良好牛肉的基础。行走在齐齐哈尔街头,烤肉店随处可见,兴于20世纪80年代的齐齐哈尔烤肉,如今是鹤城最亮眼的新名片之一。火红的果木炭将黑色厚重的圆形烤盘烧得滚烫,当精心调配腌制的生牛肉放在烤盘上的那一刻,呲啦啦的声音响起,总会让食客感受到身心愉悦。

THE END
0.丝绸之路的开辟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海上丝路最早可追溯到何时9,丝绸最早出现在哪个时代或者朝代 在距今五千年前后的史前时代,黄河流域已经出现丝绸的曙光,到商周丝绸业已较发达,随着战国、秦、汉时代经济大发展,丝绸生产达到了一个高峰。公元前 126年,在汉武帝的西进政策下,大量中国丝绸通过 " 丝绸之路"向西运输。经过魏晋北朝发展到唐代,中国丝绸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一方面条贯、折衷传统遗产,另一方面又jvzq<84yyy4ek‚ncrr4dqv4fqe5xcwl{qw5:7;;670nuou
1.发现史前4米之高人类遗骸,但是真的是人类么?国际频道在历史的长河的中,每一个阶段或者说每一个朝代都会发生很多奇异的事件或是想象,这些是有的被当做是神灵显现被载入了史书,也有一部分被认为是不祥之兆而被历届的皇帝所禁止言论记录。但是,即使是这样,也会被现代科学家找到蛛丝马迹。可是,对于没有历史记载的史前文明,科学家们只能通过考古发现得出一些信息,而其中,jvzquC41o0jcy7hp1i{plr4u{uzfo8723752287812;7:B=3:74tj}rn
2.從四大板塊看史前中國文明的演進與互動理論受到氣候的影響,這個弧形地帶的范圍不斷變化,這種模糊的空間范圍,使得西北與東南板塊人群在這個地帶進行頻繁互動。這個地帶作為史前中國文明發展的樞紐,把東南與西北板塊緊密聯系在一起。歷史上的中國,疆域廣闊朝代的都城位置大多靠近這個地帶的邊緣,如漢唐的長安,元明清的北京,從而加強了東南與西北板塊的聯系。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DRL71p70497312?1:8h62792/<7442?8;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