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历史——远古的乐声——曾侯乙墓编钟

1977年底,湖北随州擂鼓墩的驻军某部在扩建营房时,发现了一处大型古墓群。经过考古发掘,其中出土了一座南北十六点五米,东西二十一米的多边形竖穴大墓。墓主是一位四十五岁左右的男性贵族。整个墓葬,分作东、中、北、西四室,其中,东室放置墓主棺椁,外椁饰有青铜框架,有类似窗户的图案,内棺画有彩绘门窗及守墓神兽武士;中室放置随葬礼乐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车马器;西室有殉葬人十三具,为十三到二十六岁左右的女性,应该是墓主生前的妃妾或近侍宫女。墓中共出土随葬品一万五千多件,其中,青铜器和金、玉、漆、木、竹等器七千多件,各种铭文万余字。

曾侯乙墓编钟

通过分析出土铭文,人们了解到,此墓的墓主是战国初期一位名叫乙的曾国国君—曾侯乙,其下葬约在楚惠王五十六年(约前433)。

以“曾”为名的国家,不见于传世文献,但在考古资料中时有所见。曾侯乙墓的发现表明,在战国初期,汉水以东随州地区曾有一个以“曾”为名的诸侯国。与随州地区考古发现的其他材料相印证,可以断定曾国是汉水流域的姬姓诸侯国。但文献记载中,此地却是西周所建姬姓封国随的故地。曾国与随国,到底是一个国家,还是两个国家?学术界对此有较大争议。李学勤先生曾撰《曾国之谜》一文,力证“曾即是随”,曾、随实际上是一国两名。

曾侯乙墓发掘出土了大量器物,其乐器、漆木器、金器、墨竹书简、青铜礼器、棺椁等无不见证了当时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尤其是该墓出土的一架青铜编钟,更是极为难得的文化精品,曾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编钟,被命名为“曾侯乙编钟”。编钟是先秦时代的一种组合乐器,通常是按钟的大小、音律、音高,把多枚青铜钟编列成组,可以演奏悠扬悦耳的乐曲。在先秦时期,编钟和编磬,是贵族祭祀、宴乐、典礼等场合使用的重要乐器,在古代礼乐仪式中具有主导作用。编钟通常为青铜钟,编磬则主要是石制,两者搭配,古称“金石之音”。

曾侯乙编钟是目前考古发现所见最大的编钟组合。全套编钟共六十五枚,分八组,悬挂在铜、木做成的三层钟架上。其中,上层三组十九件为钮钟;中层三组三十三件为甬钟,分短枚、无枚、长枚三种样式;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甬钟,十二件;另有镈(bó)钟一件。最大的一件编钟通高一百五十二点三厘米,重两百零三点六公斤;最小的一件通高二十点二厘米,重二点四公斤。

编钟的钟架,由长短不同的两堵立面垂直相交,呈曲尺形,全长十点七九米,高两点七三米,七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其上饰有二百四十多个青铜构件,下有六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八根圆柱承载。编钟的装配和布局,无论是从力学角度,还是从美学角度,或者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看,都显得十分合理。

编钟的钟及钟架的铜构件,均是铜、锡、铅合金,由多种复杂工艺制作而成。全套编钟的装饰,有人、兽、龙、花和多种几何形纹,采用圆雕、浮雕、阴刻、彩绘等多种技法,以赤、黑、黄色与青铜本色相映衬,显得庄重肃穆,精美壮观。

钟体总重二千五百六十七公斤,如果加上钟架(含挂钩)铜质部分,合计四千四百二十一公斤。其重量、体积在古代编钟中是罕见的。经学者研究,这套编钟需要由五人组成的乐队来演奏,其中三人双手执小模掌奏中、上层钟,二人各持撞钟木棒,掌奏下层钟。

编钟及钟架、架钩上有铭文三千七百五十五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铭文多数都是错金。其中,甬钟的记事铭文为“曾侯乙作持”,显示此套编钟的制作和享用者都是曾侯乙。上层十九枚钟的铭文只标音名,中、下层四十五枚钟上不仅标着音名,还有较长的乐律铭文,详细记载着编钟的律名、阶名和变化音名等。镈钟的铭文则记载了楚王熊章为曾侯乙铸宗彝一事。

编钟的标音铭文,标示了钟的悬击位置或敲击部位及其所发音的名称。乐律理论记述了曾国与楚、晋、齐、申、周等国的律名对应关系。镈钟铭所见律名二十八个、阶名六十六个,绝大多数都是前所未知的新材料。这套编钟的铭文,是一部重要的中国古代乐律理论专著。

整套编钟音色优美、音域宽广,音列充实,基调与现代的C大调相同。每件钟均有呈三度音程的两个乐音,可以分别击发而互不干扰,亦可同时击发构成悦耳的和声。全套编钟有五个八度,只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其中既有深沉浑厚的低音,也有圆润淳朴的中音和清脆明快的高音,其音域自C2至D7,中心音域内具十二半音,可以旋宫转调,演奏七声音阶的多种乐曲。考古工作者与文艺工作者合作,探索用此钟演奏出各种中外名曲,其优美的音色,无不令人称奇。

乐舞纹鸳鸯漆盒(战国,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下层挂两个磬,一乐师手持长棒背向击钟,另一侧为乐师击建鼓,舞人随鼓声起舞。

编钟之外,曾侯乙墓还出土了三十二枚编磬,为石灰石或大理石磨成,分为两层四组挂于青铜错金磬架上,形若倨句,大小各异。其中,一枚编磬上有“曾侯乙作持用终”的铭文。此外,编磬上还刻有(其中有少量为墨笔书写)编号和乐律铭文,计七百零八字,大意与曾侯乙编钟铭辞相通。经复原研究,可知其音域跨三个八度,十二半音齐备。编磬音色清脆,演奏时,需双手执磬槌,跽地而击。

曾侯乙墓的第二项重大的考古发现,是在墓中出土的一件漆箱盖上发现了古代二十八宿的天文星宿图案。这件漆箱呈长方形,通长八十二点八厘米,宽四十七厘米,高四十四点八厘米,内髹红漆,外以黑漆为底色,加施红彩。漆箱盖面的正中,有一个朱书篆文“鬥(斗)”字,环绕“鬥”字,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着二十八宿的名称,被“鬥”字笔画的延伸线,划为四个区域。漆箱盖所记“二十八宿”名称,与《史记·天官书》所载基本相同。盖顶两端分别绘有青龙、白虎的形象,恰好对应这二十八宿的东方七宿和西方七宿,应该与古代天文图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概念有关。另外,在亢宿之下有“甲寅三日”四个字。

曾侯乙尊盘

衣箱两端面,一面绘有蟾蜍图和星点纹;另一面绘有大蘑菇云纹和星点纹。两个侧面,一面绘两兽对峙、卷云纹、星点纹;另一面则没有花纹。这件衣箱盖图案,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二十八宿天文星图与北斗及四象相配的最早的天文学实物资料,说明我国至少在战国早期,就已有完整的二十八宿天文概念,是二十八宿理论源出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物证。

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还包括大量青铜礼器,主要有:镬鼎二件、升鼎九件、饲鼎九件、簋八件、簠四件、大尊缶一对、联座壶一对、冰鉴一对、尊盘一套二件及盥缶四件,等等。其中的尊盘,系用先进的失蜡法铸造,表现出战国时期曾国青铜冶铸业所达到的高水平。

曾侯乙墓出土竹简二百零四枚,简上有墨书文字,字数不等,多者六十二字(简212),最少的四字(简118),总计六千六百九十六字。从其中所记内容来看,曾国与楚国有着密切关系,曾侯乙去世时,楚王和楚国的太子、令尹、鲁阳公、阳城君、平夜君、羕(从邑)君等,皆有车马的馈赠。竹简所记葬仪中御者的官衔,大多与楚国相同或相近,显示楚国官制对曾国的较大影响,同时也表明,曾侯乙同楚国的王公贵族之间有着密切的交往关系。

THE END
0.中国历史之首(远古时期)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天文学成就 《仰韶太阳纹彩罐》 仰韶文化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持续2000年左右。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其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 ,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 jvzquC41yy}/onnrkct/ew464p?ccqq
1.《中国历史地图远古中国》(王月前洪石)简介书评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中国历史地图 远古中国》,作者:王月前、洪石,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最新《中国历史地图 远古中国》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中国历史地图 远古中国》,就上当当网。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4=6:99=60qyon
2.《上古卷轴5》泰姆瑞尔的远古战争历史《上古卷轴5》的世界中,自古以来纷争不断,下面为大家介绍《上古卷轴5》泰姆瑞尔的远古战争历史,一起来看看吧。 《上古卷轴5》背景故事及资料大全 战争,战争不曾改变。人类和精灵,还有龙族,自古以来纷争不曾间断过,神话纪元末年天际巨龙战争可以说是有纪录以来的第一场战争,到后来第一纪元的第一议会战争,阿莱西亚奴隶jvzquC41yy}/ijrgtuqz0lto1jgofktqm1813?541974;950ujznn
3.中国古代民间弹弓术历史和基本技法弹弓的远古历史 弹弓古已有之。古到什么时候呢?从原始社会人类投掷石块捕猎充饥的时代,人们就发明了“弹弓”,他们发现用弓抛射的石块的杀伤力更大距离更远。可大大提升狩猎能力。 唐代类书《北堂书钞》中载有一首非常著名的原始歌谣,名为《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诗歌以二字短句简短形式jvzquC41yy}/onnrkct/ew43z3xs|lq
4.历史文化学院江林昌教授文章被《新华文摘》转载“日月山”陶文在山东、安徽等地多有发现,说明古代农耕文明崇拜日月天体神灵的普遍性,也证明甲骨文与《山海经》的相关记载正是远古历史文化的反映。又如,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M45墓主两侧用蚌壳堆塑的龙虎形象,以及墓主北侧用肋骨组成的北斗图像,将先民借助龙虎图腾祈求灵魂升天的原始宗教观念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jvzquC41yy}/xrjy0ujv0niw0et0kwkq1363386899<30qyo
5.中华远古史(豆瓣)本书是作者毕生治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从中国历史的序幕开篇,一直写到西周末,详尽论述了中国远古历史从史前文明经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演变、发展的过程,尤其对夏、商、周三代的族源、地望、世系、宗法制度、继承制度、政权形式、社会经济及社会性质等问题的论述见解独到。迄今仍是此一领域的经典之作。 jvzquC41dqul0mtwdct/exr1kuho1B<:/9332A2377?9/>4
6.整理一份超全的龙族史,秒懂权游(权力的游戏第八季)剧评真正的龙族是在远古历史上被称之为瓦雷利亚|Valyria|的一个族群,一个曾经血洗并统治厄索斯大陆数个世纪的帝国。【左】维斯特洛大陆【右】为厄索斯大陆 1.龙族起源与崛起龙族并不是厄索斯大陆第一个统治者,这片与现在故事主线有一段距离的大陆(现在连龙妈都回维斯特洛大陆了)的第一个统治帝国力量扎根于OldGhis城。jvzquC41oq|jg7iqwdgo0lto1tkwkn|1327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