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明:科学判定时代方位,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科学判定时代方位,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李慎明

当今世界局势白云苍狗,波诡云谲;中美贸易战将是一场旷日持久战。当今中国,多年积累的“难啃的硬骨头”亟待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加以解决。中国正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世界也正在大踏步地拥抱中国。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有着世所罕见的挑战。

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战略思维和顶层设计。笔者认为,毛泽东、习近平所讲,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这一基本原理与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作出的重大结论。这一判断不仅完全正确,而且有着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只有认清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认清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时代,才能正确认识时代性质,科学判定时代方位,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这四个自信,也才能正确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出正确的对内对外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战略、策略等。也只有如此,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一、当今时代依然处在马克思、恩格斯所指明的大的历史时代

历史学家常用生产工具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准。马克思、恩格斯用占社会主导地位的阶级来确定和划分“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社会形态,并明确提出了“资产阶级时代”这一概念。

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接着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这个锐利的武器,考察了人类历史,从而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大趋势,明确地得出了“两个必然”的结论,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2]因此,资产阶级时代终究会终结,无产阶级与社会主义时代终究会到来。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进而运用唯物史观,深入考察和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最终不可调和的对抗性,进而找到了实现社会变革的阶级和社会力量——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对大的历史时代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的科学判定与揭示,正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基石之上的。

马克思在得出“两个必然”结论的同时,也明确指出“两个决不会”,即: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绝不能用其中一个来否定另一个。用一个否定另一个,在哲学上讲就是“二元论”和“一点论”,而不是“一元论”和“两点论”。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也绝不是完全等同的平行并列的关系;如果作此认识,就会为种种“左”、右倾错误认识,甚至给历史虚无主义留下相当活跃的空间。从一定意义上讲,“两个必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归宿,是我们正确理想信念的总源泉、总依据,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心的根本所在。“两个决不会”是人类历史总体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具体细节的总汇集、总描述,是我们在实现最高纲领的过程中,在制定、实施和实现一个个最低纲领和一个个战略策略时,所要考察的客观的具体条件的现实依据。

正因如此,我们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结论,绝不会也绝不能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上,必然充满荆棘和曲折,绝不可能只是在敲锣打鼓中就能实现,同时也对最终到达全人类的最终归宿——共产主义亦即最终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充满无比的信心。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说,当今世界仍处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代;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仅仅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已。

二、当今世界同时也处于列宁所说的金融帝国主义这一特定的小的历史时代

笔者个人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大的历史时代,又包括了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这一特定的小的历史时代。

列宁坚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按照列宁划分时代的标准,我们可以把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资产阶级形成发展分别细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商业资产阶级,二是工业资产阶级,三是金融资产阶级即金融帝国主义。同时相对应把资产阶级这一“大的历史时代”分别细分为三个较小的历史时代:一是商业资本主义时代,二是工业资本主义时代。商业资本主义时代和工业资本主义时代同为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因而这个时期的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同以前的时代相比是文明的、进步的。三是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加速集中并日益融合为金融帝国主义时代。金融帝国主义时代则是垄断的、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时代。当今美国当局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对我国悍然发动贸易战乃至金融战、科技战等,就是企图维护其在全球摇摇欲坠的金融、科技、军事、意识形态、规则规制等方面的垄断地位,其最终结果必然进一步加深其寄生、腐朽和垂死性。

早在1914年,列宁就指出:

在1915年底和1916年,列宁明确指出:“典型的世界‘主宰’已经是金融资本……整个世界的命运简直就掌握在几百个亿万富翁和百万富翁的手中”。[5]“帝国主义的特点,恰好不是工业资本而是金融资本”。[6]1916年上半年,列宁在其著名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更是十分明确地指出:

1917年4月,列宁指出:“不研究这个问题,就根本不会懂得如何去认识现在的战争和现在的政治”。[11]1920年7月,列宁又强调指出:

因此,从本质上说,帝国主义时代同时也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危机深入发展的今天,只要认真读一读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一著作,任何有起码良知和公正的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部字数不多的著作,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一样,其理论、历史与逻辑有着高度的内在统一,在人类文明史和重重迷雾之中是一座愈发闪烁着巨大真理光芒、照耀人们不断顽强前行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灯塔。任何偏见和诡辩,都无法使其消弭。很可惜,一些年来,读此著作的人不多了。也有一些人,忙着去搞所谓的“金融创新”了,而对垄断资本控制的金融的本质不甚了解,甚至把金融创新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

笔者认为,列宁当年在这里所说的帝国主义就是金融资本统治的金融帝国主义的简称;列宁当年所说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就是金融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的简要表述;我们常说的当今世界仍然处于帝国主义时代,就是当今世界仍然处于金融帝国主义时代。也正因如此,如果使用列宁的“金融帝国主义”这一提法,将有助于我们更加直接、更加深刻地认识帝国主义的本质,有助于深刻认识当前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当今世界上所发生的各种主要事件的本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信心,有助于找到科学应对的战略举措。

毫无疑问,“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17]但随着金融帝国主义这一时代的到来,从总体上来说,资产阶级则逐渐步入了垄断、寄生、腐朽和垂死的历史阶段。我们虽然无法断言列宁所说的金融帝国主义这个时代能够延续多久,但有一点则完全可以肯定,这一时代绝不是以几十年甚至百多年为单位,而至少是以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为单位。人们对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是腐朽、垂死的资本主义的诘难,就是把金融帝国主义这一时代看短了,是以百年甚至几十年为单位来衡量对错的,从而得出了列宁所说过时的结论来。其实,这不是列宁所做判断的过错,而是后人理解上的偏狭和过错。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代是长期的,其进程不仅是曲折的,有时甚至会发生逆转。列宁曾明确指出:“每个时代都有而且总会有个别的、局部的、有时前进、有时后退的运动,都有而且总会有各种偏离运动的一般型式和一般速度的情形”。[18]对苏联东欧的剧变,对当今世界社会主义的低潮,完全可以作如是理解。

在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社会主义革命有迅速发展时期,也有消沉时期。列宁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像“涅瓦大街的人行道”那样“宽阔、畅通、笔直,在走向胜利的途中根本不必承受极其重大的牺牲,不必‘困守在被包围的要塞里’,或者穿行最窄狭、最难走、最曲折和最危险的山间小道,谁认为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可以’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谁就不是革命者”。[19]他认为:“社会主义的彻底胜利是要经过漫长的、艰苦的道路”[20];革命在发展中既有“一天等于二十年”的迅速发展时期,也会有“‘和平’龟行发展”的“政治消沉”时期。[21]这种现象,既会在一国革命中发生,也会在世界范围发生。因此,不能把当前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处于消沉时期的现象,看成是时代的根本性质改变了,甚至要告别革命,它仅仅是时代不同发展阶段上主题的变化。列宁说,“无产阶级的策略都要考虑到人类历史的这一客观必然的辩证法”,“要利用政治消沉”时期“来发展先进阶级的意识、力量和战斗力……并使这个阶级在‘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日子到来时有能力实际完成各项伟大的任务。”[2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总书记从来没有否定当今世界时代的性质仍然是帝国主义的时代。而恰恰相反,他们都直接间接肯定了这一时代的本质没有发生改变。

早在1935年,毛泽东就指出: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另一位重要成员陈云在1989年十分明确地指出:

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也明确指出,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由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29]2005年,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同时,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人类实现普遍和平、共同发展的理想还任重道远”。[30]

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

这一论断,不仅间接肯定了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时代的存在,而且还充分肯定了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结论。

不管承认不承认、正视不正视、认识不认识列宁所界定的时代,但它都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现实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之中,存在于我们亟待统筹的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之中。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我们进行科学顶层设计中亟待弄清的一个十分重大的基础理论问题和客观现实问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有着无比光明的前途

目前这场仍深未见底的国际金融危机的总根源,就是东欧剧变和苏联亡党亡国之后全球范围内贫富两极的急遽分化。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整整十年。特朗普当局又祭起贸易制裁大棒到处挥舞,国内外一些学者包括经济学家认为,第二次国际金融危机即将爆发。摩根大通公司预言“下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将于2020年爆发”。[34]笔者认为,从本质上说,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到现在就根本没有结束过,何来的第二次危机呢?资本主义经济正处于长周期的衰落阶段,短期的一些所谓“好看”的经济指标并不代表已经走出危机。从根本上说,再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也走不出来。2020年若要爆发更大的危机仅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延续和深化而已。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时代现状与趋势的认识,都是基于科技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框架内,单个技术可以形成单个资本。但其中的交通工具可以把一个个单个资本吞并,最终形成垄断。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说,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等等,使得“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35]列宁更加重视建筑铁路的作用。1920年7月,他指出:“资本主义的线索象千丝万缕的密网”,把“建筑铁路”“这种事业变成同整个生产资料私有制连结在一起”,“把这种建筑事业变成”对“占世界人口半数以上附属国人民,以及对‘文明’国家资本的雇佣奴隶进行压迫的工具”。[36]

世界社会主义有着无比灿烂的前途,就是因为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的高科技革命和新的生产工具的诞生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生产力,但同时也极大地加遽着全球范围内的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的贫富两极分化。这正如马克思所强调:在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一切进步,或者换句话说,社会生产力(也可以说劳动本身的生产力)的任何增长,——例如科学、发明、劳动的分工和结合、交通工具的改善、世界市场的开辟、机器等等,——都不会使工人致富,而只会使资本致富”。[37]这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框架之内,从总体和本质上说,资本与劳动的各自致富,是一个跷跷板的两头,绝不可能是共富。资本愈是富有,广大劳动群众则必然愈是贫穷。广大劳动群众愈是贫穷,社会的有效需求则必然是愈加减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必然使得全球范围内广大民众愈加贫穷,社会的相对需求急遽减少。我们还可以作出这样的预言,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在全球范围内,大量的人工智能会更多地挤占现有的人工工作岗位,无人工厂会雨后春笋般地在世界各地涌现。这一进程,可能要比我们常人所想象得还要快的多;其覆盖面,可能比常人想象得还要更为广阔。但资本都不雇佣工人了,普通百姓都没有工资了,谁来购买这些物美价廉的产品呢?这也是国际金融危机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再爆发的根本原因。

世界社会主义有着无比灿烂的前途,还因为国际互联网已经远比铁路、航空更快的加速着世界上被压迫被剥削的世界各国、各民族和各国人民的联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的越来越扩大的联合”,是“由于大工业所造成的日益发达的交通工具而得到发展,这种交通工具把各地的工人彼此联系起来”;“中世纪的市民靠乡间小道需要几百年才能达到的联合,现代的无产者利用铁路只要几年就可以达到了。”[38]在当今世界,国际互联网是柄双刃剑。它既是金融帝国主义企图统治劳动和劳动者思想的最直接、最便捷、最有力的工具,同时也是劳动者传播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并进而彼此联合的最直接、最便捷、最有力的工具。绝大多数人的联合与绝大多数人的事业,绝不是极少数人及其所掌握的技术能封锁得了的。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价值观的全面危机,是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即生产社会化乃至生产全球化与现存的生产关系即生产资料被极少数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一次总爆发。历史已经反复证明,这一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框架内根本无法摆脱。随着这一矛盾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可以断言,更大的金融灾难必将紧随其后并在一些年内接连爆发。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颇像中国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中内囊空虚起来的贾府。今天全世界范围内的贫富两极分化,必然带来明天全世界各国人民的痛苦、愤懑直至反抗,这是全球范围内的大变革大调整的根本动力;全球人类社会大变革大调整的结果,就必然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大发展。

从眼前和局部看,我们与美国有不少利益交汇点,尤其是经济贸易往来,相互额度占比高,但从根本和长远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则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是根本对立的。

从一定意义上讲,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只要主导着我们这个世界,战争就不可能完全避免。列宁的判断依然科学而准确:帝国主义是战争的策源地。冷战结束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十多起较大的局部战争,都直接间接与帝国主义大国有关。之所以说世界和平有希望,主要是说世界各国人民其中包括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广大人民对世界和平有着强烈的愿望和追求,对帝国主义的现象和本质的认识、对帝国主义是战争的策源地的认识都有不同程度的深化。另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处于衰退之中,世界多极化也在深入发展,美国称霸全球常常是力不从心。鉴于用“和平演变”的办法在苏联获得成功,它们今后将主要运用其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等霸权对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对其它发展中国家搞“颜色革命”,以企图达到永久称霸世界、掠夺世界之目的。正因如此,世界和平的整体总格局可能仍将会维持一段时间。

战争与和平都有不同阶级和力量的主导即性质的不同,又是对立统一和质变与量变的关系。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从时间而言,从整体而言,相对温馨的和平时期是常态,而血与火的战争却是短暂甚至极其短暂的。但是战争一旦发生,既会给一个国家、民族和人民带来十分巨大的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导致一个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新生。这正如经济危机与经济发展时期一样,经济发展是常态,经济危机是非常态,但短暂的经济危机的非常态的发生,可能会对一个国家、民族和人民造成较长甚至很长时段的极大的苦难,又可能促使一个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走向觉醒和振兴。

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两大课题”和“两大问题”,绝不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乃至更长一点的历史阶段所能轻易解决得了的。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不仅使现有的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反而又带来而且也必然带来新的更大更多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全球范围内的贫富两极分化。这一新的问题的凸显,进一步加重了原有的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存在。原始社会存在100多万年,奴隶社会存在1600多年、封建社会存在2000多年,资本主义社会才存在370多年,尽管现在历史加快了自己的发展步伐,但我们没有理由更没有力量让资本主义现在就寿终正寝。

金融帝国主义时代还可能会持续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决不能把这一时期看轻了,看短了。认为当今时代已是和平与发展时代,就是把金融帝国主义这一时代看轻了、看短了。当然,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一时代的长短,同时也取决于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代表其根本利益的共产党人对这一时代的认识和在与金融帝国主义合作、竞争、博弈本质上是较量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一定意义上讲,美国拥有金融霸权这一经济基础,也就拥有了其他霸权的各种手段。现在,美国经济之所以扑朔迷离,原因之一,就是美国正在并将继续把自己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转嫁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甚至是欧盟和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从总的历史趋势讲,资本帝国主义无疑是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纸老虎,在战略上和本质上,我们必须这么看。因为这是规律和未来必然的事实。但是,我们也必须记住列宁如下论述:

因此,在战术上看,金融帝国主义又是真老虎、铁老虎,真老虎、铁老虎是要吃人的。苏联这个社会主义的大党大国不是被吃掉了吗?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通过在苏联制造的金融动荡直接间接洗劫了大量的财富。因此,我们在战术上必须高度警惕,认真应对,不能有丝毫马虎。只有认清金融帝国主义既腐朽、垂死又可以在特定条件下惊人迅速的发展这一重要特征,我们才可能头脑清醒,在任何情况下赢得主动。

笔者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深化,随着全球范围内的贫富两极分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巍然屹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未来二三十年最多不会超过五十年内,必然会结束“‘和平’龟行发展”的“政治消沉”时期,迎接列宁所说的“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日子的到来,迎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赢得巨大成功、世界社会主义获得重大发展的伟大日子的到来。

综上所述,当今世界,不仅处于资本主义时代,而且处于帝国主义时代,而且同时也处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如果换一种表述,就是同时也处于无产阶级及其进步事业不断发展的时代。

注 释: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66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4]《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6页。

[5]《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42页。

[6]《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03页。

[7]《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4页。

[8]《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74页。

[9]《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4页。

[10]《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8页。

[11]《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6页。

[12]《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8~579页。

[13]《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1页。

[14]《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8页。

[15]《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9页。

[16]《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2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18]《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43页。

[19]《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5页。

[20]《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14页。

[21]《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78页。

[22]《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78页。

[23]《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页。

[24]《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4页。

[25]《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33页。

[26]《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82页。

[27]《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2页。

[28]《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0页。

[33]《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3页。

[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36]《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8页。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8页。

[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1页。

[39]《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36页。

THE END
0.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 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 A.主观条件 B.客观条件 C.理论基础 D.理论前提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 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jvzquC41yy}/lrfpuj{/exr1r1=1gmf7he>5;j
1.史前历史时代划分初一的同学们刚接触历史这门学科,是否觉得知识点非常混乱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史前历史时代划分,希望同学们将知识点内化哦。 想获取更多学习知识点,在学习之中依然继续突破?点击这里即可免费领取广州初中各科复习学习相关资料200+份: 先进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jvzquC41i|4kkjokcqhbp7hqo1k049722;621>k6g8:48
2.《世界历史》—史前时期的分期与史前时期相对应的时期旧石器时代早期:约公元前250万~前1万年 新石器时代:公元前10000/8000~前4000/1800年 青铜时代:约公元前4000~前700年(中东);公元前1800~前800年(欧洲) 铁器时代:始于约公元前1100/前800年 人类的史前时期处于地质时代的第四纪: 更新世早期:约公元前180万~前80万年 jvzquC41dnuh0lxfp0tfv8scrqemgxs1ctzjeuj1fgzbkux168?56::3
3.新时代的科学根据理论社会主要矛盾不变,则时代不变,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时代必发生变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以及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就以社会主要矛盾的演进为标准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大社会形态,为人类解放指出了光明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p:4423=03:581e:17<6/4;<3:A880jznn
4.日本时代划分日本历史时代划分 日本上古时代(公元11世纪前) 旧石器时代:约10万年乃至3万年前-1万5千年前左右。 日本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尾期才较大发展,在旧石器时代大部分时间(约十万年前)发展缓慢,考古研究发现,在几十万年前来自中国北方的原始人类进入朝鲜半岛上居住,其中少量人(大概十万年前)才开始又迁徙到日本。 日本各历史时代简介 弥生时代(纪 jvzquC41yy}/lrfpuj{/exr1r19e3<=e54>2fn
5.“硅谷投资教父”纳瓦尔的43本经典书单出身印度寒门、毫无背景的纳我们人类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还是无以伦比的智慧动物吗?时代要进入后人类时代了吗?如果这个后人类时代必然来临,我们人类怎么办? 《人类简史》带着新的问题,用新的思维,打破学科界限和过去的思维局限,重新梳理人类历史,提出新的解释,理清了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 jvzquC41zwkrk~3eqo59;?5455:7687:28=:;?<
6.社会主义民族复兴与现代化关系理论文明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成果的结晶,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辩证统一,现代是文明发展的一个时代,是一般与特殊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是变化、发展、进步的,有质的规定、发展阶段和文明形态。社会不仅存在复杂的结构,还划分为不同的历史时代。“现代”是人类历史的一个特定“阶段”,文明发展的一个特殊形态。总之,人们是在生 jvzquC41yy}/yxwmgtio0ls1e1814=223/641A6234940|mvon
7.当今世界究竟处在什么样的时代方位?这篇文章给出三个明确判断一、当今世界依然处在马克思、恩格斯所指明的大的历史时代 马克思、恩格斯用占社会主导地位的阶级来确定和划分“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社会发展形态,并明确提出了“资产阶级时代”这一概念。 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接着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这个锐利武器考察了人类历史,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从而第jvzquC41yy}/loickn/exr1pg}t1mjvckr@kmB349746
8.白云翔:躬行明理,笃志致知——《关于历史时期考古学的再思考史前考古学的研究范围是未有文字之前的人类历史,历史考古学的研究范围则限于有了文献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两者的界线在于文字的发明。白老师将其言简意赅地提炼为三句话:根据年代划分出的考古学的两大分支学科之一;历史时代或历史时期的考古学,考古学的基本分支学科之一;有了文字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的考古学。jvzq<84mcqmv0lxup0io1ƒ|d1zyev8}ufve45=<1zujua<86:1814<571v814<5747e68=57654tj}rn
9.《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要点解析因此,仅仅根据物质生产进步产生的特征对人类史前史进行发展时期的划分是不够的,需要同时考察婚姻、家庭和氏族组织的变化。 05婚姻家庭的历史变化与人类早期社会发展三个阶段是相对应的 “这样,我们便有了三种主要的婚姻形式,这三种婚姻形式大体上与人类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相适应。群婚制是与蒙昧时代相适应的,对偶婚制jvzquC41pg}t0:75934dp8723:5178551CXUK::475:7:?96287587xjvor
10.20世纪资本主义的历史定位第三个时代刚刚开始:这个时代使资产阶级处于相当于封建主在第一个时代所处的同样的' 地位'。这是帝国主义的时代,是帝国主义发生动荡和由帝国主义引起动荡的时代。"49列宁的这种历史划分是否符合历史实际我们暂且不论。在这里,列宁说的是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的分期,而非整个资产阶级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历史阶段jvzquC41yy}/z~jzkng/exr1nwtxgw4rqnouklx1ecvjvjqkuo538=80jvsm
11.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摘要:习近平的科学社会主义观是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其基本内涵包括:在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历史视野下认识当今世界仍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既不能丢弃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不能将科学社会主义视为一成不变的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jvzquC41yy}/f||z{l/q{l0ep5o387242515;61e6892>8/53<54=;;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