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家遗址两项“重大发现”改写史前史

6月4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一项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等联合开展的重大研究成果,首次在世界范围内确证了史前母系社会组织的存在。该研究运用高分辨率古DNA亲缘关系鉴定技术,综合多学科交叉研究,实证了山东广饶傅家遗址在距今4750年以前,存在由两个母系氏族构成的社会形态,这一发现刷新了母系社会最早仅能追溯至欧洲铁器时代的遗传学线索。

傅家遗址发掘现场

广饶傅家遗址属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距今约4750年至4500年。自上世纪80年代起,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三次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和发掘,时间跨度超40年。傅家遗址整体被划分为居住区、墓地和手工业区,呈现出功能分区明确、空间组织清晰的聚落特征。考古人员在南北两个区域分别发现两处独立的墓葬群。

傅家遗址发掘出土的遗迹遗物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介绍,这一发现为摩尔根、恩格斯关于母系社会的理论提供了直接的东方实证,在人类文明起源研究领域具有重大意义。过去考古人员大多凭借墓葬排列和空间分析推测社会形态,如今通过实验数据(如古DNA研究),从科学层面证实新石器时代的社会结构,这是关键的突破。

傅家遗址发掘出土的双人叠葬墓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员宁超介绍,此前,所有已报道的古DNA研究结果均显示,史前社会是按父系血缘原则构建社会组织体系,有关母系社会的遗传学线索最早仅可追溯至欧洲的铁器时代。遗传学分析表明,墓葬分区与母系遗传特征呈现出显著的对应关系。研究人员发现墓地内部存在多组一至三级亲缘关系。其中,一对跨墓地的二级亲缘关系为“随母系埋葬”的丧葬习俗提供了直接的遗传学证据。而且线粒体只从母亲遗传,这些墓葬中的人拥有相同的线粒体。这种单一化的母系遗传模式强烈暗示两个墓区人群分别源自不同的单一母系祖先。

宁超介绍,墓地内部及墓地之间存在极为密集的四至六级亲缘网络,两个墓地人群长期保持着通婚和共存关系,表明母系埋葬制度并未因时间及亲属关系疏远而改变,且被严格遵循了至少250年的时间。综合墓地规模等因素,专家推断傅家遗址两个墓地应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结构。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员张海介绍,研究团队基于高分辨率古DNA亲缘关系鉴定技术,综合多学科交叉研究,确证了史前母系社会组织的存在,全面揭示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下游沿海地区母系氏族社会的组织特征、人口规模、生业模式和生产力水平等关键信息,取得了人类早期社会组织研究的重大突破。

傅家遗址出土的中国目前最早成功实施开颅术的头骨,距今约5000年。

值得关注的是,这处遗址的“神秘面纱”早已在既往考古发掘中初现端倪——1995 年,考古学家在傅家遗址大墓中出土了一具极为特殊的颅骨,经考古学、人类学、医学界权威专家共同鉴定,确认这是中国目前最早的开颅手术成功案例。该颅骨主人为壮年男性,头骨上直径约 30 毫米的圆形孔洞边缘光滑,有明显刮削痕迹及骨组织修复迹象,表明病人在开颅后存活数年。根据山东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和碳十四年代数据分析,该墓年代属于大汶口文化中期,距今 5000 年以前。这一发现将我国开颅手术实例的历史提前了1000年,生动展现了大汶口文化时期令人惊叹的医疗技术水平。从史前医学奇迹到母系社会实证,傅家遗址正不断以突破性发现,改写着我们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知。

THE END
0.中国考古学编这样的分区法和事件对应法为后来的古史记载与考古资料的结合奠定了基本模式。 严文明的“重瓣花朵”模式非常明确地试图将各文化区系与文献记载的古代部族对应。这种建立在完备的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之上的对应可以看作是对“新史学”派划分方案的考古学论证。通过这种对应,史前时代与后来的历史发展被紧密结合起来。“jvzquC41yy}/g‚jctdupm7hp1zqg|kl1ctzjeujKphu@|ri?c26:(ktqmeuegF]\INYY[SS
1.解放日报|每一个角落,都应被“世界历史”照亮《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作者是美国的斯塔夫里阿诺斯。该书内容上起人类的起源,下讫20世纪70年代多极世界相对峙时期,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给人以宏观、全面的历史视野。 jvzquC41yy}/wlx0qtm/ew4;61kg1l6;23;b:;977;5qcpj0jvs
2.通向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道路?——马克思与布鲁诺·鲍威尔的争论对其马克思对史前史和真正的人类历史阶段的划分正体现了他的历史哲学。这一历史哲学的建构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又最终通过与黑格尔哲学的继承者之一布鲁诺·鲍威尔的争论完成,这主要体现在《论犹太人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之中。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建构表现出了反规范主义和反唯意志论的方向。jvzquC41rvkyv7slw0kew7hp1ktgq8656:5:3=>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