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史前史:夏文明是怎么诞生的民族黄帝农耕苏美尔

陕北史前史:文明是怎么诞生的?

作者:郭峰(书房记特约作者)

黄帝部落在黄土高原纵横捭阖,所向披靡,迅速统一北狄诸部,靠的什么?

一是勇猛好战,血管里迸发着扩张的血脉;

二是致胜法宝,青铜器。

坚持看老郭说史的朋友知道,6000年前,青铜冶炼技术起源于巴尔干地区、伊朗高原,然后迅速向外传播。青铜技术进入中国的路径有两路,一路是通过新疆、河西走廊,走得是丝绸之路;一路是通过北边欧亚草原大通道传到蒙古高原,然后南下进入河套地区、辽西地区,走得是草原之路。

这样,4200年前,中国大地上形成3个青铜器文化圈,一是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孕育了炎帝;二是陕北、内蒙南的朱开沟文化,孕育了黄帝;三是辽西地区的夏家店文化,孕育了商人祖先契。

上古时期,中国3个青铜器文化圈:齐家文化(炎帝)、朱开沟文化(黄帝)、夏家店文化(商人祖先契)。

啰嗦几句。

文明是怎么诞生的?

现在绝大多数学者理所当然地以为,文明产生于高度发达的农耕地区,比如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大江大河,农业发达,于是产生了文明。

其实不对。

文明的诞生,就像降水的形成,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和风细雨,都需要冷暖两股气团交锋,只有冷气团或只有暖气团形不成降水,必须冷暖两股气团交锋。

文明也是这样,单纯的农耕文化形不成文明,同理,单纯的游猎文化也形成不成文明,必须两种以上文化交流,才产生文明。

降雨必须冷暖气团交锋,文明的产生也一样,必须有不同文化交锋。

农耕文化,顾名思义是种田的,农民守着一亩三分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以农民很勤劳。汉民族是全球最勤劳的民族,没有之一,这是优势。同时劣势也很明显,安土重迁,思想保守,眼界不够开阔,老婆孩子热炕头,小富即安,创造力开拓性不强,信息闭塞。

农耕民族的第二个劣势是过于细腻,过于精致,生活安逸,战斗性差,野性张力不够,血脉中缺乏野蛮扩张的基因。你看史前的中原大地、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活的三苗、百越、百濮这些民族,都是典型的农耕民族,就过于羸弱,人口庞大,但战斗力不足,被动挨打,是天生的奴隶。这样的人,被野蛮扩张的华夏民族打压,只能一路退缩,一直退到云贵地区,偏安一隅。

所以说,单纯农耕文化缺乏沟通和信息交流,诞生不了文明。

农民,必须勤劳,但野蛮扩张的战斗力不足。

同样,单纯的游猎文化也诞生不了文明。

游猎民族,到处征战,血腥杀戮,逐水草而居,勒勒车载着简单的行囊,一辈子四海为家,打家劫舍,居无定所,到处飘零,文化不能沉甸,也不能产生文明。

一潭死水不能养鱼;

水太激,也养不成鱼。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活水,就是游猎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交流与交锋。

游猎民族,征战杀伐,逐水草而居,文化不能沉淀。

交流,带来信息知识;

交锋,带来种族屠杀;

碰撞,擦出文明的火花。

物种的进化,离不开种族屠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留下来的是最好的基因。

不可多言,点到为止。

交通最便利,种族最繁杂,战斗最激烈,农耕最发达的地方,正是文明起始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在哪?

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新月沃土。

欧亚非三大洲交界的地方,新月沃土,这里升起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新月沃土,符合上面提到的所有条件。

两河文明、古埃及文明,建立在大河之上,农业发达。

但这样的农业,其实是绿洲农业,站在金字塔西望,茫茫撒哈拉,沙漠里生活着野蛮的闪含民族,骑着骆驼,举着弯刀,不时地前来劫掠屠杀。

彪悍的阿拉伯骑兵。

这是世界的十字路口,民族众多,人员往来繁杂,有古埃及人、苏美尔人、腓尼基人、赫梯人、波斯人、马其顿人、古希腊人、亚述人、犹太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阿拉伯人、阿摩利人、希伯莱人、巴比伦人,等等等等,民族众多,城邦林立。关键是这些民族,语言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生产生活方式差异极大,你方唱罢我登场,往来冲突,各领风骚几十年。

这就是活水。

于是,最早的文明诞生于此。

苏美尔文明,5500年;

古埃及文明,5300年。

中东,地处世界十字路口,民族繁多。

这里是世界的中心。

为什么苏美尔文明产生于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自身培育了小麦,驯化了山羊、绵羊,还发明了轮子。

同时,他们从西边的巴尔干地区,学会了金属冶炼技术;

从南边的埃及,接受了象形文字,创造了契形文字;

从北边黑海荒漠,引进了马;

从东边伊朗高原,引进了黄牛;

从非洲引进了驴、西瓜;

从欧洲引进了苹果;

两河流域就是世界的商品集散地,这里充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种、商品和信息。

于是,最早的文明产生于两河。

苏美尔文明: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东方的中华文明也是如此。

中国最早的文明是夏,洛阳二里头。这是个盆地,农业发达。

它的东边是东夷,南边是三苗、百越,东北有河北夷,东南有淮夷,北边是北狄,西边是西戎,这里是东方十字路口,中原大地。

夏人自身掌握着稷(小米)、黍(黄米)、菽(大豆)栽种技术,又从百越那里学会水稻种植,向古虞国学会治水经验,从东夷学会黑陶技术,从河北夷引进马,从西戎引进黄牛、家羊,从三苗进水牛,从石峁人哪里学会青铜冶炼技术……

夏就像住在城市十字路口的好孩子,博采众长,从小见多识广、知识丰富,比其他孩子都聪明,懂得东西都多。

于是,中国最早的文明产生了。

华夏文明3600年,比两河、古埃及晚了不少。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再看一个反面例子,美洲。

15世纪,当手持火枪的西班牙殖民者踏上美洲大地时,印地安人别说没有金属冶炼技术,连轮子都没,马也没,牛也没,车也没。

为什么?

缺乏文化交流。

美洲3个文化,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别说与欧亚大陆交流,他们之间都没有交流,老死不相往来,各自独立发展。

关起门过日子,于是生活一塌糊涂,非常落后,等待他们的命运只能是灭绝。

玛雅人建的金字塔。轮子都没,真不知石头是怎么拉来的?

大河产生文明。

密西西比是世界性大河,比黄河还长,自然条件比黄河、长江流域还要优越,为什么没产生文明?

缺乏交流。(未完待续)

参考书目:《竹书纪年》《寒山忆雪》《试论石峁城址的年代及修建过程》《初论石峁遗址与欧亚草原文化的联系》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如何探究史前史(豆瓣)二是用人类学的术语来讨论前王朝时期的埃及。本书的研究横跨了人类学和埃及学两个领域,因此也是交叉学科研究的优秀范例。时至今日,本书依然对世界史前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 如何探究史前史的创作者· ··· 布鲁斯·炊格尔作者 陈淳译者 作者简介· ··· 布鲁斯·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8:25=831
1.中国共青团史讲稿6篇(全文)夏代之前的历史没有成熟的文字史料存在,一般人们又把这段时期的历史称为“史前史”,也就是说,中国远古史和中国史前史,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 再说我们为什么要重构中国远古史。 其实,现存的关于这段历史的知识体系,本身就是后人根据自己理解的情况,构建出来的,是否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有很大的探讨空间。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4rwse4of0jvsm
2.造纸术纸的史前史 中国 在纸之前,中国出现过甲金、简牍、缣帛等纪事材料,随着时间推移,它们暴露出各种弊病,这也是造纸术诞生的一个原因。[4][12][13] 甲骨金石 商代,人们将文字刻在乌龟的腹甲和动物骨头上,形成了甲骨文。[14]随着手工业的发展,人们将文字铸在青铜器上,形成了青铜铭文或金文。此后,青铜器成为常用的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73686:14:7;B5a33733<>6394tj}rn
3.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是美国历史学家L·S·斯塔夫里阿诺斯创作的历史著作,首次出版于1970年。之后本书不断再版,融入新的研究成果,至今最新的是第7版。 本书开启了历史学家运用全球史观囊括各个文明撰写世界史的先河。 本书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不满意于当时学术界盛行着的“西方中心论”,认为以这种观念为指jvzquC41nkh/p~nuv0kew7hp1ktgq865:5589>80jvs
4.考古百年实证中华文明5000多年连绵不绝丰富历史时期的灿烂图景 百年考古实践,不仅完全重建了中国史前史,也极大丰富和完善了有文献以来的历史时代历史。 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然而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甲骨文之前,就连商朝的历史也得不到国际学术界的承认。那时,人们对商朝的认知,仅仅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寥寥3000多字的记载。 jvzq<84ue0vfqyqg0eun0ls1p4532;6132831l867789/<9;8:8847mvon
5.考古百年:实证5000年文明史重建中国史前史他认为,关于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研究探讨了“我从哪里来”;关于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研究,从史前时期文化面貌的揭示到其文化来源的追溯,证明了中华史前文化系本土起源。 “安特生向西追溯彩陶文化的来源,提出中国史前文化西来说。中国考古学家通过发掘西阴村、城子崖、殷墟等遗址,认识到存在彩陶文化、黑陶文化、灰陶文化等3种jvzq<84ewn4djrsc0eun0ls14282/:51475dqwygpve53@6466;/j}r
6.中国电影史论文15篇由于在1896-1905年期间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是上海,而一直到抗战爆发,中国的电影史实际上都是上海的一城史,所以本文主要以对史前史时期上海的分析为主。 一个是移民城市,一个是移民国家,上海与美国可谓颇有“共同语言”,但是这“同”中却存在着大“异”。美国的移民来自世界各地。派拉蒙的创始人楚柯尔和“福斯jvzquC41yy}/z~jujw4dqv4hcp}fp87386>/j}rn
7.中国考古学百年历程西域汉晋简牍方面,主要有罗振玉与王国维合著的《流沙坠简》,开辟了西域史地研究的新领域。 第二个方面,是西方考古学思想的传入。西方考古学思想传入中国有三种形式。 一是中国学者介绍西方考古学。如1900年章太炎在《中国通史略例》中首次介绍西方考古学家进行史前时期研究的情况。又如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jvzq<84mcqmv0lxup0io1ƒ|d1zyzl8~lzn5rv87243671}724367226B3ujvsm
8.姜佑福马克思视域中的哲学与时代尽管在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社会“史前史”时期或者说真正的人类社会建立之前的整个“异化”时代,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总是黑格尔已经以思辨的和概念的方式把握过的、而马克思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式重新加以主题化的物质生活关系中的“经济形式”的方面,而一旦我们遗忘了马克思借以能够指证各种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缺陷及其历史jvzq<84yyy4qjrqquqvi{7tti0io1ƒ}nr1sluƒ~|z1€u{sd425:71;53;2=0v;53;2=3;h9;6787:7xjvor
9.《近东文明的起源》试读:古代近东史前史这个程序模糊了发展,因为它违背时代潮流;首要的是,它不能描述文明得以形成的条件,换句话说,它不能描述文明的史前先例。现在,我不准备定义广义的史前史与历史之间的区别,因为甚至在古代近东范围之内,这种区别都是成问题的。[2]我将简单地使用“史前史”这个词来表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出现之前的那个时期,并将首先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gekwl132<97?661
10.2024年政治学系研究生开学典礼暨新生教育培训顺利进行2024年9月4日下午,政治学系202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暨新生教育培训在明斋247顺利召开。政治学系原系主任张小劲教授、苏毓淞教授、副系主任谈火生副教授、孙宇辰讲师出席典礼并发言。 张小劲以“清华政治学系画史”为题,为新生介绍了政治学系的历史发展轨迹,包括“史前史”时期、“政治建系”时期、“西南联大”时期、“jvzquC41yy}/fyx0vuooiqzc0gjv0ls1kplp1:6;9192::3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