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一种动物样子看起来并没有那么恐怖,人类却天生惧怕,这种动物就是蛇。
蛇就像是放大版的蚯蚓一样,浑身滑溜溜的并没有攻击性的武器,但是人类却偏偏害怕这种看起来柔弱的动物。
也许你会说因为蛇有毒嘛,成年人知道蛇有毒自然会害怕。但为什么有些没见过蛇的小孩子,看到蛇之后也会害怕呢?
单从身体结构和样子上来看,蛇的身体结构简单、头和身子成为一体,个头通常是几十厘米至一米之间。行动方式区别于猛兽的迅速奔跑,蛇是靠着腹部贴地爬行这样一来其行进速度很慢。除非是在水中可以快速游动,在陆地上,蛇的速度基本是垫底的。
而在攻击性器官上,不少猛兽都有锋利的牙齿和爪子。蛇的攻击器官只靠一张嘴和两颗牙,还有许多蛇是不含毒性的。照这样看来蛇在自然界中的战斗力应该不强,属于是那种人畜无害的动物。但实际情况是蛇在动物战斗力中能名列前茅。
无论是面对凶猛的野兽还是体型庞大的食草动物,看上去弱小的蛇都毫无畏惧。尤其是那些含有剧毒的眼镜蛇,甚至会主动攻击比自己体型大数倍的猛兽。
以弱小的身躯对抗强大的敌人,这不是送死吗?
现在我们外出被蛇咬到就会打电话急救,医护人员会使用抗蛇毒血清等东西救援。假如抢救及时,我们的生命就能挽救。但是在史前人们还不能掌握蛇毒的致病机理,那个时候一旦被毒蛇咬到只能静静的等死。
史前人出去打猎通常会路过大面积的草地,蛇这种动物喜欢潜伏在草地当中。假如一个人不小心踩到了蛇,出于保护的目的蛇就会朝这个人的腿咬上一口,蛇毒就这样被注射在了史前人的体内。
区别于剑齿虎等动物,蛇这种动物隐藏起来更难以发现,人类被攻击之后几乎没有生还的希望。想必蛇在史前人类的心中留下了不少阴影,史前人类经常会谈蛇色变吧?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新的名词叫作记忆遗传,指的是祖先记忆的一些东西,会通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紧接着一代传一代这个记忆就被基因遗传了下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小孩从来没听说过蛇,也没有见过蛇,但是一见到蛇就会感到恐惧。这正是祖先遗传下来的基因记忆在作怪,让其远离危险。
记忆遗传对于动物的生存与繁衍都是有利的,这让一些弱小的动物在生下来之后本能的去躲避捕食者。假如没有这种记忆遗传,不懂事的孩子便会主动靠近毒蛇给自己带来生命危险。除了人类以外,像我们熟知的猫狗等动物都有记忆遗传。
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那就是找一个老虎样子的毛绒玩具,之后在一只宠物狗睡着的时候放在旁边。等到这只宠物狗睡醒之后睁眼看到老虎的样子就会吓得嗷嗷直叫,可是这只狗之前根本没有见过老虎。从这个实验我们也进一步验证了记忆遗传理论的真实性。
人类害怕蛇由来已久,无论成年人还是幼儿,对蛇都有着天生的恐惧。可实际平时能威胁我们生命的毒蛇少之又少,有不少人盲目的认为毒蛇就是那种颜色漂亮的蛇。其实在城市或是农村看到的花纹图案的蛇很多都是草蛇的一种,虽说和毒蛇长得相似但却没有毒。
虽说我们能接触到的蛇多数都是没有毒的,但是我们仍然要尽可能的远离各种蛇类。蛇是一种没有情感的冷血动物,它的行为难以揣摩。
假如你靠近蛇很有可能对你发动攻击,蛇的反应速度要超过人,被攻击时你将会因为躲闪不及而被咬到。
即便咬你的是无毒的草蛇,蛇口腔内的细菌也有可能造成伤口感染。所以无论是在公园还是在野外看到有蛇,一定要远离并尽可能地告诉更多的人,让大家远离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