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沃律师事务所律师。研究生学历,企业常年法律顾问部负责人,擅长企业商事诉讼/仲裁与谈判、常年法律顾问、知识产权诉讼等。曾在国内知名法律数据库公司工作,在建设工程、软件科技、餐饮、金融等行业均有丰富的企业法律服务经验。
(一)就工业类型企业而言,其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应超过人民币30万元;职工数量不得超过100名;且总资产应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二)其他各类企业,遵循相同准则,即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应超过人民币30万元;职工数量不得超过80名;且总资产应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
小型微利企业的评定主要参考三个指标:资产总额、员工数量和税收指标。具体而言,工业型企业资产总额不得超过3亿元,其他类型企业资产总额应限制在1亿元以内;工业型企业员工总数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员工总数不超过80人;同时,企业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
小微企业,包括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经营模式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我国对这类企业的界定与分类,主要参考其雇佣员工数量、年度营收及资产总额等标准,同时综合考量行业特性。这些标准旨在确保分类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为政策制定和扶持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小微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为国民经济注入活力。
小型微型企业认定需满足三大条件:业务须符合非限制及禁止领域;工业服务企业员工不超百人、总资产不超30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不超30万元;其他类型企业人数不超80人、总资产不超10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不超30万元。满足条件可享受20%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在遵守我国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我们根据员工规模、年销售额和总资产等指标,对16个行业进行了科学分类。同时,我们放宽了对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使其更符合市场需求。最新标准如下:总资产不超过5000万元,员工人数不超过300人,年度应缴所得税低于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