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谈新书《大医·破晓篇》:医之大者,为国为民中国红十字会上海

9月2日,马伯庸新书《大医·破晓篇》首场发布会在上海举办。活动由曹可凡主持,《大医·破晓篇》作者马伯庸、《收获》主编程永新与复旦中文系教授严锋来到现场,畅聊幕后创作故事。

左起:曹可凡、程永新、马伯庸、严锋

让读者感受真正的历史的创作者

《大医·破晓篇》讲述了清末民初时,一个在日俄战争中死里逃生的东北少年,一个不肯安享富贵的上海少女,一个在伦敦公使馆里跑腿长大的广东少年,在1910年这一关键节点,同时踏入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开启他们医海生涯的故事。

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这一新书的重要场景,在中国近现代史中亦存在过。在清末的大变局时代,这家医院先后多次组织队伍参与上海鼠疫、皖北水灾、武昌起义等抗疫救灾活动。时至今日依然屹立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院内,只是变成了院史馆。

谈到主人公的历史原型,马伯庸表示,并没有一比一的真实人物原型,但他们分别代表了当时时代背景下慈善医生的三种典型来源。第一种是有留洋背景的人;第二种是家庭比较富裕的人,比如当时“有很多富二代抛弃了优渥的生活,毅然决然地投身到医疗事业中”;第三种是出身较低、难以生存的人因缘际会成为了“约定生”,接受医院提供的培训,从此一直在医院服务。三个主人公的命运被牵扯进真实的历史事件,他们相互扶持,从蒙昧天真的少年逐渐成长为出色的医生,也见证了这家医院的诞生和发展,以及中国近现代公共慈善医院及医疗的起步。

不过马伯庸透露,书中有一位原创角色是以曹可凡为原型创作的:“华山医院有一个姓曹的院办主任,负责医院庶务。曹主任体型比较圆,喜欢笑,一笑就看不见眼睛,他喜欢戴着黑框眼镜跟礼帽。我从小看曹老师各种节目长大,写的时候不自觉地就带入了。”后来曹可凡知道了这件趣事,颇为高兴。

曹可凡、马伯庸

据介绍,这是马伯庸少有的“相对正统”的小说题材。读者能在书中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如上海第一家女子专科医校——女子中西医学堂校长张竹君、国民党早期元老陈其美、中国公共卫生先驱者颜福庆等等。故事中,一个与主角擦肩而过的路人,也许都有自己的百度百科和研究专著。

“我觉得历史始终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些群众本身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不多,我希望能够为这些小人物树碑立传,能够让读者感受得到真正的历史的创作者到底是什么样的。”马伯庸说。

用细节拉近现代读者与历史之间的距离

《大医·破晓篇》的创作契机源于2017年,马伯庸参观了原红会总院的门诊楼。他发现这座建于1910年的院史馆里的展示物“几乎每一件都能勾连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大事件、大事件”。对于一个历史小说创作者而言,如果能通过医院或医生的视角去重新审视那个时代的诸多大事件和大人物,是一件极其“令人兴奋的事”。

《大医·破晓篇》书封

不过,这种创作题材对于非医学专业出身、对近代上海社会并不熟悉的作者而言,“创作难度远超想象”。不仅要熟知上海城市社会的发展史,更要精通医学知识,保证将细节描写得准确到位,马伯庸在后记中描述“这是个艰苦而充满乐趣的过程”。他翻遍了学术文库、二手书市场和各地图书馆,走访了很多老医生和老专家,还挖空心思进入华山医院的旧档案库,“我甚至考虑过找个医科大学报一门基础课,学上一两个学期。”

从个人创作史观的角度,他表示:“历史小说首先就有一个先天的缺陷,就是现代读者跟历史之间是有距离的。怎么样能够让他们进入到历史情境,怎么样说服他们相信我讲的故事,自己本身要把细节做到位。”

由于故事的时间轴从清末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国前,不仅每个时期的医学发展都有所变化,医疗常识和手段也和当下的认知非常不同,因此,在很多场景下,作者需要描写的“是一个在当时认为正确,可能后面会认为是错误的治疗手段,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比如,1900年才有血型的概念,1911年才普遍接受输血需要匹配血型。再如,盘尼西林(青霉素的旧称)在1943年美国才实现量产,一九四五年之前的中国主要是靠磺胺来抗菌。“如果我写一位抗战义士被医生打了青霉素,显然是错误的。”对诸如此类的细节,他尽力做了考究。

另外,为深入了解上海的社会发展,马伯庸从方言、文化、社会环境、城市建筑和街巷等方面都做了功课。他介绍,自己研读了四本不同时期的上海话书籍,还花了一年时间,每天翻阅当时的《申报》,为了体验近代上海的社会氛围,“这种感觉你必须要读当时的报纸,看那个广告用词和社会八卦新闻才能体验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让他感到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当你回到一百年前,看到当时的东西和现在有所观照时,有一种很奇妙的共鸣感。上海人的性格、做派、俗语、讲话方式从何而来?找到根了。”通过回溯历史,他表示自己既了解了一百年前的上海人,也对当代的海派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与会者合影

曾一度想放弃,责任感是创作源动力

马伯庸希望,通过《大医·破晓篇》,让更多人了解医界先辈的情怀、功绩和牺牲。

2020年初,也是正式开始写作后的一两个月,新冠疫情爆发了。他“一度想放弃这个项目,生怕被人误解是追热点、蹭热度”,但当他看到抗疫中医生的身先士卒、医护人员的努力,“忽然就有了一种责任感”。“责任感”也成为了他坚持完成这部作品的源动力。

“一百年前的时代比现在要更加落后、原始,但依然有好的医生和护士挺身而出,不为名不为利,救死扶伤做了很多事情。”比如1910年建成的红十字会总医院,负担着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社会救济职能。哪里有疫情,就要去治疫;哪里有灾害,就要去救灾;哪里爆发战争,就要冒着枪林弹雨,救死扶伤,完全出于人道主义行使着作为慈善组织的医疗服务职能。

THE END
0.现代史知识大全1. 现代史介绍 2. 现代史的历史进程 3. 现代史的制度创新 4. 祖国统一进程 5. 现代史的成就 1. 现代史介绍 什么是现代史,现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的一段发展史。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381:85;1875;;:36a722?<254880|mvon
1.如何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思政课师:今天我们来谈谈对于初学者来说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历史知识的碎片化、表面化,认识历史的主流和本质? 生1:老师,历史的主流是指历史发展的规律,它应该就是体现和反映着历史的本质吧? 师:可以这么理解。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是两个关联性很强的概念,历史的主流是指历史发展的规律jvzquC41vjkpt‚3ioy4dp8723;3138751euovnsva584;A:770nuo
2.《中国现代史》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王桧林历史电子书中国现代史 王桧林 ¥28.20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 类型 购买 加入书架 免费试读 举报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1919年至1949年的历史,从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到国民党统治的崩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章节目录 展开全部 温馨提示: 1.本电子书已获得正版授权,由出版社通过知传链发行。 2jvzquC41yy}/fnxjw0io1ngqqm5er9tx6lwqqtj0jvsm
3.中国近现代史纪录片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纪录片:中国近现代史 年份:2019 类型:人物/历史/社会/文化 播放正片 播放来源:jvzquC41vx4tqqz0eqs0k}jo1OZJ{VYS|P}>?7mvon
4.汗青堂丛书001·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精装新版)汗青堂丛书001·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精装新版) 史家巨擘弃政从学的心血之作 海外汉学界权威的五四研究 历史好书,甲骨文丛书,全场39折包邮! ¥57.90 (5.27折) 降价通知 电子书 ¥34.99 定价¥110.00 限时抢 9.4 92366人评分精彩评分送积分 jvzq<84rtqjve}3o0fgoimfpi0ipo879:;614=3jvor
5.《私人生活史V:现代社会中的身份之谜》简介书评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世界近现代史 本商品暂无详情。 价格说明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银铃铛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划线价:划线价为参考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划线价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8846<:7<:0jvsm
6.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949——至今)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文革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jvzquC41o0jpwkfp0eun1wtvg1856?=689=0
7.城乡建设:如何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新闻频道另外,在过去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中,存在重视古代、轻视近现代的倾向,不能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现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针对这一问题,《意见》提出,不仅要保护好中国古代的遗产,还要保护好近现代和当代重要的建设成果。 “要通过系统保护各时期的历史文化遗产,全方位展现古代文明、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jvzquC41pg}t0lhvx0ipo872435228551CXUKM^OGnz8ObYTTp]NJPGU:4722980ujznn
8.特别关注日本军国主义在《开罗宣言》“照妖镜”前现形12月1日是《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纪念日,境外媒体分析指出,开罗会议及宣言对战后东亚乃至世界秩序之影响并非过去式,而是现在进行式。分析说,一切都是因为此事不但对中国现代史,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对台湾的归属,甚至对当前的东海变局,都曾经或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值得深入探讨。[详细]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p87235524971e6667>2459772:;0jvsm
9.科研机构2014年,获批建立基地时为“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2021年,经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调整优化审核认定,更名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心主任为李传斌教授,首席专家为李育民教授。现有成员30人。本中心由林增平先生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国内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本中心成员围绕着中国jvzq<84nu0nvpwz0gf{/ew4zmly0m‚oi0jzn
10.孙文沛2.主编《地大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设计》,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25年版。 3.主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辅助教材》,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4.合著《德国通史第六卷,重新崛起时代(1945-2010)》,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5.合著《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 jvzquC41omy{{~0ewm/gmz0ep5jpot132771:;:60nuo
11.~飞跃疯人院~(飞越疯人院)影评这就是现代史上知名的“布拉格之春”。或许从“布拉格之春”里可以探求出米洛斯•福尔曼赋予本片的另一层深意——不仅只是个体对体制的反叛(个体与社会的对抗),而且尚可看做是捷克对苏联把持的社会主义联盟之反叛!(弱国与强国的对抗)(三)、布拉格之春1968年是现代史上的“捷克斯洛伐克年”,这个中欧小国以“jvzquC41oq|jg7iqwdgo0lto1tkwkn|136;7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