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分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195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1956~1966、、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两年徘徊时期1976~1978等多个部分。

中国现代史分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195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1956~1966、、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两年徘徊时期1976~1978等多个部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中国现代史分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195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1956~1966、、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两年徘徊时期1976~1978等多个部分。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中国现代史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9

地点

北平

目的

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

特点

具有广泛性,民主性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起临时宪法作用

内容

①毛泽东当选为人民政府主席②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③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④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⑤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⑥采用公元纪年⑦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⑨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国体

民主集中制

意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开国大典

意义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②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③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④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图片

土地改革

1950~19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原因

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改革

除部分民族地区外中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意义

①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③农村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④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启示

①任何制度或政策都应与实据进不能僵化②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图片

抗美援朝

1950~1953

目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原因

①朝鲜内战爆发②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危险③应朝鲜党和政府要求④美国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政府安全

结果

中国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以麦克阿瑟为首的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战斗英雄

黄继光

1952年,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身体堵枪口

邱少云

为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在全身起火的情况下,保持不动,壮烈牺牲

意义

①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②捍卫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③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④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⑤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胜利原因

①正义的反侵略战争②得到了中朝人民的支持③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挥④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作战

启示

①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发展②经济增强综合国力③加强国际合作④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

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

西藏和平解放

1951

内容

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意义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一五计划

1953~1957

原因

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多年战争的破坏,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以濒于崩溃

目的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内容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原因

①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急需发展②受苏联建设经验影响③有助于加强国防力量④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

内容

一桥二铁三公四厂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宝成鹰厦等铁路川藏,新藏,青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

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和农业

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意义

三大改造

1953~1956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方式

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原则

自愿互利的原则

方法

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阶段

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意义

推动了农村经济快速的发展

图片

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图片

启示

①一切改革要以正确的理论作保证②改革要体现人民的意志③改革要重视民间智慧④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形势⑤变化而调整,应与时俱进

意义

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③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

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1956~1966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一次

1956

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第二次

1958

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大跃进高潮”人民公社化运动

评价:①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②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八字方针

1961~1965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结果

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七千人大会发扬民主

1962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10

国民经济调整完成

1965

两大钢铁基地

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三大油田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

三大铁路

兰新,兰青,包兰铁路

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文化大革命爆发

原因

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造成事件发生的主要人物

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

所受打击

政治上: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入混乱

经济上: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

文化上:科技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破坏

四人帮

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

结束原因

毛泽东与世长辞后,中央采取措施将“四人帮”隔离审查,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最大冤案

刘少奇

其间所去世重要历史人物

周恩来:去世于1976.1,当年的4月5日,有“四五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毛泽东:去世于1976.9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6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70.4

图片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成功

1973

贡献

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为我国解决吃饭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获得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

图片

两年徘徊时期1976~1978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今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前期准备

背景

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

两个凡是方针

这一方针引起普遍不满

展开真理问题标准大讨论,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意义

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会议期间

思想方面,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

政治方面,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会议之后

1980 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

开始

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包岗到户,自负盈亏

作用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与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精神

敢为天下先

农民享有土地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土地依然是集体的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84

开始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内容

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

改革的实质

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启示

改革要勇于创新

改革要根据国情

改革要持续深入

特点

从农村旧制度最薄弱开始,到城市化

从人民群众自发到中央推动

从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广

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的建立

在广东,福建新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原因:①地处沿海交通便利②靠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③著名侨乡有助于吸引外资

①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②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③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被誉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980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作用

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开放与改革的关系

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初步提出

1982中共十二大

明确提出要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中共十三大

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1992南方谈话

内容:①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100年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尝试④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1992中共十四大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确定指导地位)

对邓小平同志的评价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原因:①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②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997中共十五大

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002中共十六大

“两个百年”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建设成为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个代表”

16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007中共十七大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12中共十八大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017中共十九大

主题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基本内涵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如何实现

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两个百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个全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十八届五中全会

内容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目的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THE END
0.老舍对“五四”运动的态度研究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为中国近代史时期,从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视为中国现代史时期。可见这场运动对中国历史整体发展走向的重要性。以往我们对这场运动始终笼统地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然而,仔细查考历史后会发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实际上包含两个并不相同的事件。一个是新文化运动,一个是“五四”运动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2:85;15=79958:a?94>:536:/uqyon
1.2024新大纲部队文职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学(第三篇)二、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分期: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三、中国现代史的发展 中国现代史分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第二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jvzquC41yy}/|somu0ipo8pufi593@=60jznn
2.2024年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中国历史2024年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 1 新中国对土地和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①第一次是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②第二次是1953-1956年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③第三次是jvzq<84yyy4{jxsimcu/exr1g1814<5:4;576nifdc7:gjig0unuou
3.中考历史复习资料14篇(全文)注: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因此1949年至1956年期间仍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但属于中国现代史时期。 如上图所示, 无论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在分期内进行小的分期, 便于将具体的历史事件排列在时序中, 形成对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cuf
4.高中历史大事件表:中国现代史与世界现代史北京新东方学校高中历史大事件表:中国现代史与世界现代史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新中国成立 1949年~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50~1952土地改革 1950年~1953年朝鲜战争 1951年解放西藏 1953年~1957年一五计划实行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1954年宪法》 1955年万隆会议jvzquC41dl4yfo3ep1mbqtfq1dq0eu4348::97mvon
5.中国现代史(豆瓣)《中国现代史》共分三十三章,对从1919年至1949年为止的中国历史做了全面、科学、客观的论述,探讨了民主革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互动作用,既有宏观的理论概括,也有微观的个案分析;《中国现代史》不囿旧说,吸收、反映了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对若干重大历史事件作了较为公充的评价;注意广泛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376:7B<
6.我院支部书记讲授党课6月24日下午,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落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学院第一党支部李征书记在文综楼1621为本支部的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及预备党员讲授党课。 在党课学习中,李征书记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了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的艰辛历程。着重讲述了中国现代史时期,即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jvzquC41lkgp{~3zew4ff~3ep1oohx4343:05B<;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