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一、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从1978年到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51.9万亿元。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
国家先后启动了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2007年至2012年共转移农村人口8463万人,城镇化率由45.9%提高到52.6%。
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从1978年到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245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7917元。
201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日益完善
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从1978年到2012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38668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
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开始形成。
以宪法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逐步完备。
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六、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
七、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
人民解放军坚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主线,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已经完成三次大规模裁军,共裁减军队员额170万。
八、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全面实现
九、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坚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全方位地开展对外工作。
截至2011年7月,中国已同172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睦邻、安邻、富邻政策的指导下,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日益加强。
中国还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积极开展公共外交。
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格局。
审核/刘国峰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