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百家谈》:翻开历史褶皱探寻古代史迹

古代中国百家谈(全三册)套装 北京日报社理论部 主编 北京日报出版社

一部讲述五千年中国古代史的立体书

北京日报出版社与北京日报社理论部联手策划并推出了“古代中国百家谈”(全三册)系列图书——围绕历史演进、治国理政、社会文化发展三个主题,收集、整理了《北京日报·理论周刊》“文史”“读书”等品牌板块2010年至2021年发表过的文章精华,重新梳理,深度挖掘,精细打磨,查漏补缺,集结成册,以图书的形式、全新的面貌,实现深度传播,传承和普及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

“古代中国百家谈”系列图书以“古代中国”为总主题,全方位讲述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从中华民族的起源,到繁衍、壮大、生生不息;从历朝历代更替,到文明的演进、博大精深及深远影响;从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到生活、文化的丰富多彩,大跨度、多层面、多视角回望古代中国,是一部讲述五千年中国古代史的立体书。

“古代中国百家谈”系列图书共分三册:第一册《朝起朝落:一个古老大国的由来》,第二册《天下有治:长治久安,几千年的不变追求》,第三册《自古繁华:人文百态与大国气派》。三册彼此独立,又有内在联系,全面而系统地呈现了中国古代史原貌。

作者权威,讲评专业,真正读懂中国古代史

本套书名家荟萃,专家云集,汇集全国文史领域近200位专家学者,240余篇文章,并配有253幅插图,精选精编,精细打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大家写小文,不同侧面、不同视角,各展学思、各抒己见,整套图书如同一个百家大讲堂,生动鲜活、异彩纷呈。书中既有丰富精彩的史学知识,也有宝贵的历史智慧和人生启发,还能带给读者别样而独特的阅读体验。

本套书的作者团队包括北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教授、文史学者……他们在学术领域深耕多年,颇有建树,均具有丰富的创作经验,专业功底深厚,作品影响力大,广受好评。他们治学严谨,文笔扎实,深刻而生动的笔触,让中国几千年厚重的古代史更加熠熠生辉,文章可读性极强。

正是因为精益求精的态度,专家学者、编辑队伍的辛勤耕耘、合力协作,才有了一篇篇为人称道的史学佳作,才有了这套展现几千年中国古代史的优秀读物。

周朝如何打造中国第一个盛世?明朝因何被误读300年?古代为何陷入“腐败亡国”的历史怪圈?唐都长安如何管理社会治安?追逐时尚之风源于何时?18世纪欧洲为何兴起“中国热”?……

跟随学者脚步,翻开历史褶皱,探访被世人遗忘的历史角落,搜寻被岁月尘封的线索和答案……

突破传统,特色鲜明,让历史真正走近大众

作为一部专家学者写给大众读者的精编版“中国古代史立体书”,与其他中国古代史著作不同,本套书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的特色:

一、全景透视。集中于历史演进、治国理政、社会文化发展三大主题,既从总体上全景呈现了中国古代史的原貌,又突出了浩瀚史海中的重点,脉络清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但有主线牵引,围绕重点多层次展开,有厚度,有深度。

二、讲评精华。不同于按朝代、政治、经济等方面系统讲史,而是反复推敲、精心选取中国古代史长河中的重点、热点、疑点、大知识点,做专题讲述,择重点,取精华,精讲、精读、精评,阅读吸引力强。

三、通俗普及。书中文章以文史普及为出发点,以专业性为基础,语言通俗易懂,插图形象生动,可读性强,非常适合大众阅读。

四、赏心悦目。40幅文前精美彩色插图,213幅内文插图,读赏兼顾。

此外,出版这套图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重温悠久历史,积淀民族精神,借鉴成败得失,更好砥砺前行。二、普及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历史文化精粹,让广大读者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三、传承中国历史文明,铭刻历史印记,薪火代代相传。四、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回溯过去,立足脚下,开创未来。

THE END
0.中考语文教材知识梳理检测篇2. 太丘舍 去. 古义: ___;今义:到,往。 3. 与儿女讲论 文义 .. 古义: ___;今义 :文2.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 ___是法国作家 , 代表作有___、 ___、 _尾部分。作者是 ___(国籍 )作家 ___,他著有长篇小说《 ___》 , 自传体三部曲《 ___ 》《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51654;4441>32=9869e22@<935:927xjvor
1.打造展示中华文明的国家窗口专访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巩文“中国考古博物馆重点展示了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不同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状况,呈现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文明积淀,以此充分发挥中国考古博物馆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巩文说。 将中华文明更加鲜活地展现出来 “博物馆是特殊的文化场所。”巩文说,中国考古博物馆自建设启动以来,就一直在jvzquC41ukiiwjs0ueum0lto0et0ip}y14635:71:4:3;<>50jznn
2.张新斌:中国考古学史三阶段论说考古学的研究中没有专门从事考古学史研究的队伍,没有系统地对考古学的本质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没有完整地阐释从古到今,中国考古学史的主要核心链条,没有讲清楚中国考古学和外国考古学的关系。考古学似乎是一个“天外来客”,似乎成为了无源之水。在隆重纪念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年之际,这些问题如果说不清楚,中国jvzquC41vjkpt‚3fcjk/ew4424:02@22:178:;:;80nuou
3.当前的国内外形势与中国的历史任务》(中)学者观点那阵儿到长安来一趟就跟现在去美国一样,就咱们中华民族也火过你知道吗?咱们没赶上,那叫太平盛世,现在你想危机四伏周边那么多(敌国),对吧,咱们怎么能叫太平盛世呢,对吧。 接下来我讲第三个大问题,当前威胁中国安全的国内问题。 一般讲国际问题呀不讲国内问题,我为什么要讲国内问题,因为我清楚的记得西周时期有jvzquC41yy}/uƒmij0ipo8Ftvkimg8trkpopp8}wg|nf1;539/67/;<13671393jvor
4.人生路上的张向东,原名【张如意】同学情深生死难分,相亲相爱同学情我三次到雁门口, 你喜出望外欢畅。 让醉人情怀定格, 让我至今悲曲殇。 【2019·11·20】 文/张怡芳《张如意的女儿》 @刘天灿 您对我老爸至真至诚的情义、大度无私的帮助和坚持不懈的鼓励,让我深受感动,我会铭记在心,这点点滴滴的记录,将是我心底珍贵而难忘的回忆。10月13日,他离开了这个无比美好的世界jvzquC41yy}/onnrkct/ew44;cw1esi
5.【何以中国·我家乡的文明遗存】挖掘文物价值,讲好中国故事“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浩如烟海、璀璨夺目的中国文物,是从古至今中国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良渚古城遗址、云冈石窟等已经静立千百年;人头壶、贾湖骨笛、陶鹰鼎,不仅是历史长河中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更是jvzquC41o0mny7hp146356591360exsvgpz`5?;:72710qyo
6.文明之美看东方南海1号,它来过广州新闻频道李岩:本次《中国文物报》以两个整版来报道这次发现,在广东考古发现的学术史上还是头一次,如此,方与关系到南海I号相关研究的重大发现相匹配,这与曹院长的积极推动密不可分。 目前,在全中国的水下沉船考古历史上,这是第一次能做到如此精准的“三点一线”轨迹确认,从产地、集散地到船(甚至具体到了舱位),都被我们jvzq<84pgyy/{xzvj0io1ps142832@4v42832@74a3998>:5:0nuo
7.李庚香:深刻领悟“结合”要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党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二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过程jvzq<84yyy4ip|pn0qxh1yne14635:53317759:0jvsm
8.清华简十年:古书重现与古史新探厘清中国古史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与十三亿多人口的泱泱大国,经过四十年的全面建设与飞速发展,已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除了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的提升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jvzquC41yy}/v|npij{b0niw0et0kwkq1379489;658/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