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某日,英国的蒙巴顿爵士踏上了印度德里的土地。虽然他名义上仍是印度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但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对印度的实际影响力已经微乎其微。
随着全球反殖民浪潮的愈发高涨,印度争取独立已成不可避免的趋势。此行,蒙巴顿的任务并非为了坚守这块殖民地,而是为大英帝国——这个统治印度数百年的殖民巨头——找寻一个体面且有尊严的撤离方案。
曾几何时,大英帝国凭借遍布全球的殖民地,被誉为“日不落帝国”,无论白昼黑夜,总有其领地沐浴在阳光之中。可到了1946年,这一庞大殖民体系早已四分五裂,昔日的辉煌渐行渐远。而今,英国甚至沦为美国的附庸。
在人类历史上,几个极负盛名的殖民帝国中,英国无疑是最赫赫有名的一个。尽管其殖民体系逐渐崩溃,英国的影响力依旧深刻地改变着世界格局。
那么,大英帝国究竟是如何走向衰落的?在逐步掌控殖民地的过程中,又做出了哪些令人不齿的行为呢?接下来,我们将一一细细道来。
迅速崛起的岛国
作为一个孤悬海外的岛国,英国能够成为历史上主导全球局势的霸主,自然拥有独特的条件和策略。
认真研究殖民史的人都会发现,历史上的前三大世界霸主,都是海洋国家。无论是西班牙、荷兰还是英国,他们追求的核心目标均是控制庞大的国际贸易航线,从中获取丰厚利润。
为了保障海上贸易的安全,这些国家必然要建立一支强大且现代化的海军舰队。
直到飞机出现之前,一个国家想要称霸世界,必须拥有庞大的舰队实力。因此,英国争夺全球霸权的第一步,就是击败西班牙那闻名遐迩的“无敌舰队”。
然而,英国人在打败西班牙后,反倒意外成了荷兰崛起的垫脚石。西班牙帝国衰落后,英国尚未建立起自己的庞大贸易体系,荷兰却率先抢占了先机。
英国人深感懊恼,只能加快发展步伐,同时寻找机会击败荷兰。幸好,两国实力相差不远。
经历了一系列海上冲突后,英国逐渐从荷兰手中夺取了部分海洋贸易路线的控制权,自此其财富开始呈指数式增长。
但英国统治者清醒地意识到,只要未成为绝对霸主,这些财富就可能成为别人觊觎的目标。他们必须向荷兰发起决战。
终于,在1780年爆发的第四次英荷战争中,英国击溃荷兰,夺得了海上霸权。荷兰的世界霸主光环随之陨落,其建立的殖民体系四分五裂。
尽管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的趋势愈发明朗,但谁也未曾想到,英国人在这一地位上还会玩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花样。
殖民全球的“小国”
1607年,英国人在北美弗吉尼亚建立了第一个殖民据点,从此开启了他们庞大的殖民体系。
按照当时的认知,建立殖民地后应当肆意掠夺资源,但英国人的做法却颠覆了所有人的想象。
英国并没有急于剥削当地资源,而是热衷于培养当地代理人,这极大地降低了宗主国对殖民地的管理成本。
只要这些殖民地官员按时缴纳税款,无论他们在殖民地内部作何勾当,英国本土都视而不见。
这种管理模式在印度和非洲被一再复制,甚至后来法国人在非洲搞殖民时,也从英国人那里学到了这套高效的模式。
不同的是,法国几乎将殖民地的一切管理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让殖民地百姓仅能做些杂务,生活道路极其狭窄。
在学习了荷兰和西班牙殖民体系的利弊后,英国又采取了新举措:在殖民地印制由英国掌控的货币。
至于发行多少,全由英国决定,他们用这纸币无情地榨取殖民地人民的财富。
更甚者,英国还通过人为抬高粮食价格,制造局部饥荒。这种残酷手段令今日的英国政府都难以启齿。
虽然英国很少直接管理殖民地,但为了镇压各地的反抗,他们建立了一支装备精良的殖民军队。
这支部队时而前往印度镇压起义,时而赶赴非洲与土著激战。无论哪里有英国殖民地,枪声必定响起。
正是靠着对殖民地起义的严酷镇压,英国才稳坐世界霸主宝座,获得梦寐以求的全球市场,成为殖民史上最富有的国家。
因其殖民地广袤,每时每刻都有土地沐浴在阳光下,人们亲切地称其为“日不落帝国”,英国统治阶层对此颇为自豪。
然而,连绵不断的殖民战争消耗了英国大量人力财力。正当他们忙于非洲的起义镇压时,美洲大陆的一个国家正在迅速崛起,准备对英国的全球霸权发起挑战。
大英帝国的终章
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推进,欧洲各国经济飞速发展,英国不再是欧洲唯一的军事强国。国家间的纷争也随之加剧。
很快,象征旧殖民体系的英法,与崛起中的德国爆发战争。而此时,大西洋另一侧的美国也开始介入欧洲战局。
美国起初采取观望态度,直至战争形势明朗,才宣布支持协约国。
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英国胜利告终,但这胜利对英国来说是惨痛的。大量年轻士兵阵亡,战后重建乏人问津,英国不得不把希望寄托于美洲。
美国虽参加战争,却赚得盆满钵满。与迅速衰落的英法相比,美国经济实力更胜一筹。
贸易合作中,美国帮英国解燃眉之急,但原属英国的海上贸易路线被美国掌控,其造船能力也远超英国。
此时,全世界已经看清,英国的称霸时代即将终结,未来的世界属于美国。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法联军在德军攻势下溃败,英国失去了自主作战能力。
没有美国援助,英国无法赢得战争。美国加入战争后,提出了战争结束后建立新世界货币体系的条件。
英国虽不情愿,却只能接受。因为他们已无力维系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体系。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美国敲定美元与黄金挂钩的新货币制度,昔日英国掌控的金融体系被美国取代。
二战后,美国向英国提供丰厚援助,协助其重建国家,但英国已失去昔日“日不落帝国”的辉煌与雄心。
如今,英国经济长期低迷,昔日殖民地印度的GDP总量甚至超过了英国。客观来看,这个昔日的海上霸主小岛国终于回归了属于它的位置。
殖民主义曾给英国带来巨大荣耀与财富,但殖民地人民所承受的苦难与痛苦却无法抚平。即使百年之后,英国仍需为曾经的暴行承担责任。
未来世界必将迈向多极化,而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仍沉迷于过去的荣耀,妄想继续主宰世界。
但时代洪流不可阻挡,倘若固步自封,终将被历史淘汰。
参考资料:
The British Empire Was Much Worse Than You Realize
The British Empir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Máire ní Fhlathú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