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距今亿年!重庆发现亚洲最古老剑龙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院况简介

院领导集体

侯建国

吴朝晖

孙也刚

周 琪

汪克强

丁赤飚

何宏平

孙晓明

王 华

文 亚

王大同

机构设置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科技专项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体系包括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部署科研专项、科技人才专项、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平台专项5类一级专项,实行分类定位、分级管理。

文化副刊

诗 歌

书 画

摄 影

散 文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元始巴山龙复原图 受访者供图

在恐龙世界里,剑龙是一种奇特的恐龙。它从前颈部到尾巴沿背脊有两列直立的骨板,并以尾末端2~4对大的骨刺作为武器,其头部只有西瓜那么大,再加上爱吃素,成为了大众熟知的明星恐龙。

恐龙化石是人们了解亿万年前恐龙如何生活、灭绝的重要密码。然而世界范围内发现的剑龙化石并不多,且大部分的骨架完整度较差,因此剑龙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早期进化仍待进一步研究。

近日,一篇关于剑龙起源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古脊椎动物学报》上。科研人员在重庆云阳恐龙动物群发现了亚洲最古老的剑龙化石,并将这种剑龙命名为元始巴山龙。该研究为剑龙起源于亚洲增加了新证据,也解开了关于剑龙的许多谜团。

云阳沙溪庙组首个新属新种恐龙

2015年1月的一天,重庆市云阳县普安乡老君村村民在地里发现一块大石头很像骨头,便立刻上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很快组织专家前去调查,并认定这是恐龙化石。

专家组围绕这块骨头在周围进行了调查,并发现这里有巨大的恐龙化石资源,埋藏着丰富的秘密。

更不可思议的是,通过化石资源调查工作,科研人员发现横跨4个乡镇、在走向上长18.2公里范围均有恐龙化石出露,含17个化石层。2019年,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为组长的专家组鉴定认为,重庆云阳恐龙动物群具有分布范围广、时间跨度大、种类丰富等特点,为一个世界级的恐龙化石集中埋藏地,具有非常高的科学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

为探秘这些宝贵的化石资源,重庆市地勘局208地质遗迹保护研究院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根据出露地层划分,我们这次研究的剑龙化石出自沙溪庙组下段地层,是沙溪庙组的第一个新属新种恐龙,也是在重庆云阳恐龙动物群命名的第四个新属种恐龙。”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重庆市地勘局208地质遗迹保护研究院研究人员李宁告诉《中国科学报》。

恐龙分为蜥臀类和鸟臀类两大类,其中蜥臀类分为兽脚类与蜥脚类;鸟臀类又可分为剑龙类、鸟脚类、甲龙类、角龙类及肿头龙类。本次命名的元始巴山龙就属于鸟臀类中的剑龙类。

取名的灵感源于李商隐的一句诗——“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代表的是重庆,‘元始’意指这一新命名的剑龙代表了剑龙最基干或最原始的类群。”李宁说。

剑龙中国起源说有了重要证据

在早侏罗世晚期和中侏罗世,地球上出现了世界性的海侵,浅海侵入到许多大陆的腹地,这种海侵的结果造成了早—中侏罗世陆相沉积地层的匮乏。这一时期,世界上发现的恐龙化石非常有限,相关恐龙的研究也几乎是空白。

1874年,剑龙化石最先发现于英国。此后,越来越多的剑龙化石在全球除大洋洲及南极洲外的各个大洲被发现。全世界的恐龙学者都在探寻剑龙到底何时出现在地球上,关于其真正的起源,一直以来存在较大争议。

“此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剑龙化石位于非洲摩洛哥,于是有学者认为剑龙起源于非洲。但我国四川自贡的太白华阳龙也是非常原始的剑龙种类,因此,也有学者认为剑龙起源于中国。”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重庆市地勘局208地质遗迹保护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代辉告诉《中国科学报》。

骨骼形态学是研究恐龙化石及许多脊椎动物化石最基础和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此次发现的元始巴山龙的化石材料包括肩胛骨、乌喙骨、背椎、尾椎、股骨、胫骨、腓骨、蹠骨、剑板、尾刺等部位的骨骼化石。

李宁介绍,从形态特征来看,元始巴山龙与其他剑龙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形态特征与早期的有甲类恐龙(剑龙的祖先)以及其他早期的剑龙(如太白华阳龙)相似,可见元始巴山龙属于早期的剑龙类群。

地层测年结果表明,元始巴山龙生活于1.69亿年前,时代早于太白华阳龙,与摩洛哥发现的最古老剑龙化石的时代相当,且材料更为丰富与完整。因此,元始巴山龙是亚洲最古老的剑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剑龙之一。

全世界认可的剑龙属种共有17个,中国约占40%,剑龙属种类型非常丰富。元始巴山龙的发现,不仅丰富了中国剑龙类型,而且使中国在全球4种最古老的剑龙中独占半壁江山。

“因此,无论是剑龙属种数量,还是古老程度,元始巴山龙的发现均为剑龙起源于亚洲提供了新证据,也提升了重庆剑龙类群在全球的地位。”李宁表示。

这项研究也得到了世界著名剑龙研究专家的认可。“元始巴山龙的发现,增加了剑龙起源于中侏罗世早期(甚至早侏罗世)的证据。同时,元始巴山龙也是已知的时代最早的鸟臀类恐龙之一。”论文作者之一、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家Susannah Maidment博士说。

探索化石集聚的原因

重庆云阳恐龙动物群是重庆市分布最密集的恐龙化石“宝库”,这里的恐龙化石类别十分丰富。为什么云阳这个地区的恐龙化石如此之多?

“研究发现,云阳的恐龙化石有很多地层,也就是说,恐龙并非某一时期在这里存在,而是一直在这里生活了千百万年。这说明在约1.8亿年到1.6亿年前,云阳这个地方的古环境、植被和水源都非常适合恐龙生存。”代辉解释道。

“根据我们的研究,云阳化石一区存在泥火山,曾发生过灾害事件。高温泥浆与有毒气体同时喷出,导致恐龙集群死亡,所以这里才会有大量的恐龙化石埋藏堆积。”代辉说。

恐龙化石研究工程量巨大,相对比较枯燥,而且耗时长,但在代辉看来,这项工作十分有意义。“化石就是一面‘魔法镜’,它们会带我们‘穿越’到恐龙所在的时代,帮助我们了解恐龙生活的面貌和生存的环境。而更多化石的发现,只会让我们更加接近真相,这让我们干劲十足。”

古生物研究可帮助人类探索生命起源与进化,构建地球生命演化史。“我们可以从古生物研究探索中认知自然的边界,从而更好地了解赖以生存的地球,创造人类生命更美好的明天。”李宁说。

THE END
0.王清雷:周代礼乐制度视野下的编钟考古新浪财经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镈出土于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乡程家村一座商代墓葬。此前,关于镈的产生时间学术界存有争议:部分学者认为这种乐器在周初诞生,也有学者认为商代已经出现。大洋洲商墓出土的镈宣告了后一种观点的胜利。此外,湖北随州叶家山M111出土的镈钟也带有浓重的商代风格。在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M3011中也出土了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2/9>/285eql2kmv€rv‚y658;79B3ujvsm
1.远古发现丨新研究揭示神秘古人类丹尼索瓦人的生存策略这项研究负责人、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东菊介绍,丹尼索瓦人是一支已灭绝的古人类,因最早发现于西伯利亚的丹尼索瓦洞穴而得名,与约43万年至4万年前广泛分布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对现代大洋洲、东亚、南亚和美洲原住人群都有遗传贡献。 自2018年以来,张东菊带领团队成员对位于海拔3280米的青藏高原东北jvzq<84yyy4ykwmwcpku0lto146369<261684
2.想象中的共同体,人类文明进化革命(人类简史)书评你也许还记得中学生物学过物种的门类划分有门纲目科属种,今天的人类属于“人”这个属下面的“智人”种,是这个科属下面唯一一个种。可是在历史上,其实还存在过其它的“人”种,比如中东和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比如大洋洲的丹尼索瓦人。但是,考古和基因研究证明,这些“智人”以外的人种有一小部分跟我们的祖先杂交融合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52746=>1
3.中国人在地球上发现两块新大陆,但隐藏了,意义远胜于第一次登月了麻林地,麻林就是今天肯尼亚的马林迪,但是,在2002年的时候,英国人加文·孟席斯写了一本名为《1421:中国发现世界》的畅销书,加文·孟席斯原本是一名服役于英国皇家海军的潜水艇指挥官,他认为郑和船队曾经完成了环球航行,中国人早在1421年,就发现了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美洲和大洋洲这两块新大陆其实是中国人发现jvzq<84epo€qr€3eqo5ux8723;734?6338:70qyon
4.古蜀人的朋友圈奏响三千年文化融合发展交响乐本地商周时期,古蜀国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了联系。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中发现了有蜀地特色的有领玉璧;金沙遗址出土的玉琮在造型、纹饰及琢刻工艺上,与金沙遗址出土的其他玉器有显著差别,并与良渚文化晚期玉琮完全一致,可见蜀地与长江中下游文明的交流源远流长。 jvzquC41pg}t0lmgpijv0ls142821:5431834=;620yivvq
5.商代羽人玉佩饰:最早的玉“羽人”“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玉羽人,也是迄今发现唯一的商代羽人玉佩饰,具有神人意味,人、兽、鸟集于一身,想象丰富,琢制巧妙。”考古队领队彭适凡介绍说,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中的完整大件玉器约80件,是继安阳殷墟、广汉三星堆之后商代玉器又一重大发现。这些玉器质地之莹润,造形之奇物,雕刻之精美,做工之精巧,代表了商代玉器jvzq<84up0vfqyqg0eun0ls1p4532;5134691l89:563/<9683::;7mvon
6.【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长江流域青铜文明异彩纷呈——访武汉大学长江中游的盘龙城出土大量早商青铜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三星堆遗址和长江中游的江西新干大洋洲大墓遗址均发现大批晚商青铜器,长江中游的湖南宁乡等地出土晚商礼乐青铜器,长江下游江苏宁镇也发现一批具有本地特征的西周时期青铜器,均代表了长江流域青铜工艺水平。围绕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发生、发展、代表性遗址及其jvzquC41ugxwklj0yj{/gmz0ep5jpot132661<8560nuo
7.[探索·发现]新干大洋洲商代青铜器群出土于一处沙洲上主持人 全部 热榜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分享 手机看 探索·发现 收藏 播放列表 往期节目 正在播放[探索·发现]新干大洋洲商代青铜器群出土于一处沙洲上 《探索·发现》 20250925 世纪考古大发现(66) 00:38:18 《探索·发现》 20250925 奥秘(53) 00:48:22 本期内容 [探索·发现]在交通不便的远古jvzquC41vx4de}{0eqs0497712?04>4XKFK3su7P8GyQZ>oSH8sDL@}472?377xjvor
8.《探索·发现》20210618大洋洲商代青铜器CCTV节目官网CCTV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位于江西省新干县境内,这幢在遗址原址附近修建起来的建筑里陈列着上千件珍贵的藏品。一件件旷世精品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青铜王国。但让人疑惑的是,在中国丰富的古文献中用来描述汉代以前的江西大多只有四个字——“荒蛮腹地”。(《探索·发现》 20210618 大洋洲商代青jvzq<84vx0iov3ep1|jfnt1E3:1;;4h4c?57>:32e:54>>c76=13n=g4e94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