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非洲被发现被破坏的残酷史诗《泪之地》揭开非洲混乱与贫穷的序幕刚果殖民地法属

南方网讯 本书通过三位最早进入非洲腹地的著名冒险家的旅程,展现了欧美殖民者对赤道非洲地区残酷掠夺的历史。外部力量的介入,使赤道非洲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雨林分权统治)分崩离析,代之以殖民酋长制度、自治邦等殖民统治方式,殖民者以科学和人道主义的名义,利用贸易、欺骗等手段对原住民进行了极为残酷的剥削。全球化使西方国家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却使赤道非洲变得面目全非。迄今这一区域仍然是全球最贫穷、最混乱的地方之一,还在饱受内战、恐怖主义、极端贫困和海盗的困扰。

作者简介:

[美]罗伯特·哈姆斯(Robert Harms)著

耶鲁大学历史系非洲史亨利·J.海因茨讲席教授,享誉全球的非洲研究专家。著作包括:《孜孜不倦:奴隶贸易世界之旅》《对抗自然的游戏:赤道非洲生态文化史》《财富与悲伤之河:奴隶与象牙贸易时代的中央刚果河流域,1500—1891》,曾获得马克·林顿历史奖、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图书奖和J.罗素大奖。

在线试读

19世纪90年代早期,三股不同的殖民势力在刚果盆地雨林攫取资源。来自东非海岸的阿拉伯商人和斯瓦希里商人组成的联盟控制着被称为马涅马(Manyema)的雨林东部,他们的武装商队在乡间搜刮象牙和俘虏。马涅马由几大贸易商组成的松散且不断变化的联盟管理,每一方都声称拥有自己专属的贸易和掠夺领地。法国政府控制着被称为法属刚果的雨林西部,这个地区在法国的帝国利益版图中处于较低顺位。相应地,法国不愿意在这块殖民地加大投资,倾向于保护贸易路线,并屯兵扩大殖民地边界。

在东部的马涅马和西部的法属刚果之间是“刚果自由邦”(Congo Free State),它成立于1885年,是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私人领地,其属性与东西二邻不同。在最初尝试自由贸易之后,利奥波德二世发展了一套体系——将大片领土(通常较比利时本土大得多)授予比利时公司和英比公司,这些公司拥有私人军队,迫使原住民攫取森林中最宝贵的资源;当人民反抗这些强制措施时,刚果自由邦的军队将会介入支持这些公司。

三种截然不同的剥削方式和殖民势力的相互作用,构建了赤道非洲最早的殖民统治体系。亨利·莫顿·斯坦利为建立刚果自由邦奠定了基础;哈米德·本·穆罕默德(蒂普·蒂普)创建了马涅马帝国(Manyema Empire);皮埃尔·萨沃尼昂·德·布拉柴几乎是单枪匹马创建了法属刚果。这三个人的身份都很复杂,所效忠的对象也在不断变化。斯坦利是在威尔士出生的记者和探险家,但自称为美国人,后来又为比利时国王效力。蒂普·蒂普是桑给巴尔商人,非洲和阿拉伯混血,先后宣誓效忠于桑给巴尔苏丹和比利时国王。布拉柴是来自教皇国(Papal States)的意大利人,为法国建立了一个殖民地,后来改信伊斯兰教,住在阿尔及利亚。

这三人探险非洲的目标大不相同,他们与所经历之地的非洲人民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关联。蒂普·蒂普缓慢地穿越这片土地,用诡计和武力融入当地的政治生态;斯坦利行动迅速,不顾一切地为他的欧洲和美国赞助人攫取利益。与之相比,布拉柴走得很慢,试图在漫游中了解当地居民。19世纪90年代,当这三位非洲探险的奠基者离开赤道非洲之后,当地居民的命运就此落在后来的殖民官僚、贪婪的特许公司和武装贸易集团手中。

到1900年,刚果盆地热带雨林的三个区域几乎都改造套用了利奥波德国王的那套殖民贸易体系。在马涅马,刚果自由邦驱逐了阿拉伯大商人,但没有引进欧洲的特许经营公司,而是雇佣了阿拉伯人和斯瓦希里人作为代理人收集象牙和橡胶,同时保留了先前阿拉伯剥削体系的某些元素。在法属刚果,法国特许公司试图效仿刚果自由邦的做法,但由于投资和军事支持水平较低,没有那么成功。法国政府称他们的橡胶收集体制与刚果自由邦的完全不同,尽管相似之处显而易见。

大量历史文献将阿拉伯地区、法属刚果和刚果自由邦三者视为各自孤立,拥有独立的历史。与之相比,本书将这三种殖民征服视作一个过程的不同方面,这一过程便是全球经济发展新需求和强国对抗更迭下的殖民史。斯坦利、布拉柴和蒂普·蒂普相互交织的职业生涯即是例证。如果没有来自蒂普·蒂普巨大的帮助,斯坦利不可能取得成功。斯坦利和布拉柴之间激烈的公开竞争也深刻影响了法国在赤道非洲殖民主张的性质和时机,影响了柏林会议格局。蒂普·蒂普与布拉柴素未谋面,但不愿与法国人为敌,这也是他决定不带领马涅马军队沿刚果河进入大西洋东岸的原因。将整个刚果盆地雨林作为分析的基本对象,而不是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殖民地或帝国势力,我们可以看到帝国之间不同的利益诉求和行事方式是如何相互交织并影响彼此的。

本书中关于帝国主义剥削的叙述建立在两个截然不同的背景之下,这两种背景都超越了民族历史的界限。一个是世界经济和帝国竞争的全球背景。与最近更强调暴力征收橡胶的论调相较,本书还强调了对象牙的搜寻。最初吸引阿拉伯商人和欧洲商人进入刚果盆地雨林的是象牙,而不是橡胶。直到象牙储备日渐枯竭,人们转而找寻橡胶才变得更加迫切。在外交方面,英国、法国、葡萄牙、德国和美国等大国,更关注自身在世界市场的位置以及彼此间的关系,而不是建立与非洲的联系。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非洲动物大迁徙:自然界的史诗之旅🌿尊重野生动物,保持适当的距离。 保护环境,不要乱丢垃圾。 做好防晒和防蚊措施,带上足够的水和食物。 非洲动物大迁徙是一场生命的壮丽旅程,它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存斗争的残酷与美丽。让我们尊重自然,保护这些美丽的生灵,让它们的故事继续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流传。🌏🐃jvzquC41yy}/onnrkct/ew478w~:{
1.最早到达非洲的中国人,千年前去非洲只因一场史诗级战争|文史宴怛罗斯之战后的战场上,阿拉伯士兵正在成堆的尸体中仔细搜寻战利品和活着的人,按照指令,尤其是有一技之长的造纸工、画匠和金属匠,新崛起的阿巴斯王朝急需各种技术工人为他们营建新的首都。在战俘营里,类似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杜环可能因为是军队文书、有较好的语言天赋而被留了性命;为了节约口粮,没有一技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8348721378:<8324tj}rn
2.出走半生,归来更醇《走出非洲》谱写的女性诗篇片名虽然是《走出非洲》,但最直观的是“走入非洲”。它带我们的身心一起魂穿非洲,身临其境。影片开篇不久,在恢宏的带有史诗般壮阔的交响乐声中,在火车的汽笛场,以及滚滚浓烟里,我们也同凯伦一起踏上了这片陌生,原始的,带着神秘色彩的土地。 而后,我们会领略,那广袤的草原,蜿蜒的河流,簇拥着的马和牛,挂满枝头jvzquC41yy}/lrfpuj{/exr1r168f;k8hg=9en
3.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方文学与文明互鉴:东方史诗陈岗龙指出,史诗是重大的人类文化遗产,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的思想价值,东方史诗是人类史诗文化宝库中的色彩斑斓的宝藏,对东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和人类文明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本课题分为“东方古代史诗”“中亚史诗”“蒙古史诗”“东南亚史诗”和“非洲史诗”五个子课题,计划翻译迄今为止尚未译介到中国的jvzquC41uhr/rtz0gf{/ew4m{ir0m‚iv13:99A80jvs
4.非洲部落纪录片视频在线观看爱奇艺搜索“非洲部落纪录片”搜索结果页面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非洲部落纪录片”相关视频的搜索和在线观看服务。jvzq<84enkkov7xq0rvt0}{1uq5ra.J;';J&;N*G8'H5'K7'G;+95.F:'G>&;9*DF'K8'KF'CC+F7.GF';;&G@*:;'>8alyia'K8'A>':9+F:.=C'D7`vh5arcmfa:dra3ereh5atfe`urygaas`3hgkvtgugh
5.英雄的赞歌——观《走出非洲》有感那么非洲会唱我的歌吗? ——卡伦·布里克森原著 作者与原著 一、作者与原著 这是卡伦 布里克森在《走出非洲》原著开篇的一首诗,1931年走出非洲后,她再也没有踏入非洲,但在魂牵梦绕中,她却一直活在了非洲那片广袤伟大却又充满着原始灵气的大草原,从未走出。这部自传体小说就是那些梦的结晶,发表于1937年。jvzquC41yy}/lrfpuj{/exr1r19c9l;74hj7ho
6.以非洲为方法:非洲文学与思想的转身甘地亚非以非洲为方法:非洲文学与思想的转身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最终落下帷幕,新自由主义渐成全球思想界的主流认知,借着西方新一轮以产业转移与资本输出为特征的全球化潮流,西方思想理论体系在第三世界国家长驱直入,冲击了在地的知识、思想与理论体系,西方百年间次第登场的各种“主义”学说骤然间以共时的状态蜂拥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IOTP8O_Z273:S;Y90jvsm
7.狂野西非之行(一)法英殖民地合併的国家——喀麦隆非洲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多样性的大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非洲的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如同一部厚重的史诗,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民族的坎坷。 在非洲,烈日下的荒漠、丛林间的野生动物、壮观的大河和高耸的山脉,共同构成了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走遍非洲大地,领略非洲风情是我长久以来的愿望,东非、南非和北非曾留下jvzquC41yy}/onnrkct/ew472usjw@}
8.20世纪非洲文学发展与现状思索非洲的一些部族有被称为“格里奥特”的行吟诗人,创作和传播基于民族史实的长篇叙事诗———史诗,西方学者把非洲史诗分为“中非史诗、猎人传统与史诗、索宁克传统、松迪亚塔与曼顿传统、赛格与巴马拿史诗、福拉传统和近百年来形成的传统”七大板块[6]。 20世纪一些民族知识分子对口头文学作过不少搜集整理工作,先后出版jvzquC41yy}/i€~qq0ipo8qwpyko1sncq{{f1€}ny1813;57177::B70jvsm
9.非洲(裔)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演说的互文性世界文坛他在诺贝尔奖获奖演说《安的列斯群岛:史诗记忆的片段》的开篇,重现了特立尼达岛(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裔作家V.S.奈保尔的家乡)的亚洲人的生活和仪式庆祝活动。他谈到了东印度人一年一度的演出——根据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改编的史诗剧《拉姆里拉》。此处顺便提一下,奈保尔虽然并非非洲(裔)作家,但同为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s31463485;295d6992;2344>72;8
10.坦桑尼亚作家获得诺奖,那我们来了解下非洲文学吧|作家|坦桑尼亚|文学|索几内亚诗人吉•塔•尼亚奈创作的非洲民族史诗《松迪亚塔》,摩洛哥诗人穆罕默德•阿齐兹•拉巴比的诗集《苦难与光明》,马里诗人马马杜•戈洛戈的诗集《非洲的风暴》,加纳诗人乔治•阿翁纳尔•威廉斯的诗集《黑色的鹰觉醒了》,喀麦隆作家斐迪南•奥约诺的中篇小说《老黑人和奖章》和本杰明·马迪的中篇小说《非洲,jvzquC415i428<3eqo5e{8ftvkimg8LNPWQ8O]5736X:R=3jvor
11.中国依然处在史诗时代——汉民族史诗《黑暗传》地缘解一般说来,在人类文明诞生地的欧亚大陆和东北非洲地区,史诗时代出现得早的民族,一定是自然环境优越的民族,史诗时代出现得晚的民族,一定是自然环境不优越的民族;告别了史诗时代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把自己的自然环境治理改造得比较舒服的民族,依然处在史诗时代的民族,一定是一个依然受着自然的逼压、自然改造任务艰巨、改造jvzquC41o0}z||m0eun1ltpvgtu0ymrAeoe?;7(engturi?44,jfF:8877
12.《达荷美女战士》曝海报维奥拉·戴维斯尽显英姿好莱坞1905电影网讯取材自非洲最强全女子军团真实历史故事的史诗动作电影《达荷美女战士》(暂译)发布首款正式海报。该海报展现了曾荣获奥斯卡奖、艾美奖的维奥拉·戴维斯饰演的纳尼斯卡将军肩扛战刀、目光如炬的飒爽英姿!影片将非洲历史中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重现于世,以史诗般的宏大和壮美,带来了激动人心的力量,将于2022年9jvzquC41yy}/3B570eun1wjyu1814;5944527A<62;4tj}rn
13.《走出非洲》——一个女人的非洲史诗160分钟的电影,是那样的美丽、丰饶、饱满、充实,每一次看《走出非洲》你都会收获更多的爱、勇气、力量与坚韧,你都会收获更多的关于生命的感悟和启发。《走出非洲》不仅是一个女人的生命史诗,也是美丽的非洲大地的赞美诗。然而故事的开端并不是那么美丽的。失身的丹麦女孩凯伦为了摆脱嫁不出去的窘境,为了换取一个男爵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26;?948
14.松迪亚塔(豆瓣)本书翻译和介绍了五部伟大的非洲史诗:《松迪亚塔》《盖西瑞的诗琴》《姆比盖的传说》《李昂戈•富莫的传说》《姆温都史诗》,从不同方面展现出非洲古代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想象力,令读者体会到非洲大陆的独特风华和万千气象。 著名非洲文学专家李永彩精心翻译并撰写长文导读。 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299;B861
15.传唱千年的《格萨尔》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古印度的《摩诃婆罗多》、古英语的《贝奥武甫》、古日耳曼的《尼贝龙人之歌》、古法兰西的《罗兰之歌》、非洲的马里史诗《松迪亚塔》等,都曾经广为传唱,影响久远。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曾仔细讨论过史诗的内涵和特性,并给予这个艺术样式很高的评价,开启了人类认识和评述史诗的先河。地球各jvzquC41yy}/7@ykdgz/exr1grod/xk/mkth/pjuct52:B:0jvsm
16.“这棵树就屹立在那儿”——以亲情为根基的非洲文学要闻“单人难撑桨”,“独木难成林”,“个人和动物没有区别,但当他们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社区”,“蜘蛛网凝聚在一起,亦可以网住雄狮”……大量斯瓦希里语、豪萨语、切瓦语、阿姆哈拉语等本土语言书写的习语、谚语之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以及《松迪亚塔》《沙卡》等西部非洲、南部非洲所广为流传的史诗中所蕴含的价值jvzquC41yy}/i|hp0eun0ls1uzrz1|~uvgs0497513603?4235652>;:0unuou
17.非洲Africa(非洲)剧评在非洲这片广袤土地上,这样的题材应有尽有——撒哈拉沙漠、喀拉哈里沙漠、非洲大草原、刚果雨林……面对最严峻的生存环境,所有动物都犹如超级英雄般为生存而战,创造传奇。出生一天的小海龟仅长7厘米,为了千分之一的成年存活率,面对白颈鸦和鹰和螃蟹的威胁,开始史诗般的征途,穿越软沙滩和硬沙滩,迎接大海;成年长颈鹿jvzquC41oq|jg7iqwdgo0lto1tkwkn|1368::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