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惊现昊天上帝的离奇记载司马迁却至死都不敢评论此事

在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很多名著中,曾多次提到,说人类在刚刚启蒙的时候,有很强的崇拜心理,所以出现了很多“神仙”,他们最初崇拜的神大都是自然神,是不具备人格的,比如太阳神和火神等,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山海经》惊现昊天上帝的离奇记载,司马迁却至死都不敢评论此事。

《通典·礼典》:所谓昊天上帝者,盖元气广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即称苍天,人之所尊,莫过于帝,讬之于天,故称上帝。《隋书·礼仪》:五时迎气,皆是祭五行之人帝太皞之属,非祭天也。天称皇天,亦称上帝,亦直称帝。五行人帝亦得称上帝,但不得称天。

六上帝中的自然帝昊天上帝可代天,而人帝五方上帝不可代天。中华文化中单说上帝一般指自然帝昊天上帝,古籍中也称昊天或上帝,这一名词最早现于《尚书》。

但是在上古古籍《山海经》中也发现了有关昊天上帝的离奇记载,传说那位至高无上的昊天上帝就是上古时期的帝俊。《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个身子,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有渊四方,四隅皆送,北属黑水,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更是记载到:“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少暤生般,般是始为弓矢。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帝俊生三身,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朽倕,是始作下民百朽。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阴是始为国。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从《山海经》中的记载可以看出,帝俊是个拥有极高权威的人物,他和黄帝一样都是我们的人文始祖,甚至他的地位还远在黄帝之上。帝俊及其子孙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他们发明了很多利于社会发展的物件。

后来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帝俊的后代不再仅限于东部地区发展,他们开始走出去,向西、北、南各方建立起了各自的国家。据说后来的殷商、周朝、秦朝都是其子孙建立的。

如果历史真的像《山海经》中记载的那样,我们很可能都是帝俊的后代。到了西汉时期,由于提倡大一统,所以就把华夏的人文始祖给确定了下来,那就是黄帝。也正因为如此,董仲舒等人篡改了《山海经》,把帝俊从历史中抹去了,也把他身上所发生的故事及发明都转移到了其他人身上。

有关帝俊的历史记载,司马迁其实是知道的,但是他至死都不敢评论此事。有人说司马迁是害怕被杀害,更多的人认为司马迁其实是害怕自己倾其一生编纂的《史记》成为一堆废纸,为了不让自己的心血付之东流,他最终选择了让步,不过司马迁又感觉过意不去,所以他给了后人有关《山海经》的暗示。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THE END
0.史前文明之山海经史前文明之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本承载着中国最神秘之谜的古籍。据传,《山海经》之前只有《山海图》,后来大禹将其铭刻于九鼎,大臣伯益据此著成《山海经》。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九鼎和《山海图》已经失传,留给我们的只有那神秘的《山海经》。虽然后人对它进行了多次解读,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 即 jvzquC41yy}/lrfpuj{/exr1r1e2<
1.20160510问祖炎帝寻根高平炎帝故里拜祖活动图文从公元前5500年海侵达到最高值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经过两千多年的退潮期,海岸线短暂稳定下来,远古人类也从高处向低处不断延伸,相互融合,形成了多样的史前文明。“泰安岛”附近的北辛文化发展成了大汶口文化以及后来覆盖面最广的龙山文化,原来的海水覆盖区出现了石家河文化、薛家岗文化、汤家岗文化、良渚文化、造律台jvzquC41yy}/ulqx0io1wtfga89;@7: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