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阔斧的“顶层重组”, 道穿一条中美共享的科技突围路线
294
导读:近日,科技部重组方案出炉,重组方案对科技部职能做出重大调整,更强调科技部门在国家科技发展中的战略规划角色,强化科技部门对科技创新的统筹协调能力。科技体制顶层设计的调整,与近年来我国面临的激烈国际技术竞争以及5G、芯片等技术遏制和打压的严峻局势紧密相关。内外形势转变,要求中国必须在科技领域建立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本文以中美两国的历史经验为例,指出:为完成对国家而言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任务而设立特殊机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普遍做法。
以中国“中央专委”协调下完成的“两弹一星”计划和“核潜艇计划”为例,本文说明了以任务为导向的统筹协调在完成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上的优势和必要性。大型项目往往是大型复杂系统,其中包含了众多的亚系统和技术,它们在开发和供应商分属不同的工业部门。即使把所有部门都放在同一个“重大项目”框架之下,他们也很难有足够的积极性为重点工程尽力工作,而重大项目往往是要造出原本没有的东西,需要在人类的知识边界不断拓展。相应的,美国也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立的战时生产局和曼哈顿计划,以及至今还在活跃的DARPA。这些机构的历史和运行现状证明了:“举国体制”与社会运行机制无关,而是一种有效推进前沿科技进展的任务机制,因为市场并没有识别这种科技需求方向的能力,也很难在这样庞大的系统中进行调节和整合。
今天,中国又到了需要完成重大科技项目的时候,而国家发展挑战最大、最艰巨的阶段,也是最后可能产生重大创新的阶段——科技如此、组织如此,制度也是如此。重组科技部之后,“新型举国体制”之“新”在哪里,值得拭目以待。本文原载《管理世界》2021年第7期,原题为《举国体制与重大突破——以特殊机构执行和完成重大任务的历史经验及启示》,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供诸君思考。
*文章原载《管理世界》2021年第7期,原题为《举国体制与重大突破——以特殊机构执行和完成重大任务的历史经验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