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回首:人类离核战争最近的历史时刻核战争美国

·全文共 4500 字,阅读时长约 6 分钟

作 者 | 刘胜军

如今的俄罗斯,犹如一个失衡的巨人:俄罗斯拥有的核弹头数量高居世界第一,俄罗斯的经济总量却低于中国广东省。

俄罗斯也不傻。普京知道,俄罗斯只有两个武器:一个是石油天然气,一个是核弹头。所以普京说了两句让美国发抖的狠话:

• 无论谁试图阻碍我们,甚至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制造威胁,都应该知道俄罗斯的反应将是即时的,并将导致你们面临历史上从未经历过的后果。

• 西方对俄罗斯不仅在经济上进行遏制,而且某些领导人的发言越来越具有侵略性,因此我命令俄罗斯战略威慑力量进入特殊战备状态。

问题是,普京究竟玩的是虚张声势还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这个问题,谁也没有精准的答案。

但是,鉴于普京的铁汉个性、既往历史和复兴俄罗斯大国地位的雄心壮志,拜登最好别去测试普京的核威胁是真是假。

类似今天这样的核战争威胁,人类曾经多次遭遇,但最终化险为夷。

这一次呢?

01

原子弹让日军服了

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日本败局已定,但日军在冲绳等地的疯狂抵抗导致了大量盟军官兵伤亡。从1945年4月至6月为期82天的冲绳岛战役,是二战太平洋战场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日军死亡4万余人,岛上居民死亡约10万人,美军伤亡3万余人。

然而,被洗脑的日军之疯狂令人吃惊。日本出动2550架次“神风”自杀飞机,击沉美国军舰26艘、伤164艘,美国王牌航空母舰企业号受重创。

当时,美国和德国正在为研发原子弹赛跑。1939年爱因斯坦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罗斯福犹豫不决。科学顾问萨克斯提醒他说,当年拿破仑没有采用富尔敦创造蒸汽船的建议,才没有越过英吉利海峡征服英国。如果德国法西斯先研制出原子弹,美国就会危险。虽然罗斯福同意了,但只拨给经费6000美元,直到1941年12月日本袭击珍珠港后,才推出代号为“曼哈顿工程区”的庞大计划,直接动用60万人,投资20多亿美元。美国的第一座试验性石墨反应堆,1942年12月建成并达到临界;而德国到1945年初才建成一座不大的次临界装置。

为减少盟军伤亡,加速战争进程,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投掷原子弹。

8月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爆炸,当日死者计8.8万余人、负伤和失踪5.1万余人。但,日本不仅拒绝无条件投降,而且竭力掩盖广岛真相,宣称是有一枚陨石陨落在广岛市。日军认为美军只有一颗原子弹。

8月9日美国又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长崎全城27万人,当日便死去6万余人。

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投降诏书宣布投降。

1949年8月,苏联进行了原子弹试验。1964年10月,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02

原子弹与纸老虎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军帮助韩国大规模反攻,朝鲜军队一溃千里,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长津湖战役,美军突然遭到重创,联合国军伤亡1.8万多人,“北极熊团”被歼灭,被迫向南撤退。

1950年7月麦克阿瑟在与美国陆军参谋长柯林斯举行会谈时,建议用原子弹摧毁连接朝鲜半岛同中国东北的桥梁与隧道。

11月8日,美国国务院远东司司长埃默森建议,在常规武器无法取胜或需要美军付出惨重伤亡时,“可以考虑对中国使用原子弹”,摧毁沈阳、鞍山、哈尔滨、抚顺、旅大等东北工业城市。

• 如果志愿军越过三八线,美国可能考虑对中国使用原子弹。

早在1946年,美国记者斯特朗在延安采访毛泽东时就提出一个问题:“如果美国使用原子炸弹呢?如果美国从冰岛、冲绳岛以及中国的基地轰炸苏联呢?”毛泽东自信地回答说:

• 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面对杜鲁门的威胁,当时很多人建议请求苏联支援。毛主席说:

• 苏联入驻中国东北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我们不是吴三桂引狼入室。这是杜鲁门的核讹诈。就像对日本一样,在朝鲜投原子弹,那杜鲁门也没有义务事先通知对方做做准备嘛!说来说去,这种做法的实质就是威胁和恐吓。我凉他老美不敢用原子弹!

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刚接任美国总统就在第一次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提出使用核武器的问题。2月11日,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要求用原子弹“消灭围绕开城的中朝军队”。艾森豪威尔表示“原则上同意”。毛主席回应:

最终,直到签署停战协议,美国也未敢使用原子弹。

笔者认为,美国在日本敢用,在朝鲜不敢用,根本原因在于战争性质不同,缺乏理论自信。

03

联合国用鞋敲桌子的赫鲁晓夫

最近美国开始放风说:怀疑普京精神有问题。其实,普京比特朗普正常多了。

苏联曾经有个领导人不太稳定——赫鲁晓夫。这位老兄,不仅在联合国脱下鞋子敲桌子、撤出在中国的全部苏联专家,还随手把克里米亚送给了乌克兰,堪称俄乌战争的始作俑者。

赫鲁晓夫“最辉煌”的成就是古巴导弹危机。

鉴于当时美国已用轰炸机基地和导弹包围了苏联,苏联决定秘密将导弹运进古巴,扭转被动。在古巴安置大约60枚导弹,就会使苏联打击美国的能力增加一倍。

1962年,苏联与古巴达成秘密协议。苏联船只将几十枚导弹和几十架飞机拆开装到集装箱里运往古巴,每一枚导弹都携带一个威力比在广岛的原子弹大20或30倍的核弹头。

1962年8月,美国发现了苏联设在古巴的导弹发射场。

10月16日,肯尼迪总统才得到上述情况的汇报。他对赫鲁晓夫欺骗他的行为非常恼怒。肯尼迪决定,要使苏联明白美国不惜一战的决心。

10月22日肯尼迪发表广播讲话,通告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已经部署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

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军队也进入戒备状态。美国总统下令,载有核弹头的美国轰炸机进入古巴周围的上空。

赫鲁晓夫下令加快向古巴运送导弹及苏式轰炸机的速度。

从10月23日至27日,局势紧张到几乎“难以忍受的程度”,整个世界危在旦夕:

10月24日,在68个空军中队和8艘航空母舰护卫下,由90艘军舰组成的美国庞大舰队封锁了古巴海域。美国导弹部队全部奉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在佛罗里达和邻近各州,美国集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庞大的登陆部队准备参战。

10月25日,苏联作出了一个决定:以不携带武器的船只去考验封锁。

10月27日,苏联提出交换建议,要求美国从土耳其撤出类似武器,换取苏联从古巴撤出。肯尼迪立即拒绝了这种交换方法。

10月28日,赫鲁晓夫回信给肯尼迪总统,“为了尽快地消除这一危及和平事业的冲突,为了给渴望和平的各国人民以保证,苏联政府……命令拆除您所称为进攻性的武器,并将它们包装运回苏联。”

11月11日,苏联部署在古巴的42枚导弹全部撤走。

11月20日,赫鲁晓夫答应在30天内从古巴撤走全部伊尔—28型轰炸机。肯尼迪同时宣布取消对古巴的海上封锁。苏联武装力量解除最高战备状态。

04

拯救世界的苏联中校

彼得罗夫中校是苏联谢尔普霍夫–15预警指挥中心作战运算方面的副负责人。

警报在莫斯科时间刚过午夜的时候响起,彼得罗夫从椅子上一跃而起。那张占据了控制室一整面墙的北半球巨型地图被红色的灯泡点亮了。地图上显示,一枚导弹刚刚从美国蒙大拿州发射了出来。

在那张地图的上方,红色的字母跳出来:“发射!”

计算机检查了一遍数据,紧接着又检查了一遍数据。红灯再次闪烁:“发射——高度可信。”

与西安不让那个孕妇进医院的那些工作人员“无脑”不同,彼得罗夫认真思考了一下:

如果美国人要先发制人地发动打击,此刻就应该有1000枚导弹呼啸着掠过北极,倾巢而出,把苏联导弹摧毁在发射井内,让莫斯科方面无力反抗。仅仅发射一枚导弹简直是疯了。

我向您报告,这是个假警报。

值班军官没有表现出一丝不安:“明白了。”

过了一会儿,警报解除了。但随后地图上又亮起了一个红灯:又一枚导弹飞了出来。接着,又一个灯泡亮了起来。又一个,又一个,直到整张地图都好像烧红了一样。

彼得罗夫曾经参与编写的算法发挥作用了。有那么一会儿,地图上方的屏幕暗了下去。它随即又亮了起来,带来了新的警报。它宣布了“世界末日”。

彼得罗夫后来承认说,当时已经吓得腿都软了,但他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而不是他的计算。他鼓起勇气,告诉值班军官,这次仍然是一个假警报。

导弹打击的信息在抵达年迈体弱的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之前被截了下来。12000枚苏联核弹头仍然留在它们的发射井内。地球上的10亿人得以活到了下一天。

后来经过检验,发现这是卫星错误将云层反射的太阳光当做是导弹的焰火。

彼得罗夫拯救了世界,但因为没有按照规章办事(决定是否毁灭这个星球是苏联领导人的职责,不是彼得罗夫的事),他被调到了一个没那么重要的岗位上,提前退休。他经历了一次精神失常,随后在苏联解体之后陷入贫困。

后来德国电影人舒马赫拍摄了纪录片《那个拯救世界的男人》。消息传播开来后,彼得洛夫获得了包括2013年德累斯顿和平奖在内的数个奖项。当舒马赫2019年7月向这个老人送去生日慰问的时候,才得知他已经在两个月前于家中去世。

THE END
0.令人汗颜的20大犹太籍科学家1952年,他与欧内斯特·劳伦斯共同创建了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1959年又主持建立了伯克利空间科学实验室。 爱德华·泰勒被誉为"氢弹之父",除氢弹之外,他对物理学多个领域也都有相当的贡献。泰勒于1930年代移民美国,并成为曼哈顿计划的早期成员,参与研制第一颗原子弹,还热衷于推动研制最早的核融合武器。 泰勒对核 jvzquC41yy}/lrfpuj{/exr1r1ibe98;26kc5:
1.核武器七十年演变史新闻中心意大利著名科学家费米负责制造原子反应堆,物理学家奥本海默为原子弹总设计师。 1942年12月,在费米领导下,于芝加哥大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并于12月2日下午,首次实现人工控制。但得到铀并非易事,经过无数次实验,费米终于发现钚竟是一种比铀更加易于分裂的原子炸药。因此美国又建造了三座石墨水冷生产堆和一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329;/3232486848724;624:4tj}rn
2.世界上第一个核反应堆,石墨反应堆。在讲创新公众沟通的今天,用一部乐高动画片为大家科普这台开创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里程碑:1942年,世界上第一台(可控)反应堆:芝加哥一号(CP-1)。 1942年 有一伙科学家在芝加哥的足球场下面 搞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座反应堆 今天安排这组乐高动画 为大家科普这段“搬砖”故事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2286413=86@>;5a724>=373>40|mvon
3.简述全球核能技术发展史●1935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 ●1938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现象。 ●1942年12月2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将两颗原子弹先后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jvzquC41yy}/ewsrp0io1jwvkerf1;;5924ivvq
4.事业单位招聘网公基:核能与中国的核安全1935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得威克发现了中子。 1938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现象。 进入20世纪中期,核能运用开始进入实践阶段。 1942年12月2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将两颗原子弹先后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jvzquC41u{jx0qzcvw4dqv4423?02B6413=87=>20jznn
5.拥有天使与魔鬼的双重面孔,人类如何面对潜力无限的“核能”?|美国坐在原子能控制室的恩里科·费米。这位逃离墨索里尼统治的意大利难民带领一批物理学家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网球场上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被誉为“原子能之父” 如今,在芝加哥大学校园的这座运动场西看台的前面外墙上挂着一块镂花金属牌,上面用英文写着:“1942年12月2日,人类在此实现了第一次自持链式反应,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638>84<
6.美国“辐射污染最重”核武器基地变国家公园国际频道汉福德核工厂坐落于华盛顿州,位于首府西雅图东南大约300公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抢在纳粹德国之前造出原子弹,美国于1941年启动“曼哈顿工程”。 这一项目下,汉福德核工厂于1942年建立,田纳西州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次年创建。 jvzquC41o0jcy7hp1i{plr4u{uzfo8723752487412;829693:4tj}rn
7.核能简介1942年12月2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将两颗原子弹先后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1954年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奥布灵斯克核电站在1945年之前,人类在能源利用领域只涉及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战时,原子弹诞生了。人类开始将核能运用于军事、能源、工业、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ig5;:64;;/j}rn
8.核能应用.ppt1942年12月2日 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 1945年8月6日和9日 美国将两颗原子弹先后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1957年 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奥布灵斯克核电站。 在1945年之前,人类在能源利用领域只涉及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战时,原子弹诞生了。人类开始将核能运用于军事、能源、工 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91724B43646:5B>:0unuo
9.世界上第一个核反应堆是在哪里做出来的世界第一座核反应堆是谁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核反应堆是芝加哥一号堆。芝加哥一号堆(ChicagoPile-1,CP-1),人类第一台(可控)核反应堆,1942年底(曼哈顿计划期间)由著名物理学家费米(EnricoFermi)领导的小组在世界顶级学府芝加哥大学建立,是人类原子能时代的开端。芝加哥一号堆于1943年停止运行,并被拆卸运输到芝加哥红门森林。下面就跟360常识网一jvzquC41yy}/7;~wgt4dp8vkcqsfp8xjgpmiwx438:899=5:;;9:3A=8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