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危机和环境退化的加剧,政府、行业和消费者都在积极寻求能够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且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核聚变能源利用核聚变的力量来发电,通过将不同类型的氢原子结合形成氦来产生热量,这与太阳提供能量的过程相同。又因为聚变反应所需的燃料能够从海水中提取,所以其实际上拥有可持续产生几乎无限的无碳能源潜力,有望彻底改变全球能源格局。
相关领域的科学家普遍认为,目前距离真正实现核聚变商业化,还有几十年的时间。他们预计将在 2050 年左右实现核聚变发电,而聚变在本世纪后半叶才可能成为一种可行的气候解决方案。
不过,世界对清洁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核聚变能源本身具备的优势,加速了人们对聚变技术的重大投资和研究。
数据显示,2022 年聚变能源市场的价值为 2805 亿美元,预计 2023 年至 2029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7.4%,最终达到 4623 亿美元[1]。
如今,世界各国正在核聚变发电的道路上一往无前,竞争也日益激烈。
2022 年 7 月,美国核聚变工业协会发布了一份报告。该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有 30 多家核聚变产业相关的公司,融资总额超过 48 亿美元。”比如,诞生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 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 公司,总共获得了超过 20 亿美元的融资。
在核聚变研究领域,日本一直在发力。据了解,日本目前有两个主要的聚变研究设施,分别是日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的核聚变实验装置“JT-60SA”和日本国立聚变科学研究所的大型螺旋装置。
日本自 20 世纪 50 年代起就开始研究核聚变;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核聚变发电成为了日本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不仅积累了领先世界的技术水平,还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的建造计划。
与此同时,尖端研究也在向民营企业转移,投资者正在资助一些商业项目,希望其所建造的商业聚变反应堆能够比 ITER 运行得更快。
今年 4 月,日本制定了迄今为止首个核聚变国家战略,阐述了核聚变能源的重要性,强调加速并结合公共部门和民营企业的合作,以实现聚变能源的商业化。
该战略由日本内阁办公室编制,并指出:“我们将利用技术优势,把核聚变能源产业化列为愿景,以抓住市场机遇。”
不仅如此,日本还将加快产学研合作,优先培养国内大学的聚变能专业人才,并从海外大学引进相关人才。在此发展背景下,拥有先进的核聚变相关技术的日本初创公司,也将从中获益。
株式会社(以下简称“Kyoto Fusioneering”)是一家私人资助的技术初创公司,于 2019 年诞生于日本京都大学。
其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在日本的京都和东京、英国雷丁和美国西雅图等地都有工厂。该公司专门为商业聚变反应堆开发最先进的技术,包括回旋管系统、氚燃料循环技术以及用于氚生产和发电的“繁殖毯”等。
前不久,该公司在一轮超额认购的 C 轮融资中,成功地筹集到了 7900 万美元[3]。
该轮投资由日本政府旗下基金 带领,共吸引了 17 家投资者,包括公司、公司、、公司、日本等。新资本的注入让该公司的总融资额达到 9100 万美元。
据悉, 将利用新获得的融资和投资者的专业知识,加快其核心产品的研发,包括聚变反应堆的容器内组件和聚变装置工程。
同时,该公司计划加强在美国和英国的业务扩张,希望走在聚变能源的实际应用和产业化领域的前列。此外,还准备扩大招聘规模,将技术人员的队伍增加到 200 至 300 人。
另据悉, 希望推动核聚变能源这种新一代无碳能源,在本世纪 30 年代实现早期商业化。
可预见地,核聚变发电的市场将是巨大的。虽然当下还无法马上实现核聚变能源的商业化,但各国持续地保持在这项新兴技术的全球竞争力非常重要。
参考资料:
运营/排版:何晨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