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怎么的,我突然就想到了曾经在网络上很火的一句话,就是中国太热了,我想回非洲。
根据我自己的第一印象以及大多数人的评论,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把这句话当乐子来看的,没几个人真的认为非洲比中国凉快。
理由也很简单粗暴,非洲人那么黑,肯定是几十万年里晒出来的,能把人晒这么黑的地方肯定很热,不可能凉快。
这理由乍一看没什么毛病,甚至我自己以前都曾经这么想过。
但我最近突发奇想,挨个查阅了非洲国家目前的气温,震惊的发现非洲这些国家是真的凉快,气温数据低的离谱,甚至可以当避暑胜地那种。
打开非洲地图,一段一段的查。
第一段,查南非、津巴布韦、赞比亚的气温,这三个国家可以代表非洲南部。
8月25日周四,南非最低气温7度,最高气温22度。
8月25日周四,津巴布韦最低气温10度,最高气温23度。
8月25日周四,赞比亚最低气温13度,最高气温26度。
这气温是个什么概念大家知道吗?
深秋,寒气逼人,夜里不盖厚被子直接能把你冻发抖。
非洲南部这么冷,是不是因为南北半球季节差异的问题?
中国和非洲是有季节差异,但首先这个气温是实时的,同样是8月份,非洲南部就是比中国冷的多,当中国的避暑胜地没问题。
另外,我还直接把南非全年的温度拖出来了,全年日均 最高气温才27度左右。
这平均气温实在是太低了。。。尤其是七八月份的时候,比东北还凉快,且凉快的多。
武汉前几天温度是42度,常年生活到20多度环境里的南非人要是敢来,只要脱离空调和冰棍的保护,直接热晕一点问题都没有。
然后看非洲中部地区,我选几个大家熟悉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这批国家位于赤道附近,正常中国人都会认为这里会很热,但实际上并不是。
8月25日周四,位于赤道正中的国家肯尼亚,最低气温13度,最高气温21度。
8月25日周四,埃塞俄比亚最低气温9度,最高气温21度。
原来赤道附近的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是一个8月份可以冻死人的非洲国家。。。
8月25日周四,尼日利亚最低气温22度,最高气温28度。
终于看到一个像样子的非洲国家了,尼日利亚下了雨最低气温还有22度呢,这才是我印象中的非洲,这里一定很热。
然后查了一下尼日利亚全年温度,傻眼了。
尼日利亚全年日均最高气温也就34度,而且六七八九月份的降雨极其充沛,全年降雨量接近1700mm,比湖北降雨量还高,差不多和广东一样湿润。
整个非洲,其实只有北部的少数几个国家,才勉强有点热度,这批国家位于亚热带,维度和湖南湖北、四川等地齐平。
举苏丹、利比亚、摩洛哥的例子给大家看。
8月25日周四,苏丹最低气温26度,最高气温35度。
8月25日周四,利比亚最低气温25度,最高气温31度。
8月25日周四,摩洛哥最低气温19度,最高气温27度。
不错,这才符合非洲国家的江湖地位,这才配称得上是赤道非洲国家,最高气温好歹30多度了,能勉强让我出点汗。
大名鼎鼎的利比亚,位于非洲赤道区域,全国干旱少雨,年降雨量才100多毫米,连庄家都不能种,遍地戈壁和沙漠。
就这,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日均最高气温也就36度。
利比亚8月份日均最高气温36度,不算低,但也就那样,中国很多省份的气温都不逊色于利比亚。
而利比亚,已经是非洲最热,最干旱的国家了,绝大多数非洲国家每年最热的时候都见不到几天30度以上的气温。
而中国,30度以上的气温比比皆是,有时候还能见到40度的气温。。。
2013年7月,重庆的报纸发了条新闻,说重庆太热了,一个非洲留学生想回非洲避暑,那一天重庆的气温是32度。
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位于赤道以南4度,6月6日正午12点19分的气温是——19度!接下来几天,气温始终在22-23度左右徘徊。
在内罗毕的街头,年轻人是这样穿的:
6月6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肯雅塔国际会议中心前的一对非洲年轻人。新华社记者 王腾摄
年纪稍长一些的,把自己裹得更严实:
6月6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街头的一位妇女。新华社记者 王腾摄
在肯尼亚的安博塞利,小孩子穿上毛衣,戴上毛线帽了。
6月4日,在肯尼亚安博塞利的一处马赛村,一位小孩身着毛衣,戴着毛线帽。新华社记者 卢朵宝摄
当地保安告诉记者,现在还不是内罗毕最冷的时候。“七月初才是最冷呢!一直到九月,气温才会慢慢上升。”
没来内罗毕之前,你不会认为羽绒服会出现在这里,可是内罗毕就是有人穿羽绒服;没来肯尼亚之前,我不会认为热水袋在这里会有市场,可是你到入住某些肯尼亚山附近的旅游酒店,很可能在被窝里触到一个暖暖的热水袋。
从纬度来看,这个离赤道不远的城市不应该这么冷。可是,内罗毕的海拔有1600多米。
这就要复习一下我们中学学的地理知识了: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1600多米的海拔,使内罗毕气温四季如春,成为“非典型”非洲城市。
除了内罗毕,我们另一位身在非洲热带地区的同事也发出了冷的哀嚎:“冻得瑟瑟发抖……北京的朋友们借我几度可好?”
津巴布韦,应该说是中国人相对熟悉的非洲国家。虽然全国都位于南回归线以北,属于热带,但哈拉雷、布拉瓦约、穆塔雷等重要城市都位于海拔1000-2000米的高原地区,因而其气温比其他同纬度地区要低10摄氏度左右,每年的6-7月是其最冷的时候。
6月6日,在夜晚的哈拉雷街头,气温约10摄氏度,市民身着厚衣服在烤火。新华社发
在6月初的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白天气温通常为15-20摄氏度,但晚间往往会降至5-10摄氏度甚至更低。因而大部分传统建筑都建有可以生火取暖的壁炉。
从5月下旬开始,超市里的电暖器、电热毯和热水袋等产品就开始热销。在晚间和凌晨,一些值夜的人和无家可归者会收集纸箱、木炭、柴火等物资,点起火堆,为自己在漫漫冬夜中带来一丝温暖。
6月6日,在夜晚的哈拉雷街头,气温约10摄氏度,市民身着厚衣服在烤火。新华社发
如果在6-7月造访国家公园,每个营地都会在晚上升起篝火,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可以围坐篝火前,端起一杯红酒,畅谈白天观赏到的动物,这也将成为他们非洲之行难忘的经历之一。
6月4日,在肯尼亚安博塞利国家公园附近的一处酒店,游客们在篝火前取暖、聊天。新华社记者卢朵宝摄
(小编:你们猜,图中穿黄色衣服的小帅哥是哪位记者,记得留言哦!)
再来看看另一个大部分处于热带的非洲国家博茨瓦纳。它位于非洲南部,是内陆国,年平均气温21摄氏度,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干旱草原气候,西部为沙漠,半沙漠气候。每年的5月至8月是博茨瓦纳的冬季,9月开始气温渐渐升高,至11月、12月最高温度可达40度,可谓冰火两重天。来听听哈博罗内的同事怎么说:
虽说冬季只是短短3个月,但有时真的冷到怀疑这是非洲的人生。去年5月刚到博茨瓦纳时我问邻居,“蚊子厉害吗?”邻居霸气回答:“现在冬天,蚊子都冷死了,没有了。”
6月6日,哈博罗内最低温度只有3摄氏度,早上6点多日出时4摄氏度,随便想象一下这样的6月天。超市里电暖器、热水袋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哈博罗内的一家超市。新华社记者 杨孟曦摄
国内的亲人们穿吊带裙、热裤时,我在找毛衣、找厚袜子;国内的朋友们晚上正跻着拖鞋在路边乘凉,顺便点上一份小龙虾配冰啤、煮花生时,我抱着亲爱的热水袋,恨不能钻进去度过余生;有时看着床上的羽绒被竟有点恍惚,我这是在非洲?上周有朋友从南非回来,给带回一包小礼物,打开一看,围巾和手套,朋友说,因为早上开车门时会被车门冷到手。
哈博罗内的一家超市。新华社记者 杨孟曦摄
但到了中午,温度会上升到20度,温差10几度,下午5点左右开始降温。非洲人抗寒能力显然不怎么样,我还只是抓绒外套时,街上就有人裹着羽绒服、毛线帽子拉到耳朵下了。明天最低温度4,也不知道下个月会不会下雪。
从博茨瓦纳再往南,我们来到金砖国家之一——南非。不出意外,约翰内斯堡的同事也发出了“冻人”的感慨。6月6日上午10点24分,约翰内斯堡气温仅12度。
南非一般从五月底正式进入冬季。若只凭眼睛观察,这里的冬季与其他季节差别并不大——依然繁花盛开,艳阳高照,鲜有树木落叶。只是开车时,眼角间或闪过的一棵棵或红或黄的树木,提醒着人们季节已经更替。
这是约堡Bryanston住宅区的一条道路。新华社记者 荆晶摄
不过,身体上的感觉可与夏天有着天壤之别。尽管白天阳光依然耀眼,但晒在身上已经不再像夏天那样隔着厚衣服都能把人烫化,空气中吹来的风也带着丝丝凉意。太阳下山后,冬意就彻底拥抱了大地,此时家家户户都只能紧闭门窗以阻挡冷空气的入侵。有人点燃壁炉,有人开启空调,再讲究些的打开地暖装置。不过,大部分人还是只能靠多穿衣服来给自己添一些温暖。
约堡的冬天长这样!新华社记者 荆晶摄
冬天里,商场售卖的货品也带有明显季节性。建材市场中,摆在最显眼处的通常是电暖器、各式壁炉和烤火盆,不远处,售价十几人民币一大包的木柴货源充足。日用品超市里,各种萌萌哒造型的暖水袋、电热毯、耳罩、围巾、手套一应俱全。
说起来,约堡的冬天并不算寒冷,尤其是白天。它与国内南方的冬天更为相似,人在房间里总感觉湿冷湿冷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非洲国家现在都这么凉快!非洲毕竟也是一个热带大陆,就连非洲“AFRICA”的字面意思也是“被太阳灼热的地方”。而说到非洲气候最热的地带,非西部非洲地区莫属。
在西非的科特迪瓦,我们驻阿比让的同事就非常羡慕这些在朋友圈里晒“冷”的同事们。“我这里四季如夏!即使在雨季,也是always闷、晒、湿,忽而暴风骤雨,忽而阳光炙烤大地。”
2017年4月和6月,记者出差前往尼日尔首都尼亚美和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这两个深处在撒哈拉沙漠的内陆国,可以让人深切感受到热的极限。这一地带常年气候炎热,在最热的4-5月份,白天的气温通常在40-50度,热浪打脸,感觉身处桑拿房。5月份以后便是雨季,雨前必定是铺天盖地沙尘暴,随后便瓢泼大雨。
因工作需要,我们经常采访研究非洲的专家。他们经常说,国内对非洲的了解太少了,希望你们多报道一个真实的非洲。特别注意两点:
——改变对非洲的刻板印象!
——不要把非洲作为一个整体来谈!非洲不是一个国家!非洲差异性很大!
今天这篇小文,有没有改变一点你对非洲的印象呢?
中国那么热,真心欢迎你们到非洲来避暑!
非洲人皮肤黑,是紫外线晒出来的,不是热出来的,而皮肤黑也不代表人一定会更抗热。
因此绝大多数中国人认为非洲一定热,非洲人一定不怕热,理由就只有非洲靠近赤道,非洲人皮肤黑这两点。这都是刻板印象,且是非常错误的刻板印象。
非洲人在中国被热晕,想回非洲避暑,这不是假新闻,也不是故意矫情。
实际上等疫情结束后,如果非洲能建设的好一点,绝大多数非洲国家都可以当中国的避暑胜地。
因为非洲真的是很凉快。
非洲(拉丁文:Africa),全称阿非利加洲,在地理上习惯分为东非、西非、南非、北非和中非五个地区,共60个国家和地区。
许多国人对非洲大陆的认知大多来源于课本上的地理知识,电视、网站等媒体的报道,能了解的知识确实不多。相对十几亿的国人来说,亲自去过非洲的人比例还是非常少的,因为在地理上来看,非洲离中国确实很遥远。
国人对非洲的印象大多停留在脏乱差、疾病流行、战乱爆发等,却不知非洲也有不为人知惊心动魄的美。那么就跟随我们一起来看看,非洲的地理之最有哪些吧。
非洲(拉丁文:Africa),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地球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面积为30,221,532平方公里,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10.325亿)。
非洲大陆东至哈丰角(东经51°24',北纬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东经20°02',南纬34°51'),西至佛得角(西经17°33',北纬14°45'),北至吉兰角(本赛卡角)(东经9°50',北纬37°21')。
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记载。非洲北部的埃及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
自1415年西班牙占领休达,欧洲列强开始进行对非洲殖民统治,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达到巅峰,约有95%非洲领土遭到列强瓜分,资源长期遭到掠夺。1847年后殖民地陆续独立,而非洲独立年(1960年)则象征非洲脱离列强统治,非洲殖民时代结束。
由于长期种族冲突、热带疾病丛生、工业化引发的环境破坏,从前西方殖民主义,独立后腐败政权,教育、人民自律的不力,使非洲成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全非洲一年的贸易总额仅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一。
通常所说非洲人指的是撒哈拉沙漠以南尼格罗人种的非洲居民,即非洲黑人。
世界第二大洲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全洲面积1/3,为沙漠面积最大的洲,其中,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非洲东部还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另外,除了沙漠,非洲也有郁郁葱葱的森林和一望无际的草原。非洲最大的岛是马达加斯加岛。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
尼罗河下游的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在建筑、雕刻和绘画等艺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至今巍然屹立在尼罗河畔开罗附近的宏伟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公元前(BC)27世纪前后古埃及人的杰作,它们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非洲东北端有163公里长的苏伊士运河,使之与亚洲相隔(地缘政治学上)则是地中海和与其隔海相望的欧洲。
从非洲在突尼斯的最北点本塞卡角(北纬37°21')到在南非厄加勒斯角的最南点(南纬34°51'15"),距离约8000公里。从非洲在塞内加尔的最西点佛得角(西经17°33'22")到在索马里的最东点哈丰角(东经51°27'52"),距离则约7400千米。非洲的海岸线长约2.6万千米,因为其海岸凹陷处不多,所以面积只为其1\3的欧洲,海岸线却比它长(欧洲的海岸线长约3.2万千米)。
非洲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国家分别为阿尔及利亚和群岛国塞舌尔;而非洲大陆最小的国家则是冈比亚。
一、自然地理特征
1.主要地形:大部分以高原为主,西北部和东南部有山地,中部为刚果盆地。海岸线平直,岛屿、半岛较少,最大的半岛为索马里半岛,最大的海湾为几内亚湾。
2.主要河流:刚果河、尼罗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日尔河、赞比西河。
3.气候: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所以受到地形的影响。与其相似的是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2)索马里半岛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受东北信风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3)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马达加斯加岛东侧虽不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但纬度低,且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和中美地峡东部的热带雨林气候成因与此相似。
(4)几内亚湾北侧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几内亚湾北侧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虽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成因却并不相同。几内亚湾北侧地处西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二、经济地理特征:“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三、三大问题——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严重
1.问题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生产力水平低下;不合理开发。
2.解决措施: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等。
非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每一个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是发展变化着的;其中一个要素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发展变化。
非洲的五大地理要素在整体性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1.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纬度位置关于赤道对称决定了气候类型关于赤道对称。
(2)刚果盆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东非高原因为海拔较高,水汽难以到达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2.气候对地貌、植被的影响
(1)北非由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形成干旱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地表多沙质沉积物。
(2)刚果盆地热带雨林气候对应形成热带雨林植被,植被繁茂。
(3)非洲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植被为热带草原。
3.非洲的河流更是各具特色
(1)刚果河:地处赤道热带雨林气候区,流经刚果盆地,注入大西洋。水文特征:水量很大(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且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汇水多),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植被覆盖好),无冰期,但水流急,水能丰富。刚果河两次穿越赤道,要注意流向的变化。刚果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北半球秋季。刚果河南北两侧的支流分别流经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湿季为每年的6—10月,而南半球则是9月到次年的5月,当南北半球的支流同时进入雨季时,也就是北半球秋季,刚果河的水量最大。
(2)尼日尔河:流程长,呈弧形水系。上游地区发源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径流量大;中游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径流量有所减少(降水量有所减少,加之热带草原区的动物饮用水);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降水量增加,径流量有所回升,但不明显(下游尼日利亚境内有大片的种植园农业,灌溉用水量增大)。
(3)尼罗河:世界最长的河流,主要流经埃及和苏丹,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该河主要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该区降水量较少,而蒸发旺盛,故其总径流量不是很大。其上游有两条支流,分别是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这两条支流分别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两条支流的水量较大。但白尼罗河的径流量变化较小,因其源头发源于赤道附近,降水季节变化小,又有维多利亚湖等湖泊的调节。而尼罗河下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量较多。所以尼罗河的水量特征:河流水量不是很大,季节变化大,其中秋季是径流量最大的季节(两条支流流量受干湿两季的影响),且从上游到下游的变化是由大变小。含沙量较大,汛期为每年的6—9月(定期泛滥是尼罗河突出的水文特点)。
非洲地理划分
当然,由于是对一个大洲按照地理方位的大致划分,所以不同的组织在划分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此我们采用联合国地理区划图作为划分依据。北部非洲(北非)主要是指位于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包括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苏丹等6个国家,该地区的重要地理特征是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和西亚地区合起来统称阿拉伯世界。
北非示意图
东部非洲(东非)主要是指北起红海、亚丁湾沿岸,南至莫桑比克的广阔印度洋沿岸国家,包括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南苏丹、吉布提、索马里、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赞比亚、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塞舌尔、毛里求斯、科摩罗等19个国家。东非是非洲地区划分中国家数量最多的区域,该区域人口构成复杂,宗教信仰复杂,社会发展程度较低,很多地区现今依旧处于战乱之中。
非洲肯尼亚野生动物
南部非洲(南非)主要是指位于非洲南部地区的国家,包括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等5个国家,主要地形区为南非高原。南非在历史上,从15世纪开始,欧洲的葡、荷、英、法、德等国殖民者先后对该区域进行殖民统治,二战以后才取得民族独立,南非是该区域最重要的国家。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南非开普敦
中部非洲(中非)主要是指非洲大陆中部的国家,主要位于东非以西,刚果盆地是主要地形区,主要包括安哥拉、、刚果(布)、刚果(金)、赤道几内亚、加蓬、中非共和国、乍得、喀麦隆、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9个国家,该区域是非洲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黑人的故乡。
非常区域划分图
西部非洲(西非)主要是指位于几内亚湾北岸,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国家,西至大西洋沿岸,主要包括尼日利亚、贝宁、加纳、多哥、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塞内加尔、冈比亚、毛里塔尼亚、马里、尼日尔、佛得角、布基纳法索等16个国家。其中尼日利亚是该区域人口超过一亿,且发展程度最好的国家。
地理面积之最
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是西非的尼日利亚,人口约1.73亿,同时也是非洲第一大石油生产和出口大国。
“旅游者天堂”塞舌尔
沙哈拉沙漠
非洲最大的沙漠是位于北部的撒哈拉沙漠,面积超过900万平方公里。
非洲面积最大的盆地是位于中部的刚果盆地,面积约337万平方公里。
沙哈拉沙漠
东部非洲
非洲最大半岛是位于东非的索马里半岛,号称'非洲之角”,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
非洲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尼罗河长约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尼罗河一隅
埃及
非洲最大城市是埃及首都开罗,横跨尼罗河,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埃及的东北部。
非洲最知名的建筑是埃及的金字塔,是古代七大奇迹之首,也是唯一存在的一个。
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水文之最
非洲最大的瀑布是维多利亚瀑布,位于非洲赞比西河中游,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宽1,700多米,落差达108米。
非洲最大的湖泊是维多利亚湖,在世界淡水湖中,面积仅次于北美洲的苏必利尔湖而居世界第二,面积69400平方公里。
非洲最深的湖泊是坦噶尼喀湖,最深处1470米,仅次于贝加尔湖,是世界第二深湖。面积32900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六大湖。
非洲流量最大的河流是刚果河,非洲第二长河,全长约4700公里,流域面积约370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也是非洲河流中最大的。
非洲最大的海湾是几内亚湾。
维多利亚瀑布
东非大裂谷
非洲最长的裂谷是东非大裂谷,从莫桑比克起,一直往北延伸到红海北端,长度超过6000公里。
非洲最长的海峡是莫桑比克海峡,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
东非大裂谷鸟瞰图
最低点和最高点
非洲陆地最低点是吉布提的阿萨勒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7米,为非洲大陆最低点。
非洲最高的山峰是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
沙哈拉之眼
非洲最奇特的地域景观是位于毛里塔尼亚撒哈拉之眼,直径达到48公里,从太空上清晰可见。起初该地形被认为是由于陨石碰撞而形成的,目前地质学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地质结构上升或侵蚀造成的,这种环型外型的形成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非洲是一片神奇的大陆,只有当你走近她、了解她时,你才会发现非洲的美,惊叹于大自然的魔力。非洲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去发现。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非洲 Africa
赞比亚 Zambia (卢萨卡 Lusaka)
旗面为绿色,
右下方的竖长方形由红、黑、橙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条相连而成,
其上方为一只展翅的雄鹰。
绿色象征国家的自然资源,
红色象征为自由而斗争,
黑色代表赞比亚人,
橙色象征国家的矿藏。
飞翔的雄鹰象征赞比亚的独立、自由。
中非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班吉 Bangui)
旗面由四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和一个竖长方形构成。
横长方形自上而下依次为蓝、白、绿、黄四色,
红色竖长方形将旗面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
旗面左上角有一颗黄色五角星。
蓝、白、红三色与法国国旗颜色相同,
表示中非与法国的历史关系,
还象征和平与牺牲精神;
绿色象征森林;
黄色象征热带草原和沙漠。
五角星是指引中非人民奔向未来的灿烂之星。
埃塞俄比亚 Ethiopia (亚的斯亚贝巴 Addis Ababa )
这三种色彩还分别代表埃塞俄比亚的三个地区:
提克列(红)、阿姆哈拉(黄)、西奥亚(绿)。
绿色代表肥沃的土地、温和的气候和丰富的植物资源,
还象征对未来的希望;
黄色象征和平与博爱,也代表人民建设国家的决心;
红色象征人民为保卫祖国随时准备流血牺牲。
原国旗上无国徽图案。
新国旗中央增加国徽图案。
坦桑尼亚 Tanzania (达累斯萨拉姆 Dar es Salaam)
旗面由绿、蓝、黑、黄四色构成,
左上方和右下方为绿色和蓝色的两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带黄边的黑色宽条从左下角斜贯至右上角。
绿色代表土地,还象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
蓝色象征河流、湖泊和海域;
黑色代表非洲黑人;
黄色象征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财富。
斯威士兰 Swaziland (姆巴巴内 Mbabane)
旗面中间为紫红色横长方形,
上下各有黄色窄边和蓝色宽边。
紫红色长方形中央绘有类似斯威士兰国徽中盾牌的图案。
紫红色象征历史上无数次战斗,
黄色代表丰富的矿产资源,
蓝色象征和平。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Sao Tome and Principe(圣多美 Sao Tome)
由红、绿、黄、黑四色构成。
靠旗杆一侧为红色等腰三角形,
右侧为三个平行宽条,
中间为黄色,上下为绿色,
黄色宽条中有两颗黑色五角星。
绿色象征农业,
黄色象征可可豆和其他自然资源,
红色象征为独立自由而斗争战士的鲜血,
两个五角星代表圣多美、普林西比两个大岛。
塞内加尔 Senegal (达喀尔 Dakar)
旗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
从左至右依次为绿、黄、红三色,
黄色长方形中间有一个绿色五角星。
绿色象征国家的农业、植物和森林,
黄色象征丰富的自然资源,
红色象征为争取独立自由而斗争的烈士的鲜血;
绿、黄、红色也是传统的泛非颜色。
绿色五角星象征非洲的自由。
尼日尔 Niger (尼亚美 Niamey )
自上而下由橙、白、绿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
白色部分中间有一橙色圆轮。
橙色象征沙漠;
白色象征纯洁;
绿色代表美丽富饶的土地,也象征博爱和希望。
圆轮象征太阳,
还象征尼日尔人民为保护自己的权力而不惜牺牲。
纳米比亚 Namibia (温得和克 Windhoek)
旗面为左上方和右下方为蓝色和绿色两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一条两侧有白色细边的红色宽带从左下角斜贯至右上角。
旗面左上角有一个放射12首光芒的金色太阳。
太阳象征生命和能力,
金黄色代表温暖和该国的平原、沙漠;
蓝色象征天空、大西洋、海洋资源和水及其重要性;
红色象征人民的英雄主义,
表达人民决心建设一个平等、美好的未来;
绿色代表该国的植物和农业;
白色象征和平与统一。
莫桑比克 Mozambique (马普托 Maputo )
靠旗杆一侧为红色等腰三角形,
其中有一颗黄色五角星,
一本打开的书和交叉着的步枪和锄头。
旗面右侧为绿、黑、黄三色的平行宽条,
黑色宽条上下各有一白色细条。
绿色象征农业和财富,
黑色代表非洲大陆,
黄色象征地下资源,
白色象征人民斗争的正义性及所要建立的和平事业,
红色象征争取民族解放的武装斗争和革命。
黄色五角星代表国际主义精神,
书本象征文化教育,
步枪和锄头象征广大劳动者和武装部队的团结及其共同保卫、建设祖国。
毛里求斯 Mauritius (路易港 Port Louis)
自上而下由红、蓝、黄、绿四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
红色象征为独立自由而进行的斗争,
蓝色表示毛里求斯地处南印度洋,
黄色象征独立的光芒照耀该岛国,
绿色代表国家的农业生产和四季常青的特点。
马里 Mali (巴马科 Bamako)
旗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
从左至右依次为绿、黄、红三色。
绿色是穆斯林崇尚的颜色,
马里人近70%信奉伊斯兰教,
绿色还象征马里肥沃的绿洲;
黄色象征该国的矿产资源;
红色象征为祖国独立而战斗牺牲烈士的鲜血。
绿、黄、红三色也是泛非颜色,是非洲国家团结的象征。
马拉维 Malawi (利隆圭 Lilongwe)
自上而下由黑、红、绿三个平行的横长方形构成,
旗面上方中间为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
放射31道光芒,
黑色象征黑人,
红色象征为争取自由独立而战斗的烈士鲜血,
绿色代表该国的美丽国土和绿色景物,
太阳图案象征非洲人民争取自由的希望。
卢旺达 Rwanda (基加利 Kigali)
绿色象征对理性开发国家资源达至繁荣的渴望;
黄色象征人民辛勤劳动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蓝色象征幸福与和平;
太阳及其光芒的金色象征人人平等、团结、光明磊落、扫除愚昧。
莱索托 Lesotho (马塞卢 Maseru)
自左下角至右上角的对角线将旗面分成两部分,
左上方为白色,右下方为绿色和蓝色。
左上角绘有褐色的莱索托国徽的主要图案。
白色象征和平与纯洁,
绿色代表牧场和农作物,
蓝色代表河流和天空。
利比里亚 Liberia 蒙罗维亚 Monrovia
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
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
11道红白条纹是纪念利比里亚独立宣言的11个签字者。
红色象征勇气,
白色象征美德,
蓝色象征非洲大陆,
正方形表达利比里亚人民渴望自由、和平、民主和博爱的美好愿望;五角星象征当时非洲唯一的黑人共和国。
肯尼亚Kenya (内罗毕 Nairobi)
由黑、红、绿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
红色长方形上下各有一白边。
旗面中间的图案为一面盾和两支交叉着的长矛。
黑色象征肯尼亚人民,
红色象征为自由而斗争,
绿色象征农业和自然资源,
白色象征统一与和平;
矛和盾图案象征祖国统一和为捍卫自由而斗争。
科摩罗 Comoros (莫罗尼 Moroni)
有一个弦月和四颗星,
象征了科摩罗的国教为伊斯兰教,
四颗星和四条横条都表达出国家的四个岛屿。
喀麦隆 Cameroon (雅温得 Yaounde)
从左至右由绿、红、黄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
红色部分中间有一颗黄色五角星。
绿色象征南部赤道雨林的热带植物,
还象征人民对幸福未来的希望;
黄色象征北部草原和矿产资源,
也象征给人民带来幸福的太阳光辉;
红色象征联合统一的力量。
五角星象征国家的统一。
津巴布韦 Zimbabwe (索尔兹伯里 Harare)
靠旗杆一侧为带黑边的白色等腰三角形,
正中一颗红色五角星,
星内有一只津巴布韦鸟,
白色象征和平,
五角星代表国家和民族的良好愿望,
津巴布韦鸟是该国特有的标志,
也是津巴布韦和非洲国家古老文明的象征;
右侧为七道平行横条,
黑色居中,
向上下两边依次均为红、黄、绿色。
黑色代表占人口多数的黑人,
红色象征人民为争取独立而洒的鲜血,
黄色象征矿产资源,绿色代表国家的农业。
加蓬 Gabon (利伯维尔 Libreville)
自上而下由绿、黄、蓝三个平行的横长方形组成。
绿色象征丰富的森林资源,
加蓬号称“木材之国”、“绿金之国”;
黄色象征阳光;
蓝色象征海洋。
加纳 Ghana (阿克拉 Accra)
自上而下由红、黄、绿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
黄色部分中间是一颗黑色五角星。
红色象征为了国家独立而牺牲烈士的鲜血;
黄色象征国家丰富的矿藏和资源;
也代表加纳原来的国名“黄金海岸”;
绿色象征森林和农业;
黑色五角星象征非洲自由的北极星。
几内亚比绍 Guinea-Bissau (比绍 Bissau)
由红、黄、绿、黑四色组成。
靠旗杆一侧为红色竖长方形,
中央有一颗黑色五角星;
旗面右侧为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上黄下绿。
红色象征为民族独立而斗争的战士的鲜血;
黄色象征国家的财富、丰收和人民的希望;
绿色象征农业;
黑色五角星象征国家的执政党——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
还象征非洲黑人的尊严、自由与和平
几内亚 Guinea (科纳克里 Conakry)
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
从左至右依次为红、黄、绿三色。
红色象征为自由而斗争烈士的鲜血,
还象征劳动者为建设祖国而作出的牺牲;
黄色代表国家的黄金,也象征普照全国。
贝宁 Benin (波多诺夫 Porto-Novo)
旗面左侧为一绿色竖长方形,
右侧为上黄下红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
绿色象征繁荣,
黄色代表土地,
红色代表太阳。
厄立特里亚 Eritrea (阿斯马拉 Asmara)
旗面由三个三角形构成,
靠近旗杆为红色等腰三角形。
红色部分中有一个由三枝黄色橄榄枝构成的圆形图案。
红色象征为争取独立解放而斗争,
绿色象征农业和畜牧业,
蓝色象征国家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财富,
黄色象征矿产资源,
橄榄枝象征和平。
博茨瓦纳 Botswana (哈伯罗内 Gaborone)
旗面中间横贯一道黑色宽条,
上下为两个淡蓝色的横长方形,
黑色与淡蓝色之间是两道白色细条。
黑色代表博茨瓦纳人口中的绝大部分黑人;
白色代表白人等人口中的少数部分;
蓝色象征蓝天和水。
国旗的寓意是在非洲的蓝天下,
黑人和白人团结、生活在一起。
吉布提. Djibouti (吉布提 Djibouti) 非洲
靠旗杆一侧为一个白色等边三角形,
边长与旗宽相等;
右侧为两个相等的直角梯形,
上方为天蓝色,
下方为绿色。
白色三角形正中有一颗红色五角星。
天蓝色代表海洋和天空,
绿色象征土地和希望,
白色象征和平,
红五角星代表人民的希望和斗争的方向。
整个国旗图案的中心思想是“团结、平等、和平“
布基纳法索 Burkina Faso 瓦加杜谷
由上红下绿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
旗面中央有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
红色象征革命,
绿色象征农业、土地和希望;
五角星象征革命向导,
金黄色象征财富。
“牧草之王”在非洲
从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驱车往东,离海越来越远,距离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越来越近。行车约60公里,在沙漠的边缘,出现了一片“绿洲”:近千亩绿色作物茁壮生长,一排排喷灌杆喷扬着水花。这里是中国援毛里塔尼亚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在中国技术专家的支持下,曾经的不毛之地变得绿意盎然。
牧草之王
紫花苜蓿,这是一种在我们的生活中还算常见的植物,它时常生长在路边,或者是河边,草丛里,适应性很强,在我国各地区都可以种植。
紫花苜蓿的根入土深,生长2个月的幼苗的根可深入土壤90公分,生长多年的苜蓿草其主根能深入地下10公尺吸收水分和养分,对干旱的耐受能力极强,即使长时间遭受严重的干旱天气也不会死亡。因此,紫花苜蓿也常被用于作为水土保持和护坡的植物。
紫花苜蓿在盐碱地和贫瘠地也能正常生长,在冬天不容易冻死,能忍耐零下25℃的低温,这是很多热带牧草所不具备的优势。
紫花苜蓿可以青饲、青贮、制成干草,可以用来喂牲畜、禽类、鱼类、兔子等。
紫花苜蓿鲜草含水率为74.7%,动物大量食用后不会拉稀,是动物的美味佳肴。用于投喂牲畜时,可以和青草或者干草搭配一起使用,这样可以避免“腹胀”。
在蛋白质、膳食纤维等的含量方面堪称,被人们称为牧草之王。可以降低饲养成本,并显著提升动物的生长发育,从而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
沙漠绿地
畜牧业是毛塔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由于国土的80%以上被沙漠覆盖,且每年旱季长达9个月,往往进入旱季不到两个月,草皮就被牲畜啃光,草场沙漠化愈加严重,牲畜的采食需求难以满足。很多人认为沙漠上无法种植植物。
2016年,中国援毛里塔尼亚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开始试运营。中国专家采用固定式高杆喷灌、固定式微喷以及喷灌带等多种节水灌溉方式,使用牛羊粪等有机肥改良土壤,经反复实验攻关,终于在2017年4月成功种植出了第一批紫花苜蓿。这批紫花苜蓿平均生长期约30天,每亩年产紫花苜蓿风干后可达2吨以上。
如今近千亩的紫花苜蓿茁壮生长。解决了草畜平衡问题。其他地方的官员和牧民们经常到这里学习紫花苜蓿的规模化种植技术。
在大多数人眼中,非洲地区大部分国家以农业为主,但为何非洲的农业不发达?其实这是一场误会……
提起非洲,很多人会觉得,是这样的:
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实际上,非洲各国差距很大。今天我们要打破对非洲农业的刻板印象,让我们先走进南非吧!
南非农业并非我们所想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部,在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南非人民迎来建设自由、平等国家的机遇。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南非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中等强国。
南非国土面积12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西藏的面积。
南非人口5400多万,农人就业人数不到总人口的10%。
南非耕地面积1200万公顷,人均大概0.22公顷,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个别年份收成不好时需要净进口部分主粮。当然,南非还有更大面积的牧场(是耕地的7倍)、林场等,整体农业还是净出口的。
南非是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地,是世界第七大葡萄酒生产国,葡萄酒产量1995年占世界总产量的3.5%。而南非的葡萄酒,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人气是越来越高。仅2016年,南非对中国的红酒出口额就接近3500万美元,出口量960万升,可以注满5个标准泳池。
特殊地理环境 特殊农业措施
就农业而言,南非可耕地相对不足,雨量不多,水源不足,干旱一直是困扰南非农业的一个不利因素,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不利。
为了节约水资源,南非采取自动化指针式喷淋灌溉系统,所以很多农田是圆的。
农业生产结构和对外贸易
除少数干旱年份外,南非一直是粮食自给有余且能出口的国家,1996年农业总产值达9.7亿美元。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出口占非黄金出口额的30%左右,每年创汇10-20亿美元,较好的年份可达30亿美元。
种植业
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甘蔗、大麦等。
1.玉米是南非居民的主食,也是南非最重要的农作物。
2.小麦的产值已居非洲前列。
3.南非是非洲最大的蔗糖产区及出口地区。
4.主要油料作物是葵花子和花生。南非是世界第十大葵花子产地。
园艺业分布比较集中,近些年来发展较快。柑橘、苹果、梨、桃、杏主产量较大。南非水果的80%主要出口到英、法等国的市场。
畜牧业
南非的畜牧业相当发达,商品性畜牧业规模较大,畜牧业产值已经超过了种植业。
牲畜种类主要包括牛、绵羊、山羊、猪等,家禽主要有鸵鸟、肉鸡等。主要产品有禽蛋、牛肉、鲜奶、奶制品羊肉、猪肉、绵羊毛等。绵羊毛产量可观,是世界第4大绵羊毛出口国。
渔业和林业
南非渔业也很发达,以海洋捕捞业为主,鱼类及其制成品的出口值也居非洲前列。
南非森林覆盖率较低,天然林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的山坡上。近年来,为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人工林。现在,南非拥有世界最大的人造林。
南非十分重视农业发展
1.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例如,政府颁布扶植农业的法令,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重视水利建设,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农产品的运输价格,制定保护农业的关税政策等。此外,国家非常重视农业教育,许多中小学都设有农业专题课程。
2.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农业研究委员会(ARC)是南非的国家级的农业研究实体,由农业部和工艺科学部共同领导。ARC有17个研究所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40个试验站,ARC和各省农业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农学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全国农业研究体系。研究机构的装备先进,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的条件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媲美。
3.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农业部大力组织科研力量进行农业、园艺、兽医学的研究和普及工作。
4.广泛应用现代农业技术,重视农业教育与培训。这一点突出表现在许多农牧场通过推广优良品种、高产品种,实现了农作物和禽畜的良种化。
此外,南非的黑人农民协会组织比较健全,运行机制也基本稳定。
据农协主席Augustinus Hendricks(奥古斯丁斯-亨德里克斯)介绍,中央一级设总会,对应国家农业部门,与政府非隶属而是对话关系,主要职责是反映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农民需求,寻求政府支持和帮助。
各省设分会,分会主席同时是总会的成员。总会主席在分会主席中产生并仍兼任所在省分会主席,任期3年,最多可连任一届。总会主席及各分会主席主要精力虽然用于协会工作,但政府和协会并不承担其工资,协会只给予一定的会议和差旅补贴。
政府为支持协会工作,提高农民素质,专门制定支持政策,明确所有年销售额在300万兰特以上并有利润的企业,提取其纯利润的1%,提供给农民协会用于农民的技能培训。
对非洲农业的三个“误会”
世界银行曾经有过一个项目,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进行数据收集,并与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对非洲的印象进行对比,以此来检验这些印象的真实性。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认识一个真正的非洲农业。
非洲农业中现代化投入极少?
传统观念认为,非洲的农业生产方式是非常原始的。优选种子、化肥农药、灌溉设施等在非洲都不存在,当地人仅仅是将种子扔进土里,等着充足的热量和雨季充沛的降水让种子自行成长。
非洲的农业劳作
在收集了来自埃塞俄比亚、马拉维、尼日尔、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等国家的数据之后,人们发现这个问题比想象中要复杂。
拖拉机和灌溉系统的使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化肥的使用却高于人们的预期。统计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家庭会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化肥的使用率在不同国家之间也有很大差别,在埃塞俄比亚,这个比率达到了56%,而在马拉维甚至高达77%。
玉米田地
此外,不同作物间的现代化投入程度也有显著差距。在所有作物中,玉米收到的现代化投入是最密集的。玉米作为一种非经济作物,其现代化生产要素的投入无疑暗示了整个非洲农业的进步。
粮食收获后损失很大?
联合国粮农署在2011年的一份评估报告显示,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约有37%的粮食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环节被损耗掉。这一结果与许多人心中非洲落后的储存技术、物流网络和多变的天气的印象相契合。这引发了不少国际组织对当地农民的帮扶活动。如今统计数据显示,农作物的收获后损失已经有显著的减少。
收获后损失与很多因素有关,这包括:天气的潮湿度与温度,与市场更好的对接、农民的教育程度(以便让他们懂得运用一些保存技术)以及改善后的储存条件。
土地、劳动力、资本市场存在巨大缺陷?
人们普遍相信,在非洲,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存在着重大的缺陷。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在通过埃塞俄比亚、马拉维等五个国家的的数据分析后,人们发现五个国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参与了土地、劳动力市场的交易,这超出了人们通常的预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国家的生产要素市场在正常运转。
研究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市场机制在正常运转的话,那么农民会分开考虑自己的生产与自己的消费。即,在生产的环节以赢得最大利润为目标,再根据自己的盈利决定自己的消费。现实生活中,发生在非洲农民身上的情况与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非常相似:产品总是先满足自身的消费,然后才拿去市场上交换。
由此看来,非洲农业不发达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条件的限制问题,更多的是配套制度、科技投入、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同时,非洲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要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态度去了解、接受这片大陆上的人和事。
【地理试题中的避暑】
1.下图为非洲安哥拉的区域图。安哥拉全境大部分都是高原,尤其是中部地区海拔更高,年均温在22℃左右,素有“春天国度”的美誉。
(1)分析安哥拉中部地区“春天国度”美誉的由来。(6分)
(2)比较①②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成因。(8分)
(3)分析图中本格拉附近海区成为非洲著名渔场的原因。(6分)
【答案】
(1)安哥拉中部地区纬度低,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四季如春。(6分)
(2)①地降水量小于②地。(2分) ①地盛行东南信风,且从陆地吹向海洋,空气干燥;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②地夏半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多。(6分)
(3)本格拉沿岸地区由于受东南风的影响,沿岸表层海水形成离岸流,从而导致底层冷海水上泛,底层海水矿物质上升,浮游生物和藻类大量繁殖和生长,吸引鱼类聚集,形成渔场。(6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基多是南美小国厄瓜多尔的首都,它坐落在赤道附近的高山山谷中,海拔为2850米,素有“永春城”之称。当地民居室内多有取暖用的壁炉,居民调侃说“全年如春天,
材料二下表为基多气候资料
材料三 下图为南美洲部分自然带分布图
(1)描述基多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试分析基多当地“一天有四季”的原因。
(3)说出图中南美洲甲自然带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1)气候特征:四季如春,气候凉爽湿润,干湿季较明显。成因:基多临近赤道,主要受赤道低压带影响,但因海拔高,气温相对较低,上升气流受到抑制,降水量较少;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形成干湿季较明显的气候特征,
(2)基多地处赤道附近,正午时分的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气温很高;夜晚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保温效应差,所以夜晚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故有“一天有四季”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