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
材料二:亚、欧、非洲人口密度分布图。
(1)读材料一图,可以看出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都属于人口较为_____(稀疏/稠密)地区,①区域是______人种,③区域紧邻的A是_______半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2)读材料二图,人口稠密区在地理分布上的共同特点:从纬度上看,大都属于______纬度;从地形类型看,多分布在________地区;从海陆位置上看,大都位于_______地区。
(3)材料二图中,甲地和乙地人口________(稀疏/稠密),其中______地是处于炎热干燥的荒漠导致的。
(4)欧洲人口密度大,但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表明欧洲的总人口出现______(增多、减少)的趋势,这种人口特点容易产生的问题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答案】稠密 黄色 阿拉伯 中低 平原、盆地 临海 稀疏 乙 减少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等(填一个即可)
【解析】
(1)由图可知,图中所示亚洲的三大文明发源地都是人口稠密区,①区域位于亚洲东部,属于黄色人种,③区域紧邻A表示的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2)世界人口稠密区的共同特点是:从纬度看,大部分位于中低纬度;从地形类型看,多分布在平原地区;从海陆位置看,大部分是在临海地区。
(3)图中位于北亚的甲和北非的乙自然条件恶劣,都是人口稀疏区,其中乙是终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4)欧洲人口密度大,但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表明欧洲的总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欧洲人口在负增长,易导致欧洲出现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兵源不足的问题。
【题目】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与甲山峰的相对高度为350米
B.B处为山脊
C.C处为山谷
D.夏季测得M地的降水比N地多
【2】D地的山体部位是( )
A.山峰B.山谷C.山脊D.鞍部
【题目】下列有关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是一个水球,水资源取之不尽 B. 21世纪,全球应节约用水
C.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还会继续下降 D. 当务之急是提高公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
【题目】下列语言在联合国会议上可以正式使用的是( )
A. 葡萄牙语 B. 日语 C. 德语 D. 汉语
【题目】下列四个国家中,属于亚洲又位于印度洋板块,居民以白种人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是( )
A. 印度 B. 澳大利亚 C. 中国 D. 日本
【题目】 “北纬30°中国段”被誉为最美的风景走廊,东起浙江舟山市,西至西藏日喀则地区,“北纬30°中国行”是中央电视台大型系列旅游节目。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省区东部濒临的大海A是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2】②省区是中国行的终点省份,该省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A.傣族B.朝鲜族C.蒙古族D.藏族
【题目】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使用泛围最广泛的语言分别是
A. 英语、法语 B. 汉语、英语 C. 阿拉伯语、西班牙语 D. 俄语、英语
【题目】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中比较活跃的地带是( )
A. 板块内部 B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C.在陆地内部 D陆地和海洋交界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