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有史前文明,但史前文化遗址数量不少

中国在考古学上有哪些著名的史前文化遗址?

农业的发明,直接造成了新石器时代生产力的发展,进而造就了拥有较多人口的村落。在考古发现的史前中心聚落遗址中,1959年发掘的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是最为著名的。

大汶口国家遗址公园

大汶口遗址总面积有82万平方米,是一个考古历史上发现的规模比较大的聚落。大汶口聚落内,已经发现了不平等现象,比如,其墓地中,大墓和小墓有了非常显著的差别,体现了村落中村民的财富分配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一些富有的大墓,墓穴规模非常宏大,使用了带装饰的木制的葬具,有大量的精美的陶器和石骨器,有的一个墓穴,竟然有140多件“奢侈”的陪葬品,甚至还有非常精美绝伦的玉器和象牙器等。有的大墓穴,还出现了色彩艳丽的装饰画。而那些穷人呢?那些十分简陋的小墓,墓穴仅仅只能容下一具尸骨,他们的随葬品也只有一两件很普通的豆、管之类的陶器,而有的墓穴居然是一无所有。真是可怜。大汶口墓地的大墓和小墓的这种巨大的反差,说明大汶口居民内部已经出现了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分化。与同一时期周围其他聚落遗址相比,大汶口史前文化遗址的墓地中,大型的墓地的数量比较多。而其他遗址即使有大型墓,有的也没有玉器、象牙器、鳄鱼皮鼓等特殊的器物。可见,大汶口史前聚落的地位比较高,大汶口与周边其他聚落构成了一种主仆的关系,大汶口的贵族们不但可以支配着本聚落的平民,而且可以支配着其他聚落的人民。值得说明的是,大汶口史前遗址的陶器上面,还发现了10余种20多个图像文字,经过研究,这些文字中,已经有了简体和繁体的关系,说明当时文字已经足够复杂了。

2010年,大汶口遗址列入国家“十二五”大遗址保护规划和首批23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它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和宁阳县磁窑镇之间。2011年,聘请清华大学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立足“中华文明摇篮,祭祀天地之源,东夷部落圣地,山水文化家园”的历史文化形象定位,整合大汶口遗址周边2处国家级文物、1处省级文物、2处市级文物、1处区级文物资源,构建了“一区两城六大景观”的大旅游格局。

一般来说,一个聚落群内的中心聚落,即是权利和经济的中心,也是宗教祭祀的中心。但是,我国辽西与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红山文化遗址所发现的女神庙、积石冢、原始天坛、社坛等遗迹,则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类型的宗教中心或者圣地。

红山文化,发源于东北西部,起始于五、六千年前的农业文明,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分布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1935年对赤峰东郊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发掘,1956年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起,在辽西北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及朝阳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发现了近千处史前遗址。红山文化女神庙,出土了大量的具有很高艺术性的泥塑人物群像,皆为女性,有的雕像的大小,是真人的三倍。女神庙遗址周围遍布了积石冢。女神庙里供奉的是久远的祖先,积石冢里面埋葬的则是部落中刚刚死去的酋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死去的酋长中的著名的人物,也会被列入被崇拜的祖先之列,成为“祖先神”。研究红山文化史前遗址,可以让我们知晓史前的各地的酋长,是如何通过对祖先的崇拜和对天地社稷的祭祀仪式的主持,来获得稳固的权利的。

红山文化遗存中发现的C形龙

此外,比红山文化迟一点的,还有著名的距今5000-4000年的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龙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为汉族先民创造的远古文明。1928年,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在此之后,考古学家们先后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文化遗存。根据这些发现,考古学家把这些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的鼎盛时期,被学术界认为这个时期“邦国”形态已经初现,是国家初步形成的时期。该时期出现了用壕沟把村落围起来的现象。同时期的史前文化遗址还有陶寺遗址等。

(最后普及一个常识:别说中国没有史前文明,全世界都没有史前文明。)

附录:

作者:怀疑探索者

链接:

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哪些?我来科普一下知识

节选:

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哪些?有些朋友认为是元谋人。其实,中国最早的人类是在重庆地区发现的巫山人,而并不是元谋人。

元谋人

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称为直立人,也称之为猿人。直立人大约生活在距今200万-20万年前。我们的国家境内发现了许许多多的直立人,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巫山人、元谋人、北京人等。

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就是巫山人。公元1985年,我们在重庆巫山县龙坪村龙骨坡发现了巫山人的化石。当时,考古学家发掘出一块猿人下颌骨和一枚上门齿。同时出土的文物还包括了两件由石头打制成的石器。当时经过研究,巫山人生活在距今204万-201万年前,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这个生活时代比元谋人还要早。所以说,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不是元谋人,而是巫山人。我特意询问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专家,他们的答复是:巫山人是已知在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巫山人

2014年,巫山人的生活年代被推前到距今214万年。到了2015年,关于巫山人的考古研究又有了突破,重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的所长魏光飚的报告指出,通过对新出土的石器进行测年,2015年3月得出最新的研究結果——早在250万年前,巫山就已经有古人类——巫山人——生活居住。在中国这片大地上,人类生活的历史被定格在距今250万年前。专家认为,巫山人可能就是如云南禄丰古猿一样的东亚古猿的后裔。或许在体质人类学上,这些古猿尚处于“猿”的阶段,但在考古学上他们又属于“人”的范畴。数百万年前,他们在适应长江三峡半封闭的森林、河流环境中,开创了一套全新的技能,从依赖天然工具发展到了依赖自制的石器进行生产劳动,进而跨过了猿类的门坎。不过,这种可能还需要更多、更充足的证据来支持,尚有赖于对该遗址的进一步发掘和高等灵长类化石新材料的出现。

胡承志

比巫山人晚一点的是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元谋人名气很大,其遗址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的小山岗上。1965年,钱方、浦余庆等学者到上那蚌村附近寻找化石。当时,他们在一位牧牛老人指点下,来到蚌村以西约1公里的山沟里寻找化石。下午5点钟时,一个人在一个土包下发现了云南马的化石,接着又发现了两颗人类的门齿。后来,学者将牙齿化石带回北京。1972年2月,经中国地质科学院的胡承志鉴定,公布了这一发现。胡承志在《地质学报》1973年第1期上发表了《云南元谋发现的猿人牙齿化石》一文。1973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组织组织了大规模发掘,在附近地层发现了人工打制的石器和炭屑、哺乳动物化石等。

我本人还是更喜欢现代人类

元谋人和巫山人都属于早期的直立人。

北京人名气最大,北京人的牙齿和下牙床化石最早发现于1927年。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也属于直立人。1929年,中国年轻的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轰动了世界。此后,陆陆续续发掘出了分属于四十多个男女个体的北京人化石。据学术界研究,该人类物种与当今的中国人种之间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万里迢迢来自非洲大陆的移民。依据多种方法测定,北京人的年代距今71万—23万年。

作者:怀疑探索者

链接:

节选:

记录夏朝历史的先秦书籍,主要的就是《尚书》。《尚书》里面有几篇,比如《甘誓》、《汤誓》、《召诰》、《多士》、《多方》《立政》。《诗经.大雅.荡》也提及了夏朝的存在。但是,我们还没有发现商周那样用当时通用的文章如甲骨文金文来记录有关史实的,所以难以判断夏朝是不是真实存在过。我个人认为夏朝不是毫无可能存在,还是有一点可能性的。

复原图

夏朝很可能已经处于国家的形成的初级阶段,这个时期聚落联盟体制正在向国家体制转型,或者是前国家时代。但在没有确切科学证据发现的时候,我不好下定义说夏朝一定存在,所以,科学的态度是留待进一步的科学发现。古代文献记载其实不是最可靠的证据,考古发掘出来的实物才应该是确认夏朝存在的有力证据。长期以来,中国的考古学家为了确认夏朝的存在的真实性,做了大量的科考工作,其中最为显著的研究工作,就是提问者提及的对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的二里头,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范围包括二里头、圪垱头和四角楼等三个自然村,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最引人注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

这是一号宫殿的模型,其实规模还算可以了

根据碳元素测年结果,二里头遗址年代分布约为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一说前1730年~前1520年)。1959年开始发掘该遗址,遗存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命名地,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

判断二里头遗址是不是都城的第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发现宫殿建筑群和宫城。

在二里头遗址的宫殿建筑群中,属一号宫殿的规模最为壮观。它以面积将近10000平方米的夯土台基为底座,底座高出当时的地表的高度是800毫米。宫殿的四周围有高耸的围墙,围墙的内外建有回廊结构。宫殿的大门开在南墙中部,有三个门道和四个门塾组成。主体的殿堂的南面是一个广阔的庭院,面积达到了5600平方米,踢一场足球比赛估计都没有问题。殿堂的四周也有一些回廊。

可以说,整个一号宫殿的建筑其气势非常宏伟,巍巍壮观,体现了主人的权利、地位、威严。在整个二里头遗址中,像一号宫殿这样规模的建筑,还有很多座,它们一层一层的组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外面有宫城的环绕。

二里头遗址还发现了铸造铜器、制陶、制骨、制造玉器和绿松石器的作坊。据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中的一处铸造铜器的作坊遗址,其范围大概有10000平方米,非常惊人。遗留有多座操作间,还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的铸铜的器具。这样大的铸铜作坊,说明当时二里头青铜铸造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而青铜器在当时只有贵族才用的起,说明当时贵族的人数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而国家的形成就意味着大量的贵族的出现。

龙山文化

据学者的考证,二里头遗址的年代为距今3700年前,如果夏朝真的存在于中国历史的话,它就相当于存在于夏朝的中晚期。而夏朝的早期的遗址,或许可以到龙山文化末期的遗址去寻找。不过,目前二里头遗址和其他遗址都尚未出土文字证明,这是一个主要的缺陷。

THE END
0.重点推荐|孙熙国陈绍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与世界意义人类历史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辩证统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联袂共生。“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 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可见,资本主义文明形态注定是一项“未竟的事业”。如何完成这一“未竟的事业”,终结人类社会的“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T9=BL_P273::7XO0jvsm
1.月下闲扯之文明西来(五)2. 20世纪初随着考古学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大量的史前遗迹颠覆了人们对人类起源的认知。因此在人类起源于非洲、文明起源于西亚二个主导学说的框架下,提出了全球范围内的文明传播假说。同时,由于中国范围内尚未出土新旧石器时代遗址,在所谓新思潮的影响下,西来说成为一时的显学。 jvzquC41yy}/lrfpuj{/exr1r1>ggAi6f4l43l
2.塞舌尔来自远古文明的另一个世界全球GO这个曾经史前超文明诞生的摇篮、香格里拉天堂、人类的伊甸园所在的利莫里亚仿佛给今日的塞舌尔留存了生活节奏缓慢但满足幸福的礼物。塞舌尔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列非洲第一,最不像非洲的非洲国家,但整个国家只有九万多人口,生活节奏缓慢而富足。今日的塞舌尔有着多样的文化,却安静稳定,这个古老却年轻的国家存在于这片与世隔绝jvzquC41vtgwgu3khgth0lto1c532:<233<06=:542<7a93ujvsm
3.文明演进的惯性定律与发达陷阱的跨越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特稿之四正如荷兰著名历史学家赫伊津哈所言:“我们的文明是第一个以全世界的过去为自己的过去的文明,我们的历史是第一部世界史。”一部人类文明史,很显然不是单一的非洲史,不是亚洲史,也不是简单的欧洲史,甚或美洲史,而是地地道道的全球史。 非洲是当今地球上最为贫瘠的大陆,却是人类的摇篮。根据化石考据,像黑猩猩和jvzquC41yy}/s|yjgqxz0ls1ewruw{j1427:/9:1385da:646764;>80jvs
4.地中海的衰落的书评(31)地中海文明基本上代表了史前人类文明历史,本书对了解地中海及周边文明有帮助,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连接、消长有比较深入描述,基本按自然时间基线推进,所有历史事件有非常详细的时间点,便于阅读时横向比对历史关联。 由于涉及时间跨度非常宏达,而且人类发展进程中地中海无疑 (展开) 2 1 0回应 啊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48<79A991tkwkn|u
5.人类的故事听房龙讲人类文明发展史世界史入门播客让你的眼睛亲历一场历史的变迁 开启人类世界与文明的智慧之门 【内容简介】 《人类的故事》是著名作家房龙的成名作,它精辟凝练地论述了人类的起源以及人类进程中的每一个历史时期,以深厚的人文关照和俏皮睿智的文笔,展示了人类历史的浩荡长卷。其中有节奏明快的“大历史”叙述,也有各种真正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事件和细jvzquC41rqjdc|yu0cvqnn3eqo5dp8uqfegtv8*G6'HB'KF'G9+C3.GD'G=&;J*:6'K7'B:':7+F6.GC':H156*G8'>9'B6'G6+CD.FE'G<&;L*:2'K7'B<'C;+F9.>C'::&G>*:7'>9'N9'DC+CC8nf3:823=6744
6.人类简史教育课件.pptx主题简介人类简史本课程以人类历史发展为主线,从史前时代到现代社会,探讨人类文明的形成、演变和影响。涵盖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全面展示人类历史的丰富多彩和复杂性。目的与意义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认识不同文化和时代背景下的人类智慧与创造,培养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能力。 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71622:4824934=6572722;50ujzn
7.文化的黎明遗迹神庙考古石阵岩画前几期我们讲了100个考古大发现中的《》(点击蓝字查看相关文章),介绍了8个关于人类演化重要节点的考古发现,显示了我们的祖先演化历史的复杂和曲折。这一期我们的主题是“文化的黎明”,介绍的是从5万年前到公元前3000年这一时间内人类创造的灿烂的史前文化,描绘着史前人类日常的生活和正在萌生的信仰系统。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8XDHO<2738UIM>0jvsm
8.图说史前人类大迁移那时整个澳洲大陆被森林与大湖泊覆盖,有大量的巨型动物。经过几万年的地质变迁,澳大利亚变成了孤立而干燥的大岛,原来的湖泊变成巨大的沙漠,不再适合人类生存,许多土著人迁移到沿岸地带,学会了制做石器、木器等工具。 我们人类走出非洲后,又经历了漫长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才最终走向人类的文明,而人类文明的历史也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71362;8541:776B<2a7678;:8534tj}rn
9.《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湮没的文明AcFun弹幕视频网然而,就是这样一方土地孕育了世界上最早的文明,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伟大文明是这一地区的众多民族同大自然不断斗争,以及他们之间长期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产物,美索不达米亚的自然环境本身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为原始文明的发展提供充足、优越的条件。 jvzquC41yy}/clkwp0io1j4ce4<24:566a8
10.历史群星闪耀时刻:探究人类文明的辉煌瞬间.docx史前文明的曙光,不仅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也为后续文明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2.1旧石器时代的创新突破 旧石器时代,作为人类历史的开端,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初步发展和一系列重要的创新突破。这一时期的人类社会经历了从依赖采集和狩猎到逐渐发展农业生产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中涌现出许多令人瞩目的创新。以下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126891?7463964:62337277xjvo
11.一粒改变世界的种子——怀化稻作文明探源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择水而居,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必然选择。五溪地区河谷平台依山傍水,气候湿润,植被茂密,为石器时代的古人栖息、狩猎、捕鱼和迁徙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考古证明,怀化全境几乎都有石器时代古人类生存的遗址。这些遗址地至今还是现代人类重要的居住地,显示出怀化这一区域人类史前文明发展的久远性和连续性。jvzquC41o0|pe7hqo0io1mp1pkxu87246661:>;58;997mvon
12.青山依旧作为我国远古人类文明的摇篮和文化遗产大省的山西,建于1919年的山西省博物院更是内容非常丰富。展品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5个艺术专题构成。这些专题展览系统而深入的介绍了在黄河中游一带jvzq<84yyy4xg6}j0eun1zx{l1wt{s23594ivv
1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寻找共同关切9月16—1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人民日报社、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顺利举办,以大河的名义共话人类文明。 搭建文明对话平台 发布《郑州宣言》 河流是文明的摇篮。 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分别孕育了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jvzquC41rcvft7ugqrrf0lto0et0|pol|m5ivvq14284/:51375oy7ill€la;5453627h8/244ivv
14.第33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课件小麦和豆类作物 饲养绵羊和山羊 南亚 芋头 中国 水稻、粟 饲养猪和狗 中南美洲 玉米、南瓜、马铃薯、西红柿、花生、辣椒、 驯化骆马 非洲 西瓜、棉花,甜高粱 牛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知识点一、人类文明的产生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采集渔猎农耕畜牧生产力唯物史观 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jvzquC41yy}/|}m0eun1|thv1;59<=6744ivvq
15.世界未解之谜远古文明在线免费阅读如同世界其他地区的画廊一样,非洲文化也兼容诸多民族及其原始宗教派别的艺术。尽管这种泛论并不能让所有的人满意,但它提供的认识非洲岩画出处的思路仍有可取之处。 撒哈拉大沙漠的岩画究竟是谁绘制的呢?这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如果能找到答案,将会对人类更全面地认识撒哈拉大沙漠的史前文明和发展历程有不小的帮助。jvzquC41hctrknsqxgr/exr1tggeg{4944:16A>386::496378
16.在保护与传承中凝聚强大的前进定力——习近平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福建1991年2月16日,作为泉州港重要组成部分的九日山,迎来了来自非洲、美洲、欧洲和亚洲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员30多人。 历史上,九日山前的梁安港古渡,一江晋水浩荡东去,波通外海。在原九日山文管所所长胡家其的讲述下,一幅官方祈风祭典的历史画卷渐渐展开:“当时只能凭风远洋,中外商船,夏御东南风而来,冬乘jvzquC41yy}/3;8930io1;5431691971CTZJ3?79:7=:6>724:<50|mvon
17.人类的起源也有观点认为,与非洲一样,亚洲、欧洲、甚至大洋州都是人类起源的中心,它们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历史来演化的。另外,有学者在游离在两种观点之间,他们认为,他们认为在人类从非洲走出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取代当地原始人那么简单,而是和本地人的在杂交融合中演化进行。但是,非洲起源说的支持者认为,这实际上仍然在支持“jvzquC41o0}bpp65364dqv4fqe5xgkfrr1zprrh139765;980jznn
18.李新伟:“跨界”和“出圈”——中国考古百年华诞史前考古重大发现2021年,史前考古重大发现频出,精彩一如既往,更逢中国考古学百年华诞,社会关注度陡升,频频“跨界”和“出圈”,直冲热搜榜首。当此重要时间节点,回首中国史前考古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确立中国的史前基础的百年历程,品味入选和入围的2021年史前考古新发现,首先,当然是赞叹“这盛世如你所愿”,随后,也引发出对中国考古学jvzq<84mcqmv0lxup0io1ƒ|d1mmzf8piud532;7261z32;72627`7=53;87/uqyon
19.第三讲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起源(史前时期.pptx第三讲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起源(史前时期-.pptx 113页内容提供方:wang110109 大小:17.32 MB 字数:约1.61万字 发布时间:2025-04-09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5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第三讲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起源(史前时期-.pptx 关闭预览 想预览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126691A5652<32?:2296637xjvo
20.运城新闻网孕育并发展人类的文明与文化,是盐产之地的社会属性,它构成了并影响着人类历史的社会因素。 7.滔滔黄河,河东山川、田野、水流。 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起始源头之一,从考古发掘的历史记载中,可以得到生动的佐证。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河东地区,则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jvzq<84yyy4tz‚htd0ipo872453188581euovnsva5615@6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