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安徽省中考历史真题变式训练主观题

《中考真题变式题专辑》是一本精心打造的备考利器,为准备参加中考的学生提供了丰富而全面的题目资源。这个专辑以真题为标准,从考法上进行了举一反三变式,并从基础、巩固和提升三个难度做了类题推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考知识点、掌握解题方法和思维逻辑。变式题目可以用于教师的试卷讲评、备课备考、分层作业布置、平行反馈卷二次测试等等,满足教师在题目查询,个人教学资源储备、教学教研交流等方面的需求,具有极高的教学实用价值。同时,也可以直接用于学生自主训练、自查自纠、查缺补漏等,满足学生在双减政策下的课余时间内自修需求。

变式1基础

变式2基础

变式3基础

变式6巩固

变式7提升

变式8提升

变式9提升

原题第17题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等。从晚清到民国,中国政府一直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受尽列强的欺凌。

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国人民百年来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夙愿,建立起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20世纪50年代,中国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012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格局变化和中国发展大势,深入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中国外交布局。

——据宫力主编《当代中国外交》等

变式1基础

材料: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变式2基础

变式3基础

变式4巩固

材料一   清政府向英方开放沿海的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港口,进行贸易通商;清政府将香港岛割让予英国治理;清政府向英国共赔偿2100万银元;两国共同订立进出口关税。

材料二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材料三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商埠开设工厂。

变式5巩固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周恩来接见印度谈判代表团时的讲话(节选),1953 年 12月 31日

材料二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材料三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材料四   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

材料五   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

变式6巩固

材料一:道光时,二十年,英吉利,开香港;到咸丰,第六年,打广东,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到光绪,甲午年,日本国,来打仗,我国败,失台湾;辛丑年……

——1903年发行的《爱国三字书》

材料二: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变式7提升

材料一   帝国主义列强……曾经对中国采用了并且还正在继续采用着如同下面所说的一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

材料二   1900年,梁启超发表《少年中国说》:“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少年中国”这一文化意象或者类似隐喻得到广泛传播。1908年出版的小说《新纪元》描绘了1999年的中国,称“这个少年新中国,并不是从前老大帝国可比”。1917年,李大钊发表《新中华民族主义》提出,少年的责任“不在保持老大中华之苟延残喘,而在促进少年中华之投胎复活”,呼吁中华少年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而奋斗。

——摘编自朱俊瑞、吴秋华《少年中国与青春中华:20世纪初知识分子对中国形象的重构》等

变式8提升

材料一

为对亚太地区重新“安排”,1921-1922年,美国主导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参会的九国签署了一系列包括专门针对中国问题的条约,但作为参与国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却反受其害。

——摘自《新课程历史学习报》(2011年14期)

材料二   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整编

材料三

材料四     当前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中美经济对双方的重要性与俱增。贸易中产生的问题,双方只有理性面对,在经常性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中,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加以妥善处理。中美双方都应该摆正心态,采取合作,尊重的态度,才能更切实地找到两国利益的平衡点,才能达到双赢。

变式9提升

材料一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材料二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材料三   大会(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纲》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在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上,党将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

原题第18题

材料一   宋朝政府十分重视海外贸易,在广州、泉州、杭州、明州等地设市舶司为外贸管理机构。中国与东南亚和阿拉伯等地区的20多个国家发展贸易往来,开辟了“茶叶之路”“瓷器之路”以及丝绸和香料的“香丝之路”等海上商道。南宋时期,日本僧人荣西两次来到中国,他不仅把禅宗输入日本,还将茶种带回日本,写有《吃茶养生记》,宣传茶的作用。

——据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等

材料二   茶从中国出发传播到日本,最终抵达全球各个角落。171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建立贸易站,定期从广州装运茶叶,英国的茶叶消费激增,对茶的狂热席卷全国。1728年,荷兰人在广州设立贸易站,每年茶叶贸易给荷兰东印度公司带来了25万到50多万荷兰盾的净利润。茶叶贸易膨胀,成为世界贸易和全球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部分。

——摘编自[荷]乔治·范·德瑞姆著《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

变式1基础

材料一   茶的应用起源于神农,多将其用于药物。而真正成为饮品,遍及大江南北,且形成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则是在中国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唐朝。茶文化的盛行,也帮助其自身更快的发展,从饮茶习惯,渗透到诗词乐曲,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贸易,中国的茶叶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和中亚等地区。茶文化代表了国人的生活习惯,也记录千余年来岁月历程的精神载体。

——整理自张珂《唐代茶文化浅论》

材料二   1610年,荷兰船队才首次将少量茶叶当成商品运到欧洲,茶叶这时还很稀罕。

166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从东印度进口了一批茶叶。

18世纪初,英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建立了贸易站,直接从中国进口茶叶,茶叶进口量直线攀升。1718年,茶叶取代丝绸成为英国从中国进口的支柱商品。

18世纪末,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完全掌握了全球的茶叶贸易。

——摘编自汤姆·斯丹迪奇《六个瓶子里的历史》

材料三   1773年,英政府颁布“茶税法”,企图给东印度公司以殖民地茶叶进口垄断权,向殖民地倾销剩余茶叶。为了阻止茶叶上岸,波士顿人组成了“茶社”,于12月16日化妆成印第安人登船,将价值9万美元的342箱茶叶抛入海湾。

——摘编自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四   茶叶在欧洲尤其是英国广受欢迎。1765—1774年,(英国)平均每年从中国进口的总货值中,茶叶占71%。在1785—1794年中,这一比例提高到85%。但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则长期滞销。长期的贸易逆差,导致英国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这是作为“世界工厂”的英国所不能接受的现实。英国政府和资本家们必须试图改变这样的事实。

——夏东平《从茶叶贸易视角解读鸦片战争的原因》

变式2基础

材料一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稳,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陆游《渭南文集》

材料三   宋代南方不仅手工业非常繁荣,而且商业也相当发达,带动了海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变式3基础

宋朝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都超过了前代。

变式4巩固

材料一

图1:汉代海上航路示意图                                                                      图2:宋代海外贸易图

材料二   茶文化以及茶叶经济发展在宋代进入了鼎盛阶段。宋代各城市中茶馆林立,饮茶之风普及社会各阶层,品茶的方式多种多样就是宋代茶叶经济以及茶文化高度发展的重要例证……宋代周边的少数民族大多都具有饮茶风俗,吐蕃、辽朝等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政权对茶叶具有极大的需求量。通过榷场“茶马贸易”,宋获得了其所需要的优良马匹,而少数民族也获得了其所需要的品质优良的茶叶,可谓各取所需。

——摘编自马锋《宋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茶叶贸易》

变式5巩固

材料一:唐朝时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经达到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

材料二:宋朝时期,中西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中西交往频繁,许多外国人到中国经商、定居。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的盛况

变式6巩固

材料一   16世纪,葡萄牙人将中国的茶叶从海上带往葡萄牙。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将茶叶带到英国。18世纪末。英国贫困百姓家每天也喝得起茶。1851年,福建制茶工人以及若干茶苗茶种被秘密海运到印度加尔各答,茶苗茶种先后在印度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引种成功。

材料二   英国蒋以蒸汽为动力的机械化生产推广到茶叶生产中,茶叶的成本迅速下降,产量增大。英国在印度、斯里兰卡和中国等地广设茶叶工厂。后来的发展中,部分具有国际视野的茶企,其生产、销售逐渐遍及全球,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的跨国企业,使茶习俗进一步风行世界。

材料三   英国,斯里兰卡等国的知名茶企都有自己的成功秘诀:有的拥有传承百年的调茶工具和调茶师队伍;有的根据顾客需要,创新调配出口味独特的红茶;有的长期与外国茶企保持交流,设计符合世界不同地域文化的茶叶产品。

变式7提升

材料一   1617年,中国茶叶传入俄国,1638年以后,茶叶逐渐在宫廷贵族中推广,俄国逐渐形成饮茶之风…晋商利用自身资本以及与俄商在北京合作的经验优势,开启中俄“万里茶道”近200年的辉煌…1792年《恰克图市约》所言,“恰克图互市于中国初无利益,大皇帝普爱众生,不容尔国小民困窘…是以允行"。

——赵海涛《海洋视野下的中外茶路变迁》

材料二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荷兰开始与中国通商。翌年成立东印度公司,专门从事东方贸易。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荷兰商船自爪哇来澳门运载绿茶,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转运回欧洲。这是西方人来东方运载茶叶最早的记录,也是中国茶叶输入欧洲的开始。”

——陈椽的《茶业通史》

材料三   表1: 国际茶叶贸易市场供应分布表(单位:担)

年份

中国

日本

印度

锡兰

瓜哇

茶叶

茶砖

共计

1849

381887

34560

416477

1740

1867

1248256

65311

1313567

89544

53130

1886

1846989

370212

2217201

275823

551078

60833

44010

1905

839173

530125

1369298

298422

1617380

1238260

191025

表2: 1885-1894年英俄进口华茶数量比较表(单位:担)

年份

英国

沙俄

年份

英国

沙俄

1885

1011666

432315

1890

433964

585350

1886

949537

599177

1891

411284

636408

1887

793747

607376

1892

361458

535818

1888

688216

675177

1893

367218

688744

1889

608738

536494

1894

307505

757288

变式8提升

茶叶源于中国,中国悠久的制茶历史和饮茶传统形成了灿烂的茶文化,茶叶一直以来是世界贸易的重要商品,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近代历史上,中国曾长期垄断世界市场的茶叶出口,对于中国茶叶需求量最大的国家是英国,英国的茶叶经济命脉掌握在中国手里,这让英国迫切希望打破中国人的垄断。很快,英国就如愿以偿……原来,英国一直尝试在其殖民地印度和锡兰培育自己.的茶叶生产地,如何萨姆地区生产的红茶,清透鲜亮,耐冲泡,很受英国人的欢迎。其次,英国人拥有先进的技术,将工业革命的成果运用到茶叶种植、管理、制作、贩运等领域,大大提高了制茶的效率,迈向了机械化制茶的现代道路。再次,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总之,到了19世纪80年代,英国茶叶市场成功摆脱了对于中国茶叶的垄断,有人将这一变化称之为“茶叶革命”。

——摘编自《19世纪的茶叶革命:英、俄联手破除中国茶叶垄断》

材料三   据统计,目前中国仍然是世界茶叶出口大国,但中国茶叶贸易特别是高端红茶贸易世界市场份额却远低于英国……英国进口茶叶的20%以上用于加工再出口,出口价格是进口价格的2倍以上。英国红茶以先进独特的加工工艺、现代化的市场营销和文化底蕴。

——摘编自英国麦克法兰《球金:茶叶帝国》

变式9提升

材料一:北宋商业繁荣,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增加到46处,成都、建康、杭州都是著名的商业大都市。大城市的繁华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还出现了夜市,到五更之后早市又开张营业。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以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繁荣的商业不仅极大地丰富和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还为政府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商业税成为宋代后期重要的财政来源。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材料二:建国初期,宋太祖将政权、财权和兵权全部收归中央。以分化事权的办法分割相权、军权。任命文官代替武将出任地方长官,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结束了唐朝后期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维护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有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一摘编自陈二力《北宋重文轻武的国策与文官政治的形成》等

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一-《宋史》

材料四: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原题第19题

截至2019年7月,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55项,其中文化遗产37项,自然遗产14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我国是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

中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项目(部分)

遗产名称

入选理由

A.___________

B.都江县灌溉系统

C.___________

D.北京故宫

变式1基础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变式2基础

材料一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费正清《中国传统于变迁》

材料二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

材料三     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材

材料四     ……改进了造纸技术,以麻头旧渔网造出价廉物美,便于书写的纸,扩大了造纸原料的来源,提高了纸的质量。105年,他向汉和帝献纸,受到称赞。

——华东师大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上

变式3基础

材料一

材料二: 李冰设计的工程绝妙天工,不仅能自动调节水量,还可以自动分沙排沙,中国2000多年前就解决了水利工程的排泥沙问题,外国工程界直到本世纪(指20世纪)30年代才总结出来呢!

——李源、向大济《历史建筑之谜》

材料三: 我们常说秦皇修长城、建言室,劳民……一方面给人民带来痛苦,另一方面也为秦代建成了坚固的防线,抵御匈奴的入侵,也为后来的历代提供了基础。

——摘编自《说三道四古代三大工程》

材料四: 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由于这项水利工程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且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因此它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

变式4巩固

【天府之源】

材料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出自《华阳国志・蜀志》

【民族之魂】

材料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胡曾《咏史诗・长城》

【南北之脉】

材料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③、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黔北之蕴】

——摘自《学习强国》

6月10日,以“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为主题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贵州省主会场活动,在位于遵义市汇川区的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启动。

——摘自《多彩贵州》

变式5巩固

材料一

材料二   开凿于秦始皇时期的广西灵渠,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并称为先秦三大水利工程,素有“世界奇观”之美誉,一直受到中外历史学者的关注。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翦伯赞在1963年游览灵渠时,题诗赞道:“灵渠胜似银河水,流入人间灌稻粱。”

变式6巩固

小明同学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后,想编写一本《中华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以下是他完成的部分目录。

变式7提升

材料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了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以社会阶层严重分化,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王权和国家作为判断文明的标志,具有可辨识王权和国家的物化标志,即都城或其他大型公共设施的兴建,高等级建筑——宫殿的出现(往往与其他区域相隔离)随葬品丰富且有彰显墓主人尊贵身份的器具——礼器的大型基葬的出现、贵重资源和高等级物品的生产和分配为统治者所掌控,战争和暴力成为社会常见的现象,稳定的分层级的区域社会等,核心要义是国家的产生。

——王效《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良诸古城遗址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古城北面丘陵地带有一个延绵20余千来的外围水利系统,古城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高十几米、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基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基葬对比鲜明。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节选)

材料二

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的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于率众修建的一庄大型水利工程。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巨大效益,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

材料三以下三幅图片均来自敦煌莫高窟壁画

①初唐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②盛唐壁画《耕获图》线描稿

③北魏壁画中的胡床线描稿

(胡床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

材料四   古代中国强调宗法礼制,城市规划建设中通过建筑空间布局构建主次尊卑的伦理关系,而中轴线设计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途径。可以说,中轴线是礼制观念的产物,又是表达礼制的手段。特别是在古代都城规划发展进程中,为表达天命、皇权的至高无上,宫城设计以中轴线来统摄全局实在是再好不过的办法。

——陈喜波《明北京城中轴线形成原因探析》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变式8提升

材料一 中国大运河由隋唐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组成,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始建于春秋时期,经过历代的开凿、疏浚、连通而成,至今仍发挥着水路运输等作用。

材料二 中国大运河项目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之一的宁波,位于大运河的最南端,是通往外海的重要口岸,是大运河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变式9提升

金额说明:按照所选试卷单价总和计费,不同身份的用户可在原价的基础上享受其对应权益(折扣或免费)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

THE END
0.地理第十五讲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突出问题58:26122. 地理第十六讲 美国的农业 利川思源王仕兵 619次播放 53:34123. 电学复习 利川思源907A班 270次播放 1:01:29124. 生物会考复习-显微镜的使用 利川思源李萍 617次播放 1:00:14125. 政治第一讲 幸福的味道 湖北利川思源杨俊辉 236次播放 53:19126. 地理第十五讲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突出问题 湖北利川jvzquC41yy}/elycnm4dqv4x13:95?6:9:;75>5
1.蒋勋·西洋美术史二十四讲全记录笔记来源自频道 无名自习室 的系列视频,《蒋勋·西洋美术史》,是蒋勋于90年代教授西洋美术史时候的大学课堂录音,每堂课两小时。 注:部分内容已被隐藏,但对整体影响不大。 第一讲·综述与希腊艺术 由于早期人类对于太阳的观察,圆形通常代表了时间,循环。而对地的观察,方形代表国界,领域。三角形的稳定性,展示了很多人类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84677;8
2.非洲研究中心中国-中部非洲国家智库研讨会在刚果(金)举行2025-09-27 中企承建蒙巴萨通勤米轨修复项目完工2025-09-18 津巴布韦外长:津中双边关系提升将深化两国多领域合作2025-09-11 “中国联合展台”亮相非洲电视节2025-09-05 学术著作 《南部非洲水史》 《非洲史十五讲》 jvzquC41ujibu7xjpw4ff~3ep1
3.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答案清华大学(自制免费分享)1讲者谈到,科学界一般认为人类最早起源于什么地方?(两个字) 非洲 2讲者将生产、消费、资源开发利用等比喻成(),形象的说明人类发展过程中对全球环境的破坏性行为。B 看不见的脚 3讲者认为,古文明消失发现发生于地球的局部,但是今天人类面临的问题大都是全球性问题。 √ jvzquC41dnuh0lxfp0tfv8qkqpkuyx4ctvodnn4fgvgjn|4352=33?59
4.专题05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4)材料四反映了清朝怎样的对外政策?材料四认为该政策 产生了什么主要影响?(4)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导致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5)综合上述材料,通过比较我国不同时期 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51664?4321=:2?=267e22A73:8<:57xjvor
5.华文全球史015·印度文明史美国历史十五讲(第三版)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33.10 限时抢 光荣与梦想(精装全四册) ¥115.40 异域寻史琐记:从东北亚到东南亚 ¥47.00 限时抢 日本战国三部曲(套装3册)足利时代+丰臣秀吉时代+德川家康时代 ¥107.50 限时抢 好望角丛书·毁灭与重生: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 ¥33.30 新编jvzq<84rtqjve}3o0fgoimfpi0ipo879::<16<3jvor
6.法律史国家重点学科简报(第58期)以“大宪章话语与中世纪英格兰的政治文化”为主题,许明杰副教授对其近期的学术研究进行了介绍。本次讲座为我校涉外法治研究院、法律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世界法律文明与国别法”系列讲座第十五讲,讲座由我校涉外法治研究院副院长、法律史研究中心主任于明教授主持。jvzquC41hcyik7jewrr/gmz0ep532;:123721l:22c82:<;31rghg7mvo
7.十九世纪题目答案解析,十九世纪题目答案解析4——摘编自廖学盛主编《世界历史十五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870年前后西方列强对非洲殖民侵略的主要变化。(2)19世纪晚期,面对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加深,非洲人民掀起反抗斗争的高潮,试举出其中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并指出其主要特点。(3)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国家在非洲殖民掠夺的主要特点。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jvzquC41yy}/3;ykmw4dqv4pgyzjm~4uq/+F7.=F':7&G=*D;'?E'N9'D:+:8.J9'DG&CJ2n60nuou
8.华东师范大学HIST0031131011.02.2019-20201 世界文化史专题十五讲 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范丁梁 HIST0031132067.01.2019-20201 非洲史 历史学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沐涛,历史学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快思 HIST0031131063.01.2019-20201 中国近代史 历史学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李文杰 HIST0031131066.01.2019-20201 中国近代历史文选 历史学jvzquC41gnkbtwnpi0kdp~3gfw4dp8|gdcvqu8gd/uommRNK/dh`dk;21jungyfig1lbe~qv{1hsknk0luv@fnuvKfC13;>
9.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件2024……西方国家在非洲殖民地的资本输出,不是投资在有利于殖民地经济发展的部门,而是投资于供出口可获暴利的矿业和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上。——摘编自《世界历史十五讲》 背景 在抢夺殖民地过程中,列强冲突加剧, 目的 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 参加国 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葡萄牙、意大利、奥匈帝国、丹麦、jvzquC41yy}/|}m0eun1|thv1;1:=648;4ivvq
10.非洲史十五讲(豆瓣)非洲史十五讲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6.0全新发布×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Android 豆瓣读书 购书单 电子图书 2024年度榜单 2024年度报告 作者:张忠祥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2025-4 定价:98.00 装帧:精装 ISBN:9787542687913 豆瓣评分 目前无人评价jvzquC41dqul0mtwdct/exr1kuho1B<:97:38A<;355
11.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15世纪后,英国毛纺制呢业迅猛发展,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使养羊变得有利可图,但需要大片的土地。1593年,国会废除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icuzkunujk5d9A55664ivvq
12.《非洲史十五讲》(张忠祥)浩涵的书屋博库网非洲史十五讲 作者:张忠祥| 出版社:上海三联 定价 98.00 售价 ¥49.98 活动 特价 配送至 浙江杭州  运费5元,满59包邮! 销量 请登录后刷新查看 库存 请登录后刷新查看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 收藏 服务  正品保证  七天无理由退换货  赠送50积分 jvzquC41ujuq3B92824nf7gqqm{v0lto1fkucrq0rjv@kmB324;46B69
13.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2——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请分别列举一例战国时期儒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并指出其主要思想主张。(7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统一思想的主要举措,并说明这些举措所产生的影响。(5分) jvzquC41yy}/dxtmunj/exr1ujokwjs146?10qyon
14.第五十五讲问题解答所以非洲有很多国家,一下子整国一族都作基督徒,但是再不久几年全部又再回去回教,以后再作基督徒,再作回教。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根,没有那个真理的认识,文化的根。 那你传福音的时候(现在应用到这一条),是不是先讲上帝的公义,然后讲上帝的慈爱呢?如果一个人先知道上帝的公义,而不知道上帝的慈爱,等到有一天jvzquC41yy}/|pfzt0ipo8gqqm512A427:56;<3jvo
15.《非洲史十五讲张忠祥著上海外国历史欧洲史【可开发票当当河南句字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非洲史十五讲 张忠祥 著 上海 外国历史 欧洲史【可开发票】》。最新《非洲史十五讲 张忠祥 著 上海 外国历史 欧洲史【可开发票】》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非洲史十五讲 张忠祥 著 上海 外国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84;?84<8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