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课程课件完整版

认证主体:余**(实名认证)

IP属地:贵州

下载本文档

1、 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技术古埃及 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古印度 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古代中国 黄河与长江流域第一节 古代埃及的科学技术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由南向北流入地中海,在尼罗河第一瀑布以北至地中海沿岸的狭长谷地曾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一、尼罗河畔的奴隶制王国尼罗河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世界上最长、最著名的河流之一。尼罗河天然地把埃及划分为两大部分,孟斐斯以南的尼罗河谷地称为上埃及,尼罗河下游的三角洲沼泽区称为下埃及。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希罗多德历史 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在尼罗河下游三角洲一带建立了下埃及王国,在尼罗河河谷地区建立了上埃及王国。经过长期混战,大约在公元前310

2、0年,上埃及王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建立起统一的埃及王国,建都于西尼斯,标志着古埃及第一王朝的开始。古代埃及古埃及的历史,可按王朝顺序划分为以下几个时代:前王国时代(第一二王朝,约公元前3100前2686年) 古王国时代(第三六王朝,约公元前2686前2181年) 第一中间期(第七十王朝,公元前2181前2040年)中王国时代(第十一十二王朝,公元前2040前1786年) 第二中间期(第十三十七王朝,前1786前1567年) 新王国时代(第十八二十王朝,公元前1567前1085年) 后王朝时代(第二十一三十一王朝,约公元前1085前332年) 公元前525年,埃及被波斯帝国所征服,成为波斯帝国的

3、一个行省。公元前332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打败波斯,占领埃及,在尼罗河口附近建立了亚历山大城,成为希腊化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亚历山大城二、埃及象形文字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 “圣书体” “祭司体” “世俗体” (一)埃及象形文字的出现及演变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1799年,在罗塞塔城附近修筑防御工事时,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岩断碑罗塞塔碑(公元前196年),上面刻有希腊文、埃及象形文字及世俗体三种对照文字。法国语言学家商博良研究了这块石碑长达14年之久,终于在1822年使这些失传的文字得以破译。罗塞塔碑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居住

4、在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根据古埃及文字演变出来的北闪米特字母,制定出历史上第一批由22个辅音字母组成的字母文字,也称腓尼基字母。后来腓尼基字母传入古希腊,便产生了希腊字母,后又衍生出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成为欧洲字母文字的主要来源。(二)书写工具与书写技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一般刻在神庙的墙上、陵墓和石棺中,也有的是写在陶片、木料和纸草上,在纸草上书写是古埃及人的一项独特发明。古埃及象形文字的书写方式可分为直式和横式两种,直式即指从上往下写,横式则是指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写。古埃及纸草文书三、天文历法古埃及人发现,每当天狼星(大犬座星)和太阳同时在地平线上升起之后的两个月,尼罗河便开始泛滥,于是他们就

5、把天狼星与太阳同出的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大约在公元前2700年,埃及人创制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古埃及人已经从能区分恒星和行星,行星有木、火、土、金、水五颗,绘制出星空图。埃及人还把天球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36组,每组有恒星一颗或数颗不等。约公元前1500年的埃及陵墓天花板上的壁画表明,在北部天空画有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在南部天空画有猎户星座和天狼星座。古埃及陵墓壁画星空图古埃及人对宇宙结构也已有了一些原始的看法。他们认为宇宙好象一个长方形的大盒子,凹形大地是盒底,稍微隆起的天空是盒盖。盒四角有四座大山是顶天柱,支撑着天空,列星被锁链一样的缆绳吊在像天花板一样的天空上。环绕大地周围的是宇宙之

6、河,尼罗河是宇宙之河从南方分出来的一条支流,流经大地的中央,太阳神乘着船每天在宇宙之河上经过一次,这就是日出和日落。四、数学根据古代埃及的纸草文献,在大约公元前2000年,埃及已经用十进位制,在文字中有了特别的符号表示一、十、百、千、万、十万,甚至百万。这时的长度单位用指、掌和肘等。埃及人还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并有了分数、比例和方程式的概念。古埃及人首先发明了计算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和梯形面积的方法以及立体方和锥体等各种形状体积的计算度量方法,他们采用计算平截头正方锥体体积的公式与今天所用的公式完全一致。古埃及人巨大的石砌建筑物金字塔,是对实用数学运用的有力证明。五、农业与水利古王国时期(大

7、约公元前2000年),埃及人已发明了牛拉的木犁、碎土的木耙和金属镰刀。到新王国时期,各种农具得到改进,普遍使用了直柄犁和有横木跨过直柄的犁。埃及人的农作物品种有大麦、小麦和亚麻,还有胡萝卜、葱、蒜、黄瓜、莴苣、葡萄、枣椰、无花果和橄榄树等。 (一)农业(二)畜牧业古王国时期埃及人已驯养了羚羊、瞪羚、大角野山羊、鹅、鸭、鸽子等。第二中间期时,马被普遍饲养,用于套拉战车。新王国时期,埃及人从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历次战争中,掠夺了大量的马匹、牛及羊。这时期埃及人还普遍饲养了驴、骡、绵羊和驼骆。(三)水利相传第一王朝的第一王美尼斯曾在孟菲斯城外建立了大堤坝和水库。 在中王国石棺文中,考古学家发现了最早的

8、关于盆地灌溉的文字资料。中王国的第十二王朝时期,埃及人修筑了可以调节水位的法尤姆水库。法尤姆水库六、医学古埃及的医学较为发达,记载古埃及医学的纸草书已发现了许多,有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比较完整的有六、七部。其中最著名的是“史密斯纸草书”和“埃伯斯纸草书”。古埃及最有名的医生伊姆霍特普(Imhotep,意为“平安莅临者”),是埃及古王国第三王朝法老约塞尔(Joser,公元前2686前2613年)的宰相与御医。他还曾经设计了第一座金字塔,死后被后世埃及人和希腊人尊为医神 。 伊姆霍特普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人有来生,因此有制作木乃伊的传统。有些4000年前的木乃伊一直保存到现在。古埃

9、及人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解剖学和防腐药物方面的知识。 七、建筑学古埃及人在建筑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至今仍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巨大金字塔、神庙等,是古埃及人高超建筑技术的最有力的证明。古埃及人发明的柱廊、方尖塔的建筑形式,对西方的现代建筑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金字塔是公元前27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埃及法老为自己所营造的巨大陵墓。今天耸立在开罗西南10多公里的金字塔大大小小共有90多座,其中以建于公元前2680前2560年的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最为壮观。(一)金字塔胡夫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建筑设计及结构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被人们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希罗多德记载

10、:古埃及人“仅为了采运石料修筑一条从采石场到工地的平滑的石板路就用了10年时间,参加筑路的奴隶每10万人为一批劳动3个月,然后又用了20年才把金字塔建成”。 (二)神庙古埃及人是多神教徒,有太阳神、月亮神、河神、鹰神、鳄鱼神等。神庙建筑主要是为了显耀神的力量。古埃及最雄伟的神庙是卡纳克神庙,位于开罗以南600多公里的尼罗河畔的卢克索,这里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都城底比斯所在地。神庙建于公元前14世纪,祭祀太阳神和月亮神,主殿占地约5000平方米,矗立着134根巨大的圆形石柱,其中最大的12根直径为3.6米,高21米。庙中的尖塔高约30米,重320吨,是用一整块大理石雕琢而成。第二节 古代巴比伦的科

11、学技术古巴比伦位于西亚地区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通常称为两河流域,史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美索不达米亚”来自希腊语,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方”。 一、两河流域古国的变迁大约在公元前4500年,苏美尔人就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地区定居,过着氏族制度生活,开始兴修水利,发展以灌溉为主的定居农牧业。在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开始建立了几十个奴隶制国家。它们都是一些人口不超过四五万的小国,每个小国都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包括一块不大的地区,因此又称之为城邦。城邦之间常常为争夺水源和土地,展开一些战争。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来自西方的阿卡德人首领萨尔贡(Sargon)侵入两河流域,在今天的巴格达

12、附近建立起阿卡德城邦国。萨尔贡一世青铜像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塞姆人一支的阿摩利人以巴比伦城(在今巴格达以南)为中心建立起巴比伦王国(史称“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1894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Hammurabi)在公元前1792年到前1750年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典,也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社会最重要的资料。 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死后不久,两河流域重陷战争状态。公元前1650年,古巴比伦王国被西北方小亚半岛的赫梯人所洗劫,走向衰亡。公元前10世纪,亚述王国开始崛起,经过对其周边地区一系列的征战,到公元前7世纪中期

13、,征服巴比伦、腓尼基、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和埃及,在近东第一次建立了包括古代西亚和北非文明发达地区的军事大帝国亚述帝国。亚述帝国王宫浮雕在尼尼微的亚述王宫废墟的考古发掘中,曾经发现有亚述国王亚述巴尼帕(公元前668626年在位)的图书馆,图书馆内藏有2万块楔形文字泥版,用以记录法律和历史。19世纪,考古学家在图书馆遗址中的12块泥版上发现了吉尔伽美什史诗。公元前612年,两河流域南部的迦勒底人打败了亚述王国,在两河流域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538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人征服。苏美尔王国、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是其文明发达的四个阶段。学术界又将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简称为巴比伦文明

14、。 二、楔形文字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开始创制楔形文字。起笔处压痕较深较粗,提笔处压痕则较浅较细,每个笔画都形如木楔,因此被称为“楔形文字”,又称为“泥版文书”。 早期楔形文字约有2000多个符号。后来,他们利用了组合法表示一个复杂的词或短语,引起了文字符号的简化,到公元前2500年,符号的数目已削弱到600个左右。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楔形文字已成为当时国际外交上的通用文体。 到公元前后,字母文字最终代替了楔形文字。 三、天文历法根据考古发掘的泥版记载,在历法方面,公元前4000年左右,巴比伦人就依据月亮盈亏制订了太阴历。至迟在公元前1700年以前历法已比较完善。确定了每7天为一

15、个星期的短周期计时单位。绘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星图,又沿黄道分天为12宫,各以动物或人事命名 在公元前2000年,古巴比伦人就注意到金星运动的周期性。从公元前7世纪时起,他们对行星、恒星、彗星、流星、日食和月食等天文现象做了系统的记录,积累了大量的天文知识,对行星的运动取得了相当精确的数据。有一泥版书上记载了行星会合周期,相对误差都在1%以下。四、数学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已采用了六十进位制。公元前2500年左右,已制定出乘法表、倒数表、平方表、平方根表、立方表、立方根表等,这些在一些泥版书上都有出土,是世界上最早的数学表。在代数学方面,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人已能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

16、方程甚至一些特殊的指数方程,并提出等差级数、等比级数的概念。在几何学方面,人们已知道半圆的圆周角是直角,正方形的对角线为边长的2倍。已有计算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正确公式,并能测量截顶角锥体的体积。=3或3.125五、农业与水利公元前3000年前,两河流域的居民已懂得按照全年节令的农业时序表去按季而作 。有一部公元前1700年左右的农民历书泥版,共109行,为苏美尔语楔形文字。以农民教子的口吻,叙述了从灌溉到耕耘、收获,乃至收割后的谷物处理等方法,堪称为人类史上最早的一部农历。 (一)农业与家畜饲养(二)水利灌溉两河流域的土地肥沃,但必须修筑人工的灌溉系统,才可能使农作物的生长得到

17、保证,苏美尔人十分注重修河渠,并对水利工程加以管理,国王和政府都把开渠和分配水的使用权作为国家的重大事务,由于对水利工程的重视,人们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根据约前3000年前文献的记载,当时苏美尔人种大麦能够得到比种子多86倍的收获。 六、医学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南美索不达米亚人就已开始形成了一定系统的医学思想,后来从中产生了亚述巴比伦的医学,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不少泥版书、楔形文陶片中,保留了他们医药、医疗和处方等医学知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条文是涉及到医疗的立法,这些都是研究两河流域医学史的宝贵资料。(一)占星、巫术与医学现大英国博物馆收藏的刻有楔形文字的陶片,其中

18、有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拔(公元前668626年在位)时期尼尼微大图书馆的残篇,其中有40余片的陶片记录的药方是用来抵制恶梦后的影响。亚述巴尼拔二世猎狮浮雕(二)诊断、医药与处方楔文陶片中记述了许多种疾病有:发热病、中风、肺痨和鼠疫(亦称瘟疫)、眼病、耳病、风湿、肿瘤、脓肿、心脏病、皮肤病等。 常用的药物有各种植物的果实、叶、花、皮和根茎等,如藕、橄榄、月桂、桃金娘、鸡尾兰、大蒜等150余种,某些动物的肝脏及各种矿物如明矾、铜、铁等也常被用作药物,当时的药物一般被制成丸、散、灌肠等制剂。 医生也有内科、外科、眼科等分工。汉谟拉比法典明确规定医生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对拥有这种职业的外科医生规定了其刑事和

19、民事责任:“若医生用青铜刀给病人做大手术,并且治愈了他的疾病,通常收费十银币,若病人是奴隶,他的主人需酬劳医生二银币”,“若医生用手术行大手术,而将病人治死,或者用手术刀切开脓肿而毁坏了眼,则罚以断手之罪”,“若医生用青铜手术刀给奴隶做大手术,将他治死,应赔偿主人另一个奴隶,若是他用青铜手术刀切开脓肿,毁坏了眼,他应赔偿奴隶的半价”,“若治好了一个骨病或脏器的病,收费五银币,假使病人是个雇佣的奴隶,则收三银币,另由他的主人付二银币”。 七、建筑考古学家发掘出苏美尔人的一些早期城邦遗址,如乌鲁克、拉格什、乌尔等。乌尔城建于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周围有城墙,城墙的北端和西端各有一码头,东端为一城堡。(

20、一)城市新巴比伦时期,重建的新巴比伦王国都城巴比伦城成为繁荣的贸易中心,建筑最为辉煌。各国商人汇集到这里,人口达到10万。巴比伦城遗址 巴比伦城城门这座城市位于一个大平原上,形状是方形的,它的面积如此巨大,它的气派也是我们知道的其他任何城市难以比拟的,它的四周有一道即宽且深的护城河,河内积满了水,在护城河的后面是一道厚达50王家大尺,高达200王家大尺的城墙。他们起初用砖砌护城河的河岸,然后用同样方式修筑城墙,他们把烧热的沥青当混凝土使用,并在每隔30层砖的地方加上一层芦苇编的席子。沿着城墙的两边,他们修建了互相对峙的单间房屋,房屋之间的大道上,可以奔驰四马拉的战车。四面的城墙总共有100座城

21、门,它们全都是青铜的,即使是柱与楣也不例外。外面的一道城墙是城市的“铠甲”,里面还有另外一道城墙,这道城墙比外城要薄,但它的牢固程度却毫不逊色。 希罗多德历史(二)神庙苏美尔时期典型的这类建筑是乌尔大寺塔,此塔建于公元前22世纪,结构复杂,规模宏伟。新巴比伦时期,巴比伦城城中供奉神灵的最高建筑巴别通天塔,高达90米,底层为正方形,每边长91米,共七级,分别代表日用和火、水、木、金、土五大行星。巴别通天塔(三)宫殿及空中花园法国考古学家在马里遗址中发掘出公元前18世纪的前萨尔贡宫殿遗址,这是一座方形院落和长方形觐见室相结合的宫殿。新巴比伦时期是两河流域建筑技术高度发展的时期,王宫建筑更为讲究,如

22、有的宝座大厅长60米,宽20米,可见规模之大。当时人们还重视对王宫附属建筑的营建,最典型的是被古希腊人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空中花园于公元前6世纪,毁于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史学家戴奥多拉斯和斯特累波的著作中对这座建筑有所描述。四、冶金考古学家还在伊朗中部的纳马克湖南部泰佩锡亚勒克发现了公元前5000年的铜针,在克尔曼之南的叶海亚地区,发现了公元前5000年的铜器。古巴比伦王国时期青铜器大量涌现,有不少青铜器遗留下来,其中包括一些制作精致的装饰物。 (一)冶铜(二)冶铁最早发明炼铁技术的,是居住在亚美尼亚山区的赫梯人,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开始炼铁 。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的

23、苏美尔语文献中,出现关于“铁”的记载,说明铁在当时已被人们普遍认识。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封公元前13世纪的埃及国王致赫梯国王的信,信中要求赫梯人给他们铁。在公元前8世纪的亚述帝国的都城,发现了大量的铁制工具和武器。 铁已在为人类服务,它是在历史上起着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的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铁使更大面积的田野耕作,广阔的森林地区的开垦,成为可能,它给手工业工人提供了一种其坚硬和锐利非石头或当时所知道的其他金属所能抵挡的工具。 恩格斯(三)金银等其他金属制品两河流域人还有制作金、银制品的技术传统,在早王朝时期他们就对凸纹制作、镂雕、雕刻、金丝装饰及锻造工艺等技术有所掌握。乌尔墓出土的女侍从的装饰

24、物有金银制成的植物装饰的梳子和由小的牛状、羊状、鸟状和鱼状护符构成的花冠以及牛形大耳环,这些金、银制品不仅代表了精湛的工艺水平,还反映出人们一定的审美情趣。 第三节 古代印度的科学技术古印度在我国西汉时称之为“身毒”,东汉时称之为“天竺”,唐代玄奘取经回来以后称之为“印度”。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印度河和恒河,分别从次大陆的两边流入印度洋,在次大陆北部形成两大平原。一、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的历史风云根据考古材料,最迟在公元前4500前4000年之间,南亚就有了人类从事的农牧业活动。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已经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哈拉巴文明(因首先发现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蒙哥马利县

25、的哈拉巴而得名)。哈拉巴遗址出土的封泥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出现在印度西北部,逐渐向南扩张,经过长时期的兼并战争,在南部的恒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同时形成严格的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的宗教是婆罗门教,其宗教经典吠陀是了解这一时期古印度历史的主要依据,因此人们 ,也将古印度的这一时代称之为“吠陀时代”。 大约在公元前8前6世纪,在印度北部和中部形成了以部落集团为基础的16个主要地域政体,俗称“十六国”。佛教在这一时期产生并在国家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迦毗罗王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565486年)在公元前6世纪创立佛教。他被后人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部落的修行者”。公

26、元前4世纪前2世纪的孔雀王朝、公元1世纪3世纪的贵霜帝国、公元4世纪的笈多王朝,是古印度列国时代比较著名的王朝和帝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皇帝阿育王(公元前300前232年)大约在公元前260年皈依了佛教,佛教成为国教。大法王塔遗迹(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公元13世纪16世纪初,又先后有突厥人建立德里苏丹国、蒙古人后裔建立莫卧儿帝国。1849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印度全境,此后,印度次大陆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古印度的历史就此结束。莫卧儿帝国拉合尔城拉合尔清真寺二、天文历法 太阳悉檀多(Siddhantas)“知识”公元505年,古印度人编成五大历书,其中有罗马伽悉檀多、阿利耶毗陀历书。阿利耶毗陀(Ary

27、abhata,约476550年)古代印度也将天球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二十八宿,与中国古代相似。 印度古天文台对于宇宙结构的认识,在吠陀时代,古印度人认为天地的中央是一座名为须弥山的大山,天如伞盖,由须弥山支撑着,日月五星都围绕着须弥山运行,太阳绕山一周为一昼夜时间。太阳悉檀多则记载了大地为球形。印度教信奉宇宙轮回三、数学在公元前10世纪以前的吠陀经中,就已经开始使用十进位制。古印度现存的最早的数学著作是大约写于公元前6世纪的绳法经,它实际是吠陀经中的一篇附文,讲述祭祀活动中各种祭坛的形状、大小、如何建造以及如何布置等。绳法经中讲到可以满足“勾方加股方等于弦方”的正整数解,还求出了2=1.4142

28、,非常精确,并且给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正弦三角函数表。在公元12世纪的古印度文献中,明确出现了位值制。公元6世纪的阿利耶毗陀是现在所知道的古印度最早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阿利耶毗陀历书(又称圣使历书)中提出了乘方、开方的运算方法和求解不定方程的方法,并且把圆周率定为31416。零(0)的符号出现在公元876年瓜廖尔地方的一块纪念碑上。古印度的数学成就在公元713世纪达到了高峰,出现五个著名数学家:婆罗摩及多(Brahmagupta,又译为梵藏,约598约660年)在公元628年写成梵明满悉檀多 摩诃吠罗(又译为大雄,约850年)著计算精华 跋斯迦罗(又译为作明)著历数全书头珠(1114l118年

29、成书) 两个名叫阿耶波多的人都研究过算术级数的求和法,创立三角学四、农业和水利哈拉巴文明的农业作物以燕麦和麦子为主,稻米有可能是在印度本土培育出来的;豌豆、扁豆等作物被认为是在印度次大陆首先培育出来的,哈拉巴及吠陀时期的遗址中多有发现;棉花在哈拉巴文明时期也栽培成功。可以确定是南亚本地驯养的动物有带驼峰的牛、水牛和几种鸟类。 (一)农作物和家畜(二)农具哈拉巴文明时期的农具还是以石器为主,但是已经出现了青铜锄和青铜或红铜镰刀。 铁制农具大约开始于公元前600年,有锄、半月形镰刀、叶形镰刀、长柄弯刃刀和铲。最早的铁制犁头出现在孔雀王朝前后。 (三)耕作技术哈拉巴文明时期的耕作技术比较简单;吠陀中

30、期,铁制工具对于开发河间地带茂密的灌木丛和潮湿低地的丛林发挥了重要作用;吠陀后期,恒河中下游平原的农业生产已有一定发展,普遍使用了坚利的铁器,并广泛驯养水牛用于水田的耕耘。阿达婆吠陀谈到用6条牛和8条牛连到一起拉犁耕田。 (四)水利在印度河流域东南角的洛塔尔城(今古贾拉特邦内)的哈拉巴文明时期的一条人工渠道,宽7米,与一个大天然水库相连。在因那姆干也发现一条人工挖的灌溉水渠,宽4米,深3.5米,是吠陀早期的遗迹。吠陀早期文献中记载了人工修筑的水库, 在因那姆干的考古发掘也发现了水库遗址。五、医学现存年代最早的印度医学著作是公元前4世纪的一些手抄卷子,由英国人鲍威尔(Bower)于1890年在印

31、度发现,这些卷子举出了一些药物的名称及其用法。公元前1世纪出现的阿柔吠陀(ayurveda,又译阿输吠陀,意思是“长寿的知识”)是古印度著名的一部医学著作。根据印度古代医学的记载,吠陀时代的印度医学分为八科:内科、外科、五官科、精神病科、小儿科、老年科、毒物科、保健科。妙闻集和阇罗迦集这两部医学经典的出现,是古印度医学知识体系成熟的标志。 妙闻(Susruta,又译为苏色卢多) 阇罗迦(Charaka,大约120162年) 成书于7世纪的八科提要(Vagbhata,又译为伐格跋多)和八科精华也都是古印度医学的重要典籍。 第四节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古代中国从地理环境上看,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西面

32、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南面是东南亚半岛上的丛林山地,北面是蒙古高原和戈壁沙漠。一、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基础黄帝和炎帝是公元前3000年前后黄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首领。传说在黄帝时代发明了舟车、弓矢、养蚕、文字等。史书根据传说记载,历史上的尧、舜、禹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帝王都是黄帝的后裔。中国目前可考的科学萌芽于商代,甲骨文记载了中国最早的科学知识。 在公元3世纪到12时纪之间,(中国)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超过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以前更是如此。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二、天文历法中国有日食记录1000多次,太阳黑子记录100多次,哈雷慧星记录29次

33、。 诗经里周幽王六年(公元前776年)提出的日食,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甲骨文中已经有日食的记载:“癸酉贞,日夕有食,佳若?癸酉贞,日夕有食,非若?” (一)天文观测汉书五行志中记载了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发现的一次太阳黑子现象,“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欧洲关于太阳黑子纪事的最早时间是公元807年8月,当时还被误认为是水星凌日的现象,直到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1660年发明天文望远镜后,才确认黑子是确实存在的。春秋中记载的关于鲁文公十四年(前613年)出现的彗星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到1682年哈雷发现这颗彗星的周期性时,我国已经

34、有20多次关于这颗彗星的准确记载。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时期记载的一颗新星,是世界公认的第一次新星记录。汉书天文志:“元光元年五月,客星见于房。” 宋会要中记录了公元1050年一次超新星(我国古代叫“客星”)爆发,现代观察到的蟹状星云就是它的遗迹。 公元前4世纪,石申所著的天文一书中“石氏星表”,载有121颗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表。敦煌石窟中发现的我国唐初(约公元8世纪)的星图,绘有恒星1350多颗,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图。现存苏州市博物馆的苏州石刻星图(原图绘于1190年,刻于1247年),绘有恒星1434颗。东汉时,张衡(78 139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天文观测仪浑天仪,

35、他还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和世界上第一台观测气象的仪器候风仪。唐代一行(683727)和梁令赞研制的黄道游仪和浑天铜仪,是一种自动机械计时器。 宋代,苏颂(10211101)建造了“水运仪象台”,把观测仪器、表演仪器、计时仪器结合起来,国外有人认为它“很可能是后来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1276年,元代郭守敬(12311316)对浑天仪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造,制成了简仪,其设计和制造水平在世界上领先了300多年。 (二)历法中国人很早就发现,每年开始耕种的时候,“大火”星(心宿二)傍晚出现在东方,因此在三千多年前就设立所谓“火正”的职位,来专门观测“大火”星,确定耕种季节

36、。尚书尧典中已有闰的概念,春秋时期已经有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划分,战国时发展为二十四节气。春秋末年(公元前5世纪)开始使用“四分历”,即一个回归年定为366.25日,比古希腊早100多年。汉代时历法已经基本定型,确定年、月和二十四节气,安排闰月,还包含对日食、月食和五大行星运行的推算。南北朝何承天制定的“元嘉年”,定一个朔望月为29.530585日,与现代测量值29.530588相比,精度也达到十万分之一。南宋时期的“统天历”(1199年定)将一个回归年定为365.2425日,比欧洲早400年。明末邢云路测得的一个回归年长365.24219日,比现在精确推算出的数值只小0.00027,远

37、远超出了当时欧洲的精度水平。(三)宇宙结构理论“盖天说”(产生于约公元前1世纪)“浑天说” (张衡于2世纪初提出)“宣夜说”三、数学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十进位值制的国家之一,是筹算和珠算以及相应计算工具的首创国。早在春秋时期,分数概念和“九九”口诀就已经非常流行。战国时的墨经中还提出了点、线、方、圆等几何概念的定义。(一)数学著作“算经十书”指海岛算经、五曹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缀术、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号称我国古代十大数学名著。 三国魏人刘徽(约225295)创造了割圆术: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南北朝祖冲

38、之(429500)求得小数点后7位。 约率:22/7 密率 355/113 “祖率” 缀术 (二)圆周率九章算术中已经有了负数概念,有了正负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这在数学史上还是第一次。该书有整整一章讲联立一次方程的解法,比欧洲要早1500多年。书中还记载有开平方和开立方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值解法。(三)代数学1050年左右,北宋贾宪创造了任意高次幂的“增乘开方法”,比西方类似的“鲁非尼一霍纳方法”早770年。他提出的“开放作法本源”图,即二项式定理系数表,比“巴斯加三角”早五六百年。开放作法本源图(贾宪三角)1247年,南宋秦九韶(1202 1261年)发展了增乘开方法,他在18卷数书九章中按

39、照81个数学问题,列出了26个二次和三次以上方程的数值解法,最高为10次方程,这一解法比西方早500年。四川资阳秦九韶纪念馆筹算制度是中国古代数学特有的制度。它的计算工具是算筹,不需纸和笔就可以进行数学计算。珠算制度是到宋元时期从筹算制度中演变而来的。(四)筹算与珠算四、农业原始农业粗放农业(夏商西周时期)传统农业的萌芽(春秋战国时期 )北方旱作农业的形成与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方水田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隋唐宋元时期 )传统农业的纵深发展(明清时期) (一)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汉初的铁犁已经有了犁壁;汉武帝时赵过制造的可一次完成开沟、下种、覆土三道工序的三脚耧;东汉末年发明的龙骨水车等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二)古农书“四大农书”齐民要术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政全书 自春秋战国到汉唐,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独特的完整的古医药学体系,包括中医学、中药学、脉学、针灸学、外科学和骨科学等一整套医学理论。五、中医与中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周代医书中,已有用灸法治疗多种疾病的记述。前5世纪,扁鹊就是由于精通针灸而著称于世。晋代皇甫谧甲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地理第十五讲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突出问题58:26122. 地理第十六讲 美国的农业 利川思源王仕兵 619次播放 53:34123. 电学复习 利川思源907A班 270次播放 1:01:29124. 生物会考复习-显微镜的使用 利川思源李萍 617次播放 1:00:14125. 政治第一讲 幸福的味道 湖北利川思源杨俊辉 236次播放 53:19126. 地理第十五讲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突出问题 湖北利川jvzquC41yy}/elycnm4dqv4x13:95?6:9:;75>5
1.蒋勋·西洋美术史二十四讲全记录笔记来源自频道 无名自习室 的系列视频,《蒋勋·西洋美术史》,是蒋勋于90年代教授西洋美术史时候的大学课堂录音,每堂课两小时。 注:部分内容已被隐藏,但对整体影响不大。 第一讲·综述与希腊艺术 由于早期人类对于太阳的观察,圆形通常代表了时间,循环。而对地的观察,方形代表国界,领域。三角形的稳定性,展示了很多人类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84677;8
2.非洲研究中心中国-中部非洲国家智库研讨会在刚果(金)举行2025-09-27 中企承建蒙巴萨通勤米轨修复项目完工2025-09-18 津巴布韦外长:津中双边关系提升将深化两国多领域合作2025-09-11 “中国联合展台”亮相非洲电视节2025-09-05 学术著作 《南部非洲水史》 《非洲史十五讲》 jvzquC41ujibu7xjpw4ff~3ep1
3.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答案清华大学(自制免费分享)1讲者谈到,科学界一般认为人类最早起源于什么地方?(两个字) 非洲 2讲者将生产、消费、资源开发利用等比喻成(),形象的说明人类发展过程中对全球环境的破坏性行为。B 看不见的脚 3讲者认为,古文明消失发现发生于地球的局部,但是今天人类面临的问题大都是全球性问题。 √ jvzquC41dnuh0lxfp0tfv8qkqpkuyx4ctvodnn4fgvgjn|4352=33?59
4.专题05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4)材料四反映了清朝怎样的对外政策?材料四认为该政策 产生了什么主要影响?(4)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导致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5)综合上述材料,通过比较我国不同时期 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51664?4321=:2?=267e22A73:8<:57xjvor
5.华文全球史015·印度文明史美国历史十五讲(第三版)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33.10 限时抢 光荣与梦想(精装全四册) ¥115.40 异域寻史琐记:从东北亚到东南亚 ¥47.00 限时抢 日本战国三部曲(套装3册)足利时代+丰臣秀吉时代+德川家康时代 ¥107.50 限时抢 好望角丛书·毁灭与重生: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 ¥33.30 新编jvzq<84rtqjve}3o0fgoimfpi0ipo879::<16<3jvor
6.法律史国家重点学科简报(第58期)以“大宪章话语与中世纪英格兰的政治文化”为主题,许明杰副教授对其近期的学术研究进行了介绍。本次讲座为我校涉外法治研究院、法律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世界法律文明与国别法”系列讲座第十五讲,讲座由我校涉外法治研究院副院长、法律史研究中心主任于明教授主持。jvzquC41hcyik7jewrr/gmz0ep532;:123721l:22c82:<;31rghg7mvo
7.十九世纪题目答案解析,十九世纪题目答案解析4——摘编自廖学盛主编《世界历史十五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870年前后西方列强对非洲殖民侵略的主要变化。(2)19世纪晚期,面对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加深,非洲人民掀起反抗斗争的高潮,试举出其中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并指出其主要特点。(3)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国家在非洲殖民掠夺的主要特点。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jvzquC41yy}/3;ykmw4dqv4pgyzjm~4uq/+F7.=F':7&G=*D;'?E'N9'D:+:8.J9'DG&CJ2n60nuou
8.华东师范大学HIST0031131011.02.2019-20201 世界文化史专题十五讲 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范丁梁 HIST0031132067.01.2019-20201 非洲史 历史学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沐涛,历史学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快思 HIST0031131063.01.2019-20201 中国近代史 历史学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李文杰 HIST0031131066.01.2019-20201 中国近代历史文选 历史学jvzquC41gnkbtwnpi0kdp~3gfw4dp8|gdcvqu8gd/uommRNK/dh`dk;21jungyfig1lbe~qv{1hsknk0luv@fnuvKfC13;>
9.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件2024……西方国家在非洲殖民地的资本输出,不是投资在有利于殖民地经济发展的部门,而是投资于供出口可获暴利的矿业和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上。——摘编自《世界历史十五讲》 背景 在抢夺殖民地过程中,列强冲突加剧, 目的 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 参加国 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葡萄牙、意大利、奥匈帝国、丹麦、jvzquC41yy}/|}m0eun1|thv1;1:=648;4ivvq
10.非洲史十五讲(豆瓣)非洲史十五讲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6.0全新发布×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Android 豆瓣读书 购书单 电子图书 2024年度榜单 2024年度报告 作者:张忠祥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2025-4 定价:98.00 装帧:精装 ISBN:9787542687913 豆瓣评分 目前无人评价jvzquC41dqul0mtwdct/exr1kuho1B<:97:38A<;355
11.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15世纪后,英国毛纺制呢业迅猛发展,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使养羊变得有利可图,但需要大片的土地。1593年,国会废除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icuzkunujk5d9A55664ivvq
12.《非洲史十五讲》(张忠祥)浩涵的书屋博库网非洲史十五讲 作者:张忠祥| 出版社:上海三联 定价 98.00 售价 ¥49.98 活动 特价 配送至 浙江杭州  运费5元,满59包邮! 销量 请登录后刷新查看 库存 请登录后刷新查看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 收藏 服务  正品保证  七天无理由退换货  赠送50积分 jvzquC41ujuq3B92824nf7gqqm{v0lto1fkucrq0rjv@kmB324;46B69
13.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2——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请分别列举一例战国时期儒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并指出其主要思想主张。(7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统一思想的主要举措,并说明这些举措所产生的影响。(5分) jvzquC41yy}/dxtmunj/exr1ujokwjs146?10qyon
14.第五十五讲问题解答所以非洲有很多国家,一下子整国一族都作基督徒,但是再不久几年全部又再回去回教,以后再作基督徒,再作回教。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根,没有那个真理的认识,文化的根。 那你传福音的时候(现在应用到这一条),是不是先讲上帝的公义,然后讲上帝的慈爱呢?如果一个人先知道上帝的公义,而不知道上帝的慈爱,等到有一天jvzquC41yy}/|pfzt0ipo8gqqm512A427:56;<3jvo
15.《非洲史十五讲张忠祥著上海外国历史欧洲史【可开发票当当河南句字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非洲史十五讲 张忠祥 著 上海 外国历史 欧洲史【可开发票】》。最新《非洲史十五讲 张忠祥 著 上海 外国历史 欧洲史【可开发票】》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非洲史十五讲 张忠祥 著 上海 外国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84;?84<80jvsm